几种饮用水消毒方式比较

合集下载

水处理消毒方式的比较

水处理消毒方式的比较

Wallace & Tiernan Inc. Taking care of the world’s water各种消毒方式的比较以下是对一些消毒方法专业文章的摘要和概括,总结了不同消毒方式的优缺点。

各种化学消毒的比较:直到1970s,加氯仍是唯一的饮用水消毒的方式。

由于它工艺成熟,加氯消毒普遍被认为是最可靠的饮用水消毒方式。

加氯消毒的优势在于:●对各种病菌有极强的灭活性。

●能提供防止细菌再次滋生的余氯,确保处理过的饮用水在长途配送中保持清洁。

●不会发生二次污染。

●适合不同的水质的消毒要求。

●检测与控制相对简单。

●成本较低但是最近,饮用水的消毒问题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对消毒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消毒方式更有效的对付那些抗力强的病原菌。

Wallace & Tiernan Inc. Taking care of the world’s water●要在消毒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副产物的产生。

●消毒工艺要符合新颁布的安全及环保规程●系统安全可靠性要更强。

为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并达到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根据水源的质量和相关特点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消毒方式。

目前,显然加氯仍然是最普遍使用的消毒方式。

其他消毒方式也在快速发展,包括氯氨,二氧化氯,紫外线。

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时,采用哪种消毒方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消毒方式达到的效果不同,没有哪一种消毒方式会适合所有的消毒工艺。

以下是对一些消毒技术的的描述和介绍,并对各技术的优点缺点进行了对比。

************************************************************************************************************************************************* 加氯饮用水消毒工艺中。

氯可以以三种形式进行参与,氯气消毒、次氯酸消毒、次氯酸钙消毒,这三种消毒方式均可以在水中产生自由氯。

饮用水的净化方法与注意事项

饮用水的净化方法与注意事项

饮用水的净化方法与注意事项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然而,现在大多数地区的水质不尽如人意,存在各种各样的污染,这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净化饮用水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本文将介绍饮用水的净化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净化饮用水的方法1. 煮沸法煮沸法是一种很传统也很有效的水净化方法。

将自来水放在容器里,将容器放置在炉子或者加热器上,将水加热至沸腾,持续烧沸3~5分钟即可。

煮沸水的温度高达100℃,可以杀死水里的细菌和病毒,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

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净化普通的自来水,对于含有大量杂质和化学物质的水,效果却可能不好。

2. 活性炭过滤法活性炭过滤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净水方法之一。

活性炭在制造时被高温碳化和激活,使其具备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从而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污染物等。

这种过滤法适用于大多数水源,包括自来水、地下水等水源。

3. 倒置式反渗透法倒置式反渗透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净水方法,它采用一种特殊的膜过滤方法,可以有效地去掉水中的异味、颜色等有害物质。

同时,这种方法对于重金属等一些难以净化的物质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但是,这种方法较为复杂,对于一些家庭使用者来说比较困难。

4.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一种利用紫外线照射水来消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水中的古菌、细菌等有害物质。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紫外线消毒法并不能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只能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病毒。

二、净化饮用水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净化方法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水源污染情况、不同的个人身体健康情况都需要采用不同的净水方法。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净化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或者阅读相关材料来了解自己所居住地区的水质以及净化方法。

2.保持净水器的使用效果净水器是净化饮用水的重要设备之一,因此保持净水器的使用效果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定期更换净水器滤芯,以确保滤芯为双重过滤,保证净水器的正常使用。

饮用水消毒方法

饮用水消毒方法

饮用水消毒方法的应用1.大中型水厂目前我国极大多数水厂采用氯消毒。

氯消毒效果好,具有持续消毒作用(管网余氯),且费用较其它消毒方法低。

但是,由于氯气是具有刺激性和有害气体,对金属有极强的腐蚀性,因此采用氯消毒必须有专门的加氯机、加氯间和氯库,以保证加氯的安全性。

通常将装有液氯的氯瓶放在磅秤上,在加氯过程中随时观察氯瓶重量度化,经以核对氯瓶中剩余液氯量,防止用空,使用时还应防止加氯机的水倒灌入氯瓶。

因氯气比空气重,加氯间和氯库外墙的低处安装排风扇,以排除聚积在室内的氯气;氯库和加氯间内应安置漏气探测报警仪,以预防和处理氯气泄漏事故,在加氯间还应有应急中和处理池(池内装石灰水)。

加氯后,应加强余氯的连续监测,有条件时,加氯地点宜设置余氯连续测定仪。

目前国内很多大型水厂采用自动化加氯,也有的水厂采用计算机控制加氯。

为减少沉淀池和滤池中藻类生长,有些水厂采用滤前加氯和滤后加氯的二次加氯方法。

但滤前加氯可造成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形成三卤甲烷等物质,因此目前提出在滤前采用臭氧或二氧化氯消毒,滤后采用氯消毒的方法。

小型水厂目前有采用氯消毒方法,也有采用漂白粉消毒。

因漂白粉所含有效氯易挥发,每批购进的漂白粉应进行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存放漂白粉的仓库应与漂白粉溶液投加间隔开,并保持阴凉,干燥和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漂白粉溶解池和溶液池一般2个,便于轮流使用。

池底坡度不小于2%并坡向排渣孔。

因氯有腐蚀性,应有防腐蚀措施.加漂白粉间与—级泵房应隔开,并采用自然通风,室内地坪坡度不小于5%。

漂白粉投加方法:将每包50kg的漂白粉先加400—500kg水搅拌成10%-15%的溶液,再加水调成1%-2%浓度、澄清后、由计量设备投到滤后水中,可采用重力将漂白粉溶液投加到水泵吸水管中,也可用水射器向压力管中投加。

2.企业、农村水厂2.1企业水厂的消毒企业由于供水量较小,管网相对集中,目前采用的饮水消毒方法较多。

有氯化消毒、漂白粉消毒、也有采用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还有部分采用次氯酸钠消毒。

洪涝灾害后的生活饮用水消毒和饮用注意事项

洪涝灾害后的生活饮用水消毒和饮用注意事项

洪涝灾害后的生活饮用水消毒和饮用注意事项
洪涝灾害后的生活饮用水消毒和饮用注意事项包括:
1. 饮用水消毒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对洪涝灾害后的水源进行消毒:
-煮沸法:将水煮沸3-5分钟,杀灭病原微生物。

-消毒片或液体:可使用含氯消毒片或液体进行消毒,按照说明使用。

-紫外线照射: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水进行照射,杀灭细菌和病毒。

2. 注意饮用水的来源:尽量选择来源可靠的水源,如自来水、瓶装水等。

避免直接饮用污染的水源,如池塘、河流等。

3. 保持水质清洁:在饮用水的处理和储存过程中,要保持容器和工具的清洁。

使用干净的容器储存水源,避免交叉污染。

4. 谨慎使用自然水源:在用自然水源如井水或地下水进行饮用前,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5. 注意水源稀缺情况下的用水节约:尽量减少浪费,控制用水量,避免过度消耗可用的饮用水资源。

6. 按时更换水源:长时间存放的水容易被细菌污染,建议每天更换饮用水,避免饮用陈旧的水源。

7. 定期检测水质:可以使用水质测试工具检测饮用水的质量,
确保水源安全。

8. 避免污染饮用器具:使用干净的水杯、瓶子等器具进行饮水,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饮用水。

总之,在洪涝灾害后,正确消毒饮用水并严格遵守卫生习惯非常重要,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如果有可能,建议在当地卫生部门或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水源处理和消毒操作。

如何做好饮用水的消毒处理

如何做好饮用水的消毒处理

如何做好饮用水的消毒处理饮用水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了严重的卫生和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消毒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本文将探讨如何做好饮用水的消毒处理。

一、认识饮用水的消毒处理饮用水的消毒处理是指通过使用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水中的病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进行杀灭或去除,从而使饮用水达到安全卫生的水平。

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预防水源传染病的发生。

目前饮用水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超滤等。

二、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不同的消毒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水源和水质。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氯消毒和臭氧消毒。

1、氯消毒氯消毒是目前最普遍、最广泛应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它可以杀灭水中的大部分细菌和病毒,消除臭味和异味。

氯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周期短、投资少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断氯后复杂物质增多、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等缺点。

因此,在选择氯消毒时需要注意利弊得失,并对消毒时氯的浓度、氯的接触时间和异味等等进行考虑。

2、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新型消毒方式,其效果和安全性都优于氯消毒。

它可以杀灭难以消灭的细菌和病毒等,并消除异味和颜色。

植物和动物的毒性也极小,不会污染环境。

但是,臭氧消毒的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处理能力小、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在选择臭氧消毒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衡量利弊得失。

三、掌握正确的消毒流程消毒处理不仅仅是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消毒流程。

一般,消毒处理需要经过预处理、消毒、后处理等环节。

预处理是为了降低水含杂质、浊度和有机污染物等,确保消毒效果;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后处理是为了去除消毒前残留的氯和形成的余氯等。

掌握正确的消毒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消毒效果,保障水源的卫生和安全。

四、注意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和暴露时间在进行消毒时,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和暴露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浅析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方式

浅析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方式

浅析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方式【摘要】本文对生活饮用水中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进行了介绍,讨论了液氯、二氧化氯及氯胺消毒工艺的原理、优点、缺点及影响因素。

同时提出了安全消毒的概念,指出紫外线+氯组合消毒工艺是保障消毒安全的重要技术选择。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方式一、常规饮用水消毒方式及影响因素水厂传统的饮用水常规消毒方式主要有液氯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近几年又开始采用氯胺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

这些消毒方式各有利弊,分析如下:1.液氯消毒(1)原理。

液氯消毒是将液氯气化后变成气相氯气,通过加氯机投入水中。

HCIO和CIO-都具有氧化能力,但HCIO是中性分子,可以靠近附着在带负电荷细菌的表面,并渗入到细菌体内,对细菌进行氧化,进而造成细菌死亡;而CIO-带负电,难于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附近,所以CIO-虽有氧化能力但对水却难起消毒作用。

在我国用液氯作消毒剂对自来水消毒十分普遍。

(2)优点。

一是杀菌效率高。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和广谱杀菌剂,能有效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二是持续性好。

氯气具有持续消毒能力是因为水体经氯消毒后能长时间地保持一定数量的余氯,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3)缺点。

一是存在二次污染。

氯与污水中某些有机物反应,生成一系列含氯化合物,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是安全性较差。

液氯有毒,有泄露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三是形成氯胺,降低消毒能力。

氯与氨反应生成氯胺,会影响消毒效果。

(4)影响因素。

一是接触时间。

氯加入水中后,保证与水有一定的接触时间,是充分发挥消毒作用的有效条件。

二是pH。

水的pH越低,所含HCIO越多,当pH9时,CIO-接近100%。

三是温度。

温度越高,氯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越好,水温每升高lO℃,病菌杀灭率提高2倍~3倍。

2.二氧化氯消毒(1)原理。

二氧化氯可有效氧化细胞内含疏基的酶;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性和渗透能力,可与半胱氨酸、色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反应,快速控制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并能改变病毒衣壳蛋白,导致病毒灭活。

饮用水消毒设备介绍

饮用水消毒设备介绍

饮用水消毒设备介绍
饮用水消毒设备是一种用于消除饮用水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设备,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它通常使用化学物质、紫外线或者过滤器等方法来进行消毒处理。

首先,化学物质消毒法是通过向饮用水中加入消毒剂,如氯或臭氧,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这些消毒剂能够有效地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阻碍其繁殖,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

化学物质消毒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需要定期更换和监测消毒剂的浓度。

其次,紫外线消毒法则是通过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水流,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无法再生产和传播。

这种方式不需要使用化学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消毒效果快,但需要定期更换紫外线灯,并且只能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毒处理。

最后,过滤器消毒法是通过过滤器来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达到消毒和净化水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不需要使用化学物质,对水质的改善效果明显,但需要定期更换过滤器。

总的来说,饮用水消毒设备在确保饮用水安全和卫生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消毒方法可以根据水质、使用环境和需求来选择,能够有效消除饮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

生活饮用水常用消毒的方法生活饮用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常常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

一、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方法,通过煮沸可以杀灭绝大部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饮用水倒入一个干净的锅中,确保水的充足。

2.将水置于火炉上烧开,待水沸腾后继续煮沸5-10分钟。

3.关火,让煮沸的水自然冷却,然后可直接饮用或存储备用。

二、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这种方式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不会改变水的味道和营养成分,操作简单。

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选择一款质量可靠、效果好的紫外线消毒灯。

2.把饮用水注入透明的容器中,将紫外线灯泡浸入水中。

3.开启紫外线开关,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设置消毒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4.等待消毒完成后,将饮用水倒入干净的容器中保存或直接饮用。

三、氯消毒法:氯消毒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水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加入氯化物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具体步骤如下:1.在水中添加氯化钠或次氯酸钠等含氯化物的化学药剂。

一般情况下,每升水中可添加1-3毫升20%次氯酸钠溶液。

2.搅拌均匀,确保氯化物与水充分接触。

3.让含氯水静置30分钟,使氯的消毒效果得以发挥。

4.消毒完成后,可以使用活性炭滤去水中余留的氯,以提高水的口感。

四、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法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法,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在短时间内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具体操作如下:1.使用臭氧发生器来产生臭氧。

臭氧发生器一般会将空气经过电场产生电晕放电,使氧气分解成臭氧。

2.通过管道将臭氧均匀注入水中,确保水中的每一部分都得到消毒。

3.臭氧消毒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之后可以将水存储在密封容器中备用。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生活饮用水消毒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水源的情况、使用方便性、消毒效果和安全性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消毒方式,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消毒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目前,从水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气、漂白粉、次氯酸钠、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等药剂和紫外线消毒模式,每种消毒模式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我国大多数集中式供水采用氯消毒。

氯消毒效果好,且费用较其他消毒方法低。

但由于近年来地下水质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运用氯消毒会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突变与致癌变的有机化合物,因此专家建议不宜单独使用氯消毒。

也有采用漂白粉、次氯酸钠消毒的,因漂白粉、次氯酸钠容易受阳光、温度的作用而分解,所含有效氯易挥发,所以对存放条件和有效氯测试的要求比较高。

使用氯胺消毒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操作比较复杂,并且氯胺的杀菌效果差,不宜单独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使用。

而紫外线的灭菌作用只在其辐照期间有效,所以被处理的水一旦离开消毒器就不具有残余的消毒能力,如果一个细菌未被灭活而进入后续系统,就会沾附在下游管道表面并繁衍后代,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为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必须选择能替代氯消毒的、适合农村特点的、经济安全的消毒方法。

其中,较为理想的是二氧化氯(CIO2)和臭氧(O3)。

二氧化氯(CIO2)
二氧化氯的应用现状
20世纪4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发现CIO2用于水的消毒有很好的效果,但因制造复杂,价格较贵,一直未受到重视。

近年来,国外在避免氯消毒所引起的有害作用而寻找新的消毒剂时,对CIO2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

由于CIO2不会与有机物反映而生成三氯甲烷,所以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氧化氯消毒的安全性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被认定为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有上千家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我国近两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水厂也逐渐增多。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
由于二氧化氯水溶液易挥发,对压力、温度和光线敏感,所以不能压缩进行液化储存和运输,只能在使用时现场制备,立即使用。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有电解食盐法、化学反应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电解法和化学法在生产上应用较多。

臭氧(O3)
臭氧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欧洲主要城市已把臭氧作为深度净化饮用水的一种主要手段。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许多国家还对臭氧应用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进行了研究,并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在我国,臭氧消毒总的来说是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水厂净水处理工艺,但在区域供水工程中,臭氧消毒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

臭氧的制备方法
由于O3在空气中会慢慢自行分解为O2,不易储存,因此O3应根据需要就地生产。

目前生产臭氧的方法有:空气放电法、电解法、紫外线照射法、放射化学法,其中较常用的是空气放电法和电解法。

消毒模式的选择
现有水厂扩户、联村水厂选择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模式
由于O3在水中很不稳定,易分解成O2,如果在水厂使用臭氧消毒,经过清水池的停留后,水中的剩余O3已完全分解,管网中的消毒就无从保障了。

因此水厂供水若使用臭氧消毒还需与其他消毒剂一起配合使用,以维持管网中的持续消毒能力。

CIO2比O3具有更高的稳定性,CIO2的残余量能在管网中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对于供水管网比较长、管理条件好的现有水厂扩户及联村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模式,并且选用盐酸与氯酸钠做反应剂的复合发生器。

选择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生成含有CIO2、CL2的混合气体,在对不同COD含量的水样进行消毒试验时,均未检出三氯甲烷,这说明在消毒工艺中配合使用CIO2和CL2,既可抑制三氯甲烷的形成,又可降低CIO2的使用量,降低消毒成本。

单村供水选择膜电解法臭氧消毒模式
由于二氧化氯消毒所需原材料的特殊性及制备过程的严格性,考虑单村供水的综合管理水平,单村供水工程采用臭氧消毒比二氧化氯消毒更有可操作性。

单村供水的水源井距离用户末端比较近,消毒后的水很快输送到用户,饮用水流通周转快,因此单村供水对持续性消毒要求不是很高。

有根据目前通州区的地下水质检测结果,饮用水水源地四系开采层PH值在8.5-9.0之间且不含溴离子,使用臭氧消毒不会产生溴仿和其他溴化消毒副产物。

因此,通州区单村供水工程采用管理简便、安全性高的膜电解法臭氧消毒模式。

选择膜电解法臭氧发生器除考虑安全因素外,水处理成本也是重要的评价标准。

据测算,利用空气放电法、电解法2种方法制取O3,其生产成本分别约为16.0元/kg和12.0元/kg,若按投加量5mg/L计,水的处理成本分别为0.08元/m3和0.06元/m3。

经科学界的鉴定和业界的验证,膜电解法臭氧发生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将成为臭氧技术产业的主流。

消毒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二氧化氯应注意的问题
(1)二氧化氯加入水中后,会有50%-70%转变为CIO2-与CIO3-。

很多实验表明CIO2-、CIO3-对血红细胞有损害,对碘的吸收代谢有干扰,还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升高。

美国EPA建议二氧化氯消毒时残余氧化剂总量(CIO2+CIO2-+CIO3-)<1.0mg/L,以保障对正常人群的健康不至于有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CIO2的剂量要控制在0.5mg/L以下。

(2)二氧化氯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过10%或在水中浓度超过30%时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生产时要用空气来冲淡CIO2气体,使其浓度低于8%。

在二氧化氯制备系统中要严格控制原料稀释浓度,并建立相应安全措施防止误操作。

(3)二氧化氯车间要禁用火种,设置良好的通风换气设备。

使用臭氧应注意的问题
(1)臭氧的腐蚀性比较强,一旦O3泄漏,对室内的管道、设备、橡胶电缆等就会产生一定的腐蚀。

为此,消毒室内必须采用进气口距离地面15cm的斜流排风扇强制通风,对管道、设备、橡胶电缆等采取防腐措施。

(2)臭氧与水混合后,会有一定的剩余O3从水中逸出。

由于空气中一定浓度的O3对人的机体有害,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直接排放。

因此臭氧设备必须设置通气管将剩余O3排到室外空气中,利用室外空气稀释。

另外,气液掺混部位加装风扇,防止O3在局部位置浓度过高引起爆炸。

(3)由于O3有助燃并加速燃烧的特性,因此,在消毒室内禁止明火,严禁使用油布,臭氧设备不要与油和黄油接触。

(4)由于运行臭氧消毒设备要求环境温度达到零度以上,因此,北方地区在冬季使用消毒设备时,必须采取保温防冻措施,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5)臭氧可把氨氮氧化成硝酸氮、亚硝酸氮。

在进水氨氮较低时,生物活性炭可将进水氨氮全部转化为硝酸氮,不会产生亚硝酸氮的积累。

但如果进水氨氮突增,在较低温度下出水中亚硝酸氮将大量增加,这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安装臭氧消毒设备之前,必须先安装除氨氮等水处理设备,以确保水质合格。

(6)臭氧也会带来副产物。

由于水源中有机物种类繁多,O3能与有机物反应生成一系列的中间产物,要对其全部进行检测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采用溴酸根和甲醛作为O3副产物的指标。

根据有关资料,溴化物多存在于受海水影响的河水和流域的地质里,有机性副产物在PH值为7以下的酸性区发生几率高,溴酸盐在PH值为8以下可能会生成。

因此,在选择消毒模式前,必须对本地区的地下水进行水质检测,确定本地区地下水不含溴离子后,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消毒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