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节能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探讨

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探讨
用, 也 是泵 与风 机本 身 节能 的组成 部分 。 2 . 2 泵与风 机 系统 的 节能途 径
应通过技术经济方案 比较后决定 。 1 . 3 开发、 推广以电子控制为核心的高效调速节能 装 置 可控硅 串级调速 ( 低 同步 串调 ) 技术上 比较 成 熟, 我 国 已系列 化生 产 , 很多 企业 都在 积极 地 推广 使
有效的途径。调速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种 , 如变极 、 调 压、 调阻、 电磁滑差调速 电机及液力偶合器等 , 优选
哪种 调速 方案 应该 按具 体情 况具 体 分析 , 因地制 宜 ,
提高泵与风机 的可靠度 和平 均寿命。合理选取 材 料, 增加易损件使用 寿命 , 使泵与风机达到好用 、 耐
2 . 1 泵 与风 机 本身 的节 能途 径
机本身的效率、 设备选型、 电机与机械设备电控系统 的配 套 、 泵 与风机 的合 理 运行 和新 技 术 的开 发 应 用
等 多方 面 的问题 。 1 . 1 提 高泵 与风 机 的本身效 率
研制生产 和推广高效泵与风机 , 首先满足新建 企业和新增泵与风机的需要 , 同时 , 逐步更新和改造 现有的老设备。
第2 9卷
第2 4期
甘 肃科技
G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f . 2 9
Ⅳ0 . 2 4
2 0 1 3年 l 2月
D e c . 2 0 1 3
泵 与风 机 的 节 能技 术 探讨
梁晓红
( 中 国能源建设集 团甘 肃火电工程公司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少的必要条件 , 但不能说 已经建立 的泵 与风机节能 系统就能实现泵与风机 的运行节 能。这是因为泵与

风机和泵类节电技术

风机和泵类节电技术

风机和泵类节电技术l.工作机械的负载特性负载特性是指电力拖动负载的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也叫负载转矩特性。

电动机节电,特别是调速节电,与负载特性的关系极为密切,除要了解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之外,还要掌握被拖动工作机械的负载转矩随转速变化的特性。

典型的负载特性有恒转矩负载特性、恒功率负载特性、风机泵类负载特性三种,见表3-6。

表3-6 电力拖动典型负载特性表注:资料来源,见参考文献[15]、[20]和[28]。

恒转矩负载特性指负载转矩M与转速n无关的负载特性,当转速发生变化时负载转矩大致保持不变,它的轴功率P与转速n是正比关系。

恒功率负载特性指转速n变化时轴功率P恒定不变的负载特性,它的负载转矩M与转速n是反比关系,相当一个双曲线。

风机泵类负载特性是负载转矩M与转速n成平方关系,相当一个抛物线,它的轴功率P与转速是三次方关系。

由此可见,风机泵类最适合以节电为目的的调速运行,能够取得显著的节电效益。

2.风机和泵类拖动调速的节电效果风机和泵类是压缩或传输气体和液体两种流体的工作机械。

它们的结构和工作特性基本相同,其工作特性主要表现在流量Q、风压或扬程H和轴功率P的关系上。

当风机和泵类的转速一定时,它们的轴功率与单位时间的内流过的流量和风压或扬程的乘积成正比,即风机和泵类的绝大多数是应用感应电动机作为拖动的原动机,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按工艺要求传输和调节流量,因为普通笼型感应电动机本身没有调速功能,90%以上用调节挡板或闸门的开度来调节流量。

风机和泵类设备是按最大流量选定的,当流量需要减少时,是通过减少挡板或闸门的开度、增加管网流体阻力的方法来实现流量调节,导致了风机和泵类运行的压头损失,其结果电动机的运行功率下降不大。

由于风机和泵类的轴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采用调速方式调节流量替代挡板和闸门的流量调节,就会消除节流损失和同时提高风机和泵类的运势效率,虽然由于电动机负载率的下降会使其运行效率降低,但因风机和泵类运行功率的下降幅度很大,电动机的损耗也有所减少,最终使电动机运行功率大幅度下降(见图3-18),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

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探讨

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探讨
配套 、泵 与风 机 的合理 运行 和新 技术 的开 发应用 等 多方面 的 问题 。
目前 ,为 搞好 泵与风 机 的系 统节 能工作 ,除 了提 高认识 ,搞好 科学 管理 以外 ,泵与 风机 的节能趋 势还
应从 以下 几个 方面考 虑 :
1 . 1提高泵与风机的本身效率 研 制 生产 和推 广 高效泵 与风 机 ,首先 满足 新建 企业 和新增 泵与风 机 的需要 ,同时,逐步 更新和 改造现
・ 0・ 3
西 北 电建
20 09年第 2期
同步机采用无换 向器 电机调速装置,实现调速节能势在必行。
2泵与风机 的节能途径 泵与风机的节能途径包括泵与风机本身的节能、 系统节能、 运行节能三个方面。 泵与风机本身节能是
前提 ,系统 节 能是关键 ,运 行节能是最 终体现 。三 个 方面密切 相关 ,互为 因果 。
20 0 9年 第泵 与风 机 的节 能技 术 探 讨
牟君君 梁 晓 红
( 肃 火 电工程 公 司 兰州市 甘
【 摘
7 00 3 O o)
要 】 泵与风机在 国民经济各部 门中 占有 重要 的地位 ,它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 、纺织、石油、煤炭、
阻 、电磁 滑差 调速 电机 及液 力偶合 器等 ,优 选哪种 调速 方案 应该按 具体 情况 具体 分析 ,因地制 宜 ,应通过 技术 经济 方案 比较 后决 定 。
1 开 发 、推 广 以电子控 制 为核心 的高效调 速节 能装 置 . 3 1. . 1采用 可控 硅 串级 调速装 置 的调速 控制 3
有 的老设 备 。
1 . 2对流量、风量调节范 围较大的泵与风机采用调速控制 目前 有相 当多 的泵 与风 机是采 用 挡板或 阀 门来调节 流量和 风量 , 电能浪 费十 分严 重 。如把所 有 的在 其

泵与风机节能技术

泵与风机节能技术

泵与风机的运行调节方法
节流调节
分为吸入端节流和出口端节流,吸入端节流只适用于风机, 不适用于水泵。 特点:调节简单、方便,初投资少,但能量损失大。过去普遍采 用,现已逐渐被其它调节方 式所替代。 案例:某火力发电厂200MW 机组,当机组负荷降为 180MW时,采用出口阀 节流,节流损失功率 327KW,调节阀上压降 达2.2MPa。
泵与风机的基本理论
泵与风机的联合运行
并联 并联性能曲线由单独
泵的性能曲线的流量在扬 程相同的情况下迭加得到。 并联工作的特点是扬程彼 此相等,总流量为每台泵 的流量之和。并联后总流 量小于泵单独工作时流量 的2倍,扬程比一台泵单独 工作时增大。
泵与风机的运行调节方法
泵与风机的运行调节:根据外界负荷变化,改变 运行工况点(工作点)使流量等参数符合要求。工作 点是由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确定的,泵与 风机运行调节是通过改变性能曲线或管路阻力曲线来 实现。调节方法分为两大类:非变速调节和变速调节。
与 风机普遍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有些虽经节能技术改造,使效
率 有所提高,但由于新型高效调速方式的出现,使它们仍具有节

泵与风机节能意义和潜力
80 75 70 65 60
DG270-140 50CHTA/6 FK6F32
高效锅炉给水泵与原水泵比较
Ô­ ЧÂÊ ¸ß Ч
泵与风机的基本理论
泵与风机的分类
非变速调节
节流调节
离心式风机入口导流器调节 动叶调节 汽蚀调节
泵与风机的运行调节方法
变速调节
定速电动机的变速调节(低效变速调节) 液力联轴器变速调节 油膜转差离合器变速调节 电磁转差离合器变速调节

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技术探讨

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技术探讨

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技术探讨作为当今普遍应用的较大耗电量设备,泵与风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无论是工业或者农业建设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泵与风机效率不高,其运行费用也在增加。

跟其他发达国家相较之下,存在明显的差距。

在我国二次能源结构占比极大的火电厂,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大户。

在火力发电厂系统中,泵与风机又是最主要的耗电设备。

如果连续长期持续运行的设备工作效率低下,就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电厂企业应重视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研究,此项工作有深远意义。

标签: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技术0 引言在我国二次能源结构中占74%左右的火电厂,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大户。

在火力发电厂中,泵与风机是主要耗电设备,另外这些设备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等分配不均现象,且这些设备长期处于低负荷与变负荷运行状态,又是连续运行,其运行工况点必然偏离高效点,其实际情况即长期低效运行,造成大量能源在利用终端被浪费。

如果放任这种情况持续,非常不利于电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给国家造成能源的浪费及不利的损失[1]。

1 火力发电厂泵与风机运行状况分析在火力发电厂中运行的泵与风机特点有两多两大,即:种类多,数量多,总装机容量大,耗电量大。

其中耗电量约占全国火电厂发电量的6~7%。

发电厂辅机尤其是大功率泵与风机的经济运行,会直接影响到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影响供电煤耗与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火电厂大多数采用定速驱动的泵和风机,只有少量采用双速电机、汽动给水泵、液力耦合器。

定速驱动的泵与风机由于工作运行原理设计问题,导致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损耗。

在机组变负荷运行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泵与风机的运行偏离高效点,运行效率会降低。

有研究资料显示:“50MW 以上机组锅炉风机运行效率低于70%的占一半以上,低于50%的占1/5 左右[2]。

”2 火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技术2.1 科学合理选型做好泵与风机节能工作的前提是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

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探讨

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探讨

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探讨摘要: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

泵与风机是其中重要的设施,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等生产中,纺织、轻工和农业等生产中也离不开泵与风机的应用。

在泵与风机应用中,其耗电量的占比是比较大的,其耗电量大约占到全国用电量的1/3。

而当前能源紧缺问题和环境问题凸显,在各行业生产中实现节能环保成为发展趋势。

在泵与风机的应用方面也要积极改进,实现技术节能,本文主要对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对其节能改造进行科学的了解,以促进其节能发展。

关键词: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节能措施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在工业生产中节能环保成为重要的发展内容,电机系统节能也列入了我国节能计划当中,通过节能举措实现泵与风机的经济运行。

对此,我们要了解其节能趋势,认识到其科学的节能途径,并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改善其运行耗能,最终实现节能目标。

1.以火电厂为例分析泵与风机的运行状况和节能潜力在火电厂的运行中,运用到的泵与风机种类较多、数量大,且其总装机容量大,因此耗电量巨大,其在全国火电发电容量的占比达到6%。

因此,泵与风机的运行耗电量对发电厂的用电率有很大的影响。

现阶段在我国的火电厂中,少量采用汽动给水泵、液力耦合器和双速电机外,其它水泵和风机主要应用定速驱动。

这种泵采用了出口阀,并利用入口风门对风机的流量进行调节,在运行中会产是严重的能耗。

特别是在机组的变负荷运行中,水泵和风机的运行会偏离高效点,也降低了运行效率。

我国很多机组锅炉的风机运行效率在70%以下,约有2/3的泵和风机需要在运行中调节流量,其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阀门式当班实现的,造成的能源浪费是巨大的。

泵与风机运行耗能的大原因,主要是我国此前在该方面的科研投入不足,科研与生产缺乏有机结合。

同时,生产中应用工艺落后,存在较大的型线误差。

且很多设备是采用本模整体铸造而成的。

一些设备的造型起模困难,会产生较大误差,使得设备的实测值与样本给定值存在较大误差。

简述泵与风机变频运行的节能分析

简述泵与风机变频运行的节能分析

1前 言
通过 式( 1 ) 可知变 频器 是通 过改变 电源 频率睐 改 变 电动机转 速 的。 可通过 降低转速 达到节 能的 目的 。 这里 必须 指 出, 变频器 的投资 很 昂贵 , 投资 必须 审核
变频 器 以取得 经济 效益
近一 段时 期 , 随着环 保 成本的投 入增 加和 煤炭 资源的 日益消 耗 , 节 能降耗 已经成 为火 电厂降低成 本 , 保 持盈 利的重 要手段 之一 。 在 日常生产 中 , 降低厂 用 电是 控制成 本 的主要途 径 , 而 电厂 中各种 泵和 风机 则是最 主要 的耗 电设备 , 并 且这 些设备 往往 是长 期连 续运 行和 常常处 于低 负荷 及变 负荷运 行状 态 , 运 行 工况 点偏 离高 效 点 , 运行 效 率降 低 ,大量 的能 源在 终端 利 用 中被 白 白地 浪 费 掉。 因此 , 对 电厂泵 和风 机进行 节 能研 究与 改造 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 2泵和 风 机变 频调 节 的节 能原 理 改变 泵 和风机 转速 可 以改变泵 的性 能 曲线, 在管路 曲线 保持 不变情 况下 , 使 工作点 改变 , 这 种调节 方 式称为 变速 调节 。 如图l 所示 , 当泵和 风机 的转速升
了厂 用 电 。
4 结束 语

毽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次 风机变 频 改造 还具有 一 下优 点 :
( 1 ) { 殳 备运 行和 维护费 用下 降 : 采用调 速 后 , 由于 通过调 节 电机转 速来 实现 节能 , 在负荷 低时 , 电机 、 风机 的转速也 降低 , 设备 的轴承等 磨损 也减轻 , 维护周 期 加长 , 设备 运行 寿命 延 长。 同时也 降 低了风 机 的噪音 。 ( 2 ) 可对 电机 实现软启 动 : 启 动 电流不超过额 定 电流 的 1 . 2 倍, 电机 的使用 寿 命 增长 。 同时减 少了 由于启 动时 的机械 冲击 对轴 承 、 阀 门、 管道 等 造成 的损坏 。

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要点分析

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要点分析

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要点分析摘要:泵与风机是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也是能够直接影响电厂运行效率、稳定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电厂规模逐渐扩大,所需要的设备规格逐渐增加,泵与风机也承受着更大的运行压力,极容易出现由于泵与风机运行压力过大而产生的能源消耗过多的情况,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泵、风机设备的运行能源消耗情况,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厂泵与风机节能实际情况,对电厂的泵与风机节能技术实施要点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电厂;泵;风机;节能技术泵与风机是电厂中的主要能源消耗设备,若想要提升电厂经济效益、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促进电厂的健康发展,加强泵与风机的节能技术应用,是极为必要的。

在实际过程中,部分电厂仍然存在对泵与风机的选型不科学、不满足电厂实际运行需求的情况。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建议工作人员主动加强泵与风机的节能控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备型号,综合考虑多种技术开展技术改造,以此获取更多的运行经济效益,为电厂的高效节能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电厂泵与风机节能实际情况电厂不仅是各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具有较大耗电量的重要环节,电厂的耗电量能够占总发电量的7%-8%,这对于电厂的长久发展、经济效益提升而言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以往的电厂节能技术改造中,更多的电厂工作人员将重心放在了主机优化方面,忽视了泵、风机等辅助设备的管理,这就导致辅机对电厂能源消耗的影响没有得到解决,其运行效率能够直接影响电厂的经济效益[1]。

在实际过程中,电厂中的泵与风机节能情况可以体现为:1.电厂中的中小型号泵与风机的运行有效性较低,既无法充分满足电厂的实际需求,也无法通过消耗更少的能源的方法实现运行目标。

在一些电厂中,工作人员为了节省设备的开支,会在设备扩容中仍然沿用原有的中小型规格设备,这些泵、风机的运行效率远远低于电厂之后的运行需求,且设计参与与更新之后的主机的契合度较低,调节效率低下,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泵与风机的节能研究摘要:文章对我国火力发电厂目前泵与风机的使用情况(耗能)进行了分析,并且描述了目前我国发电厂泵与风机的节能潜力,提出了泵与风机节能技术改造的方法及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技术改造一、前言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极为重要。

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而且,受资金、技术、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很多,只及发达国家的50%左右,90%以上的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

由此可见,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在我国已经非常迫切。

火电厂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大户,在我国的二次能源结构中,约占74%。

而在火力发电厂中,泵与风机是最主要的耗电设备,加上这些设备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同时由于这些设备长期连续运行和经常处于低负荷及变负荷运行状态,运行工况点偏离高效点,运行效率降低,大量的能源在终端利用中被白白地浪费掉。

因此,对电厂泵与风机进行节能研究有着突出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发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潜力分析火力发电厂中运行的泵与风机种类繁多,数量多,总装机容量大,耗电量大,约占全国火电发电量的6%。

发电厂辅机的经济运行,尤其是大功率的泵与风机的经济运行,直接关系到厂用电率的高低,而厂用电率的高低是影响供电煤耗和发电成本的要素之一。

1.运行方式的分析对大容员单元制机组,有些大力发电厂每台机组配置了三台50%容量的锅炉给水泵,一般在高负荷时两台运行.一台备用。

当机组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结水泵的运行方式以适应变负荷的要求。

如图所示.M点是主机全负荷时流量点,这时并联运行的两台泵都处于全负荷运行状态a点。

若机组负荷降低至某一负荷(如50%负荷)q v时,则泵的运行方式可能如下:两台泵全速定压运行,节流调节,其并联工作点为b,并联运行的每台泵的工作点为b’;单台泵全速定压运行.节流调节,运行工作点为a;两台泵变速定压运行,变速调节,其并联工作点力c。

并联运行的每台泵的工作点c':单台泵变速定压运行、变速调节其工作点为c’。

如果变负荷时主机和滑压运行。

则在同一负荷下泵还仔在下列运行方式:两台泵变速滑压运行.其并联工作点为d,并联运行的每台泵的工作点为d’:单台泵变速滑压运行,其工作点为d。

可见,当机组负荷变化时,给水泵有多种运行方式可供选择,并且和机组负荷、给水阻力特性、以及主机的运行方式有关。

究竟选择哪种运行方式,应当考虑既安全可靠又经济运行两方面的因素。

为了防止泵内发生气蚀和电动机过载,以提高锅炉给水泵的安全可靠性,一般对给水泵的流量都规定了最小最小允许流量和最大允许流量,其值根据泵的具体情况一般推荐为:最小允许流量为额定流量的25%~30%;最大允许流量为额定流量的110%~120%。

这就是说,一台泵的工作范围只在OA和OB线之间,由上图可以看出,在给定的给水阻力下,当机组负荷为50%时,几种运行方式的工作点都位于该区内,所以选择哪种运行方式都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当机组负荷为50%时,理论上讲,运行方式的确定应受到最小运行流量的限制,即使每台泵的工作点的流量都等于或大于相应转速下的最小允许流量值。

但由于在设计时一般都考虑了保证泵的运行流量等于或大于最小允许流量。

因此,在该负荷范围你泵运行方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运行的经济性。

1.不同运行方式的经济性分析为了定量地分析不同运行方式的经济性,以便正确地选择泵的运行方式,下面通过举例计算说明之。

某火力发电厂一台321MW燃煤机组配有两台50%容量的调速给水泵,另配有一台10%容量的启动泵。

给水泵压力和负荷之间的关系曲线、给水泵的流量与扬程曲线,以及管道阻力曲线如上图所示。

图中还标出了主汽轮机在开启不同数量调节阀时的变压运行升压斜直线,三阀滑压蒸汽压力线由最小起始压力6.895Mpa升至16.584Mpa后定压运行。

该机组负荷变化比较频繁,一般夜间在50%以下负荷运行,白天在50%以上负荷运行。

因此,为了提高给水泵的运行经济性,需要根据相应机组负荷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运行方式。

目前我国火电厂中除少量采用汽动给水泵,液力耦合器及双速电机外,其它水泵和风机基本上都采用定速驱动。

这种定速驱动的泵,由于采用出口阀,风机则采用入口风门调节流量,都存在严重的节流损耗。

尤其在机组变负荷运行时,由于水泵和风机的运行偏离高效点,使运行效率降低。

有资料显示:我国50MW 以上机组锅炉风机运行效率低于70%的占一半以上,低于50%的占1/5左右。

由于目前我国约2/3的泵、风机类机械在运行中需要调节流量,用阀门式挡板调节,能源损失和浪费很大,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科研开发投入不足,科研与生产缺乏有机的结合;生产工艺落后,型线误差大,过流表面粗糙。

目前我国大多采用木模整体铸造。

由于中、高比转速离心式泵与风机叶片扭曲,造型起模困难,造型误差较大。

目前我国使用的许多大型泵与风机,其性能实测值与样本给定值误差较大,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许多大中型泵与风机套用定型产品,由于型谱是分档而设,间隔较大,一般只能套用相近型产品,造成泵与风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偏离最优运行区,运行效率低,能耗高。

设计选型时加保险系数,裕量过大,也会造成运行工况偏离最优区。

三、火电厂泵与风机节能改造的方法对泵与风机及其装置系统进行改造的目的,是确保它能满足工作的要求,又能实现安全、经济的运行。

为了全面达到这一目的,对泵与风机及其装置系统进行改造时,必须满足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正确选定泵与风机的设计参数在火力发电厂和工业、民用锅炉房工作的泵与风机。

根据汽轮机、锅炉等对泵或风机的流量和扬程的要求,经过计算或实测即可求出所选泵与风机的最大流量q vmax和最高扬程H max。

对q vmax,H max在加上一定的安全裕量后,即为泵和风机的设计参数。

正确选定泵与风机的安全裕量,另一方面是保证主机及泵与风机安全而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裕量不够,有可能限制主机的出力。

从而主机达不到额定的出力;裕量过大,是泵与风机运行及其原动机低效运行的一个基本原因。

2.选用高效节能的泵与风机选用高效节能的泵与风机,是泵与风机节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措施。

所以在选用泵与风机时,应首先选用节能型产品。

下面把目前国内生产的火力发电厂及工业民用锅炉常用的节能型泵与风机的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国内动叶调节轴流式风机3.选择最合适的调节方式在确保泵与风机及其装置系统能安全可靠的工作,并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经过综合经济技术的分析比较,得出泵与风机及其装置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耗电费、维护管理费三项之和为最低的方案,一般即认为是最合适的调节方式。

应该指出,调节效率最高的调节方式,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调节方式。

这是因为最合适的调节方式既与调节装置的效率有关,又与调节装置的初投资、泵或风机本身的规格性能、工作对象特性等因素有关。

针对我国泵与风机使用及运行实际情况,下面从提高泵与风机本身效率及与管网匹配程度两方面对泵与风机节能进行研究。

1.减小泵与风机内部损失,提高泵与风机效率。

泵与风机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流体的机械能的过程中,要产生各种能量损失,这些损失按其性质可分为机械损失、容积损失和流动损失三部分。

由于泵与风机内部流体运动的复杂性,上述各种损失至今仍不能用理论方法计算出精确的结果,主要依靠试验方法测定,再由此总结出半经验半理论的计算公式。

要提高泵与风机本身的效率,就要减少上述各种损失。

泵与风机的机械效率主要取决于泵与风机叶轮的几何外形,亦即决定于比转速值,所以应注重以下几点:1)在选择或设计扬程(全压)高的泵(风机)时,应该选择或设计转速较高而叶轮直径D2较小的这类泵(风机),避免选用或设计转速低而D2大的这类泵(风机)。

2)在选择或设计高扬程(全压)的低比转速泵(风机)时,可采用多级的泵(风机),或适当增大叶轮叶片的出口安装角,尽量避免采用大的D2来达到高扬程(全压)的目的。

3)降低叶轮盖板外表面和泵壳内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减小△Pm3,从而使泵与风机的效率提高。

减小泵与风机的容积损失、提高容积效率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减小动、静间隙形成的泄漏流动的过流截面;二是设法增加泄漏流道的流动阻力。

为减少泵与风机内部的流动损失,提高流动效率,在设计或改造泵与风机时,应注重以下几点:1)合理确定过流部件各部位的流速值。

2)在流道内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出现脱流。

3)要合理选择各过流部件的进、出口角度,以减少流体的冲击损失。

4)过流通道变化要尽可能地平缓;在流道内要避免有尖角、忽然转弯和扩大。

5)流道表面应尽量做到光滑和光洁,避免有粘砂、飞边、毛刺等铸造缺陷。

2.正确选定泵与风机的设计参数;对选型不当的泵与风机进行技术改造。

一台泵与风机是否节电取决于很多因素,除自身的效率外,还与管网设计是否合理、阻力大小及与管网是否匹配良好等因素有关。

所谓匹配指的是泵与风机设计的流量和扬程(风压)应与管网所需流量和扬程(风压)相符,也就是说泵(风机)所产生的扬程(全风压)应能克服管网阻力的前提下满足管网流量的需要。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流量通常是用调节门(风门或阀门)来调节的,调节门关得越小,节流损失越大,泵与风机使用效率越低。

风机的高效率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提高泵与风机的运行效率更重要。

而实现泵与风机和管网合理地匹配是节能降耗最有效的途径。

为了减轻或防止因泵与风机的额定参数大于实际运行参数而造成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切割叶片及更换高效叶轮两种方法对泵与风机进行技术改造。

我国现在使用的泵与风机有许多模型效率指标均不高,对这部分泵与风机,可以用高效泵与风机替换它,也可以设计模型效率高的叶轮更换原叶轮,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我国已有科研部门和高校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已成功进行技改的主要泵型有:沅江48P-35IIA、沅江48P-30、沅江48P-281C、沅江481-26II、48P-25、沅江481-22、沅江48P-201、沅江481-201C、湘江56-23A、48sh-22、32sh-19、32SA-19、24sh-19A、20SA-22、14ssh13、12SH-6、黄河1200S24A、800S24、800S16I、500S35、300S58A、200S63A、KS2700-130等。

3.电机换级和泵与风机降速。

若泵与风机扬程或全压富裕量达50%~60%,则可将转速降低一档,以利节电。

4.泵与风机调速节能。

由于目前电网还缺少专门带尖峰负荷的机组(例如坝库式水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燃气轮机组等),所以一般电网的尖峰负荷和低谷负荷都要求火电机组来承担,火电机组不得不作调峰变负荷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