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孔

合集下载

项目一1 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项目一1  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径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
三、实验步骤 1、按被测孔的基本尺寸选取量块,并放入量块
夹内夹紧(做基准) 。
2、将内径百分表测头放入量块夹内,摆动百 分表,此时百分表示值将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记住示值的最小值作为基准值,并反复核对几次。
3、再将百分表测头插入被测孔内,在零件a,b 两截面处测量且每一截面垂直测量两次。
活动测量头的移动可通过杠杆系统传给指示表。内径指
示表的两测头放入被测孔径内,位于被测孔径的直径方向
上,这可由定位装置来保证。定位装置借助弹簧力始终与 被测孔径接触,其接触点的连线和直径是根据不同的孔径可 选用不同的可换测量头,故其测量范围可达6~1000mm。内
4、将每次测量结果与基准值比较,计算出偏差值
(此值有正负之分)并根据偏差值计算出被测孔的尺
寸。
5、填写实验报告并根据孔公差要求,判断被 测孔是否合格。
项目一
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项目一· 1
内径百分表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1、掌握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的方法。 2、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认识。
二、仪器介绍
内径百分表是生产中测量孔径常用的测量 仪,它是由指示表和装有杠杆系统的测量装置 所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内径百分表 1-可换测量头;2-测量套;3-杆;4-传动杆;5、10-弹簧; 6-指示表; 7-杠杆; 8-活动测量头; 9-定位装置

实验1 1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

实验1 1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

实验1 1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实验1-1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实验一尺寸测量§1-1用内径千分表或卧式短仪测量内径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内径常用的计量器具和方法。

2.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1.用内径千分表测量内径。

2.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表明内径可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但对深孔或公差等级较高的孔,则常用内径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并作比较测量。

1.内径千分表国产的内径千分表,Loulay活动测头工作行程相同的七种规格共同组成一套,用来测量10―450mm的内径,特别适用于测量浅孔,其典型结构例如图1右图。

内径千分表是用它的可换测头3(测量中固定不动)和活动测头2跟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仪器盒内有几个长短不同的可换测头,使用时可按被测尺寸的大小来选择。

测量时,活动测头2受到一定的压力,向内推动镶在等臂直角杠杆1上的钢球4,使杠杆1绕支轴6回转,并通过长接杆5推动千分表的测杆而进行读数。

在活动测头的两侧,有对称的定位板8。

装上测头2后,与定位板连成一个整体。

定位板在弹簧9的作用下,对称地压在靠在被测孔壁上,以保证测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直径截面内。

2.卧式测长仪卧式测长仪是以精密刻度尺为基准,利用平面螺旋式读数装置的高精度长度计量器具。

该仪器具有多种专用附件,可以用作测量外尺寸、内尺寸和内、外螺纹中径。

根据测量须要,既可以用作绝对测量,又可以用作相对(比较)测量,故常称作万能测长仪。

卧式测长仪的外观如图2所示。

在测量过程中,镶有一条精密毫米刻度尺(图3a中的6)的测量轴3随着被测尺寸的大小在测量轴承座内作适当的滑动。

当测头碰触被测部分后,测量轴就暂停滑动。

图3a就是测微目镜1的光学系统。

在目镜1中可以观测至毫米数值,但还须要细分读数,以满足用户精密测量的建议。

测微目镜中存有一个紧固分划板4,它的上面铸有10个成正比的刻度间距,毫米刻度尺的一个间距成象在它上面时恰与这10个间距总长成正比,故其分度值0.1毫米。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报告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报告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实验目的:1. 了解百分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 学习使用百分表测量内径的技巧;3. 提高测量准确性和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1. 内径百分表;2. 待测零件。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测零件净化清洁,并确保百分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 调整百分表:打开百分表,使用零位校验器校准零位,确保百分表读数正确;3. 定位测量:将百分表两脚塞入零件的内径中,确保百分表脚端与内径表面相贴,注意脚部不能受到倾斜或歪斜的影响;4. 读取测量值:缓慢转动百分表的旋钮,直到脚部与内径表面紧密贴合,读取百分表刻度值,并记录;5. 完成测量:继续调整脚部位置,每次转动旋钮0.01mm为一格细致调整,直至百分表的脚部均匀贴合在内径表面上,最后记录测量值;6. 重复测量:重新调整百分表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要轻柔、稳定,避免造成百分表的损坏;2. 百分表脚部贴合内径表面时,不能有明显的松动或过紧现象,要保证压力适中;3. 在读取测量值时,要垂直视线读数,避免视觉偏差的影响;4.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百分表和待测零件,保持器材的整洁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及讨论:1. 经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得到待测零件的内径为X.XXmm;2. 比较实验结果与待测零件规定的内径要求,评估是否符合要求;3. 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及处理方法,如使用过程中的误差、难以准确读取刻度线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4. 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的技巧。

实验结论:通过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调整百分表的位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产生误差。

同时,要熟练掌握百分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提高测量准确性和操作技能。

精密测量实验指导书

精密测量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技术测量基础一、实验目的1. 掌握内外尺寸测量的测量方法2.掌握常用尺寸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操作使用。

二、实验内容概述机械零件的尺寸测量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指标。

因此,尺寸的测量在技术测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尺寸的测量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是指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可直接读得被测量的尺寸数值,例如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和测长仪等测量长度尺寸。

相对测量是指从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的是被测量相对标准量的偏差值,例如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的直径。

三、实验设备及测量原理3.1、游标尺游标尺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主尺的刻线间距为lmm,游标的刻线间距比主尺的刻线间距小,其刻线差值(分度值)有0.1、0.02、0.05mm三种。

在生产中直接用游标尺测量工件的外径、内径、宽度、深度及高度尺寸,应用相当广泛。

游标尺按用途分有,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尺和游标高度尺(附图l—1)三种。

附图l—1游标尺(a)-游标卡尺1-主尺;2框架;3-调节螺母;4-螺杠;5-游框;6-游标;7、8、9、10-量爪;11、12-锁紧螺母(b)-游标深度尺1-主尺;2-调节螺母;3-游框;4-横尺;5、7-锁紧螺母;6-游标(c)-游标高度尺1-底座;2-游框;3、4-锁紧螺母;5-主尺;6、9-量爪;7-调节螺母;8-游标附图1—2和附图l—3所示的是数显卡尺和数显高度尺。

附图1-2 数显卡尺 附图1-3 数显高度尺 1.刻度原理设游标的刻线间距数为n ,刻线间距为b ,主尺的刻线间距数为n-1,刻线间距为a(a=1mm),则游标长度L=nb=(n-1)a1n b a n -= 游标分度值 1n ai a b a a n n -=-=-=如分度值为0.1mm 的游标尺。

取主尺上的9格(9mm)长度,在游标上刻成10格,则游标 的刻线间距为910mm ,游标分度值i=1-910=0.1mm 。

为了使游标的刻线间距不致过小,读数时清晰方便,可把游标的刻线间距增大,如分度值i=0.1mm 的游标尺。

任务一-用内径百分表测量轴套的孔径

任务一-用内径百分表测量轴套的孔径

《机械测量技术》教案
图2.15基轴制配合选择示例
与标准件配合
当设计的零件需要与标准件配合时,应根据标准件来确定基准制配合。

例如,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选用基孔制;而滚动轴承外圈与基座孔的配合应选用基轴制。

图2.17圆锥齿轮减诉箱
《机械测量技术》教案
图3-4 内径百分表图3-5 用外径千分尺调整尺寸
二、测量训练原理、方法、步骤和要求
测量原理:内径百分表是以同轴线的固定测头和活动测头与被测孔壁相接触进行测量的。

它备有一套长短不同的固定测头,可根据被测孔径大小选择更换。

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范围取决于固定测头的尺寸范围。

测量时,活动测头受到孔壁的压力而产生位移,该位移经杠杆系统传递给百分表,并由百分表进行读数。

为了保证两侧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
图3-6 测量示意图
)调整好的内径百分表,在测量孔径时,先定心,
与孔壁垂直,在孔的轴线方向微微摆动,找出最小的读数值(即为尺寸。

注意该实际偏差的正、负符号: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未达到零点的读数是正值,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超过零点的读数是测量负值。

实验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

实验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

实验1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
1. 实验目的
熟悉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尺寸误差的方法和特点。

认真体会“局部实际尺寸(实际误差)”概念。

2. 设备与器材
百分表测量杆1支和0.01mm百分表1个。

3. 实验原理与方法
内径百分表是由百分表测量杆和百分表组成,是用相对测量法测量孔径和形状误差。

它的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内径百分表结构图
测量时,内径百分表头先压进入被测孔中,活动测头1的微小位移通过杠杆按1:1传递给传动杆6,而百分表测头与传动杆6是始终接触的,因此活动测头移动0.01毫米,使传动杆也移动0.01毫米,百分表指针转动1格。

故测头移动量可在百分表上读的。

定位桥10起找正径向直径位置的作用,它保证了活动测头1和可换测头2的轴线位于被测孔的直径位置中间。

4. 实验步骤、方法与注意事项
4.1 内径百分表在每次使用前,首先要用标准环规或量块夹持的量块对零,环
规或量块夹的尺寸与被测工件的基本尺寸相同。

如图1-2所示。

4.2 内径百分表在校零时应注意手握直管上的隔热手柄,使测头进入测量面
内,摆动直管4测头在X方向和y方向(仅在量块夹中使用)上下摆动。

观察百分表的示值变化,反复几次;当百分表指针在最小值处转折摆向时,
用手旋转百分表盘,使指针对零位。

多摆动几次观察指针是否在同一零点
转折。

4.3用内径量表测量工件孔,摆动量表,观察指针转折点的位置,记录相对零
点的差值,即工件误差。

5.测量与处理数据
6.思考题
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实际偏差时,属于何种测量方法?测量误差有哪些?。

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尺寸_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_[共2页]

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尺寸_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_[共2页]

项目一 尺寸误差检测与精度设计| 39 | 能强行转动活动套筒。

(2)有些千分尺为了防止手温使尺架膨胀而引起微小的误差,在尺架上装有隔热装置,测量时应手握隔热装置,而尽量少接触尺架的金属部分。

(3)使用千分尺测同一长度时,一般应反复测量几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4)使用后,应将千分尺用柔软干净的纱布擦干净,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留出一点空隙,放入尺盒中。

若长期不使用,应在尺上抹上黄油、机油或工业用凡士林,放入尺盒中盖好。

(5)放置在干燥的地方,不要接触腐蚀性气体。

二、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尺寸1.认识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是一种用比较法来测量中等精度孔径的通用量仪,尤其适合于测量深孔的直径,在大批量生产中测量更加方便。

测量时先根据孔的公称尺寸L 组合成量块组,并将量块组装在量块附件中组成内尺寸L (或用精密标准环规),用该标准尺寸L 来调整内径百分表的零位,然后用内径百分表测出被测孔径相对零位的偏差L 0,则被测孔径为D =L +L 0。

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有10~18mm 、18~35mm 、35~50mm 、50~100mm 、100~160mm 、160~250mm 、250~450mm 共7种。

内径百分表外形如图1-29所示。

图1-29 内径百分表外形各种规格的内径百分表均备有整套可换测头,其结构如图1-30所示。

它由百分表和装有杠杆系统的测量装置组成。

百分表7的测量杆与传动杆5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始终接触,弹簧6是用来控制测量力的,并经过传动杆5、等臂杠杆8向外顶着活动测量头1。

测量时,活动测量头l 的移动使等臂杠杆8回转,通过传动杆5推动百分表的测量杆,使百分表的指针偏转。

由于杠杆8是等臂的,当活动测量头移动1mm 时,传动杆5也移动1mm ,推动百分表指针回转一圈,所以活动测量头的移动量可以在百分表上读出来。

1—活动测量头;2—可换测量头;3—主体;4—直管;5—传动杆;6—弹簧;7—百分表;8—等臂杠杆;9—定位装置;10—弹簧图1-30 内径百分表结构百分表的表盘上每一格的刻度值为0.01mm ,1圈为100格,因此在指示盘上,大针转一圈,小针转动1格,表示测量杆位移1mm 。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实验报告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实验报告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实验目的:学生能够掌握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内径百分表、螺栓、螺帽、孔径样本。

实验步骤:1. 确定要测量的孔径大小,选择适当的内径百分表测量范围并调整两个测量枝之间的距离,以使其略大于孔径。

2. 把内径百分表的测量枝垂直于测量表面,并轻轻压在孔部位,使两个测量枝正好压住材料表面的两端,注意不要偏斜和变形。

3. 使用眼睛或放大镜观察内径百分表的刻度值,读取测量值。

4. 移动内径百分表到下一个测量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全部测量完成。

5.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验注意事项:1. 内径百分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精度。

2. 在测量过程中,要稳定心态,避免手部颤动和握持力度过大。

3. 在选择内径百分表测量范围时,应尽量选择跨度较小的范围,以提高测量精度。

4. 在将内径百分表压在孔部位时,需要注意其位置和角度,避免偏斜和变形导致误差。

5. 在进行多点测量时,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测量,并在记录测量值时清晰、准确地标注每个测量位置。

实验结果:通过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不同孔径样本,成功获得了多组精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经过统计和分析处理,得出了各个样本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和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结论:内径百分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用于快速、准确地测量各种孔径和内径。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校准、稳定、准确和规范化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该实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相关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孔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内径百分表的正确使用。

2、 学会根据测量结果判定零件尺寸的合格性。

二、实验仪器
1、 内径百分表
2、 千分尺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内径百分表是生产中测量孔径的常用量具,特别适宜测量深孔。

其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它是由百分表和一套传动系统组成。

图1-1 内径百分表
1—指示表 2—固定测头 3—活动测头 4—弦板 5—工件 内径百分表是用它的固定测头2和活动测头3与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根据被测孔径的基本尺寸大小,选择仪器上附有的不同长度的固定测头。

仪器的测量范围即由固定测头的尺寸决定。

用标准的已知长度(孔径的基本尺寸)调整仪器零点。

测量时,活动测头的移动量经过直角杠杆传递给指示表,则可从指示表上读得零件实际尺寸对标准长度的偏差(测量时应注意正确判别指示表读数相对于零点的正负号)。

为保证测量位置的正确性,应在调零和测量时将仪器作左右摇动,当指示表5
4
3 2
上示出最小读数时,即为正确的位置,如图1-2所示。

图1-2 正确的测量方法
四、实验步骤
1、 将百分表调整小表盘指针压入1到2圈,然后固定。

首先消除千分尺的误差,然后用千分尺量出35mm ,用千分尺作为标准已知长度调整百分表零点。

2、 进行测量。

将内径百分表的测量杆放入被测工件孔中,在图1-3所示的相互垂直的Ⅰ-Ⅰ与Ⅱ-Ⅱ与两方向上,依次测量1,2,3三个横截面的尺寸。

测量时应左右摆动百分表,找出最小读数,并填入实验报告表中。

3、 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被测零件尺寸的大小,作出工件合格性与否的结论。

4、 整理仪器。

图1-3 测量位置
五、实验数据
1 2 3
Ⅱ Ⅰ
Ⅰ Ⅱ
指示表的分度值:0.01mm
指示表的示值范围:0~10mm
千分尺的分度数值:0.001mm
截面1—1 2—2 3—3 4—4 5—5 6—6 指示表的
+2 +1 -1 +1 +2 0
指示偏差
(μm)
六、实验误差及分析
经测量,我们得到千分尺的误差为-0.0011mm,即-1.1μm。

故在数据处理时,我们应减去系统误差。

误差分析:
1.由仪器带来的系统误差。

主要为千分尺的误差,可以在实验开始通过基准块测出消除。

还有内径百分表的误差。

另外还有实验仪器因为使用时间较长而产生的磨损导致的误差。

2.人操作产生的误差。

3.读数误差。

主要是在将内径百分表左右摆动读出最小值的过程中,找寻最小值并且读数而产生的误差。

七、思考题
1.内径百分表上指示的大小与被测孔径的大小有何关系?
答:内径百分表是由比较法测量的孔径实际大小。

读出内径百分表的读数之后,有正负数值,以比较的基准为基准,加上内径百分表读出的正负数值,就是被测孔径的实际尺寸。

八、实验小结及实验中的问题
这次实验我们用内径百分表测量了孔径,进而学会根据测量结果判定零件尺寸的合格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的主要问题是指针顺时针和逆时针都代表什么。

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并不用记住结论,用手按压百分表侧头,发现顺时针是负,逆时针是正,从而记录了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