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1

合集下载

定量分析计算例题

定量分析计算例题

定量分析计算例题例1 呋塞米含量测定:取本品0.4988g,加乙醇30ml,微热使溶解,放冷,加甲酚红指示液4滴与麝香草酚兰指示液1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3mol/L)滴定至溶液显紫红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3mol/L)14.86ml;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3mol/L)0.05ml。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3.07mg的呋塞米。

按干燥品计算,含C12H11ClN2O5S不得少于99.0%。

【98.5%】例2 司可巴比妥原料药含量测定:取本品0.1043g,置250ml碘量瓶中,加水10ml,振摇使溶解,精密加溴滴定液(0.1 mol/L)25ml,再加盐酸5ml,立即密塞并振摇1分钟,在暗处静置15分钟后,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10ml,立即密塞,摇匀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012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溴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13.01mg的C12H17N2NaO3。

按干燥品计算,含C12H17N2NaO3不得少于98.5%。

已知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012mol/L)17.20ml,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012mol/L)25.02ml。

【98.7%】例3 奥沙西泮原料药含量测定:精密称定本品0.0157g,置2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150ml,于温水浴中加热,振摇使溶解,放冷,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按分光光度法,在229nm处测定吸光度为0.480;另精密称取奥沙西泮对照品0.0149g,同法操作,测得229nm处吸光度为0.460;《中国药典》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15H11ClN2O2应为98.0%~102.0%。

滴定分析习题

滴定分析习题

mNa2CO3 ,则
mNa2CO3 c(1/ 2Na2CO3 ) VNa2CO3 M (1/ 2a2CO3 )
所以
mNa2CO3 0.01000 250.0 1/ 2 106.0g
=1.325g
答:称取基准试剂Na2CO3 1.325g 。
【例】欲将c(Na2S2O3)=0.2100 mol/L,250.0mL的 Na2S2O3溶液稀释成c(Na2S2O3)=0.1000 mol/L,需加水 多少毫升?
,置

问答题
1、下列各分析纯物质,用什么方法将它 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应该选 用哪些相应的基准物质?
H2SO4, KOH,
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
答:
基准试剂可采用直接配制法,
非基准试剂只能采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配制。
(2) 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碳酸钠用直接配制
(1) H2SO4,KOH用间接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解:设需加水体积为V mL,根据溶液稀释前后其溶质 的物质的量相等的原则得: 0.2100×250.0 = 0.1000×( 250.0 + V ) V = 275 .0mL 答:需加水275 .0mL。
2.标定法
【例】称取基准物草酸(H2C2O4·2H2O)0.2002g溶于水中,用 NaOH溶液滴定,消耗了NaOH溶液28.52mL,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已知M(H2C2O4·2H2O)=126.1g/mol。 解:按题意滴定反应为 : 2NaOH+ H2C2O4 = Na2C2O4 +2H2O 根据质子转移数选NaOH为基本单元,则H2C2O4的基本单元为1/2 H2C2O4, 1000 H C O 2 H O m 按式(2-9)得 c( NaOH)

分析练习题1(1-3章)

分析练习题1(1-3章)

练习题1(1-3章)一.填空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2.分析化学按任务可分为分析和分析;按测定原理可分为分析和分析。

3. 化学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量组分的测定,即含量在 %以上的组分测定。

4.滴定分析所用的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的玻璃量器有,,等。

5. 滴定分析法包括、、和四大类。

6.滴定分析中,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滴定法、________、置换滴定法和_______等。

7.在滴定分析中,利用指示剂变色来确定终点,由于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之间存在着很小差别,称之为误差。

8.标准溶液就是.9.基准物质是用于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10. 欲配制0.10mol·L的NaOH溶液500mL,应称取 g固体NaOH。

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摩尔浓度为。

12.称取0.3280g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25.78mL,则c NaOH=。

13.TNaOH/HCl=0.003000g/mL表示每相当于0.003000。

14.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

15. 物质的定量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 , , 和等步骤16.进行物质的定量分析,必须要保证所取的试样具有。

17.对于组成部均匀的试样,平均取样量与试样的、、有关。

18.分析试样的制备,一般包括、、、等步骤。

19.常用的缩分法是。

20.无机物的分解方法有、、。

21.熔融法是将试样与(酸性或碱性)固体熔剂混合,在熔剂熔融的条件下,通过复分解反应,使被测组分转化为的化合物。

22半熔法又称为,它是在的温度下,使试样与熔剂发生反应。

23.准确度的高低用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之间的差异;精密度的高低用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之间的差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1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1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一、填空1.物质的量浓度c B与物质的量n B的关系式为();物质的量n B与物质的质量m B的关系式为()。

2.两种溶液之间进行反应时,适用的计算公式为();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3.溶液与固体物质之间进行反应时,其计算公式为();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4.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被测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在返滴定中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5.质量浓度的表示式为();以其表示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6.在下列反应中,应取的基本单元Mg(OH)2是();CaCO3是();KBrO3是();KI是()。

Mg(OH)2+ HCl =Mg(OH)Cl + H2O CaCO3+ 2HCl = CaCl2+ CO2 + H2OBrO3—+6Cu+ +6H+=Br—+6Cu2+ +3H2O Ag+ + I—=Ag I↓二、选择1.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所取的基本单元取决于()A.酸碱反应:酸所含有的H+数B.酸碱反应:碱所能接受的H+数C.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的电子转移数D.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价态2.在非直接滴定法中,被测组分未直接参与滴定反应,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其基本单元的确定取决于()A.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H+数B.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OH—数C.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在第一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D.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相当于在滴定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3.将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时,或用固体试剂配制溶液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B.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D.溶解前后试剂的质量不变4.溶液与固体物质间进行反应时,下列计算式不正确的是( )A .mB =c A V A M B B .V A =C .c A =D .M B = 5.在返滴定法中,以下计算式正确的是( )A .ωB =B .ωB =C .ωB =D .ωB =6.KHC 2O 4·H 2C 2O 4·2H 2O 与NaOH 反应生成KNaC 2O 4+ Na 2C 2O 4,若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以下基本单元选取正确的是( )A .31KHC 2O 4·H 2C 2O 4·2H 2O B .21KHC 2O 4·H 2C 2O 4·2H 2O C .41KHC 2O 4·H 2C 2O 4·2H 2O D . KHC 2O 4·H 2C 2O 4·2H 2O 7.据下列反应测定硼砂,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Na 2B 4O 7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Na 2B 4O 7 +2HCl+5H 2O 4H 3BO 3+2NaClA .61Na 2B 4O 7 B .31Na 2B 4O 7C .21Na 2B 4O 7 D . Na 2B 4O 7 8.据下列反应,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反应物基本单元选取正确者为( ) I 2+2S 2O 32— 2I —+S 4O 62—A .I 2,S 2O 32—B .I 2,21S 2O 32—C .21I 2,S 2O 32—D .41I 2,S 2O 32— 9.用下列反应测定As 2O 3,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As 2O 3+6NaOH 2Na 3AsO 3+3H 2O AsO 33—+ I 2+ H 2O AsO 43—+2 I —+2H +A .41As 2O 3B .21As 2O 3C .As 2O 3D .31As 2O 3 10.用下列反应测定Cu ,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Cu+2HCl+ H 2O 2 CuCl 2+2H 2O 2CuCl 2+4KI 2 Cu I ↓+ I 2+4KClNa 2S 2O 3+ I 2 Na 2S 4O 6+2NaIA .21CuB .31CuC .41Cu D .Cu 11.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以下列反应测定丙酮,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CH 3COCH 3+3I 2+4NaOH CH 3COONa+CHI 3+3NaI+3H 2O I 2+2S 2O 32— 2I —+S 4O 62—A .31CH 3COCH 3B .21CH 3COCH 3C .61CH 3COCH 3D .CH 3COCH 3。

酸碱滴定法习题

酸碱滴定法习题

酸碱滴定法习题一、判断题:1.用0.01mol·L-1HCl标液滴定0.01mol·L-1NaOH溶液至甲基橙变色时,终点误差为正误差。

( )2.用0.1mol·L-1HCl标液滴定0.1mol·L-1NaOH溶液至甲基橙变色时,终点误差为负误差。

( )3.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与酸碱的强弱无关。

( )4.用0.01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0.01mol·L-1NaOH溶液,应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 )5.酸碱滴定中,由于K a或K b过小而不能直接滴定的酸碱,也不能用返滴定法滴定。

( )6.用0.1mol·L-1NaOH滴定同浓度的HCl,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其终点误差是正误差。

( )7.往20mL0.1mol·L-1的HAc溶液中滴加19.98mL 0.1mol·L-1NaOH时,溶液呈碱性。

( )8.若滴定剂和被测物浓度减小10倍,则强酸滴定强碱的pH突跃范围减小1个pH单位。

( )9.若用因保存不当而吸收了部分CO2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弱酸,则测定结果偏高。

( )10.某弱酸型指示剂的酸色为黄色,碱色为蓝色,p K HIn=5.0。

指示剂溶液呈蓝色时,其pH>6。

()11.用0.01mol·L-1HCl标液滴定0.01mol·L-1NaOH,用甲基橙指示剂时,终点误差为负误差。

( )12.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可用量筒取水。

( )13.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HCl溶液。

( )14.当滴定剂与被测物浓度增加10倍时,NaOH滴定HAc溶液的pH突跃范围增加1个单位。

( )15.相同浓度的HCl和HAc溶液的pH值相同。

( )16.滴定pH相同、体积也相同的HCl和HAc溶液,消耗相同量的NaOH溶液。

( )17.酸碱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是pH=p K a±1。

滴定分析操作练习

滴定分析操作练习

实验一、滴定分析操作练习(4~8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析化学滴定操作中的器皿洗涤、天平使用、容量瓶使用、移液管使用和滴定操作。

2、熟悉滴定误差的减免方法3、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二、实验原理1、器皿洗涤:定量容器(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的容量不可改变,洗涤时主张用洗液;余器皿可用去污粉、洗涤剂等洗涤。

洗涤洁净程度除洗全之外,还与洗涤次数有关,遵循:ni = n(V/Vi)in 0——初始残留量,V——残留体积(ml)V i ——洗涤液体积, ni——洗涤后残留量i——洗涤次数2、天平使用: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根据对物质定量分析允许的误差大小,采用不同精度的天平称量。

天平称量的物质质量,按天平精度准确记录有效数字。

天平称量分为直接法、减量法和固定样法。

对于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害的物质称量采用直接法。

对于称量固定质量的,精细点样操作。

对于化学性质不稳定、有毒害的物质称量采用减量法,被称量物质置于称量器皿之内进行称量。

3、容量瓶:是分析试验不可缺少的重要器皿和容器之一,配置标准溶液往往需要它。

将小烧杯中的溶液(固体物质必须溶解完全)定量转入到容量瓶中,并将容量瓶稀至刻度摇匀,这一过程简称“定容”。

4、移液管:分为固定容量移液管(大肚移液管)和刻度移液管(刻度吸量管)。

移液管的移取溶液的过程简称“分取”溶液。

5、滴定分析:是常量分析的有效手段之一,滴定操作是分析化学基本操作之一。

三、实验准备1、环境准备:2人一个水槽;4人一桶(10L)蒸馏水;4人一台恒温水浴箱;16人一个烘箱;5人一台电子天平(配齐干燥器、称量瓶、称量手套或称量夹,称量勺),10人一台电子台秤。

2、器皿准备:每人准备,烧杯 100mL 2个,250mL 2个;容量瓶100mL 1个,250mL 2个;锥形瓶 250mL 5个;试剂瓶 500mL磨口瓶2个,塑料瓶2个;洗瓶1个;50mL洗耳球1个;酸式滴定管(25mL~50mL)1支,碱式滴定管(25mL~50mL)1支;移液管(25mL~50mL)1支,刻度吸管(1ml、2mL、5mL、10mL)各1支;滴定台一套,托盘1个。

药物分析计算题

药物分析计算题

药物分析计算题Datou1.容量分析(1)直接滴定法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0.2054g,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在30秒内不褪,消耗碘滴定液(0.04999mol/L)23.48ml。

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计算本品的百分含量。

(2)剩余滴定法尼可刹米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0.1517g,加冰醋酸10ml与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

1036mol/L)滴定, 至溶液显蓝绿色,消耗高氯酸滴定液( 0.1036mol/L) 8.23ml;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空白试验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

1036mol/L)0.05ml.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相当于17。

82mg的C10H14N2O。

计算本品的百分含量。

2.紫外—可见光光度法(1)对照法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41。

3mg,置250ml量瓶中,加0。

4%氢氧化钠溶液50ml溶解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0。

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57nm的波长处测得吸光度为0。

589,C8H9NO2的吸收系数为715。

计算本品的百分含量。

(2)吸收系数法炔雌醚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49.5mg,置5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另一5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80nm 的波长处测得吸光度为0。

502;另精密称取炔雌醚对照品19.8mg,置2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80nm的波长处测得吸光度为0。

498。

计算本品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1.容量分析(1)直接滴定法%6.100%10010002054.005.004999.048.23806.8%100%=⨯⨯⨯⨯=⨯=WTVF 含量(2)剩余滴定法%5.99%100101517.01.01036.0)05.023.8(82.17%100%30=⨯⨯⨯-⨯=⨯-=WF V V T )(含量2。

分析化学习题(第4章滴定分析法)

分析化学习题(第4章滴定分析法)

习题 1(酸碱滴定一)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做指示剂(pH=9.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2.用mol·L-1的HCl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做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前0.1%:3.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的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0 mol·L-1的NaAc。

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H。

若滴定到pH7.0,终点误差有多大?(参考答案)答:(1) 化学计量点时,体系中有0.0500 mol·L-1 NaAc。

4.用0.2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2000 mol·L-1一元弱碱B(p K b=6.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若所用溶液的浓度都是0.0200 mol·L-1,结果又如何?(参考答案)答:(1)化学计量点时(2)当浓度为0.0200 mol·L-1时5.计算0.1000 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至pH=5.0和pH=10.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滴定至pH=5.0,相当于滴定至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试样含氮量时,用过量的100 mL0.3 mol·L-1HCl吸收氮,然后用0.2 mol·L-1NaOH 标准溶液返滴。

若吸收液中氨的总浓度为0.2 mol·L-1,计算化学计量点pH和返滴到pH为4.0及7.0时的终点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
一、填空
1.物质的量浓度c B与物质的量n B的关系式为();物质的量n B与物质的质量m B的关系式为()。

2.两种溶液之间进行反应时,适用的计算公式为();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3.溶液与固体物质之间进行反应时,其计算公式为();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4.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被测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在返滴定中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5.质量浓度的表示式为();以其表示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6.在下列反应中,应取的基本单元Mg(OH)2是();CaCO3是();KBrO3是();KI是()。

Mg(OH)2+ HCl =Mg(OH)Cl + H2O CaCO3+ 2HCl = CaCl2+ CO2 + H2O
BrO3—+6Cu+ +6H+=Br—+6Cu2+ +3H2O Ag+ + I—=Ag I↓
二、选择
1.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所取的基本单元取决于()
A.酸碱反应:酸所含有的H+数B.酸碱反应:碱所能接受的H+数
C.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的电子转移数D.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价态
2.在非直接滴定法中,被测组分未直接参与滴定反应,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其基本单元的确定取决于()
A.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H+数B.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OH—数
C.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在第一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D.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相当于在滴定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3.将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时,或用固体试剂配制溶液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B.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D.溶解前后试剂的质量不变
4.溶液与固体物质间进行反应时,下列计算式不正确的是( )
A .m
B =c A V A M B B .V A =
C .c A =
D .M B = 5.在返滴定法中,以下计算式正确的是( )
A .ω
B =
B .ωB =
C .ωB =
D .ωB =
6.KHC 2O 4·H 2C 2O 4·2H 2O 与NaOH 反应生成KNaC 2O 4+ Na 2C 2O 4,若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以下基本单元选取正确的是( )
A .
31KHC 2O 4·H 2C 2O 4·2H 2O B .2
1KHC 2O 4·H 2C 2O 4·2H 2O C .41KHC 2O 4·H 2C 2O 4·2H 2O D . KHC 2O 4·H 2C 2O 4·2H 2O 7.据下列反应测定硼砂,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Na 2B 4O 7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Na 2B 4O 7 +2HCl+5H 2O 4H 3BO 3+2NaCl
A .61Na 2
B 4O 7 B .31Na 2B 4O 7
C .2
1Na 2B 4O 7 D . Na 2B 4O 7 8.据下列反应,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反应物基本单元选取正确者为( ) I 2+2S 2O 32— 2I —+S 4O 62—
A .I 2,S 2O 32—
B .I 2,21S 2O 32—
C .21I 2,S 2O 32—
D .4
1I 2,S 2O 32— 9.用下列反应测定As 2O 3,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As 2O 3+6NaOH 2Na 3AsO 3+3H 2O AsO 33—+ I 2+ H 2O AsO 43—+2 I —+2H +
A .41As 2O 3
B .21As 2O 3
C .As 2O 3
D .3
1As 2O 3 10.用下列反应测定Cu ,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Cu+2HCl+ H 2O 2 CuCl 2+2H 2O 2CuCl 2+4KI 2 Cu I ↓+ I 2+4KCl
Na 2S 2O 3+ I 2 Na 2S 4O 6+2NaI
A .21Cu
B .31Cu
C .4
1Cu D .Cu 11.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以下列反应测定丙酮,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CH 3COCH 3+3I 2+4NaOH CH 3COONa+CHI 3+3NaI+3H 2O I 2+2S 2O 32— 2I —+S 4O 62—
A .31CH 3COCH 3
B .21CH 3COCH 3
C .61CH 3COCH 3
D .CH 3COCH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