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百花园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中国的民族》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民族》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中国的民族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独我特的民族风情,理解对其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4、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点:民族的分布教学难点: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地理课堂学习口号是:走进地理,快乐学习!让我们一起看一则报道,这是全国各族儿女为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寄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协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百花园,去感受最炫民族风。

师:板书课题生读学习目标二、游览民族百花园模块一:走进民族知识园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完成模块一和二的自主预习部分(3 分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带领统一答案。

下面检测你们的预习情况例1:下列有关中国民族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共有55 个民族B、回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C、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土族人口超过了500 万D、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例2: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我国哪一省区()A、宁B、藏C、桂 D 内蒙古合作探究:教师出示中国民族分布图,教师指导读图方法:一读图名二看图例三分析探究过程:读图:中国的民族分布图(1)先看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布最广的民族是,主要集中在和地区。

(2)看图例,找出壮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高山族、黎族。

并填出:壮族主要分布在,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藏族主要分布在,回族主要分布在,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地区,傣族主要分布在省。

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海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3)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4)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

(按地理方位)探究结论: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例3:如果有外国友人想要了解中国的民族风情,你建议他去()A、河南省B、湖南省C、云南省 D 广西壮族自治区例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西北、西南B、东南、东北、西南C、东南、西南、西北D、全国各地师:通过在民族知识园,我们收获了很多民族方面的知识,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也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也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了解,也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

《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清华附中唐秀梅学习目标:①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②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③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

④通过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⑤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正确观点。

②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民族分布图,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欣赏歌曲:请大家先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承转过渡:从《爱我中华》的MV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有着56个民族,宛如一个民族百花园。

这些民族的构成如何呢?读书回答:请同学们读教材P15第二自然段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见附件1),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人口占全国的比例是多少?另外的55个民族为何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汉族有1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91.5%。

另外55个民族人口数总和仅占全国的8.5%,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

2.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壮族有1692.6万人。

3.还有哪些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呢?满族:1038.8万人,维吾尔族:1006.9万人,苗族:942.6万人,彝族:871.4万人,土家族:835.4万人,藏族:628.2万人,蒙古族:598.2万人。

这些都是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

4.有些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较少,你知道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有哪些吗?鄂伦春族:8659人,独龙族:6930人,赫哲族:5354人,高山族:4009人,珞巴族:3682人,塔塔尔族:3556人。

八年级上期地理第1-2章期中素养综合测试

八年级上期地理第1-2章期中素养综合测试

期中素养综合测试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范围:第一至第二章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最美风景走廊,东起浙江舟山,西至西藏日喀则(如图中阴影部分),《北纬30°·中国行》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旅游节目。

读下图,完成1-4题。

1.南宁图中的海域甲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2.图中①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该市是()A.北京B.天津C.上海D.重庆3.图中②是《北纬30°·中国行》的终点省区,分布在该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A.壮族B.藏族C.维吾尔族D.彝族4.该走廊中有我国两条著名大河,其中主要位于②省区,对印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A.雅鲁藏布江B.黄河C.珠江D.长江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总数14.1178亿,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数13.3972亿相比,增加0.7205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结合下图完成5-7题。

5.图中数据不能够说明()A.中国东部地区人口多B.10年来中国人口呈低速增长态势C.中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D.中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6.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

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

下列有关中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和西部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③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④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中考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出影响是()A.就业困难、住房紧张B.科技创新力增强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D.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一腾冲两地的连线)。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藏族 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 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 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 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 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 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 被飓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 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lìsù
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 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 民族。
我国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有 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甚至语言文字。在 建筑,雕刻和园林设计等方面都有着自 己民族独特的风格,他们用自己的勤劳 和智慧,给世界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自 然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单(37处)
【文化遗产】(25处)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 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壮 族自治区交界地区。座座鼓楼高 耸于山寨之中,巍然挺立,气概 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 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 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 云腾雾绕,五彩缤纷。从江县高 增侗寨鼓楼高达二十余米,十三 层次;黎平纪堂侗寨一寨就有三
在长期的交往中,各民族互相学习,互 相借鉴。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每个民族又以不同的风格展示着自己的 风采。
Thank You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 与佛教有关。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 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 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 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 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 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 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专题18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达标训练)

专题18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达标训练)

聚焦·2022·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8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专项训练)班级姓名一、选择题“黑河—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

左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图,右图为“胡焕庸线”东南部和西北部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列12小题。

1.“胡焕庸线”的西北部()A.人口数量始终未变B.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C.人口密度持续减小D.人口比东南部稀疏2.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C.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D.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答案】1.D 2.B【解析】1.读图可知,“黑河—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

该线西北地区人口稀疏,人口密度均小于100人/平方千米,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故正确的是D。

2.我国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西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干燥,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所以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人口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

所以根据题意选B。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特点:将(云南省)腾冲和(黑龙江省)黑河,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读“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知,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最主要分布在()A.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B.我国人口稠密地区C.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上D.秦岭淮河以北地区4.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面临的共性问题最可能是()A.降水稀少B.气候严寒C.人口稠密D.交通不便【答案】3.C 4.D【解析】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线以北的广大地区。

民族大家庭的教案

民族大家庭的教案

民族大家庭的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民族大家庭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大家庭的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服饰、风俗习惯等。

2、知道维吾尔族和蒙古族是少数民族。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3、激发了解更多少数民族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色。

教学难点:能通过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色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课件、服装,《爱我中华》《娃哈哈》音乐活动过程: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坐飞机去旅游好吗?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有三个地方,我们先出发去第一站吧!(课件出示飞机飞行音乐《小飞机》幼儿同时动作飞机飞行状)飞机慢慢降落,大家下飞机,轻轻地坐下。

我们来到了维吾尔族小朋友的家乡—新疆(出示中国地图画面课件。

)二、认识维吾尔族。

1、演示课件:(1)你们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吗?(2)他们在干什么?(跳舞。

维吾尔族喜欢跳舞,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3)他们还是一个很好客的民族,瞧,有两个维吾尔族的`小朋友来欢迎我们了!(维吾尔小朋友问好)维吾尔族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长裙、男的穿对襟长袍。

)(4)维吾尔小朋友端出葡萄干款待大家。

(丰富词汇:亚克西。

)新疆还有什么特产?(哈密瓜、葡萄、葡萄干)(5)维吾尔族人在干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弹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6)我们今天交到了维吾尔族的好朋友大家高兴吗?我们邀请维吾尔小朋友一起来跳个新疆舞吧。

(大家一起跳新疆舞蹈。

)(7)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结束了,和维吾尔小朋友再见!(维吾尔小朋友:欢迎你们下次再来!)三、认识蒙古族1、听,机场在催我们登机呢!(音乐:小飞机)飞机慢慢地降落,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演示课件。

百花园作文

百花园作文

百花园作文百花园作文(通用10篇)百花园作文篇1《百花园》是我五本书中最爱看的了,它让我懂得了相信自己,坚定自己,自强不息其中《啊,黄河》、《再破的盆里也能开出美丽的花》等故事特别打动我。

《再破的盆里也能开出美丽的花》一书中讲述了一位小女孩八岁时出了车祸,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

我本认为她很可怜,其实并不。

那是因为她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师。

老师不断的启发她、鼓励她。

终于她不辜负老师的期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见到了光明。

《啊,黄河》一书中介绍了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

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咯拉山脉北麓约古宗裂盆地的玛曲,呈“几”字。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因此带了大量的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最多的河。

但是在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

曾经我的梦想就是去一次黄河,但一直没有实现,但我可以幻想到河水打到我的身上,我站在岸边,吹着风,多么惬意啊!百花园作文篇2近期,我读了一本名叫《百花园》的书。

顾名思义,《百花园》中汇聚了许许多多的美文。

这本书中就如开满鲜花的花园一般。

其中,我最喜欢柳叶和肖晓这两朵“大红花”。

《柳叶》这篇文章讲得是一个名叫柳叶的小男孩和他的跛子妈妈的故事。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我不禁对跛子妈妈无疆的大爱肃然起敬,她的爱不只表现在收留柳叶,更表现在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延续柳叶的生命!读到最后,我哭了,柳叶,从此更像一片在风中飘飞柳叶了。

以肖晓为主人公展开的一系列故事都围绕这一只可爱的小狗“孩孩”。

从肖晓和他的同学们偷养孩孩,到和山村儿童“手拉手”活动,这一切的一切都洋溢着正义和欢乐。

这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肖晓身上所具有的阳光、正义、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

五年级民族常识上册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上册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

每单元分十二课完成。

二、教学要求及重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三、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

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百花园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民族百花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
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
大家庭。

2、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
术活动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中国各民族行政分布版图和歌曲《爱我中华》录音带。

2、不同民族问候语言汇集的录音带。

3、请学生广泛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
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艺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创造情境:
·师生共同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
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资料,举办“小小民族园”的
展览,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

1、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如:
模仿民族语言,介绍民族礼仪动作,唱跳民风格的歌舞等。

2、教师适当进行艺术要素的点拨和必要的指导、评价,提
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二、欣赏:
1、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和了解各民族人物形象的姿态、神情或舞蹈动作的特点,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表演。

2听赏、听辨不同民族的乐曲、歌曲,比较它们的风格特点。

学习或交流多民族的日常礼仪用语“你好”、“谢谢”等,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与生活联系的了解。

3、欣赏《爱我中华》的歌曲。

师生共同跳集体舞,体验民
族大团结的温馨与快乐。

三、情感升华:
1、课件出示艺术家创作的有关民族风情的展览或艺术作品,
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

2、通过书报、广播、影视等媒介或在外出旅游是有意识的
观察了解、收集不同民族的风情、民俗、民间歌舞等,丰富自己的艺术感受,增长对不同民族的感性认识。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民族?
2. 知道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团结。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从小要讲团结。

教法学法:
引导法,激趣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录音机(给学生教儿歌:欢迎你到内蒙来)教学过程:引入:
同学们谁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叫什么?(内蒙古)那,那位同学知道内蒙古有哪些民族呢?
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
对,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我们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板书:
多民族的大家庭内蒙古生活的民族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等
二,授新课
(1) 美丽的内蒙古是我们家
1. 同学们说一说内蒙古有哪些美丽的风景?(母亲湖、呼龙贝尔大草原、天池胡,胡杨林….)
2. 那,你们爱我们的内蒙吗?
3. 除了有美丽的风景,你们还知道内蒙的什么最美?内蒙的人美,语言美,瓜果美……三,小结
同学们内蒙有这么多的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我们个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四.板书设计多民族的大家庭,内蒙古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如:母亲湖,呼龙贝尔大草原、天池胡,胡杨林…. 内蒙的什么最美?内蒙的人美,语言美,瓜果美……
2喜庆的节日和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里的同学有哪些民族组成的?他们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呢?
2. 了解各民族在节日时穿什么服装,有什么特点呢?节日时要举行哪些活动呢?
3. 感受各民族在庆祝传统节日时的气氛。

4. 体会少数民族人民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

5.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少数民族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的激情,学生在学习中找乐趣。

教学过程: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民族节日有哪些?②组织讨论:③生回答
师:对,我们有很多民族节日。

比如:肉孜节,古尔邦节,诺若孜节….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板书:喜庆的节日和民族风情
师讲解: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我应该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板书设计:
2.喜庆的节日和民族风情
一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歌中唱到了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正是这五十六个民族才组成了我们现在的祖国。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缺一不可。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大家庭——伟大的中华民族。

(板书课题)
二、认识民族的结构。

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1)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 3)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汉族: 11.6亿人口多少数民族:1亿人口少 3、民族分布。

1)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

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

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

而且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纸币。

了解上面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综合活动,深入了解。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

1、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你都了解哪些呢?你是什么民族的?你知道哪些我国少数民族的种类?组织学生把自己对我国少数民族原有的了解进行自由介绍。

交流时提醒学生要说出这些资料的来源,同时
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注意倾听别人的信息。

2、关于少数民族你还了解哪些?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特色呢?”(板书:民族文化)
3、师小结:刚才通过活动我们对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的表现都很精彩。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哪个同学们!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
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民族团结歌曲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歌曲,会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体会其中所含的民族情,爱国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民族情,爱国情。

教学过程:播放歌曲1听歌曲,激发情感。

2生谈感受。

二介绍创造背景三学习新歌1自由读,诗有几节?
2歌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谈感受。

四学唱歌曲
五体会情感
板书设计:爱我中华亲如一家爱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