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18春学期(1709、1803)《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1

合集下载

南大 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南大 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奥鹏】[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下列不属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前提假定的是()A、生产要素存量一定,在国与国之间不流动B、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C、生产中存在特定生产要素D、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答案 C第2题,下列属于马歇尔-勒纳条件前提假定的是()A、供给弹性无穷大B、供给无弹性C、小国情况下D、大国情况下答案A第3题,假定A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6单位劳动与2单位劳动,B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15单位劳动与12单位劳动,则()A、A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B、B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C、A国在X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D、B国在Y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答案A第4题,下列有关进口替代战略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低估本国货币的汇率B、拥有较广阔的国内市场C、实施外汇管制D、对进口商品实施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答案A第5题,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A、进出口B、利息收支C、直接投资D、官方储备变动答案D第6题,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若某一时期内甲国的利率为5%,乙国的利率为3%,在该时期内两国汇率的变动表现为()A、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升值2%B、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升值2/3C、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贬值2%D、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贬值2/3答案C第7题,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的差异在于()A、后者制定了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B、后者实现了区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C、后者实现了区内经济政策的协调D、后者的一体化程度低于前者答案C第8题,假设美国资本相对丰裕,汽车相对纺织品而言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国际贸易以前相比()A、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B、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上升C、美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D、美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答案A第9题,根据凯恩斯的乘数论,下列关于国际收支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乘数论机制实现的前提是国内尚未实现充分就业,但利率水平可变动B、政府购买增加与同等的出口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量不同C、可以同时通过调节政府购买和出口消除贸易逆差D、政府购买、出口和进口均是外生变量答案C第10题,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J曲线效应",在货币贬值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贸易收支倾向于()A、改善B、恶化C、不发生变化D、变化方向不确定答案B第11题,假设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丰裕,纺织品相对汽车而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进行自由贸易后()A、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的比重都将上升B、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的比重都将下降C、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上升D、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下降答案A第12题,假设2015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6元人民币,2016年美国的物价上涨了6%,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了8%,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为()A、5.89B、6.11C、4.5D、8答案A第13题,根据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可以帮助一国缓解失业压力并同时收缩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组合是()A、紧缩财政,紧缩货币B、紧缩财政,放松货币C、放松财政,紧缩货币D、放松财政,放松货币答案D第14题,开放经济条件下,按照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理论,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A、货币幻觉效应B、闲置资本效应C、货币余额效应D、收入再分配效应答案B第15题,"荷兰病"可以用以下哪种理论加以解释()A、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B、赫克歇尔-俄林定理C、罗伯津斯基定理D、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答案C第16题,通常与进口替代战略相配合的政策措施包括()A、降低关税壁垒B、高估本币价值C、放松外汇管制D、减少非关税壁垒答案B第17题,根据蒙代尔等学者提出的"分配法则",()A、应当主要使用财政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目标B、应当主要使用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目标,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C、应当主要使用收入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目标,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D、应当主要使用产业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目标,贸易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答案B第18题,下列哪项定理描述了要素增长对生产的影响()A、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B、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C、赫克歇尔-俄林-萨谬尔森定理(H-O-S Theorem)D、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答案B第19题,如果中国是劳动力丰裕国家,美国是土地丰裕国家,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中国和美国从贸易开放中获益最大的分别是()A、土地所有者、劳动者B、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者C、劳动者、土地所有者D、劳动者、劳动者答案C第20题,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是()A、中心-外围论B、比较利益理论C、夕阳产业保护论D、改善贸易条件论答案A第21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小国"征收进口关税效应的是()A、生产者剩余增加B、贸易条件改善C、政府财政收入增加D、消费者剩余下降答案A,C,D第22题,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统计内容的是()A、商品和服务贸易B、经常转移C、投资收益D、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再投资答案A,B,C第23题,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论,下列属于货币贬值对吸收产生的直接影响效应的是()A、货币余额效应B、收入再分配效应C、货币幻觉效应D、贸易条件效应答案A,B,C第24题,下列()情况下,采取浮动汇率制对经济的稳定作用更强。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南开18春学期(1709、1803)《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满分-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A.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B.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C.社会资本增大的两个杠杆D.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正确答案:D2.世界两极结构的结束,迫使“欧共体”加快一体化进程,它于1993年11月1日宣告成立()A.欧洲自由贸易区B.大西洋经济联盟C.“欧洲联盟”D.西欧北非共同体欧盟正式诞生正确答案:C3.商品的二因素是A.价值与价值量B.使用价值与效用C.价值与交换价值D.使用价值与价值正确答案:D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正确答案:C5.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A.社会总资本大小B.可变资本的大小C.剩余价值的大小D.人口总量的多少6.不属于地区经济集团的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世界贸易组织D.东南亚联盟7.市场经济是指()A.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C.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D.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9.超额剩余价值是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C.所有企业提高劳动强度的结果D.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的10.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B.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C.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D.货币增值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职能的矛盾1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C.金融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12.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A.c是新创造的价值,v+m是转移的价值B.c+v是转移的价值,m是新创造的价值C.c+v是新创造的价值,m是转移的价值D.c是转移的价值,v+m是新创造的价值13.第一产业是指()A.制造业B.农业C.建筑业D.工业14.在生产资料中标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生产力性质的因素是()A.运输设备B.动力系统C.传动装置D.生产工具15.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6.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表现为()A.生产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B.生产价格与价值完全不一致C.生产价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D.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17.绝对地租是()A.农产品价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B.农产品价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C.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D.农产品社会生产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1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A.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B.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C.社会资本增大的两个杠杆D.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19.商品成本价格的构成是()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C.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D.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南开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南开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下列()属于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假定前提条件A: 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B: 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C: 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D: 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在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A: 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的产量均下降B: 贸易规模不变C: 贸易规模扩大D: 贸易规模缩减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根据蒙代尔提出的“分配法则”,当一国通胀和顺差并存时,为实现经济的内外平衡,应采取的政策搭配是()A: 紧财政、松货币B: 松财政、松货币C: 紧财政、紧货币D: 松财政、紧货币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可以帮助一国缓解通胀压力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组合是()A: 紧缩财政,放松货币B: 紧缩财政,紧缩货币C: 放松财政,紧缩货币D: 放松财政,放松货币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如果一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同时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则对其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判断是()A: 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B: 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C: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有效D: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无效正确答案:(单选题) 6: 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倾销的条件()A: 企业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B: 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C: 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变D: 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分割的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本币贬值不仅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 A: 本国是小国B: 供给无弹性C: 需求无弹性D: 需求弹性无穷大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假设一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3,边际进口倾向为0.2,该国出口增加100万美元,将使国际收支出现()万美元的顺差A: 100B: 40C: 60D: 50正确答案:(单选题) 9: A国边际进口倾向为0.2,边际储蓄倾向为0.5,2008年该国出口增加100亿美元。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国际经济法概论》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国际经济法概论》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单选题)1: 中国甲公司以CIF价向某国乙公司出口一批服装,信用证方式付款,有关运输合同明确约定适用《海牙规则》。

甲公司在装船并取得提单后,办理了议付。

两天后,甲公司接乙公司来电,称装船的海轮在海上因雷击失火,该批服装全部烧毁。

对于上述情况,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乙公司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B: 甲公司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C: 甲公司应将全部货款退还给乙公司D: 乙公司应向承运人提出索赔正确答案:(单选题)2: 根据开证行授权,买入受益人开立和提交的信用证和相符的单据的银行称为A: 保兑行B: 议付行C: 偿付行D: 托收行正确答案:(单选题)3: 在下列国际贸易术语中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的是()A: FOBB: FASC: EXWD: FCA正确答案:(单选题)4: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释了多少种贸易术语()A: 1种B: 6种C: 13种D: 14种正确答案:(单选题)5: 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合同公约》的情况是A: 买方提供生产所需的大部分重要材料的买卖合同B: 营业地在公约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一般货物买卖合同C: 购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合同D: 圆明园兽首拍卖正确答案:(单选题)6: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会涉及到货物风险的转移。

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在有关货物销售合同已经按照公约要求的方式被注明的前提下,关于风险转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如果双方对需要运输的货物没有约定特定的交货地点,则自货物按照合同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转交给买方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B: 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风险自买方收到货物时转移到买方C: 卖方经授权保留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不影响风险的转移D: 如卖方有义务在某一特定地点把货物交付给承运人,在货物于该地点交付给承运人以前,风险不转移到买方正确答案:(单选题)7: 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贸易需由卖方办理进口手续?A: FASB: DEQC: DDPD: DDU正确答案:(单选题)8: 1997年7月20日,香港甲公司给厦门乙公司发出要约称:“鳗鱼饲料数量180吨,单价CIF 厦门980美元,总值176,400美元,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

南开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经济学原理(一)》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南开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经济学原理(一)》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经济学原理(一)》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在短期中,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是()。

A.整个边际成本曲线。

B.平均总成本曲线以上的那部分边际成本曲线。

C.平均总成本曲线中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

D.平均可变成本以上的那部分边际成本曲线。

答案:D
2.反托拉斯的目的是()。

A.鼓励合并以利用规模经济。

B.阻止企业以减少竞争的方式行事。

C.促进关头行业中企业之间的合作。

D.不鼓励企业把生产设备迁至海外。

答案:B
3.有效的资源配置使()最大化。

A.生产者剩余。

B.消费者剩余加生产者剩余。

C.消费者剩余减生产者剩余。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1
4、C
一、单选题共35题,70分
1、在一个发达的经济体中,货币供给的国内部门等于()。

A储蓄额
B信贷额
C外汇储备额
D国际收支额
正确答案是:B
2、弹性调节法是一种()的分析方法。

A一般均衡
B规范
C局部均衡
D实证
正确答案是:C
3、在人类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采取的主要是什么方式
A物物交换
B国际贸易
C金融证券
D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4、在国际贸易理论界,更加弘扬()。

A贸易保护
B关税壁垒
C自由贸易
D反倾销
正确答案是:C
5、无差异曲线有多少条
A一条
B无数条
C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数量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是:B
6、一体化组织的典型代表是()。

A欧盟
B华约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约
正确答案是:A
7、私有制出现之前经济的基本单位是()
A家庭
B氏族
C国家
D郡县。

[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商务》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商务》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商务》在线作业【奥鹏】[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国际商务》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下列()汇票的写法是指示性抬头。

A、pay to John Davids or bearerB、pay to John Davids onlyC、pay to John Davids not transferableD、pay to John Davids第2题,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平安险保险责任范围的是()A、某载运国际运输货物的船舶在驶往某国途中触礁沉没,货物灭失B、某国际航行船舶在驶往国外途中着火,部分货物灭失C、某批出口货物在装货过程中,吊车将货物包装钩破,造成货物损失D、某批进口货物在卸货过程中有两箱货物落入海中,造成货物灭失第3题,按CIF Ex Tackle 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为()A、货交承运人B、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C、货物在目的港越过船舷D、船舶吊钩所及之处第4题,持票人将汇票提交付款人要求付款的行为叫做()A、出票B、承兑C、提示D、追索第5题,在《2000通则》的贸易术语中,卖方承担责任最大的是()A、EXWB、FOBC、DDPD、DAF第6题,提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也称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经济学家是()A、弗农B、邓宁C、卡森D、海墨第7题,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关贸总协定(GATT)主持的下列哪一回合谈判的结果()A、多哈回合B、安纳西回合C、东京回合D、乌拉圭回合第8题,下列不属于一切险承保范围内的险别是()A、偷窃提货不着险B、淡水雨淋险C、交货不到险D、钩损险第9题,在国际贸易中,对于某些难以标准化和等级化的农副产品,往往采用()来表示其品质。

A、上好可销品质B、良好平均品质C、凭说明书D、凭样品第10题,下列不属于国际收支自发交易项目的是()A、商品贸易收支B、单方面转移C、资本项目D、错误与遗漏第11题,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后发起的新一轮称为"发展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是指() A、多哈回合B、安纳西回合C、东京回合D、乌拉圭回合第12题,一笔进口散装货物的FOB合同,程租船运输,如果让卖方承担装船和平舱费,则应采用()A、FOB Liner TermsB、FOB TrimmedC、FOB StowedD、FOB Under Tackle第13题,按FOB Under Tackle 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为()A、货交承运人B、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C、货物在目的港越过船舷D、船舶吊钩所及之处第14题,影响企业国际经营方式选择的内在因素不包括()A、产品特征B、产品地位C、技术水平D、东道国的管制E、商标与广告开支第15题,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经济学家是()A、弗农B、邓宁C、卡森D、海墨第16题,技术授权方式的缺点不包括()A、控制程度低B、培养起潜在的竞争对手C、不能绕过进口壁垒D、获得的利润比较有限第17题,某汇票上记载"At 90 days after sight",若该汇票的出票日为4月10日,见票日为4月15日,在不考虑节假日的情况下,该汇票的付款到期日应为()A、7月9日B、7月10日C、7月14日D、7月15日第18题,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大型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往往采用()来表示其品质。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1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1答案

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0003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1.为了克服商品具有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内在矛盾,出现了()A.证券B.金融C.贸易D.货币正确答案:D2.李嘉图是在哪位经济学家的鼓励下写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并一举成名的A.马克思B.亚当·斯密C.詹姆斯·穆勒D.凯恩斯正确答案:C3.由于()理论的存在,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迅速的繁茂起来。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D.消费偏好相似正确答案:D4.1974年的《多种纤维协定》允许国家对()一定的贸易保护。

A.金融产业B.汽车行业C.航空行业D.纺织品正确答案:D5.“政府干预可以将国外厂商的利润转移给国内厂商,增加国民福利。

”是哪个经济学家的观点A.克鲁格曼B.李嘉图C.亚当斯密D.凯恩斯正确答案:A6.增加总收入的一个前提条件是()。

A.要素没有充分就业B.要素充分就业C.要素没有充分流动D.要素实现充分流动正确答案:A7.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贫困经济学”,并关注农业经济而且从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A.大卫·李嘉图B.西奥多·舒尔茨C.科斯D.卡尔·马克思正确答案:B8.下列()具有国际储备的功能。

A.港币B.人民C.美元D.台币正确答案:C9.中国出口量最大的行业之一是()。

A.日用品业B.巧克力业C.纺织业D.林业正确答案:C10.一个国家的融资能力越强,需要保留的外汇储备规模()A.越多B.越少C.两者关系不大D.不确定正确答案:B11.“物价-铸币流动机制”是英国经济学家()对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功能的表述。

A.大卫·李嘉图B.西奥多·舒尔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春学期(1709、1803)《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假设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丰裕,纺织品相对汽车而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进行自由贸易后()
A.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的比重都将上升
B.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的比重都将下降
C.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上升
D.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的比重将下降
正确答案:A
2.实施进口配额对于进口国来说()
A.有利于进口国消费者
B.使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减少
C.有利于进口竞争品的国内生产者
D.提高了本国福利水平
正确答案:C
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
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
B.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
C.平均成本下降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
正确答案:C
4.假设中国劳动力相对丰裕,汽车相对纺织品而言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国际贸易以前相比()
A.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
B.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上升
C.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
D.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正确答案:B
5.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4单位劳动与6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2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00单位劳动与200单位土地,外国有200单位劳动与3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A.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
B.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
C.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
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