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硕士(MP)考试《441出版专业基础》-第五章 形式逻辑常识【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2021出版硕士《441出版专业基础》专硕考研真题库

2021出版硕士《441出版专业基础》专硕考研真题库

2021出版硕士《441出版专业基础》专硕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出版硕士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资治通鉴》的体例是()。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研]A.纪传体B.纪事本末体C.编年体D.典制体【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史书重要的体裁包括: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

现存编年体史书以《春秋》为最早。

“通鉴”类史籍是编年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首开此体例。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首创“纪事本末”体,其后出现了一系列纪事本末体史籍。

2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工具书排检的形序法?()[四川大学2015年研] A.部首法B.笔画法C.字母法D.号码法【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形序法是根据字符的形体结构,把形体上有某些共同点的字符加以归类的排检方法。

这一方法适应人们以形查字、词的一般要求。

形序法分为部首法、笔画法和字母法。

D项,号码法属于字顺法。

3西汉末年刘向、刘歆奉命校书时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书籍分类系统,将书籍分为()[广东财经大学2018年研]A.经、史、子、集四部B.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类C.经典、记传、子兵、文集、木伎、佛法、仙道七录D.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西汉的刘向、刘歆编撰的系统目录《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全国综合性目录书,创立了我国最早的书籍分类系统。

B项属于《七略》中的“六分法”。

《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

其中《辑略》相当于后世目录的叙例,与分类无关,所以刘歆的《七略》实际是将书为六大类,是一种六分法。

4在查找生僻字时,下列工具中最为适用的是()。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A.《新编小学生字典》B.《新华字典》C.《汉语大字典》D.《辞源》【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形音义最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

在字义方面,《汉语大字典》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及生僻字的义项。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复习全书(形式逻辑常识)【圣才出品】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复习全书(形式逻辑常识)【圣才出品】

第八章 形式逻辑常识8.1 本章知识框架8.2 大纲要求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基本知识。

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运用与运用中的常见错误。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中的常见错误。

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 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的限制、概括和划分 运用概念时常见的错误 判断的定义判断的主要类型判断 主谓不合 量项不当 运用判断时常见的错误 误用否定 自相矛盾 选言不当推理:定义、种类运用、常见的错误 论证:定义、种类运用、常见的错误三条基本规律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常见的错误 自相矛盾“两不可”形式逻辑常识一、基本要求1.掌握概念的定义与概念的内涵、外延。

2.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3.熟悉关于概念的种类和概念之间各种关系的知识。

4.熟悉概念的限制、概括和划分。

5.掌握概念的正确运用,能纠正运用概念时的常见错误。

6.了解判断的定义、特征和种类。

7.掌握判断的运用规则,能纠正运用判断时的常见错误。

8.了解推理的定义、组成结构和种类。

9.掌握推理的运用规则,能纠正运用推理时的常见错误。

10.了解论证的定义、要素和种类。

11.熟悉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运用。

12.掌握论证的运用规则,能纠正运用论证时的常见错误。

13.熟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14.掌握纠正运用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时常犯错误的知识。

二、考试内容1.概念的基本知识。

2.纠正运用概念时常犯的错误。

3.判断的基本知识。

4.纠正运用判断时常犯的错误。

5.推理的基本知识。

6.纠正运用推理时常犯的错误。

7.论证的基本知识。

8.纠正运用论证时常犯的错误。

9.逻辑思维规律的基本知识。

10.纠正运用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时常犯的错误。

8.3 要点详解专题一概念考点一:概念的定义、内涵、外延及和词语的关系(见表8-1-1)表8-1-1 概念的定义、内涵、外延及和词语的关系考点二:概念的种类和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熟悉,见表8-1-2)表8-1-2 概念的种类和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例·多选题】“崇高”是()。

2019年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441-出版专业基础试题

2019年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441-出版专业基础试题

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考试年度:2019年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441-出版专业基础适用专业:055300出版硕士[友情提醒:请在考点提供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本卷或草稿纸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A.作者、编者、读者B.策划、审读、编辑加工C.编辑、复制、发行D.编辑加工、整体设计、校对2.关于编辑策划能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编辑的策划能力主要体现在选题策划方面B.编辑的策划能力越强,加工稿件的水平就越高C.编辑的策划能力包括市场营销策划能力D.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是编辑提高策划能力的基础条件之一3. 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是()。

A.《申报》 B.《万国公报》C.《时报》 D.《上海新报》4.关于出版物发行渠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版物发行渠道是指出版物从出版单位所在地到达销售商所在地的路径B.间接发行渠道的特点是产销分离C.大众化图书应选择最短的渠道推广D.密集分销渠道属于窄渠道5. 出版社的计划一般是根据既定的()要求,对整个出版物生产与经营所作的全面安排。

A.编辑制度B.出版流程C.质量指标D.经营目标6. 合法翻译已有作品而产生的翻译作品,其著作权应由()享有。

A.原作者 B.原作品的首次出版者C.原作者和翻译者共同D.翻译者7.李某购买了画家王某与张某共同创作的一幅风景画,美术馆若想展出该画,需经()同意。

A.李某B.王某与张某共同C.王某或张某D.李某、王某与张某中之一人8.关于著作权中修改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可以自己修改其作品B.作者可以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C.对于已经发表的作品,作者不再享有修改权D.对于未发表的作品,作者可以任意修改9.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著作权的产生自()之日起。

A.作品创作完成B.作品发表C.作品交达出版单位D.作品登记10. 在我国当代,具有法律依据的“出版”定义是()。

2013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441出版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441出版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441出版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441科目名称:出版专业基础(A卷)一、术语解析(共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5分)征订经销2.(5分)二级分发3.(5分)图书库存分年核价4.(5分)出版物需求价格弹性5.(5分)出版项目策划6.(5分)出版物零售业态二、问答题(共5题,75分)1.(15分)为什么说出版学是一门独立性学科?2.(15分)简述书稿编辑加工的原则。

3.(15分)试举例说明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地区性特征。

4.(15分)出版实践中应该如何贯彻好“两为”方针?5.(15分)简述农家书屋建设的意义。

三、论述题(共2题,45分)1.(25分)论数字时代实体书店的发展。

2.(20分)简论出版项目运作策划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441科目名称:出版专业基础(A卷)一、术语解析(共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5分)征订经销答:出版物购销形式之一,是指在出版社安排市场的条件下由各发行机构承担自己所提订数图书销售任务的购销形式。

此种购销形式与征订包销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征订、成交、发运过程相同;存货损失责任负担者相同;货款结算的期限与方式相同。

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总发行权归属不同,在征订经销情况下,出版社拥有总发行权,在满足了经销书店的订数以后,可以自行决定补充征订,可以广泛开展对集体、个体书店的批发;二是进销折扣不同,按照出版管理机关的规定,经销书的进销折扣比包销书的进销折扣低l%~3%。

这两点区别,最关键的是第一点,即总发行权的不同;进销折扣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早已突破了出版管理机关的统一规定,所以它不是主要的差别。

2.(5分)二级分发答:图书发货方法之一,是指发货店先将若干个收书店所要的书集中发运到一个分发点上,然后再由分发点发到每一个收书店。

出版硕士MP(专业)硕士考试科目及大纲解析

出版硕士MP(专业)硕士考试科目及大纲解析

出版硕士初试考试科目注:1.括号内所注分值为该栏考试科目试题满分值。

2.加“▲”为全国统考或全国联考试题。

二、考试大纲及命题指导意见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外语、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出版专门人才。

招生对象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同等学力考生。

本考试旨在考察学生从事出版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及对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除外语(2)、政治全国统考外,专业课1(出版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和专业课2(出版专业基础)由各校根据教指委制定的大纲自主命题。

考生如获得全国或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的奖励,可降低一定分数录取;考生如已通过全国出版职业资格考试,获得初级以上证书的,也可降低一定分数录取。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版综合素质和能力”考试大纲I、考查目标“出版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考生的文化常识和知识面以及语言文字表达、逻辑思维和写作等将来从事出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等设备。

三、试卷内容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测试方法。

涉及内容如下:1、文化常识。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知识,以大学本科毕业生应知应会知识为主。

建议分值:50分。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汉语语言文字基础。

包括文字规范、修辞、语法、古汉语、写作等知识。

建议分值:80分。

(1)文字规范汉字常识及使用规范;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及语音规范;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2)修辞词语锤炼;词语活用;炼句;常见句式及其修辞效果;常见修辞格及其综合运用。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1出版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1出版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1出版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业务课代码:441业务课名称:出版专业基础一、单项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合适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40分)1.按新华社最新发布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6年7月修订)》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与祖国大陆B.香港、澳门与内地C.“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D.“黑人歹徒”被遣返出境【答案】D【解析】AB两项说法皆为对应概念。

C项,不使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法,而使用“一带一路”倡议。

D项,在报道社会犯罪和武装冲突时,一般不要刻意突出犯罪嫌疑人和冲突参与者的肤色、种族和性别特征。

比如,在报道中应回避“黑人歹徒”的提法,可直接使用“歹徒”。

2.我国著作权法中,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法定许可行为?()A.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教辅资料及参考书中汇编已发表的作品B.某网站转载另一纸质期刊已经发表的作品C.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编写教科书而使用1~2张还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图片D.为方便教学而汇编已发表的作品作为培训讲义【答案】C【解析】“法定许可”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并应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法定许可包括:①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发表作品,为其他教育目的编写的教材不适用法定许可的规定,教科书是指教学所用的正式教材,不包括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辅导材料;②报刊转载或作为文摘、资料刊登,只限于纸质报刊之间;③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④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⑤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A项,教辅材料不属于教科书,其汇编已发表的作品,不是著作权法法定许可的行为;B项,相互转载、摘编只限于纸质报刊之间,网站转载纸质期刊已发表的作品不适用于著作权法法定许可的规定;D项,编写教科书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汇编已发表作品作为培训讲义,非正式教材,不适用法定许可的规定。

暨南大学441出版专业基础2020年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441出版专业基础2020年考研真题

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与代码:出版 055300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出版专业基础 441 (B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我国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制。

A审批制 B登记制 C报备制 D组织制2.审定发稿是编辑加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书稿经过整理、检查,达至相关要求后,发送制作部门。

下面不属于发稿要求的是。

A齐 B清 C定 D美3.图书市场细分是基于读者需求的提出的。

A异质性 B同质性 C层次性 D增量性4.从法律上讲,出版单位的名称是权。

A人身权和财产权 B仅是财产权 C仅是人身权 D非人身权,也非财产权5.出版资源配置是指通过一定方式使出版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进行分配,是基于资源的进行配置的。

A多用性 B层次性 C单一性 D多元性6.全部出版物流通活动,由三部分具体内容构成。

下面不属于的是。

A信息流 B物流 C商流 D文化流7.处于衰退期的出版企业不可选用的营销策略是。

A收缩策略 B持续策略 C撤退战略 D强化策略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图书定义为:凡由出版社或出版商出版的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有定价并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称为图书(BOOK)。

A 49B 48C 5D 309.出版工作的社会整合功能,即对社会成员情感和行为的引导规范,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下面不属于的是。

A情感交流 B舆论引导 C法制约束 D行为规范考试科目:出版专业基础共 2 页,第 1 页。

昆明理工大学441出版专业基础专业课考研真题(2019年)

昆明理工大学441出版专业基础专业课考研真题(2019年)

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3卷) 考试科目代码:441 考试科目名称:出版专业基础考生答题须知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印刷术发明前的文字载体主要有()。

A.竹简B.甲骨C.缣帛D.青铜器E.石刻2.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术发明于我国(),这也被许多该朝代的文献记载所证明。

A.汉代B.隋代C.唐代D.北宋 E南宋3.我国出版史上最早从事中文铅活字研制工作的是()A.英国传教士马礼逊B.中国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C.英国传教士米怜D.美国长老会的姜别利E.美国人谷玄4.规划并参编我国第一部《最新教科书》获得巨大成功,开创了我国学校统一用书新纪元的是()A.章锡琛 B章锡珊 C.张元济 C.陆费逵 D.沈知方5. 期刊版本记录的内容必须包括()等。

A. 开本B. 出版日期C. 印刷单位D. 文种E. 发行范围6.编辑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的几种意识是()A. 政治意识B. 大局意识C. 繁荣意识D. 把关意识E. 群众意识7.图书的基本结构包括()A. 书衣部分B. 书芯部分C. 封面和封底D. 版权页E.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8.我国出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A.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B.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C. 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权利D. 依法管理E. 行业自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形式逻辑常识
5.1 大纲详解
【大纲要求】
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基本知识。

【要点详解】
概念、判断、推理,是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首先产生概念,然后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概念和判断是推理的基础。

论证是综合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的过程。

第一节概念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属性,就是事物所具有的各种性质。

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对该事物具有决定意义的特有属性,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就是对该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其他属性。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任何概念都由语词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2)在不同语境下,同一概念可由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语词也可表达不同的概念。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明确,即要求准确把握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它是正确思维的首要条件。

1.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2.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一切事物。

通俗地讲,内涵说明“什么是”,外延说明“哪些是”。

使用概念时,为了避免概念不明的毛病,必须注意从逻辑上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概念的种类
形式逻辑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两个基本特征为根据,将概念分为若干类。

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根据外延所反映对象的数量,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1)单独概念是只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

(2)普遍概念是反映某一类事物的概念。

它的外延不是一个单独对象,而是由两个或多个对象组成的类。

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外延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同一事物的群体,概念可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集合概念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2)非集合概念是不以事物的群体而以其个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个体对象的概念。

3.正概念和负概念
根据概念外延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1)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三、概念之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
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完全重合,这种关系称作同一关系。

2.属种关系
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包含着另外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这样的关系称作属种关系。

其中外延较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3.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重合,这样的关系称作交叉关系。

4.矛盾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而它们的外延相加等于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便是矛盾关系。

5.反对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而它们的外延相加小于它们属概念的外延,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四、概念的限制、概括和划分
1.概念的限制
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得到其种概念。

换句话说,就是增加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规定来缩小概念。

2.概念的概括
概念的概括就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即从种概念得到其属概念。

换句话说,就是减少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规定来扩大概念。

3.概念的划分
概念的划分就是根据对象一定的属性,将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个种概念。

换句话说,就是根据一定的属性将大概念区分为若干小概念。

划分由三个要素组成:母项、子项、根据。

其中,被划分的属概念称作母项,从母项中划分出的种概念称作子项。

要注意的是,划分只适用于普遍概念,而不适用于单独概念。

五、常见的运用概念时的错误
1.概念误用
2.概念误换
3.误用集合
4.并列不当
5.概念限制或概括不当
6.划分错误
概念的划分必须依照一定的规则,否则就会犯错误。

(1)混淆根据
每次划分只能依据同一个标准,违反这一规则便会造成混淆根据的错误。

(2)多出子项和划分不全
在进行概念的划分吋,划分出的各个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3)子项相容
划分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

如果不互相排斥,就会有一些对象既属于这个子项,又属于另一个子项,引起混乱,造成“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第二节判断
判断是人们对思维对象的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特征有:①判断一定要有所肯定或否定;②判断具有真假值。

如果语句表达了对事物的肯定或者否定,并且可以检验其真假,那么它就是判断;否则,就不是判断。

一、几种主要判断类型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简单判断是指本身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符合判断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做成分而构成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

本节着重讲性质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1.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是断定某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1)性质判断的构成要素
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主项是所断定的对象。

谓项是说明所断定的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联项是说明主项和谓项之间关系的概念,只有肯定联项(是)与否定联项(不是)两种。

量项是表示主项数量的概念,分为全称量项(所有、一切),特称量项(有的、有些),单称量项(这个或那个)三种。

(2)性质判断的类型
①单称肯定判断
②单称否定判断
③特称肯定判断
④特称否定判断
⑤全称肯定判断
⑥全称否定判断
2.联言判断
联言判断是反映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一种复合判断。

3.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是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判断。

选言判断可分为:
(1)相容的选言判断
(2)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4.假言判断
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判断。

根据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假言判断可分为: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二、常见的运用判断时的错误
1.主谓不合
判断中的主项和谓项必须搭配得当,这是判断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语文上的词语搭配问题,但这一要求往往会被忽视,造成判断不恰当。

2.量项不当
在判断中,准确地确定事物的数量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量项用错,那么这一判断也就不恰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