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用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
工作用全辐射温度计示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式中:一被 检全 辐射温度计测量黑体辐射 源温 度的测量 f
值, ℃
一
参考标准测量黑体辐射源温度 的测量值 , ℃
△f 检 全 辐 射温 度计 的固有 误 差 , 一被 ℃
2 传播系数 . 2
q:
c 2
标准 0 l2 12 0 0 5 06 4 4
1 4 眦 5
l2 D 2 0 1 2 04 0 8 5
精度: 2 0 15  ̄ ℃, C±l 制造 昆明特普瑞仪表有 限公司。 () 4 被测对象 。 红外测温仪: 型号: A R 1R 3 、 R Y 3 L C U 测量范 围: -3  ̄10) 编号: 4 1、 ( 0 2 0℃、 2 1C 制造 R Y E 。 A TK () 5 测量过程 。 本装置依据JG 7 o 3 J 6 -2 0 工作用全辐射温
摘 要: 对工作用全辐射 温度计示值测量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进行 了 详细的分析和 评定, 评定的方法符合J G1 5 —9 9 J 0 9 1 9 和
JF 0 32 0 国家计量 技 术规 范的要 求 。 J 13 -0 1
关键词 : 辐射温度计; 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
中图分类号: H 1 T 81
() 重复性条件下被 测全 辐射温度计 的测量重 复性引 1在
固有 误 差 84 —4 .4 .4 —4 .5 —5 .4 .. —4 . 8 7 86 84 85 8 0 80 8 9 88 8 8 6 . . . . . 4
.
单次测量实验标准差为:
=
起 的实验标准差, 采用A 类评定方法, 并通过多组测量数据获得 合并样本标准差 S 进而获得一个 自由度较大的实验标准差。 ,
4 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U A ) . 1 f ( t的评定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员培训试题答案教学文案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员培训试题答案JJG856-2015 工作用辐射式温度计检定规程培训考试题答案一、辐射剂量基础试题(填空题)1、本规程适用于在测温范围(-50——3000)℃之间内的工作用辐射温度计的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
2、本规程的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是指发射率设定值为 1 的单波段辐射式温度计和发射率比可设置为1 的比色温度计,不包括红外额温度计和接触式辐射温度计。
3、【有效】光谱亮度温度计是指在给定的波长,光谱辐射亮度与被测辐射体的有效光谱在给定波长范围,辐射亮度与被测热辐射体的有效辐射亮度相等的黑体的温度,称【有效】亮度温度。
4、有效波长是指在单波段辐射温度计在光谱范围,使得被测热辐射体的有效光谱温度等于该温度计示值的波长。
5、比色温度是指与热辐射体两个给定波长的光谱辐射亮度之比相等的黑体温度。
6、发射率是指与物体的法向光谱辐射亮度与同温度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之比。
7、【空腔】黑体辐射源,用于检定或校准辐射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且热辐射特性接近于黑体的凹形装置。
8、【平】面辐射源用于检定或校准辐射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且热辐射的平表面。
9、【热】辐射源用于检定校准辐射式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的几何形状。
10、在工作用辐射温度计的全部温度范围,固有误差均应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或仪表准确度、不确定度)应根据型号说明书确定。
11、最大允许误差技术指标应注明与之相应的测量距离与辐射源直径,或检定校准装置的测量距离与辐射直径。
12、重复性应不超过被检温度计技术指标中对应重复性的要求,同时应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 1/213、辐射测温仪光学系统应清洁、无损伤和松动等现象,目视瞄准系统或辅助瞄准装置能正常引导测温视场。
14、检定环境条件:温度(18-25)℃,相对湿度20%-85%,交流电源220V±22V,50Hz15、固有温度误差通常在被检测温度计测量范围内均匀选取检定点,包括接近下限和上限的检定点,接近均匀分布的,一般为整百度和整十度点。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员培训试题答案

培训考试题答案第 1 页共 5 页JJG856-2015 工作用辐射式温度计检定规程培训考试题答案一、辐射剂量基础试题(填空题)1、本规程适用于在测温范围(-50——3000)℃之间内的工作用辐射温度计的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
2、本规程的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是指发射率设定值为 1 的单波段辐射式温度计和发射率比可设置为1 的比色温度计,不包括红外额温度计和接触式辐射温度计。
3、【有效】光谱亮度温度计是指在给定的波长,光谱辐射亮度与被测辐射体的有效光谱在给定波长范围,辐射亮度与被测热辐射体的有效辐射亮度相等的黑体的温度,称【有效】亮度温度。
4、有效波长是指在单波段辐射温度计在光谱范围,使得被测热辐射体的有效光谱温度等于该温度计示值的波长。
5、比色温度是指与热辐射体两个给定波长的光谱辐射亮度之比相等的黑体温度。
6、发射率是指与物体的法向光谱辐射亮度与同温度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之比。
7、【空腔】黑体辐射源,用于检定或校准辐射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且热辐射特性接近于黑体的凹形装置。
8、【平】面辐射源用于检定或校准辐射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且热辐射的平表面。
9、【热】辐射源用于检定校准辐射式温度计,具有稳定控制的温度和明确的发射率的几何形状。
10、在工作用辐射温度计的全部温度范围,固有误差均应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或仪表准确度、不确定度)应根据型号说明书确定。
11、最大允许误差技术指标应注明与之相应的测量距离与辐射源直径,或检定校准装置的测量距离与辐射直径。
12、重复性应不超过被检温度计技术指标中对应重复性的要求,同时应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13、辐射测温仪光学系统应清洁、无损伤和松动等现象,目视瞄准系统或辅助瞄准装置能正常引导测温视场。
14、检定环境条件:温度(18-25)℃,相对湿度20%-85%,交流电源220V±22V,50Hz15、固有温度误差通常在被检测温度计测量范围内均匀选取检定点,包括接近下限和上限的检定点,接近均匀分布的,一般为整百度和整十度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415- 2001工作用辐射温度计The working Radiation Thermometers2001一02一01发布 2001一05一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theWorking Radiation Thermometers本规程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02月01日批准,并自2001年05月0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 全国温度工作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 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本规程委托全国温度工作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温度范围300--2200℃)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定义》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引用上述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概述工作用辐射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是通过检测被测目标的辐射亮度或它在不同波长下的比值(转换成电信号),非接触地实现温度测量的仪器。
温度计主要由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处理及显示部分组成。
4 计量性能要求4.1 允许误差限温度计的允许误差限应符合士(a%t)的规定,其中t为测量范围的上限值或测量值,a为温度计的准确度等级,a,。
以温度计的技术指标为准。
对于多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范围允许有不同的a值。
4.2 重复性温度计测量同一温度的重复性应符合其技术指标的要求。
5 通用技术要求5.1 外观5.1.1 温度计铭牌应标明制造厂名(或商标少、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测量范围、出厂日期、型式批准标志及编号或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
5.1.2 温度计各开关按钮接触良好,开关、接线端钮应有明确标记。
5.1.3 新制造温度计的外壳、零部件有良好的表面处理,不得有锈蚀、霉斑,各部分装配应正确、可靠、无缺陷。
f2全辐射温度计分度表

6 通用技术要求・・・・・・・・・・・・・・・・・・・・・・・・・・…… ( ) ・・・・・・・・・・・・・・・・・・・・・・・・・・ ・・・・・・・・・・・・・・・・・・・・・・・・ ・ ・ 2 61 外观与标志 ・・・・・・・・・・・・,・・・・・・・・・・・・・…… ( ) . ・・・・・・・・・・・・・・・・・・・・・・・・・・ ・・・・・・・・・・・・・・・・・・・・・・・・ ・ ・ 2
2 引用文献
本 规程引用下列 文献 :
OM D4 aRdt P oer1 6 IL Tt aao ymts 英文版 2 ol ii r e 9 n 9 J 1 1 9 通用计量术语和定义 J 0 -1 8《 F 0 9 》 J 1 9 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 J 0 -1 9《 F 5 9 表示》
62 光学系统 ・・・・‘・ ・・・・・・・,・ ・・・・・・・,・ ・・・…… ( . ,・ ・・・・・・・・・ ・・,・・・・・・, ・・・・・・ ・,・・・・ ・・・・・・ ・・ ・・・・・・・・・ ・・・ 2) 63 绝缘电阻 ・・・・・・・ ・・ ・・・・,・・・・ ・ ,・・・・・・ ・・ ( . ,・・ ・・ ・・・・ ・・・・・・・・・ ・,・・・・・ ・,… 2) ・・・・ ,・・・・・ ・ ・・・ ・ ・・・・・・ 7 计量器具 控制 ・・・・・・ ・・ ・・・・,・・・・ ・・・・・・・・ ・…… ( ・・ ・・・・・・・・・・ ・・・・・・・・・ ・・・・・ ・・・・・・・・ ・・・・・・・・・ ・・・・・・・・, 2)
71 检定条件 ・・・・・・・・ ・・・・・・・・・・・・・・・・・・・ . ・・・・・・・・ ・・・・・・・・・・・・・・・・・・・ ・・・・・・・・ ・・・・・・・・・ ・・・・・・・・…… ( ) ・ 2 72 检定项目,・・・・・・・・・・・・・・・・・・・,・・・・・・・ ( ) . ・・・・ ・・・・・・・・・・・・・・・・・・・・・・・ ,・・・ ・・・・・・・・・・・・・・・・・・・・・・一 ・ 3
温度计检定规程

温度计检定规程
1. 目的
- 为了保证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程进行温度计的检定。
2. 范围
-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温度计的检定,包括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3. 检定准备
- 准备标准温度计作为参考。
- 确保检定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 确保检定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干扰。
4. 检定步骤
1. 将待检定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同时放置在同一稳定温度环境中,等待温度稳定。
2. 读取待检定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
3. 比较待检定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
4. 若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则认定待检定温度计合格;若差异超过允许范围,则认定待检定温度计不合格。
5. 记录待检定温度计的型号、序列号、检定日期等信息。
5. 检定结果处理
- 合格的待检定温度计,应加盖检定合格印章,使用期限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 不合格的待检定温度计,应进行维修或重新校准,并重新进行检定。
6. 质量控制
- 检定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
- 检定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7. 文件管理
- 检定记录应妥善保存,并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归档。
- 检定结果应与待检定温度计的标识相匹配,以确保溯源可追踪性。
以上为《温度计检定规程》的内容,旨在保障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辐射式温度计的校准

辐射式温度计也是用比核法进行校淮。通常是采用黑体辐射源或光学温度灯泡作为恒温源,被校准的辐射式温度计和同类型的标准辐射式温度计同时测量这个位温源的温度,比较两者的读数就可以得到被校温度计的测量误差。在校淮低于1300℃的温度点时,也可使用标准铂诧-钠热电佃作为测量温度的标准仪表,用铂锗-铂热电偶测量出黑体炉膛的温度作为标准温度。
温度计的显示仪表,大多数是电气仪表,它们的校准方法和一般电气仪表相同,也都是通过比较法进行校准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转载请注明出处-仪器交易网([/b][b][/b][b])[/b][b]
[/b](文章来源:信封印刷/)
由于各种辐射式温度计所测得的温度都和被测物体的[b]光谱[/b]发射率EX或者发射率E有关,所以在校准时必须设法避免发射串的影响.为此,都使用黑体辐射汲作为被测对象,黑体辐射源的技术要求及构造可参阅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JJcT309-83。在黑体辐射源内,靶心放在其中心部分,靶心的发射率通常都在0.99以上.标准辐射式温度计和被校辐射式湿度汁都瞄准靶心选取读数,两者之差即为误差.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

MV_RR_CNG_0212 500o C以下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方法1. 500o C以下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说明编号 JJG856—1994名称(中文)500o C以下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he Working Radiation Thermometersbelow 500o C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张雅芬(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李而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批准日期 1993年11月27日实施日期 1994年6月1日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500o C以下工作用辐射温度计(亦称辐射测温仪)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温度计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应符合规定2.铭牌和说明书的要求3.温度计的光学系统4.温度计的电路连接处接触良好;接线端应有明确标记。
5.外壳6.温度计显示器应清晰7.绝缘电阻是否分级 否检定周期(年) 1附录数目 4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 500o C以下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技术要求1 温度计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应符合下式规定:δ = ±n%·t h式中 δ——基本误差限;n——可取0.5,1.0,1.5,2.5……;t h——测温上限值或测量值,用℃或K表示。
注:(1) 基本误差限也可用电流或电压表示。
(2) 温度计的基本误差限如不符合上式规定,在国家有关标准制定之前,可暂按制造厂相应技术条件处理。
2 温度计的铭牌上应标有产品名称、型号、测量范围、制造厂、产品编号和出厂年月。
3 说明书中应给出响应波段、设计距离和距离系数或视场角。
4 温度计的光学系统应清洁,无明显擦伤、霉斑、划痕等缺陷;调整部件应动作灵活,能清晰瞄准,分划板上的标记(圆圈或十字线)应处于视场中心。
5 温度计的电路连接处接触良好;接线端钮应有明确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