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影响因素

必修二一、人口增长模式(一)、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影响因素:2011年10月31日,地球人口突破70亿影响人口增长的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社会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水准、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影响人口增长根本原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补充:1、发达国家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a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0.1%) 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b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c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a. 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型”b 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过渡型”和“现代型”如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是现代型。
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如上海3、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因为政治制度、经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三)、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1、扩张性(年轻型):下宽上窄,真正的金字塔形青少年儿童比重大,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2、静止性(成年型):底部变窄,金字变瘦变长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持衡,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3、收缩型(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青少年儿童比重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出生率长期下降,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趋势二、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某一地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1、人口容量:(极限人口)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1.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这导致人们对生育的需求减少,更多的夫妻选择晚婚晚育或不生育,从而导致人口增长缓慢。
2. 教育水平提高: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事业和学习,而减少了对子女的需求。
另外,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增加了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和工作的机会,使得生育率下降。
3.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生活。
城市通常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而农村则面临着资源匮乏、生活艰辛等问题。
这导致农村人口流失,进一步导致人口增长缓慢。
4. 政府的人口政策:一些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每个家庭的生育数量。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以应对资源有限和环境压力增加的问题。
然而,这些政策可能会导致人口增长缓慢。
5. 女性地位提高: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她们更加注重事业发展和自身实现,对生育的意愿减弱。
这也是导致人口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
6. 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对子女的需求减少。
这也是导致人口增长缓慢的因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什么原因导致了人口增长?

什么原因导致了人口增长?1. 自然增长自然增长是指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是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得以成长为健康的成年人,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2. 农业生产革命农业生产革命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兴起,商业规模逐步扩大,物流运输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因素都为农业生产和人口增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3.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但使得更多的人口聚集在城市中,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提高的生活水平,吸引了更多的人选择了定居在城市,从而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4. 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也使得人们的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科技进步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同时,教育的普及也加速了人口流动,这也是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
5. 政策和社会因素政策和社会因素也是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策对于人口的生育、婚姻、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引导和规范,同时社会也在不断的变迁中,这也为人口增长提供了诸多的机会。
总结:人口增长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自然增长是其中的一个核心因素,同时,农业生产革命、城市化进程、教育技术的发展、政策和社会因素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也导致了人口增长的差异和变化。
尽管人口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但与此同时,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助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一、知识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
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2)文化因素: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
(3)医疗卫生因素: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二、例题分析结合国际常用人口密度分级标准和我国实情,将老年人口密度(D)划分为5个等级:高密度区,D>100人/km2;较高密度区,50人/km2<D<100人/km2;中密度区,25人/km2<D<50人/km2;较低密度区,1人/km2<D<25人/km2;低密度区,0<D<1人/km2。
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A. 高密度区保持不变B. 中密度区增加较快C. 低密度区数量减少D. 较高密度区增加慢2. 影响2000年与2010年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省区面积B. 经济差异C. 年龄结构D. 人口总量3. 应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密度变化,可以A. 引导青壮年农民工向城市集聚B. 鼓励老年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C. 完善老年人口养老体制、体系建设D. 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答案】1. B 2. C 3. C【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高密度区明显增加了京津一带,A错;中密度区增加了辽宁、湖南等地,中密度区增加较快;低密度区数量基本不变;较高密度区明显增加。
据此分析选B。
2.虽然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变化与经济因素息息相关,但空间分布是以年龄段数据统计划分做出来的,因此影响该时段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年龄结构,据此分析选C。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引言
人口增长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响人口增长的各种因素,
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自然因素
1. 出生率:较高的出生率会导致人口增长,而较低的出生率则
会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2. 死亡率:高死亡率会限制人口增长,而低死亡率则会促进人
口增长。
3. 健康水平:改善健康水平会提高人口生存率,推动人口增长。
社会因素
1.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意识,从而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和结构调整。
2. 婚姻制度:婚姻制度对人口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婚龄、离婚率等因素会影响人口增长速度。
3. 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从而影响人口增长。
经济因素
1. 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增加会影响人们的婚育行为,从而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
2. 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水平可以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从而刺激人口增长。
3. 社会保障: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降低人们的生育压力,对人口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策因素
1. 政府政策:政府出台的人口政策对于人口增长有直接影响,如计划生育政策、移民政策等。
2.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影响家庭的生育决策,从而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
结论
人口增长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更好地制定人口政策,从而实现人口增长的良性调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
人口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
1.出生率:对于人口增长来说,出生率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出生率指的是每千人口中新生儿的数量。
高出生率通常意味着人口数量将持续增长,而低出生率则可能导致人口数量的减少。
出生率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婚姻年龄、教育水平、生育政策等。
2.死亡率: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每千人口中死亡人数的数量。
死亡率通常受到医疗水平、环境卫生、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普遍下降,这对人口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在不同地区或者国家之间迁移的人口。
流动人口对人口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方面,流动人口带来了人口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迁移也会导致一些地区的人口减少,从而对人口增长形成影响。
4.移民和移民政策:移民是指跨国界或者地区边界迁移的人口。
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或者减缓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移民政策对人口增长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也对人口增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5.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对人口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城市化给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吸引了更多人口聚集。
6.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通常会伴随着社会保障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减少了死亡率,促进了人口增长。
同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对出生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7.教育和女性地位: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女性地位的改善通常会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率,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出生率。
同时,女性地位的提高也使得女性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更好地控制生育。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自然地理环境。
我国东部广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容纳了我国的大部分人口,早就形成了人口相当稠密的地区。
中部也有相当数量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形成良好的开发条件。
我国的人口无论增加到多少,一直是完全依靠国内生产的粮食供养的。
2、农业生产。
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农业生产不是人口增长的唯一原因,但我国人口史上几次大的突破,都是粮食增产的直接结果。
天灾、动乱、战争等因素可以破坏农业生产,从而推迟人口高峰的到来,而任何人口奇迹的出现,只能建立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之上。
3、战争。
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
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
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
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家属因缺少赡养、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
4、政治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在主观上无不希望鼓励、促进人口增加,并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但不少男性平民找不到配偶;赋税制度不合理,兵役和劳役的影响,刑法制度的不公平,这些都影响人口的增长。
5、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一般起着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作用,但由于"后"只指男性后裔,因而对人口增长也起了相反的作用。
此外,一些迷信习俗、宗族观念和社会习惯势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更直接地反映在人口再生产方面。
以中国来说,从古至今,其人口始终处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然而,在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庞大的中国人群不过是一盘散沙。
中国人口之多,自有各种因素叠加而成。
其中,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耕作方式,促成了对人力的需求,劳动密集的农业生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反过来,过多的人力又促成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固化。
从社会层面来说,历朝历代都缺乏对国民的保障能力,老百姓只能养儿防老,人丁兴旺为治家之道。
综合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综合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因素会影响着人口的增长。
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口发展的趋势,从而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人口的增长。
首先,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高的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育率也相应增加。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会吸引外来人口的流入,增加人口数量。
其次,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观念也会有所改变。
由于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许多夫妇更愿意拥有较少的子女,以便更好地关注和培养他们的子女。
这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从而影响了人口的增长。
再者,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
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和福利,包括医疗保健、养老金、失业救济等。
这些福利可以有效地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提供支持和保障,使夫妇更加愿意生育和养育子女。
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通常存在较高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
此外,文化和宗教因素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一些宗教中,鼓励夫妻生育大量的子女被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
因此,在这些社会中,人口增长率通常较高。
另外,一些文化和社会传统也可能鼓励或限制人们的生育行为。
因此,文化和宗教因素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塑造了人口发展的模式和趋势。
最后,政府的人口政策和措施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人口政策来控制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
例如,一些国家实施了一胎化政策来限制夫妇的生育权利,以控制人口数量。
另外,政府可以提供各种计划生育和生育补贴措施,以鼓励或限制人们的生育行为。
政府的人口政策和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的增长。
综上所述,人口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文化和宗教因素以及政府的人口政策和措施等。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可以为人口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以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人口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摘要:人口的合理增长是关系影响人口到国家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合理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制定合理人口政策的关键。
关键词:人口增长因素经济政治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通常取决于自然生长率。
即出生率减死亡率。
自然变动是各种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人口迁移、宗教、习俗、人口政策、战争等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年龄性别结构、人体生理素质等自然因素。
经济因素通常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数量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社会初级阶段,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出生率高,但死亡率也高,因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人口增长呈现出相对静止。
农牧业生产后,特别是金属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口的死亡率较前明显下降,抵御自然灾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率大为提高。
由于机器大生产比工场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吸引劳动力多,收入增加,人口出生率提高很快。
科学技术进步改善和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医疗卫生条件,从而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现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新技术革命以后,随着技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者技术、文化等素质要求提高了,经济发展由依靠劳动者数量转变到质量,家庭生育愿望由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加之社会福利的发展,无需指望“养儿防老”,生育观念逐渐由多生多育转变到少生优育,人口生育率下降。
如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育率水平低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绝非偶然。
二、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来自政局是否稳定,有无战争等。
政治稳定,国泰民安,人口增长相对快些。
如果发生战争,人口死亡率上升,人口数量会明显减少。
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人口死亡数字是空前的。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 970 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 5480 万人。
战争是人口数量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况且病疫与饥荒常常与战争伴生,会进一步加剧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战争结束后,又会出现一个高出生率时期,使人口迅速增加。
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人的生育行为。
各国都根据国情,制定人口政策。
有的老龄化国家,鼓励生育,如法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
相反,有的国家则实行限制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晚婚,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鼓励生育的国家多在欧洲,而控制生育或计划生育的国家多为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
三、医疗卫生条件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之一。
古代医疗卫生不发达,人口的出生与死亡难以控制,只能顺其自然,常常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数变动不大,人口增长时快时慢。
近代以来,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进步,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已下降到最低,有些恶性传染病已经绝迹,因而人口死亡率下降。
同时,人寿命在延长,如果不采用或实行节育措施,就会出现人口急剧增长的局面。
四、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对人口出生率影响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教育的时间愈长,婚龄愈晚,有效生育期相应缩短;二是文化教育程度愈高,事业心愈强,不愿意因多养育子女而妨碍自己的发展,同时对子女的培养重质不重量;此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在掌握和控制生育的科学方法方面也优于他人。
基于上述原因,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人口出生率、生育率成反比,其中以妇女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的影响更直接。
五、婚姻、宗教、风俗等因素
婚姻关系包括结婚、离婚、丧偶、分居、未婚等都与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动有密切关系,进而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
一般地,结婚要带来人口出生,早婚可能出现早育等,都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
而离婚、分居、等使两性关系解体,自然会导致出生率
下降。
宗教从古至今都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动。
世界三大宗教从生育的“天命论”或“神赐论”的观点出发,都鼓励生育。
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反对节育、堕胎,把多育作为幸福的标志。
宗教对人口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如佛教、喇嘛教均不许僧侣婚配。
风俗习惯对人口数量的变动也有一定作用
六、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
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也影响人口的增殖。
气候适宜会降低人口的死亡率,不适宜,提高人口死亡率,使人口增长缓慢或减少。
已被现代医学证明的一些地方病,如克山病、甲状腺肿大、大骨节病,以及某些恶性肿瘤(如食道癌等),都与人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水灾与旱灾,是经常发生和影响地区广泛的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人口数量减少。
如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非洲就有约 100 万人因旱灾而饥饿死亡。
七、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使地区人口在短期内发生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
一方面由移民本身引起,另一方面来自移民的生育行为。
如传统的移民接受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 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其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都靠外来移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少数国家接受外来人口仍有增无减,如澳大利亚人口自然增殖同净移入人口之比为 100:67,新西兰为 100:51。
总之:影响人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人口增长必须从多方
面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参考文献:
[1]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等.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56(3):549-560
[2]冯利华.人口增长的综合预测分析[j].系统工程,2000,18: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