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影响因素

必修二一、人口增长模式(一)、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影响因素:2011年10月31日,地球人口突破70亿影响人口增长的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社会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水准、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影响人口增长根本原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补充:1、发达国家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a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0.1%) 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b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c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a. 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型”b 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过渡型”和“现代型”如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是现代型。
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如上海3、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因为政治制度、经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三)、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1、扩张性(年轻型):下宽上窄,真正的金字塔形青少年儿童比重大,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2、静止性(成年型):底部变窄,金字变瘦变长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持衡,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3、收缩型(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青少年儿童比重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出生率长期下降,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趋势二、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某一地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1、人口容量:(极限人口)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描述人口变化的因素

描述人口变化的因素
人口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是其中一些主要因素:
1. 生育率:生育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每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
较高的生育率会导致人口增长,而较低的生育率会导致人口减少。
2. 死亡率:死亡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因死亡而减少的数量。
较高的死亡率会导致人口减少,而较低的死亡率会导致人口增长。
3. 移民:移民是指人们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
移民可以增加一个地区的人口,也可以减少另一个地区的人口。
4. 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每年变化的百分比。
它是通过将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和移民率来计算的。
较高的增长率表示人口增加,而较低的增长率表示人口减少。
5. 年龄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影响人口的增长趋势。
较高的出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会导致年轻人口比例增加,从而促进人口增长。
相反,较低的出生率和较高的死亡率会导致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从而抑制人口增长。
6. 社会政策:政府的社会政策对人口变化也有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的政府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人口增长,而其他国家则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人口的动态变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变化因素可能会有所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了人口增长?

什么原因导致了人口增长?1. 自然增长自然增长是指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是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得以成长为健康的成年人,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2. 农业生产革命农业生产革命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兴起,商业规模逐步扩大,物流运输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因素都为农业生产和人口增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3.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但使得更多的人口聚集在城市中,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提高的生活水平,吸引了更多的人选择了定居在城市,从而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4. 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也使得人们的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科技进步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同时,教育的普及也加速了人口流动,这也是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
5. 政策和社会因素政策和社会因素也是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策对于人口的生育、婚姻、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引导和规范,同时社会也在不断的变迁中,这也为人口增长提供了诸多的机会。
总结:人口增长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自然增长是其中的一个核心因素,同时,农业生产革命、城市化进程、教育技术的发展、政策和社会因素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也导致了人口增长的差异和变化。
尽管人口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但与此同时,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助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一、知识讲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
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2)文化因素: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
(3)医疗卫生因素: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二、例题分析结合国际常用人口密度分级标准和我国实情,将老年人口密度(D)划分为5个等级:高密度区,D>100人/km2;较高密度区,50人/km2<D<100人/km2;中密度区,25人/km2<D<50人/km2;较低密度区,1人/km2<D<25人/km2;低密度区,0<D<1人/km2。
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A. 高密度区保持不变B. 中密度区增加较快C. 低密度区数量减少D. 较高密度区增加慢2. 影响2000年与2010年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省区面积B. 经济差异C. 年龄结构D. 人口总量3. 应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密度变化,可以A. 引导青壮年农民工向城市集聚B. 鼓励老年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C. 完善老年人口养老体制、体系建设D. 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答案】1. B 2. C 3. C【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高密度区明显增加了京津一带,A错;中密度区增加了辽宁、湖南等地,中密度区增加较快;低密度区数量基本不变;较高密度区明显增加。
据此分析选B。
2.虽然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变化与经济因素息息相关,但空间分布是以年龄段数据统计划分做出来的,因此影响该时段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年龄结构,据此分析选C。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引言
人口增长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响人口增长的各种因素,
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自然因素
1. 出生率:较高的出生率会导致人口增长,而较低的出生率则
会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2. 死亡率:高死亡率会限制人口增长,而低死亡率则会促进人
口增长。
3. 健康水平:改善健康水平会提高人口生存率,推动人口增长。
社会因素
1.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意识,从而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和结构调整。
2. 婚姻制度:婚姻制度对人口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婚龄、离婚率等因素会影响人口增长速度。
3. 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从而影响人口增长。
经济因素
1. 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增加会影响人们的婚育行为,从而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
2. 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水平可以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从而刺激人口增长。
3. 社会保障: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降低人们的生育压力,对人口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策因素
1. 政府政策:政府出台的人口政策对于人口增长有直接影响,如计划生育政策、移民政策等。
2.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影响家庭的生育决策,从而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
结论
人口增长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更好地制定人口政策,从而实现人口增长的良性调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人口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统筹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和结构不合理等引起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本文采用统计软件STATA研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间的关系,建立相关数据模型,利用回归方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呈负相关。
本研究以期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人口自然增长率;经济;影响因素;回归方程1研究背景人口自然增长率(简称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减去死亡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用千分数表示。
我国从1970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生育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在新形势下自然增长率影响因素。
本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自然增长率数据,并结合统计学相关知识建立模型,分析我国自然增长率与经济的关系,以期为我国人口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2试验设计2.1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解释变量选取三个,分别是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城镇化水平,分别用X₁、X₂、X₃表示。
被解释变量为自然增长率,用Y表示。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建立如下回归方程:Y=β₀+β₁X₁+β₂X₂+β₃X₃+aβ₁、β₂、β₃分别表示其他条件不变时,人均GDP每变动1%时自然增长率变动β₁%、工业增加值每变动1%时自然增长率变动β₂%、城镇化占比每变动1%时自然增长率变动β₃%。
2.2数据来源选取中国1980年到2009年,国家统计局和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见图1图13模型估计和解释3.1初次回归(图2)图2根据结果,得到方程:Y=-0.003074X₁+0.00058X₂-40.89101X₃+23.74306(0.809) (0.801) (0.001)T=(-0.24) (0.25) (-3.92)R²=0.8690 F=57.473.2检验异方差通过怀特检验,见图3,p值大于0.05不存在异方差。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30的相关数据分析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壤肥力,为粮食生产创造良好的物质基 础。
2、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实现粮食品种多元化和优质化,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产出效益。
3、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4、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和救助机制,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 力。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 析基于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30
的相关数据分析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研究方法
02 二、文献综述 04 四、结果与讨论
05 五、结论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六、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问题始终是国家战略的重点。人口 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发展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包括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研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 影响因素,对于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 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3.0的相关数据分析,深入探讨我国人口自然增长会导致生育率的下降和死亡率的降低, 从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
5、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生育率较 低,而死亡率也相对较低,从而使得人口自然增长放缓。
6、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可以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从而影 响人口自然增长。例如,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可以降低生育成本,从而鼓励人们 生育。
5、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来鼓励或限制某些影响人口自然 增长的因素。例如,对于那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育儿假、 育儿补贴等方式来鼓励人们生育。对于那些限制生育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 更多的避孕用品、鼓励人们进行绝育等方式来限制生育。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
人口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
1.出生率:对于人口增长来说,出生率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出生率指的是每千人口中新生儿的数量。
高出生率通常意味着人口数量将持续增长,而低出生率则可能导致人口数量的减少。
出生率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婚姻年龄、教育水平、生育政策等。
2.死亡率: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每千人口中死亡人数的数量。
死亡率通常受到医疗水平、环境卫生、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普遍下降,这对人口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在不同地区或者国家之间迁移的人口。
流动人口对人口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方面,流动人口带来了人口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迁移也会导致一些地区的人口减少,从而对人口增长形成影响。
4.移民和移民政策:移民是指跨国界或者地区边界迁移的人口。
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或者减缓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移民政策对人口增长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也对人口增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5.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对人口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城市化给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吸引了更多人口聚集。
6.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通常会伴随着社会保障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减少了死亡率,促进了人口增长。
同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对出生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7.教育和女性地位: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女性地位的改善通常会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率,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出生率。
同时,女性地位的提高也使得女性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更好地控制生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
我国东部广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容纳了我国的大部分人口,早就形成了人口相当稠密的地区。
中部也有相当数量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形成良好的开发条件。
我国的人口无论增加到多少,一直是完全依靠国内生产的粮食供养的。
2、农业生产。
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农业生产不是人口增长的唯一原因,但我国人口史上几次大的突破,都是粮食增产的直接结果。
天灾、动乱、战争等因素可以破坏农业生产,从而推迟人口高峰的到来,而任何人口奇迹的出现,只能建立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之上。
3、战争。
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
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
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
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家属因缺少赡养、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
4、政治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在主观上无不希望鼓励、促进人口增加,并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但不少男性平民找不到配偶;赋税制度不合理,兵役和劳役的影响,刑法制度的不公平,这些都影响人口的增长。
5、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一般起着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作用,但由于"后"只指男性后裔,因而对人口增长也起了相反的作用。
此外,一些迷信习俗、宗族观念和社会习惯势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更直接地反映在人口再生产方面。
以中国来说,从古至今,其人口始终处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然而,在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庞大的中国人群不过是一盘散沙。
中国人口之多,自有各种因素叠加而成。
其中,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耕作方式,促成了对人力的需求,劳动密集的农业生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反过来,过多的人力又促成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固化。
从社会层面来说,历朝历代都缺乏对国民的保障能力,老百姓只能养儿防老,人丁兴旺为治家之道。
反过来,过多的人口又更加弱化了政府的保障能力。
中国的人口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如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
(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
(3)我国资源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
(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
(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
(6)国家用语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发展。
(7)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
(8)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
(9)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人口過多所產生的問題
●糧食:有些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驚人,糧食的生產量不足以滿足人口
的需要,而這些國家又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向外國購買糧食,這樣國家便會出現饑荒。
●房屋:龐大的人口會令國家的房屋供應緊張。
一些發展中國家一方面缺乏經
費及資源興建房屋,另一方面卻有許多貧困的國民無法負擔租金,只能在貧民區搭蓋寮屋居住,導致居住環境擠迫。
●醫療:龐大的人口會對社會醫療服務構成巨大壓力,特別在一些發展中國家,
國民由於貧困,生病時只能依賴國家公營的醫療服務,國家卻由於醫療經費有限,難以負擔龐大人口的醫療費用。
●交通:人口密度過高的城市,如果交通設施和道路網絡不能配合大量人口,
便容易出現交通擠塞的情況。
●教育:人口迅速膨脹,令發展中國家的教育經費更為緊絀,教育資源不足令
不少兒童無法接受正規教育。
此外,由於家庭收入微薄,不能負擔學費,有些兒童根本沒有機會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