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文本分析法PPT课件
三年级文本分析与答题技巧课件

三年级文本分析与答题技巧课件一、引言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文本分析和答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学会准确地理解文本,并运用恰当的技巧回答问题,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培养同学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三年级文本分析与答题技巧的奥秘吧!二、文本分析(一)读懂题目要求在开始阅读文本之前,一定要认真读题目,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
比如,是让我们找出文中的某个词语、概括段落大意,还是理解作者的情感?只有清楚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本。
(二)通读全文拿到一篇文章,先快速通读一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注意不要在不认识的字词上停留太久,可以先跳过,继续读下去。
(三)理解词语文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熟悉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们的意思。
比如,“小明今天看起来神采奕奕的。
”通过前面说小明的表现和后面大家对他的夸赞,就能猜出“神采奕奕”是形容人精神饱满、很有活力的样子。
(四)概括段落大意读完每个段落,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可以找段落中的关键句,或者自己总结。
比如,一个段落讲了小明去公园玩的经历,那段落大意就可以概括为“小明去公园游玩”。
(五)把握文章主旨读完文章后,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是赞美友情,还是讲述一个道理?这需要我们综合全文的内容来判断。
三、答题技巧(一)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比如“用文中的原话回答”“不超过20 个字”等。
(二)回原文找答案很多问题的答案都能在原文中找到。
比如,让你找出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那就在文中描写春天的段落里仔细寻找。
(三)组织语言如果需要自己总结回答,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通顺。
可以先在心里打个草稿,再写下来。
(四)检查答案做完题目后,认真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别字、语病,答案是否完整、准确。
四、常见题型及解法(一)填空题这类题目通常是考查对文中关键信息的记忆。
一定要仔细阅读原文,确保填写的内容准确无误。
第11章(44)教材配套课件

第11章 文本分类
(1) 文本。 本书泛指一般的文本或者文本中的段落、 句 群或者句子, 通常指的是一篇文章。 尽管文本可以是多媒体 对象, 但是在本书的讨论中, 只认为是文本对象。
(2) 特征项。 文本的内容由一些特征项来表达, 一般由文 本所含有的基本语言单位(字、 词、 词组或短语等)来表示, 即文本可以表示为D(t1, t2, …, tn), 其中, tk表示各个特征项, 每 个特征项表示文本的一个维度。
第11章 文本分类
(5) 相似度度量。 两个文本D1和D2之间的相关程度常常 Sim(D1, D2)来度量。
在向量空间模型下, 可以借助向量之间的某种距离来表示 文本间的相似度。 常用的是采用向量之间的内积来计算相似 度, 定义式如下:
n
Sim(D1, D2 ) w1k w2k k 1
(11-2)
第11章 文本分类
文本分类中, 通常使用的特征评估函数有信息增益 (Information Gain)、 期望交叉熵(Expected Cross Entropy)、 文档频率(Document Frequency)、 文本证据权(the Weight of Evidence for Text)、 开方拟合检验(χ2-statistic)、 优势率 (Odd Ratio)、 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等。 每一种特征 选择方法对应一种特征评估函数。
第11章 文本分类 wik tfik idfk
(11-4)
式中: tfik是一个局部统计量, 它在不同文本中有不同的值; 反 向文档频率idfk是一个全局统计量, 反映了一个给定的词条在整 个文档集中的分布情况。IDF
N
idfk
log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课件

俄狄浦斯=肿疼的 脚(?)
《柳毅传》的深层结构
行为
A:循常规行事 B:脱离常规的行 为
应举
马受惊而跑出道外
后果
C:不幸
D:幸运
落第
龙女向舅姑哭诉丈 解下衣带叩社桔入水 龙女被罚牧羊
夫的行为
见龙王
龙女得还
洞庭君把爱女受难 的事向暴躁的弟弟 钱塘君保密
钱塘君怒发而挣断锁 链
二、结构
❖ 结构,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 “托罗洛夫等结构主义者认为,小说的基本结构与 语言的句法可以类比,……一个单一的句子和一个 完整的叙事文本在句法结构上可能是大致相同的, 因为人们往往依赖相同的结构方式来组织他们的经 验,一篇叙事文本的结构不过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句 子结构。”(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 社,1994,113)
西 厢 记
(一)事件
❖ 事件,就是行动。没有行动的性状属性,如 “张三没有朋友”就是描写,不是行动。没 有动作就不是一个事件。
❖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 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 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
事件在作品中的作用
❖ 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传统的 分析重在揭示事件塑造性格的作用,叙事学重在 分析事件推动情节的作用。 推动情节的事件 塑造形象的事件
态角度研究叙事文学。
❖“小规模的叙事学复兴”
20世纪90年代,借鉴女性主义、解构主义、 精神分析学、历史主义、电影理论、计算机科学 等众多理论和方法,形成所谓的“新叙事学”。
传统叙事理论与叙事学的区别
❖ 叙事理论古已有之,叙事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的法国。
文本分析法

方法
互文、对话理论分析 此方法起源于巴赫金,成熟于托多罗夫、克里斯特娃、热奈特等。结构主义一直视文本为相对封 闭的系统,从而忽视了现实和社会的因素,而传统批评又只看到了社会忽略了文本,各有弊端。 互文、对话理论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文本与现实社会之间被视为是互为文本的, 是对话关系的,于是社会的因素与文本的规则都被分析到了。 文本社会学方法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是将结构主义等形式主义的方法与社会学方法结合起来的产物,而 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关系密切。
方法
叙述学分析法 主要是故事分析(包括故事序列分析,故事类型分析等等),与叙述视角分析(包括叙述者的人 称、位置、可信度;叙述者的声音、叙述的速度等)。当然,叙述学也同样人物的话语分析,看 他说的话是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亦或是自由间接引语。因为叙述学、符号学等都是建立在语 言学基础上的,所以分析一篇小说就犹如分析一个句子,人物相当于主语,人物的行动相当于谓 语,而人物的品质则相当于定语或状语。 解构主义法 解构主义的方法,代表人物是法国人德里达和美国人德·曼。解构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从文 本的边缘进入,从而颠覆掉整个文本的通常意义。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解构主义者就 像那个颠覆了千里之堤的大蚂蚁。
方法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从传统文学批评到现代文学批评,史称“语言学转向”,而文学批评向大众文化批评 的转向,史称“文化转向”或“意识形态转向”。文化研究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说来话长,不 提也罢。只说两点,首先文化研究将以往文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野大大地拓展了,以前只 研究所谓的经典文本,而文化研究则更针对当代消费社会的当下语境,将大众文化(包括电视、 广告、娱乐等等)也纳入了研究的范围。其次就是特别注重意识形态分析,葛兰西、阿尔图塞等 人的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说文化研究还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左”,基本上都是 西方左派知识分子的人在搞,比如大师级的人物杰姆逊。
第十一章--文本分析法PPT课件

第一节 文本分析法在大众传播
文本分析的理论资源来自阐释学和人 文主义,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就 已经开始进行文学批评,后来逐渐发展到 电影批评领域,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文学作 品和电影的价值,使得其他人也能够欣赏 和理解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内容。
1
第二节 文本分析法的特点
作为跟内容分析法并列的两种主要的 研究媒介内容的方法,文本分析法的优势 和缺陷都正好跟内容分析法形成对应。两 种方法各有所长,研究者应该根据具体情 况来斟酌使用合适的方法。
2
二、 文本分析里的研究者
文本分析大都是个案研究,虽然它包 含多个研究传统,但共同的特点之一都在 于选择特定的媒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研 究结果高度依赖研究者的能力、素养、判 断和解释。
3
三、 文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文本 (二)再现(represent or representation,也译
成表征或表象) (三)刻板印象(stereotype)
9
一、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unconscious) (二)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 (三)集体无意识(nonconscious)和原型
(archetype)
10
二、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媒介研究 如果说,荣格的原型理论启发了文学
批评学者,那么拉康的镜像理论则直接影 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电影批评。
进行符号学分析时,研究者可以遵循 如下步骤: 第一,文本里都出现了哪些符号?尽可能多 地列举它们。 第二,文本里的符号如何组合在一起? 第三,文本里的符号采用了哪些手法而被联 系在一起?
8
第四节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由奥地利 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 20世纪初创立,它是一种理论,一种研究方 法,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重要学者还 包括荣格和拉康等人。
文本解读学课件

▪ 章句:“章句”是离章析句的意思,这种注解体式除训释字词之外, 还串讲文章大义。如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
▪ 狄尔泰以前的各种解释学研究,在西方 往往统称为古典解释学。
西方现代解释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海德格尔
(德国哲学家,在现象学、存在主义、解 构主义、解释学、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 心理学及神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作为开创者,他把传统解释学从方法论和 认识论性质的研究转变为本体论性质的研 究,从而使解释学由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转 变为一种哲学,并发展成为哲学解释学。 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的分析达到对一般 "存在"的理解,并把理解作为一种本体论 的活动。
▪ 把研究的重心从被理解的文本转到理解本身。
解释学之父:狄尔泰
▪ 主张解释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从作为历史 文化内容的文献、作品文本出发,通过 体验和理解,复原它们所表现的原初体 验和所象征的原初的生活世界,使解释 者像理解自己一样去理解他人。
▪ 生命哲学:生命指人类共同的生命,是 社会历史赋予每个个体共有的人生体验, 折射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文本物 化了人类的这种生命之流。
▪ 德里达
其解构哲学对伽达默尔解释学进行了颠覆性挑战, 认为作品永远开放,读者的阅读也是创造过程, 因此读者对本文的解读总是未完成的、不确定的。 他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分析,反对西方形而上 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对具有中心的结构加以指 责,消解中心和本质,颠覆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对统一性、确定性加以结构,以实现差异性和不 确定性。
第11章 证券价格评估 《证券投资学》PPT课件

V D1 D2 D3 D
1 k1 1 k2 1 k3 1 k
文V 本
t 1
Dt (1 k) t
(二)贴现现金流模型
1.贴现现金流基本模型
对股一票种而资言产,的假内设在投价资值者文本等无于限预期期持现有金股流票的,贴那文现么本 值,股。 利就是投资者所能获取的唯一现金流量,预期现金流 即为预期未来各期所能获得的股息。因此,贴现现金 流模型的一般公式如下:
三、每股净值估价法
许多稳健的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常分析股票 的每股净值,即分析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公司的净资产 有多少。股票的每股净值是从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计算出 来的。每股净值的计算,通常是用公司的资产总额减去 公司的负债总额,得到资产净值总额,再除以普通股股 数,即得每股净值——每股账面价值(Bookvalue)。 由于净资产总额是属于股东全体所有的,因此也称为股 东权益。为了充分衡量股价的合理性,一般以每股股票 的市文场本价格与每股文股本 票资产净值文的本 倍数作为衡文量本股票投 资价值的指标。估价公式为:
V=(P-EP)×N
权证的市价不会低于内在价值(底价),否则,市场 上就会出现无风险套利。
文权本证的市场价文格本和内在价值文之本差为时间价文值本。
2 1 k3 1 k
文V 本
t 1
Dt (1 k) t
(二)贴现现金流模型
2、零增长模型
现在我们假定未来每文本期期末支付的股利的增长率
等于0,且持有时间无限长,即D=D=D=…=D,文且本n→。
则由现金流模型的一般公式(11.1)得: V D0 K
为: CV=CR×P
0
(二)可转换证券的市场价格
1.转换底价。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值和纯债 券价值中较高者为可转换债券的转换底价。
三年级文本分析与答题技巧课件

三年级文本分析与答题技巧课件一、引言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文本分析和答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掌握了这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回答问题,提高语文成绩和综合素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三年级文本分析与答题技巧。
二、文本分析的重要性(一)帮助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文本的仔细分析,同学们可以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二)提高阅读能力文本分析需要同学们运用阅读技巧,如找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等,长期训练能够显著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三)培养思维能力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思考、推理、归纳,这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文本分析的方法(一)通读全文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通读一遍,了解大致内容。
注意不要在个别字词上纠结,先把握整体。
(二)找出关键信息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些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三)理解词语和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弄明白。
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
(四)分析段落结构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等。
(五)体会作者情感通过作者的用词、描写手法等,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四、答题技巧(一)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明确是让回答什么问题,是理解词语、概括内容还是阐述观点。
(二)回归文本答案都在课文中,要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或段落。
(三)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时,语言要通顺、简洁、有条理。
可以先在心里打个草稿,再写下来。
(四)注意格式如果是问答题,要分段回答,标清序号;如果是填空题,要书写工整,不要有错别字。
五、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举例(一)词语理解题例如:“文中‘五彩缤纷’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答题技巧:先解释词语的字面意思,然后结合文中的语境,说明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示例:“五彩缤纷”本意是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在文中指的是秋天的树叶颜色丰富,有红的、黄的、绿的等等,十分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四、 符号学方法的分析步骤
第十一章 文本分析法
第一节 文本分析法在大众传播
文本分析的理论资源来自阐释学和人 文主义,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就 已经开始进行文学批评,后来逐渐发展到 电影批评领域,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文学作 品和电影的价值,使得其他人也能够欣赏 和理解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内容。
1
第二节 文本分析法的特点
作为跟内容分析法并列的两种主要的 研究媒介内容的方法,文本分析法的优势 和缺陷都正好跟内容分析法形成对应。两 种方法各有所长,研究者应该根据具体情 况来斟酌使用合适的方法。
13
第六节 话语分析(disc“话语”(discourse,也译成“论述”) 一词来自拉丁文discurrere,本意是“来回往 复地跑”,它的名词形式是discursus,意思 是“当快要沉浸于某事物的时候,转身跑 掉”,也就是“天马行空的讨论”,中古 时期的拉丁文里,discursus也有“轨道”和 “交通”的意思。
17
4、找一则广告,试着对它进行符号学分析。 5、什么是拉康的镜像理论?试着用它来分析
一部电影。 6、戈夫曼所发展的“框架”概念是什么?它
包含哪些研究角度?当前哪些媒介研究领 域使用到了框架分析?
18
进行符号学分析时,研究者可以遵循 如下步骤: 第一,文本里都出现了哪些符号?尽可能多 地列举它们。 第二,文本里的符号如何组合在一起? 第三,文本里的符号采用了哪些手法而被联 系在一起?
8
第四节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由奥地利 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 20世纪初创立,它是一种理论,一种研究方 法,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重要学者还 包括荣格和拉康等人。
9
一、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unconscious) (二)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 (三)集体无意识(nonconscious)和原型
(archetype)
10
二、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媒介研究 如果说,荣格的原型理论启发了文学
批评学者,那么拉康的镜像理论则直接影 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电影批评。
4
第三节 符号学
一、 符号、符号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符号(sign)就是代表某种事物或思 想的记号或标志。它具有三个要素:符号 的形式、被符号所指涉的对象,以及人们 提供的对符号意义的解释。
5
二、 基本概念 (一)符号=能指+所指 (二)直轴组合和横轴组合 (三)隐喻和转喻
6
三、 明示义、隐含义和神话分析
11
第五节 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一、 框架和框架分析
“框架”原本是一个很平常的英文单词, 1974年,社会学家戈夫曼出版《框架分析》 一书,使得“框架”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而 进入社会科学领域。
12
二、 框架分析和传播内容研究
(一)媒体框架及其策略 (二)媒体框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 (三)框架分析一定是定性研究方法吗 (四)如何进行框架分析
2
二、 文本分析里的研究者
文本分析大都是个案研究,虽然它包 含多个研究传统,但共同的特点之一都在 于选择特定的媒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研 究结果高度依赖研究者的能力、素养、判 断和解释。
3
三、 文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文本 (二)再现(represent or representation,也译
成表征或表象) (三)刻板印象(stereotype)
14
二、 范戴克的话语分析
荷兰学者范戴克(Teun A van Dijk) 是一位语言学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 运用话语理论研究新闻媒体报道,成就斐 然。范戴克认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有 权有势的人控制和把持了话语,他们能够 确定话语的主题、文体和表达方式,因此, 话语体现了社会权力结构。
15
三、 费尔克拉夫的批判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一)批判性话语分析 (二)互文性 (三)小结
16
思考题
1、为什么文本分析法没有首先出现在美国传 播学研究里?
2、文本分析法都有哪些特点?它与内容分析 法存在着哪些差异?
3、什么是符号?什么是文本?什么是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