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开发方法
论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五个阶段

论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五个阶段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SADM)是一种经典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将系统的开发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阶段。
下面是对这五个阶段的论述:1. 可行性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技术、经济和组织等方面。
重要目标是确定项目是否值得进行以及项目的成功可能性。
这一阶段中需要收集和分析信息,制定初步的项目计划和预算,并进行风险评估。
2. 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需求分析的目标是确定用户的业务需求以及系统所需的功能、数据和性能。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系统需求被记录下来并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在后续阶段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工作。
3. 逻辑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进行系统的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关注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功能和交互关系。
这个阶段中,可能使用各种图形工具来描述系统的流程、数据流和数据结构。
逻辑设计的结果是一个详细的系统规格说明书,包含了系统的功能、流程、数据结构和接口等方面的描述。
4. 物理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对逻辑设计的进一步细化,确定系统的物理实现方案。
物理设计阶段关注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等方面的细节。
在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决定系统的架构、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安全策略等。
物理设计的结果是一个详细的系统设计文档,用于指导开发人员实施系统。
5. 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物理设计阶段的结果,开始编码、测试和部署系统。
开发人员根据系统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工作。
当系统通过测试后,可以将其部署到用户环境中。
还可以进行用户培训、文档编制和维护计划的制定等工作。
这五个阶段构成了SSADM方法的基本流程,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活动,可以确保系统的良好开发和交付。
在实际项目中,这些阶段可能会有一定的交叠和迭代,以适应需求的变化和反馈的调整。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如下: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强调以下特点:
(一)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即在系统分析与设计时要从整体全局考虑,要自顶向下地工作(从全局到局部,从领导到普通管理者)。
而在系统实现时,则要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编制一个个具体的功能模块,然后自底向上逐步实现整个系统。
(二)用户至上。
用户对系统开发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故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面向用户,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愿望。
(三)深入调查研究。
即强调在设计系统之前,深入实际单位,详细地调查研究,努力弄清实际业务处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分析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新系统设计方案。
(四)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工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划分的工作阶段,一步步地展开工作,如遇到较小、较简单的问题,可跳过某些步骤,但不可打乱或颠倒之。
(五)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
系统开发是一项耗费人力、财力、物力且周期很长的工作,一旦周围环境(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信息处理模式、用户需求等等)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开发工作,所以结构化开发方法强调在系统调查和分析时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给予充分的重视,强调所设计的系统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
的适应能力。
(六)开发过程工程化。
要求开发过程的每一步都按工程标准规范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以上就是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说明,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结构化开发方法名词解释

结构化开发方法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结构化开发方法不?结构化开发方法呀,就像是给
软件建造盖房子!你看哈,盖房子得先有个稳固的基础吧,这结构化
开发方法里的系统分析阶段就相当于打基础。
咱得好好研究要盖个啥
样的房子,有啥需求,这多重要啊!就像你想要个温馨的小窝还是豪
华的大别墅,这可得搞清楚,对吧!(例子:就好比你想做个游戏软件,那你得先想好游戏的类型、玩法这些呀。
)
然后呢,到了系统设计阶段,这就好比是给房子设计图纸。
咱得把
各个房间布局好,水电管道啥的都规划清楚。
在结构化开发方法里,
这就是设计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各个模块啦。
(比如:游戏里的各个界
面怎么设计,功能怎么安排。
)
接下来是系统实施阶段,这就像是工人开始按照图纸盖房子啦,一
砖一瓦地建起来。
对于软件来说,就是把设计好的东西变成实际的代码。
(想象一下,就像工人在努力砌砖,让房子逐渐成型。
)最后还有系统维护呢,房子盖好了也得时不时修修补补吧,软件也
一样啊,得不断改进和优化。
(好比你住进去后发现哪里有点小问题,得及时处理呀。
)
你说这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它让软件开发变得有条理、有步骤,就像盖房子一样,一步步来,最后才能建成一个好的软
件。
它可不是随便乱来的哦,是有一套严谨的流程的呢!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一下吗?
我的观点就是:结构化开发方法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且实用的方法,它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出高质量的软件。
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内容

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内容结构化开发方法的核心是结构化分析。
它是以数据为中心,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使系统设计达到数据驱动,可扩充、重用性强、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的目标。
结构化分析的对象是系统的各个部分,即整个系统模型。
按照用户与软件系统交互的角度,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次,并形成相应的层次模型。
其基本思想是由上而下,逐层进行需求分析,以表示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数据流向和传递关系,以及完成这些功能的算法,把需求分析的结果放入对应的模块,形成对软件系统的总体描述。
1.结构化分析方法是开发一个好软件必不可少的方法,是把握系统需求的有效手段。
在具体应用中主要涉及到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和测试等四个方面。
( 1)需求分析阶段:用于全面了解所要解决问题的特征,定义用户对该问题的基本要求和约束条件,以及进行用户调查;(2)概要设计阶段:提出软件的逻辑模型、结构设计、数据设计,定义模块及数据结构,输入输出接口等;(3)详细设计阶段:确定算法、模块及外部接口等细节,描述系统实现方案,提出运行时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要求;(4)测试阶段:包括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 1)需求是系统开发的根本原因和第一步,需求定义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后面的工作量、费用和质量。
( 2)分析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结构,明确软件的功能要求,需求分析的过程就是系统设计的过程。
(3)确定软件系统的算法,它是保证软件正确性和可行性的关键,是系统实现的重要依据。
2.结构化设计方法是软件工程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2.结构化设计方法是软件工程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通常结构化方法又分为瀑布模型法、原型法和螺旋模型法。
3.结构化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软件开发方法,是面向对象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具有数据驱动的基本特征,将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看成是一个个的对象,把对象作为处理数据的机制,在数据的驱动下来组织结构化程序设计,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ology)是一种用于开发和维护信息系统的方法论。
它侧重于将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引入特定的技术和实践,以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包含以下主要阶段和技术:
1. 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与用户合作,收集和分析系统需求。
这包括定义业务流程,识别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以及确定系统的范围和目标。
2. 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开发团队开始设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包括定义系统的架构,确定模块和组件,以及设计数据库和用户界面。
3. 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开始编写代码,并对每个单元进行测试。
这确保了系统的各个组件符合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4. 综合和系统测试阶段:在编码和单元测试完成后,将各个组件集成到一个整体系统,并进行系统级别的测试。
这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
5. 部署和维护阶段:在系统测试完成后,系统进入实际运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负责系统的部署和安装,并持续监控和维护系统的运行。
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还包括一些横切技术,如版本控制、缺陷跟踪、项目管理和质量保证等,以保证系统开发过程的可控和可复用性。
总体来说,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逻辑性、可追溯性和可测试性,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开发效率。
阐述结构化开发方法。

阐述结构化开发方法。
1)初装阶段。
初装阶段指组织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信息系统。
在该阶段,计算机的作用被初步认识到,个别人具有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蔓延阶段。
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使单位的事务处理效率有了提高,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入蔓延阶段。
(3)控制阶段。
对整个企业的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严格的控制阶段便代替了蔓延阶段。
第三阶段将是实现从以系统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4)集成阶段。
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连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5)数据管理阶段。
数据真正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6)成熟阶段。
成熟的信息系统与组织的目标完全一致,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的要求,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结构化开发方法概念。

结构化开发方法概念。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旨在通过将程序分解成模块并使用流程图等可视化工具来帮助开发人员更有效地设计、编写、测试和维护软件系统。
该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把程序分解成小的、可重用的模块,这些模块之间通过定义的接口进行通信。
这样做的好处是,开发人员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整个系统的结构,同时也可以更容易地调试和维护程序的各个部分。
结构化开发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需求分析:确定软件系统的要求和特性。
2. 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并定义每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3. 编码:编写程序代码。
4. 测试:测试系统以确保它符合要求并能够正常运行。
5. 维护:维护程序并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修复。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优点包括:
1. 可重用性:通过将程序分解成可重用的模块,可以更容易地编写和维护程序。
2. 易于理解:结构化开发方法使用可视化工具,如流程图,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容易地理解系统的结构。
3. 易于调试:结构化开发方法的模块化结构使得调试和修复程序的各个部分更加容易。
4. 相对容易的维护:结构化开发方法使得程序的维护和更新更加容易,因为每个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
总的来说,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有效地设计、编写、测试和维护软件系统。
第4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

二、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分析是数据和数据流程分析工作的最后一步,并通 过数据流程图描绘出来。绘制数据流程图就是将系统内部的 各种实际流动的数据抽象出来,将数据本身的一切属性都舍 去,仅从数据本身的角度去分析数据的处理流程,建立数据 处理模式。 数据流程分析主要是对系统中的主要数据的输入、输出、存 储、传递、转换处理等进行分析。数据流程分析的结果是新 系统实现业务处理的基础。
6
经济上的可行性
①开发费用的估算。新系统的开发费用主要包括: 硬件设备费用 软件设备费用 人力费用 维护费用
②经济效益的估算。 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
7
⑶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设备方面(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主要指计 算机的主频速度、存储容量、联网能力、输入/输出设 备,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是否满足管 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要求,数据的传送与通讯能否 满足要求,网络和数据的可实现性,软件平台和软件 工具支持如何等。
数据和数据流程分析的第一步是要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在系 统详细调查阶段,我们已经获取了大量的数据。但因为数据 收集工作是多个人通过各方面的调查研究而获得的,所以这 些数据缺乏规范性和格式化。
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就是要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分类、整 理、分析等,甚至成为大量的、各方面的格式化数据集合。
26
数据的汇总步骤
21
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是一张反映组织内部之间的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 图。
厂长
计划科
生产部
计
统
计划 外 统
划
计
调度 协 计
组
组
组 组组
财务部
供销部
成 会出 本 计纳 组 组组
供 销仓 应售 组 组库源自22⑵组织/业务关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化开发方法分析与设计提纲
一、分析阶段:
(一)收集信息
分析员通过与用户交谈或观察商业过程得到信息。
注意:使用活动图来表示工作流程
(二)定义系统需求
功能需求信息:需要系统完成什么样的工作(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非功能需求信息:技术需求、性能需求、可用性需求、安全需求
(三)划分需求优先级
确定关键问题:系统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四)构建可用性和发现原型
构建原型(发现原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
原型的构建不为实现所有的功能,而是用来检验商业需求某种实现方法的可行性(五)系统需求建模:
1.把所有事件罗列出来并加以分析(事件:可以描述、值得记录的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
点发生的事情。
)
事件的分类:(1)外部事件:系统之外发生的事件,通常都是由外部实体或动作参与者触发的。
(2)临时(时序)事件:由于到达某一时刻所发生的事件,系统是自动产生所需要的输出结果而不需要用户进行操作。
(3)状态事件:当系统内部发生了需要处理的情况时所引发的事件。
基于系统从一个状态或条件到另一个状态或条件的转变触发过程。
通常状态事件作为外部事件的结果而发生
注意:确定一个事情的出现是事件还是随事件而发生的一部分交互行为,采用的方法是看二者之间是否有较长的停顿或间隔
2.关注每一个事件、利用事件表描述事件
3.事物分析
(1)考查事件列表、罗列以下事物,根据不同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要求对其加以调整。
①实实在在的事物;
②人所充当的角色;
③组织部门;
④突发事件或重要的交互行为信息
(事物构成系统存储信息的相关数据)
(2)分析事物的关系
基数/重数:发生在事物间关联的数目。
根据每件事物的关联数目来理解每种关系的本质非常重要的。
(3)分析事物的属性
•属性:有关事物的一条特定信息。
•标识符(关键字):能惟一标识事物的一个属性。
•复合属性:包括了许多相关属性的属性。
(4)分析系统需要存储其信息的事物(数据实体)
用ERD图描绘数据实体间的关系
数据的一致性
DFD 中的处理对应于RMO 事件表中的一个活动。
● DFD 的数据存储(条目可用性)信息没包含在事件表中。
● DFD 中的每一个数据存储在ERD 中代表一个数据实体。
● 在DFD 中的处理使用了在系统的ERD 中所提供的数据实体及其属性信息。
● DFD 将事件触发的处理和在ERD 中定义的数据实体相结合。
5.DFD 的抽象水平(分层、关联图、0层图、DFD 片段)
(1) 抽象水平:把系统分解成一个逐渐细化的分层集合的建模技术。
(2) 关联图(顶层图):在单个处理符号中概括系统内所有处理活动的DFD ,
或者说
活动
触发器 来源
是描述系统抽象概念的DFD。
●每个关联图对应一个外部事件的触发器变成一个输入数据流,而其来源变成
一个外部实体。
●每一个响应变成一个输出数据流,并且其目的源变成一个外部实体。
●对应短暂事件的触发器不是数据流,所以没有对应短暂事件的数据流。
●注意:关联图DFD能够直接从事件表创建。
(3)DFD片段:用一个单一处理符号表示系统响应一个事件的DFD。
(4)DFD片段组合成0层图
6. DFD的详细描述(处理描述、数据字典)
首先,需要详细描述每一个最低层处理。
(结构化的英语、决策树、决策表)
其次,系统分析员需要根据数据流包含的数据元素来定义数据流。
数据存储也需要根据数据元素定义。
最后,系统分析员也需要定义每一个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定义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项的名称
●数据项的值域
●数据项的数据类型
●数据项的长度
对数据项的简单描述、与之相关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处理过程等加以说明
二、系统设计阶段:
(一)采用结构化方法进行应用程序结构的设计
●模块:具有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内部数据属性的一组程序语句。
模块
的输入来源和输出去向都是同一个调用者,模块从调用者那里获得输入,然后再把
产生的数据返回给调用者;
●逻辑功能:指它能够做什么事情,表达了它把输入转换成输出的功能;
●内部数据:指属于该模块自己的数据;
●运行程序:指它如何用程序实现这种逻辑功能。
(二)系统流程图
对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各计算机程序、文件、DB,以及相关手工过程的表示。
⏹表达系统执行过程;描述所有I/O和与之有关的处理;包括所有文件的建立过程;
表达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向。
⏹生成时应考虑:信息处理的步骤和内容;每一步骤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各步骤间的
物理和逻辑关系。
⏹系统流程图用图形的方式描述哪些子系统是系统自动完成的,哪些需要人工的参与,
画出数据流和控制流。
⏹其标出整个系统的文件、程序及人工处理部分。
通过确认文件媒介(磁盘、磁带)来
增加物理实现的描述。
⏹提供整个系统的总体情况。
⏹描述多层系统中层与层之间的交互。
⏹其重点放在物理对象的实现上(如可执行的程序、文件和文档等)(与DFD不同)。
3.结构图
(1)结构图:用来展示一个计算机程序模块间关系的层次图。
⏹结构图的层次描述系统每部分的功能和子功能。
⏹在结构图上用矩形框表示功能,每个矩形框代表一个模块。
⏹模块之间的连线表示高层模块对低层模块调用的某种结构,其上的小箭头表示在模
块间传递的数据,以及各个模块的输入和输出。
⏹从结构图上不能了解模块内部的内容,但可知道模块以何种方式实现其名称所表示
的功能,如何使用输入数据,以及如何产生输出数据。
程序调用:
每一次调用中,控制由调用模块传向被调用模块,被调用模块接着执行一系列
程序语句,当调用过程结束后,被调用模块立即把控制权返回给调用模块,程
序紧接着执行下面的声明或指令
从高层模块到低层模块的箭头表示程序调用,调用的顺序总是从左到右的。
结构图在表示调用结构时仍是具有严格的层次。
一个低层的模块永远不会调用高层模块。
注意:
⏹结构图还必须与系统流程图相一致。
⏹如果在开发中结构图发生了改变,项目组也要相应地更新系统流程图。
⏹逐一地建立结构图,再组成完整的结构图。
(2)结构图开发方法:
1. 事务分析
2. 变换分析
(3)评价结构图的质量
⏹模块耦合:模块与其他模块的相关程序,较好的耦合是数据耦合。
⏹模块内聚:模块内部的凝聚程度。
(4)模块算法设计:伪码
⏹系统流程图和结构图,提供整个系统的结构和每个程序的内部结构。
⏹描述模块内部逻辑方法:流程图(描述程序逻辑的可视化方法)、结构化英语和伪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