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上册期末复习
水质工程复习内容..

A. 具有布朗运动 B. 溶解度高
C. 表面积大
D. 双电层结构
答案:AD
3、压缩双电层与吸附电性中和作用的区别在于 ( )。
A. 前者会出现电荷变号 B. 后者会出现电荷变号
C. 前者仅靠范德华引力 D . 后者仅靠静电引力
答案: B
《水质工程学Ⅰ》课件
4、在水的混凝处理中,混合阶段剧烈搅拌的目的是 ( )。
A. 造成颗粒碰撞 B. 药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 C. 使速度梯度减小 D . A、B、C都有 答案:B 5、为防止絮凝体破碎,在絮凝阶段要求速度梯度(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维持不变 D. 都可以 答案:B 6、在机械絮凝池中,颗粒碰撞主要靠( )提供能量
《水质工程学Ⅰ》课件
7.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简述各类杂质主要来 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答: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悬浮物、胶体杂质和溶 解杂质。
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但胶体颗粒尺 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水中所存在的胶体通 常有粘土、某些细菌及病毒、腐殖质及蛋白质等。有机高 分子物质通常也属于胶体一类。天然不中的胶体一般带有 负电荷,有时也含有少量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胶体。
答:由于斜板(管)的水力R很小,则Re小,Fr大,水力条件 好。
6、 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关系如何?两者涵义有何 区别?
答: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在数值上相等,但含义不 同。沉淀池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产水量,而截留沉 速指沉淀池中能被全部去除的所有颗粒中最小颗粒的沉速。
7、斜管沉淀池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斜管倾角通常采用 600?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第三章1.絮凝机理2.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1)水力条件的影响(P61)水力条件包括:水力强度,作用时间混凝过程:快速混合,絮凝反应水的混合条件:1快速混合:短历时,强度大;2絮凝反应阶段:随水流速度的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2)PH 温度第四章1.根据司笃克斯克斯公式解释沉降方向、速度:据司笃克斯(STOKES)在1851年的研究结果指出,球体微粒在静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微粒的半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的粘滞系数成反比2.平流沉淀池(P95)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设:①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沉速始终不变。
②水沿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
③颗粒沉到底就被认为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
④在沉淀池的进口区域,水流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
3.概念截留速度:恰好能让杂质颗粒在池中沉淀下来的颗粒的沉速(P96)水中造粒:利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过程中,由体系外部供给一定能量,在某些条件下生成的密实的颗粒状絮凝体(P115)第五章1.滤料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P129):①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③具有用户要求的颗粒尺寸和粒度组成④外形接近于球状,表面粗糙而有棱角⑤能就地取材,廉价。
2.图5-10 快滤池的最优工作条件(P137)主要考图的含义及其如何影响滤速,水质周期和滤层的关系3.幅流沉淀池用于污水处理的二沉池或者污水浓缩,适用于悬浮物浓度高,沉淀池量大的水处理。
4.滤层的反冲洗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的优缺点,区别(P161)第六章1.吸附(P179)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不同:物理吸附①易在较低温度下进行②物理吸附可逆③没有选择性④物理吸附可形成单分子吸附层或多分子吸附层;化学吸附①作用力是化学键,其吸附热较高②不可逆③具有一定选择性④只能形成单分子吸附层第七章1.氯消毒和折点加氯法的概念、过程(P211)图7-5 曲线中各段所表示的意思2.臭氧-生物活性炭(P221)优势:消毒能力强,缺陷:作用及生产不方便,生产臭氧耗能高及运行成本高,不能持续消毒3.消毒副产物和消毒副产物的前期产物(P212)第十三章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1.曝气池: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场所;2.二沉池:a)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b)浓缩污泥;c)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5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1、下列属于微生物学指标的是()。
A、细菌总数B、细菌种类C、游离生物D、水PH值参考答案:A2、湿投凝聚剂时,溶解次数应根据凝聚剂用量和配制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每日不宜超过()次。
A.5 B.3 C.6 D.8参考答案:B3、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比较确定。
A.同级别水厂B.工程造价C.技术经济D.施工难度参考答案:C4、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根据原水水质、水温等,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宜为()。
A.1.5~2.0h B.1.0~1.5h C.1.0~2.0h D.1.0~3.0h参考答案:C5、滤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性能,并不得含有有害成分,一般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
A.抗蚀B.耐高温C.高硬度D.耐磨参考答案:A6、凡能提高或改善混凝剂作用效果的化学药剂可称为()。
A、助凝剂B、混凝剂C、溶剂D、絮凝剂参考答案:A7、使固-液混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过滤介质),从而截留固体并使液体(滤液)通过的过程是()。
A、浮选B、沉淀C、过滤D、澄清参考答案:C8、水和氯应充分混合。
其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A.40min B.60min C.30min D.20min参考答案:B9、取水构筑物进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的数量不得少于()条。
当一条管道停止工作时,其余管道的通过流量应满足事故用水要求。
A.4 B.2 C.3 D.5参考答案:B10、水厂平面布置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是()。
A、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40%,清水池池顶宜铺设草皮B、水厂内应采用水洗厕所,厕所和化粪池的位置应与净水构筑物保持大于10m的距离C、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10mD、水厂的防洪标准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参考答案:B11、滤池由开始进入有效过滤期到出水浊度达到泄漏值,称为()。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
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 )年。
A.5~10;10~20B.5~10;15~20C.5~10;10~15D.10~20;20~302.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
(1)综合生活用水(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3)消防用水(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A.全部B.(1)、(2)、(4)C.(1)、(2)、(3)、(4)、(5)D.(1)、(2)、(3)、(4)、(5)、(6)3.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天用量计算。
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A.5~10B.7~15C.15~30D.10~204.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 )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B.对称C.慢速D.平均5.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
A.0.2~0.3B.0.5~0.6C.0.6~0.8D.0.8~1.06.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B.1.2C.1.5D.0.87.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
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
A.1.0%~1.5%B.1.5%~2.0%C.0.20%~0.28%D.0.6%~0.8%8.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
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氧化法。
A.接触B.曝气C.自然D.药剂9.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 )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1。
水质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水质工程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见的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滤工艺按过滤孔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和。
2、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是在冷却构筑物中以为冷却介质,由、和三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3、常用无机混凝剂有三大类:、和复合型高分子混凝剂。
4、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期)、、、。
5、污水生物脱氮的原理同化作用、氨化作用、、。
6、生物流化床按使载体流化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分为、和机械搅拌流化床。
7、厌氧消化器的物料不同,其限速步骤是不同的,溶解性底物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为,纤维素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是。
8、我国当前饮用水水质指标共106项,分四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9、水中杂质按其尺寸大小可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活性炭的制备分两步,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___。
11、控制消毒效果的CT值中C是_____________,T是接触时间。
12、.鼓风曝气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机械曝气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
13、生物除磷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剩余污泥排放。
14、列举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污泥处理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和调理。
二、选择题1、机械搅拌絮凝池沿水流前进方向一般设()挡搅拌机,转速(),用隔墙或穿孔花墙分隔,水从其中串联流过。
A.4~5;从小到大 B.1~2;从大到小C.3~4;从小到大 D.3~4;从大到小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水的浊度小于()NTU,色度小于()度。
水质工程学题库及复习资料给水部分

水质工程学题库及复习资料给水部分水质工程学(一)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2、反应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都有一个发生化学反应的生产核心部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称为反应器。
3、活塞流反应器和恒流搅拌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也称管式反应器,流体是以队列形式通过反应器,液体元素在流动的方向上绝无混合想象,每一流体元素停留时间都是相等的,各点上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度有确定值。
恒流搅拌反应器:也称连续搅拌罐反应器,物料不断进出,连续流动。
反应器内各点浓度完全均匀,反应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有返混作用。
4、胶体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分为1、动力学稳定性2、聚集稳定性。
5、凝聚和絮凝凝聚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絮凝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的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6、四个混凝作用机理1、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2、吸附—电性中和作用机理3、吸附架桥作用机理4、沉淀物的网捕、卷扫作用机理7、胶体保护当胶粒表面被高分子物质全部覆盖后,量胶粒接近时,由于“胶粒-胶粒”之间所吸附的高分子受到压缩变形而具有排斥势能,或者由于带电高分子的相互排斥,使胶粒不能凝聚。
8、异向絮凝和同向絮凝异向絮凝:指脱稳胶体由于布朗运动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同向絮凝:指借助于水力或机械搅拌使胶体颗粒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1 / 159、自由沉淀和拥挤沉淀颗粒在沉降过程中不受颗粒彼此间影响的沉淀,称为自由沉淀。
颗粒在沉淀过程中相互干扰,使悬浮颗粒以接近或相同的沉速拥挤下沉,呈界面式沉降,出现清、浑水层间的明显界面(浑液面)的沉淀,称为拥挤沉淀。
10、截留沉速和表面负荷截留沉速u0指能够全部被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
表面负荷q是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其中11、接触絮凝在池内形成一个絮体浓度足够高的区域,使投药后的原水与具有很高体积浓度的粗粒絮体接触,可以大大提高原水中细粒悬浮物的絮凝速率,这种方式称为接触絮凝。
水质工程学给水处理期末复习整理

第一章水质与水处理概论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分类⑴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和悬浮物。
⑵从化学结构上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
⑶按杂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杂质和污染性杂质。
2、水体富营养化: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的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这些营养物质足以使水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在随后的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异氧微生物代活动中,水体中的溶解氧很可能被耗尽,造成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结构破坏的现象。
3、两个相关的水质指标描述水体的自净过程:生化需氧量BOD:该值越高说明有机物含量越高,水体受污染程度越重。
水中溶解氧DO:是维持水生物生态平衡和有机物能够进行生化分解的条件,DO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少。
水体中BOD值和DO值呈高低反差关系4、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和限制:第四章凝聚与絮凝1、胶体的稳定性:从水处理角度而言,是指交替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状态的特性。
⑴动力稳定性;⑵带电稳定性;⑶溶剂化作用稳定性。
2、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⑴胶体的双电层结构: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
⑵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
3、胶体的凝聚机理:⑴压缩双电层作用:水处理所去除的胶体主要为带负电的胶体,常用的铝盐、铁盐混凝剂产生的带正电和的高价金属羟基聚合离子可以起到压缩双电层的作用。
高价电解质压缩双电层的能力优于低电解质离子,所以,一般选作混凝剂的多为高价电解质。
如:Fe3+、AL3+。
⑵吸附电中和作用:指胶体微粒表面吸附异号离子、异号胶体颗粒或带异号电荷的高分子,从而中和了胶体颗粒本身所带部分电荷,减少了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使胶体颗粒更易于聚沉。
⑶吸附架桥作用:指分散体系中的胶体颗粒通过吸附有机物或无机高分子物质架桥连接,凝集为大的聚集体而脱稳聚沉,此时胶粒间并不直接接触,高分子物质在两个胶体颗粒之间像一座桥一样将它们连接起来。
水质工程学复习资料

水质工程学I 思考题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选择题1.地表水水质特点是( )A. 浊度变化大B. 水温不稳定C. 含盐量大D. 易受有机污染E. 细菌多2.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 其特点是( )A. 分布广B. 水温稳定C. 受污染少D.含盐量少E. 浊度低3. 水中杂质按颗粒尺寸大小可分为( )A. 胶体B. 悬浮物C. 溶解杂质D. 有机物E. 细菌第 2 章水的处理方法概论一、问答题1、 三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研究理想反应器对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有何作用 ?2、 3 种理想反应器的容积或物料停留时间如何求得?试写出不同反应级数下 3 种理想反应器内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公式。
3、在实验室内作氯消毒试验。
已知细菌被灭火速率为一级反应,且 k=0.85min-1 。
求细菌被灭火 99.5%时,所需消毒时间为多少分钟?4、 设物料i 分别通过CSTR 型和PF 型反应器进行反应后,进水和出水中 i 浓度值比均为 C0/Ce=10,且属一级反应,k=2h-1。
求水流在 CSTR 型和 PF 型反应器内各需多少停留时间。
5、 PF 型和 CMB 型反应器为什么效果相同?两者优缺点比较。
一、选择题A. 动力学稳定性B. 聚集稳定性A. 前者会出现电荷变号B. 后者会出现电荷变号C. 前者仅靠范德华引力D . 后者仅靠静电引力1. 混合阶段要求快速剧烈,通常不超过( 2. A. 5 分钟 B. 2 分钟 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可采用投加 C. 1 分钟 D. 30 秒3. A. 氧化剂 B. 食盐 胶体稳定性的关键是( C. 消毒剂 )D. 混凝剂4.D. 范德化力作用 异向絮凝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颗粒碰撞( 5. 6. 7.8.C. 水化膜A. 布朗运动B. 机械C. 水力 影响混凝效果的水力控制参数是( A.流量Q B.流速uC. 水温D. 水泵 ) D. 速度梯度 G ) C. 表面积大 同向絮凝中 , 颗粒的碰撞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 A. 速度梯度 B. 颗粒浓度 胶体能稳定存在于水中的原因是( A. 具有布朗运动 B. 溶解度高 ) C. 颗粒直径D. 表面水化膜E. 双电层结构D. 絮凝时间E.搅拌方式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为( A. 水温 B. 水的 PH ) C. 水的碱度 D.水的流速 E. 水中杂质含量在机械絮凝池中,颗粒碰撞主要靠( A. 机械搅拌器 B. 自身能量消耗 10.压缩双电层与吸附电性中和作用的区别在于( 9.)提供能量 C. 水平流速 D . 布朗运动11 .为防止絮凝体破碎,在絮凝阶段要求速度梯度(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 C. 维持不变 D. 都可以12 .在混合阶段,剧烈搅拌的目的是( ) A. 造成颗粒碰撞 B. 药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 二、名词解释 C. 使速度梯度减小D . A 、 B 、 C 都有1.胶体稳定性2. 同向絮凝3. 胶体脱稳4. 异向絮凝5. 聚集稳定性6. 动力学稳定三、简答题 1 、在净化水时投加混凝剂的作用是什么?第3章凝聚和絮凝2. 3. 4.2、试写岀常用的三种混凝剂及一种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是指通过某种方法使水中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
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凝聚是指使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而絮凝则指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而成长为更大的絮体的过程。
混凝去除对象:胶体及部分细小的悬浮物。
混凝目的:投加混凝剂使胶体脱稳,相互凝聚生长成大矾花,以便在后续沉淀工艺中去除。
混凝的原理: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网捕——卷扫作用。
压缩双电层:根据DLVO理论,加入电解质对胶体进行脱稳。
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反离子,反离子的价数越高,其聚沉效率也越高。
不能解释:1.混凝剂投加过多,混凝效果反而下降;2.与胶粒带同样电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混凝效果好。
压缩双电层:理论上电位=0,等电状态效果最好,实际上只需电位临近于0.吸附—电中和作用:这种现象在水处理中出现的较多。
指胶核表面直接吸附异号离子、异号高分子、异号胶粒等,来降低电位、减少静电斥力,有利于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
其特点是:当药剂投加过多时,电位可反号,此为“吸附—电性中和作用机理”。
铝系:适宜PH:5.5~8 铁系:适宜PH:5~11,但腐蚀性强。
铝盐作混凝剂时,运输方便,操作简单,混凝效果较好,但水温低时,硫酸铝水解困难,形成的絮凝体较松散,混凝效果变差。
铁盐作混凝剂时,其优点是易溶解,形成的絮凝体比铝盐絮凝体密实,沉降速度快,处理低温、低浊水时效果优于硫酸铝,适用的PH值范围较宽,投加量比硫酸铝小。
铁盐形成的絮体比铝盐絮体密实,但腐蚀性强,有颜色。
机理:吸附电中和与吸附架桥协同作用。
铝盐和铁盐作为混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发挥以下三种作用:1.Al3+或Fe3+和低聚合度高电荷的多核羟基配合物的脱稳凝聚作用2.高聚合度羟基配合物的桥连絮凝作用3.以氢氧化物沉淀形态存在时的网捕絮凝作用混凝动力学:异向絮凝:由布朗运动造成的碰撞,主要发生在凝聚阶段。
絮凝速率只与颗粒数量有关,而与颗粒粒径无关。
同向絮凝:由水力或机械搅拦产生。
其理论仍在发展之中。
最初的理论基于层流的假定。
凝聚:在混合设备中完成。
作用:带电荷的水解离子或高价离子压缩双电层或吸附电中和,凝聚,生长成约d=10um(微絮体>5um)要求:混合要快速、剧烈(使药剂均匀分散)絮凝:在絮凝设备中完成作用:使微絮凝体通过合适的水利条件变成粗大的絮凝体。
生长成大矾花d=0.6~1.2mm 要求:提供足够的碰撞次数(需要一定时间);搅拌强度要递减(从强到弱);絮凝体不能在絮凝池中沉淀,故要求不能太小。
混凝剂的投配方法分为:干投法与湿投法两种,实践中多用湿投法。
投配流程:药剂-溶解池-溶液池-计量设备-投加设备-混合设备混凝剂的投加方式:1泵前投加:适用取水泵房距水厂较近者2.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适用取水泵房距水厂较远者3.水射器投加: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溶液池高度不会受太大限制,但效率低,易磨损4.泵投加:不必另设计量设备,适合混凝剂自动控制系统,有利于药剂与水混合混合的目的:迅速均匀地将药剂扩散到水中,溶解并形成胶体,使之与水中的悬浮微粒等接触,生成微小的矾花。
这一过程要求搅拌强度要大,使水流产生激烈的湍流,但混合时间要短,一般不超过2分钟。
混合方式:1、水泵混合:将药投加在水泵吸水口或管上。
(效果好,不需另设混合设施,节省动力,适合大中小水厂)2、管式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扩散混合器,混合时间2~3秒(快速均匀效果好,构造简单,无活动构件,安装方便) 3.机械混合:搅拌(满足快速均匀的混合要求、且不受水量水质变化影响、适于各种规模,缺点:成本高)4、水力混合:很少采用(构造简单,难以适应水质、水量等条件的变化,占地面积大)絮凝设备的任务:是使细小矾花逐渐絮凝成较大颗粒,以便于沉淀除去。
反应设备中要求水流有适宜的搅拌强度,既要为细小絮体的逐渐长大创造良好的碰撞机会和吸附条件,又要防止已形成的较大矾花被碰撞打碎。
因此,搅拌强度比混合阶段要小,但时间比较长。
絮凝设备两类:水力、机械几种典型的絮凝池:隔板絮池,折板絮凝池,机械絮凝池,网格、栅条絮凝池。
沉淀的处理对象:悬浮物质,分为:1自由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互相不干扰,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也不改变。
2絮凝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发生絮凝作用。
颗粒的形状尺寸质量以及沉淀速度随着沉淀的进展而变化。
特点:颗粒变大沉淀变大,去除率不仅与沉淀速度有关而且与深度时间有关3成层沉淀:沉淀过程中絮凝的悬浮物形成层状物,成整体沉淀状,形较明显的固液界面。
4压缩沉淀:沉淀过程中最后悬颗粒相聚于水底,互相支撑,互相挤压,发生进一步沉淀。
理想沉淀池原理基本假设:1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沉淀速度始终不变2水流沿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3颗粒沉淀到底就认为除去,不再返回水中。
沉砂池:工作原理就是自由沉淀,功能:主要去除水中沙粒煤渣等比重大的无机颗粒杂质。
形式:平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涡流式。
平流式沉淀池分类:水流方向分: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位置分:初次沉淀池,使用条件是对污水中以无机物为主的比重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
二次沉淀池:对污水中以微生物为主的比重较小的因水流作用易发生上浮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沉淀区水力条件要求:减少紊动性,提高稳定性斜板斜管沉淀池改善措施:1投加混凝剂,助凝剂等化学药剂2斜板斜管沉淀池优点:沉淀面积增大,水深降低,产水量增大。
缺点:1单位面积上的泥量增加,如果排泥不畅,将产生反泥现象,使出水水质恶化2水池中停留时间短,如水质质量变化较大,来不及调整运行,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差,对混凝要求高3斜板或者斜管管径较小,若施工质量欠佳,造成形变,容易在管内或板间积泥4斜板或斜管上部阳光的照射下会滋生大量的藻类。
澄清池的特点:澄清池将絮凝和沉淀过程综合于一个构筑物完成,主要依靠活性渣层达到澄清目的,工作原理: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泥渣对杂质进行絮凝和截留,使水澄清气浮:气浮是一种固液,液液分离的方法。
具体过程:通入空气,产生微细气泡(分散度,稳定性),SS附着在气泡上,上浮。
应用:自然沉淀或者上浮难于去除的悬浮物,以及比重接近于1的固体颗粒。
给水处理中除藻,废水处理中除去纤维,油类脂肪等。
分类:电解气浮法,散气气浮法,溶气气浮法。
过滤:以滤料截留水中杂质的过程。
分类:颗粒材料过滤,粗滤,微滤膜滤,目的:1去除水中悬浮物,获得浊度更低的水2去掉污泥中的水,获得含水量较低的污泥直接过滤注意点:1原水浊度和色度较低且水质变化小,常年浊度小于五十2滤料通常采用双层三层或者均质滤料,粒径厚度适当增大3原水进入滤池前,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
以免很快堵塞滤层表面空隙,为提高微絮粒强度和粘附力4滤速,浊度偏低就低速,浊度高就高速。
优良滤料条件: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2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3适宜的级配和足够的孔隙率,孔隙率太大影响出水水质,太小,影响滤速和过滤周期配水系统类型:按阻力,大阻力配水系统(使孔眼的水力阻力远远大于其它部分的水力阻力,增加孔眼流速,特点:工作可靠,采用最广,冲洗干净,但冲洗水头要求高,需冲洗水箱或者水泵,一般为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
小阻力配水系统(减小系统阻抗S,增大配水空间配水系统流速降低,使孔眼处的压力接近,相应降低S,特点:配水系统结构简单,冲洗水头小,适用于面积小的滤池,其均匀性取决于开孔比)按材质,钢筋混凝土穿孔板,穿孔滤砖,复合水气反冲洗滤砖,滤头。
反冲洗:1方式:高速水流反冲洗,气水反冲洗,表面辅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2影响因素:q e取值与滤料的组成有关,冲洗时间t取值与滤料的组成有关,冲洗配水的均匀性,排水是否通畅快滤池分类: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重力滤池压力滤池移动罩冲洗滤池V型滤池翻板滤池反冲洗水的供应:①水泵冲洗;②冲洗水塔或水箱冲洗。
水泵冲洗的特点:①投资省;②但操作较为麻烦;③在冲洗的短时间内耗电量大,往往会使厂区内供电网负荷骤增。
冲洗水箱的特点:①造价高;②但操作简单;③专用水泵小,耗电量较均匀。
吸附的过程:1液膜扩散2颗粒内部扩散阶段3吸附反应阶段。
吸附影响因素:1吸附剂的性质种类,颗粒大小,比表面积,颗粒的细孔构造与分布,吸附剂是否是极性分子等。
2吸附质的性质,溶解度,越低越容易吸附,具有较大的影响。
使液体表面自由能降低的越多的吸附质则越容易吸附。
极性。
吸附质分子的大小个不饱和度。
吸附质的浓度较低时,提高C可增加吸附量。
3废水的pH活性炭在酸性中较好4共存物质,多种共存的吸附质比单一的要差5温度,温度高,吸附不利6接触时间,取决于吸附速度。
活性炭的功能:1臭和味的去除2总有机碳TOC的去除3消毒副产物DBPs前驱物的去除,NOM 4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5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去除6深度处理单元,高浓度有机废水7无机金属离子,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消毒:将水体中的病原体微生物灭活,使之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消毒与灭菌的不同:灭菌是消灭所有活得生物影响消毒的因素:1消毒剂的浓度C 2消毒剂与水的接触时间T 3水质本身的因素消毒方法:化学药剂(氧化剂),物理法(热和光,紫外线消毒),机械法(格网,膜),辐射(射线,电子束)。
消毒机理:1破坏细胞壁2改变细胞通透性3改变微生物的DNA和RNA 4抑制酶的活性折点氯化:1峰点H时余氯最高,为化合性余氯,消毒效果差。
2加氯量超过折点B的需要量:折点加氯3当原水游离氨小于0.3时加氯控制在折点后4当原水游离氨大于0.5时加氯量控制在峰点前5折点后加氯法:控制加氯量在余氯曲线中折点之后,使形成余氯的全部为游离性余氯,达到最佳消毒效果的一中确定加氯量的方法,也叫过量加氯法.高级氧化:任何以生产羟基自由基-OH为目的的过程均是高级氧化工艺,特点:1可与绝大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迅速反应2OH与有机物的反应具有很低的选择性3氧化效率高,对有机物的氧化彻底,高级氧化的主要目的:利用OH的强氧化性,保证高效,彻底地氧化水中的微污染有机物。
离子交换:是一类特殊的固体吸附过程,一般的离子交换剂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状物质,它能够从电解质溶液中吸取某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而把本身所含的另外一种带相同电花符号的离子等当量地交换下来并释放到溶液中去。
沸石和绿砂固定床离子交换原理:1、水中含有Na+与H+离子交换剂的交换2、水中含有Fe3+、Ca2+、Mg2+、Na+离子与H+离子交换剂的交换3、保护层交换剂的形态与出水质量离子交换动力学过程1.边界水膜内的扩散,水中Na+向树脂颗粒表面迁移,扩散通过树脂表面的边界水膜层,到达树脂表面2.交联网孔内的扩散(或称孔道扩散)Na+进入树脂颗粒内部的交联网孔,并进行扩散,到达交换点3.离子交换Na+与树脂交换基团上的可交换的H+进行交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