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恣.睢(zī)冠.冕(guān)摇曳.(yè)自吹自擂.(léi)B.恪.守(gè)归省.(xǐng)惊骇.(hài)锲.而不舍(qiè)C.勾.当(gōu)顷.刻(qǐng)侥.幸(jiăo)根深蒂.固(dì)D.中.伤(zhòng)停滞.(zhì)诓.骗(kuāng)强聒.不舍(guō)2.(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3.(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火灾猛于虎”,因此人们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B.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D.书信承载着信息,但又绝不止于信息,还蕴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4.(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人们期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A.②⑥④③①⑤B.②⑤①⑥④③C.④③⑥①②⑤D.④⑥②⑤③①5.(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诗歌﹣﹣艾青﹣﹣诗人B.《智取生辰纲》﹣﹣小说﹣﹣施耐庵﹣﹣清代小说家C.《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契诃夫﹣﹣俄国作家D.《岳阳楼记》﹣﹣记﹣﹣范仲淹﹣﹣北宋文学家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8分)6.(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书写在横线上里。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3)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9分)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7分)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bó()。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héng()地进行各种尝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孜.孜不倦()汲.取()(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持之以héng()渊bó()查部,再查画,其意思是下列三个义项中的“尝试”的“尝”按部首查字法应项。
A.体验 B.实验 C.辨别滋味(3分)2. 下列关于古代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望江南》作者温庭筠,他诗词兼工,是唐代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望江南”是词牌名。
B. 《隆中对》选自《三国演义》,作者陈寿,晋朝史学家。
C.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D.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3. 下列成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妄自菲薄..:“菲薄”的意思是“小看,轻视。
”B. 一鼓.作气:“鼓”的意思是“击鼓”。
C. 披坚执锐.:“锐”的意思是“锐利”。
D. 三顾.茅庐:“顾”的意思是“拜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 考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倜怅(ch àng ),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场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B.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hu áng )的印象。
C.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D.经历过风暴(b ào)、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
2.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提拔、晋升)。
(《出师表》) B.留取丹心照汗青(红心,比喻忠心)。
(《过零丁洋》) C.望西都,意踌躇。
(凝滞不前)《山坡羊•潼关怀古》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堵塞,阻隔)(《出师表》)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市场上大概有几百个品种,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
B 、网络之上,不乏飞短流长....者,他们热衷传播一些“小道”消息,以博人眼球,冲击法律底线,戏耍社会大众的认知,我们应坚决抵制。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初三语文学校(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字注音以及填写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
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qiè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范进,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A.契xiānɡ期期艾艾B.挈xiànɡ唯唯连声C.携xiànɡ温声细语D.锲xiānɡ豁然贯通2.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古典诗中含蓄的诗,不作铺陈直叙,通过淡墨勾勒之笔和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
含蓄的艺术魅力即在于此。
A.由于而因而B.一边一边所以C.虽然但是不过D.不但而且甚至3.结合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写字算不算得是艺术,我们不妨从历史来考察一下,看看写字是不是有艺术价值。
就现存最古的甲骨文字看来,可知道当时文字制作者,在点线明朗悦目便于记忆外,已经注重到它个别与群体的装饰美图案美。
到铜器文字,这种努力尤其显然(商器文字如画,周器文字极重组织)。
此后大小篆的雄秀,秦权量上文字的整肃,汉碑碣的繁复变化,从而节省为章草,整齐成今隶,它那变革的原因,虽重在讲求便利,切合实用,然而①,因为这种超实用的意识②,方促其发展。
我们若有了这点认识,就权且承认写字是一种艺术,似乎算不得如何冒失了。
A.①装饰图案始终存在②浸润流注B.①始终有一种造型美的意识存在②影响深远C.①装饰图案始终存在②影响深远D.①始终有一种造型美的意识存在②浸润流注4.日前,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文学是美好的。
它如纯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它似清澈的甘泉,zī rùn干涸的心田读文学,我们可以领略到绮丽的自然风光;ruì zhì的人生思考┅┅同学们,让文学充实你们的精神世界□这样你们一定会感到,读文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1.2.▲,▲。
3.给□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4.长江中学将举行“亲近文学”系列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9分)(1)出版一期校刊,请你为本期校刊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分)▲▲▲(2)学校学生会决定于1月5日下午2点在学校礼堂举行全体学生参加的“读文学,说结合《格列佛游记》中的某一个情节来劝说他。
(3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2)蒹葭凄凄,▲▲。
(《蒹葭》)(3)▲,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晏殊《浣溪沙》中“▲▲,▲▲”两句,无奈与欣慰交织,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
(6)《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二(6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6分)春泛若耶溪【唐】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①。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②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③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④。
【注】这首诗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①“偶”即“遇”。
②际夜:到了夜晚。
③潭烟:水气。
④持竿叟:严子陵曾在若耶溪附近地域的富春江隐居垂钓。
6.诗中划线句展现了幽美而寂静的夜景,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3分)▲▲▲7.首句中哪个词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并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教学质量抽测试题九年级语文【分值:100分 时间:40分钟】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阴晦./悔.恨 涟漪./依.靠 居.高临下/据.理力争B. 恣睢./精髓. 栈.桥/践.行 揠.苗助长/偃.旗息鼓C. 伫.立/贮.藏 汲.水/吸.取 持之以恒./断壁残垣.D. 恶.心/邪恶. 遨.游/翱.翔 言简意赅./骇.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A. 慰藉 窒息 一泻千里 睡眼惺松B. 虔信 荣膺 奄奄一息 山崩地裂C. 簇新 隐匿 一气呵成 浩瀚无垠D. 晨曦 芳馨 引颈受戮 通宵达旦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中国女排亚锦赛夺冠,主力队员朱婷也因此跻身..世界最佳主攻手之列。
,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
B.汽车拐了个弯,只见树木蓊郁,山谷深邃..C.小明同学遇到了难题,不好意思麻烦老师,只好礼贤下士....请教同学了。
D.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B.参展企业代表和与会的外宾就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广泛地进行了交流。
C.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D.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4分)A.“这是怎么啦?筱雨。
”妈妈一进门就问,“是不是发烧了?”B.金中都的皇宫奢华浮艳,正如清代官书《日下旧闻考•宫室》中所说的“其宫阙壮丽,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
C.NBA新赛季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做出调整——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
D.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不已。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5)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2.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3.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 蒹葭凄凄,□□□□。
(《诗经·蒹葭》)6.《诗经·关雎》中,表现君子追求淑女没有成功,因而清醒睡梦之时都为之思念的句子是:□□□□,□□□□。
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通过硬弓难以操控,铠甲难以穿着,来表现边地天气极寒的句子是:□□□□□□□,□□□□□□□。
8. 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徧同:遍)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 本文选自。
(1分)10.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 所有试题必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或草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余晖.huī确凿.záo 争执.zhí前扑.后继pūB.废墟.xū匿.笑nì钦.差qīnɡ家喻.户晓yùC.端详. xiánɡ字帖. tiè亘.古ɡèn 血气方刚.ɡānɡD.炊.烟chuī屏嶂.zhànɡ玄.虚xuán 麻木不仁.rén2.选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2分)A.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感到胆战心惊。
B.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漪老师改革先锋称号。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她,仍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教育最前线。
C.学校举办“寻找身边的榜样”主题活动,20名学生锋芒毕露....,获得最具人气奖。
D.研究历史会让一些曾经鲜为人知....的事浮现在我们面前,为今天的生活提供营养。
3.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2分)A.如何管理、认识、了解网络舆论场,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头疼的问题。
修改:将“管理”与“认识”调换位置。
B.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
修改:把“加强”改成“提高”。
C.2018年12月,苹果七款手机产品在中国禁售的消息,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修改:将“广泛”调到“关注”前。
D.为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区法制部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修改:将“不”去掉。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2分)A.杜甫,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望岳》《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2分)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如果你是凭窗苦读懂憬未来的青年学生,应当珍惜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为强国复兴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濡()养荜路蓝缕()精神,保持昂扬向上姿态,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复兴号”列车一路向前,飞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B.面对前进中的种种风雨,要始终在喧嚣..中保持一份清醒,在激荡中保持一份从容。
C.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D.浮光掠影....的时代变迁不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4.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复活》等。
(此句说法是正确的)B.不管美国在经贸问题上如何施压,都阻挡不了中国改革前进的步伐。
(此句是假设复句)C.备受瞩目的“盛世唐城2018襄阳马拉松”在市体育馆门前鸣枪开跑。
(此句没有语病)D.“记“表”“说“名”都是古代文体,初中阶段这四种文体我们都学习过。
(此句说法是不正确的)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人脸识别技术也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相机拍摄,图片对比等。
②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身份识别。
采用快速人脸检测技术可以从监控视频图象中实时查找人脸,并与人脸数据库进行实时比对,从而实现快速身份识别。
③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④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5即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A.①⑤③②④B.③⑤②①④C.③④①⑤②D②①⑤③④6.文学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
本学期我们课外阅读了《泰戈尔诗选》和《水浒传》这两本名著,现在到了检验阅读效果的时候了。
(每题2分,共4分)【读中积累】诗歌《飞鸟集》中的这句诗“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体现了泰戈尔诗__________的语言特点。
【读后思考】小说《水浒传》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
现在请结合上句句式及内容,从备选人物中挑出一个,写出下句。
(备选人物:①吴用②白胜)7.诗文默写。
(8分)①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③宋廉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在和同舍生进行对比后,以“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精神追求可以战胜物质贫困。
④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⑤从杜甫“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到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的的意气风发,从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淡定从容到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的勇毅向上,古往今来,大自然素来是高雅精神、健康旨趣的清泉。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8.回眸成长岁月,重温浓浓情谊,畅想多彩未来。
班上举办“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8分)【方案补充】举办活动前,班长请你帮忙把以下方案补充完整。
(2分)形式一:难忘的岁月一一故事讲述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三:永远的祝福——临别赠言【材料分析】活动中班主任刘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下面这则材料,以勉励大家。
请分析材料,并结合“责任”“奋斗”两个关键词,为刘明侦事迹作批注。
(2分)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刘明侦又上了微博热搜。
这位“90后副院长”的履历堪称“传奇”:22岁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24岁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25岁回国工作并被聘为教授,26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在最近的一次受访中,她说:“当我们享受了足够多的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单单的个体了。
我们应该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我们对这个社会和国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责任的。
”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骊歌轻唱】你认为下面哪句诗没有表达出“光阴似箭,岁月无情”的主题,不应入选本栏目()(2分)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观点反驳】活动结束后,你兴高采烈对妈妈讲述活动过程中的难忘镜头,不料妈妈却板着脸说:“都快中考了,搞这样的活动有什么作用?浪费时间!”这时,你将怎样反驳妈妈的观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与欣赏(40分)(一)诗词赏析(4分)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依强派作绒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9.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2分)A.“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事。
B.词的上片表达词人意欲出国留学、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C.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D.“为篱下黄花开遍”一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怨幽之情。
10.请对下面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点评。
(2分)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0分)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①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逸言⑥先至。
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一(《战国策·魏策二》)【注释】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
质:做人质。
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
③去:距离。
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
议论。
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
臣:庞恭自称。
⑤愿:希望。
⑥條言:坏话。
⑦竟不得见:庞再也没有见到魏王。
竟:最终。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愿王察.之察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信之.之_________1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寡人自人为知B.寡人自为/知C.于是/辞行而逸言先至D.于是辞行/而逸言先至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面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庞恭害怕在自己去邯郸的这一阶段有人说自己的坏话,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
B.“竟不得见”的原因是魏王政务繁忙,无暇召见。
C.故事告诉人们谣言重复多次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成语“三人成虎”源自于这个故事。
D.选文以对话构成文章的主体。
15.同样是面对进谏,《曹别论战》中庄公的表现和选文中魏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记叙文阅读(13分)晒秋①蜒蜂一声紧似一声的弹奏声中,村庄日渐丰映。
从田野里飘出来的风抉裹着瓜果醇香,沿着那条深遂小路踢踏踢踏就走进了季节深处。
天空一副了无心事的样子,像是被水灌洗过,清爽,干净,素衣猎猎。
②藏在岁月深处的镣刀被季节唤醒,在月光下被磨去斑斑锈迹。
刺啦刺啦,刀刃紧贴着纹路细腻的石片,在月牙一样的磨石上面荡着秋千,渐渐闪出银色光芒。
当月光开始在镣刀上打旋的时候,磨刀声停了。
农人用粗壮的大拇指肚在刀刃上轻轻荡着,手上能感到刀锋的寒气,听得到刀刃触摸指纹沟坚的声响。
镣刀磨成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拖泥带水。
收割庄稼,一下就是一大把。
就是伸向天空收割云彩,也是轻轻一挥,就会揽下满怀五彩缤纷。
③一墙之隔的老牛梦吃般的咀嚼被打断,摆动着尾巴送走悠闲梦境,跤步走进季节的繁忙中。
男人腰上插着两把镶刀,身后是老牛健壮的身影,像是要仗剑荡江湖。
他们同步迈出农家小院,消失在牛铃铛摇曳的清脆中。
院子里模糊的轮廓渐次清晰。
先是挂在屋檐下的辣椒、黄豆,然后是堆砌的玉米、芝麻。
女人推开房门,打着哈欠来到院子中央,扫一眼天空。
太阳挣扎着,一点一点地蠕动着,光线从键缝中逆出。
仅扫一眼,女人便知晓今天是个大晴天。
她把衣服披了腋,鲁起袖子,忙碌起来。
④水泥地上,原本灰白的颜色现在却是一片深沉。
蒙在玉米上面的塑料布有一层细细的水珠,看来昨夜的露水确实不小。
女人边抖动着塑料布边在心里盘算着,今天院子里的粮食怎么晒,地里的农活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