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楼—滕王阁
滕王阁古建筑赏析

滕王阁古建筑赏析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我国有三座著名的古楼,其中之一就是滕王阁。
滕王阁,是由李元婴所建造,在建造之初就颇有名气,后来在唐代诗人王勃为其写下千古名句之后,滕王阁更是名声大噪,流传千古。
这座著名的滕王阁占地甚广,整座滕王阁的面积达到了4.3公顷,建筑主要是模仿宋代的木式结构,气势雄伟。
至今为止,滕王阁已经见证了许许多多个朝代的更迭和废兴,其最后一次建造是在1989年的10月8日。
滕王阁总共有九层之高,达到了57.5米的高低南北均坐落着一个亭子,以回廊连接。
滕王阁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南浦和唐代阁址都非常近,站在滕王阁上,面朝西山,有着非常开阔的视野,令来此游玩的游客不禁心胸开阔,豪气万千。
滕王阁在后来的一次重建中采用了宋代的建筑样式,主要突出其宏伟的气势,重建后的滕王阁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不同的姿态,一个角度看上去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鲲,而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出一个高高立起的“山”字。
现在我们看到的的滕王阁其实很大程度上受到宋代建筑物风格的影响,由于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建筑风格,所以宋朝的建筑多呈现窈窕的姿态,在造型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宋朝时,由于年久失修,滕王阁发生塌毁,当时的侍郎范坦负责重建,相比唐朝的滕王阁,宋朝时期在重建过程中在主阁的南北两面新建了两座亭子,逐渐形成了一个建筑群,外观华丽雄伟,气势恢宏,可以称得上是历代以来滕王阁规模最大的一次重建。
滕王阁的下部是一个高台座,高12米,分为两级,象征着古城墙。
从外边看上去,主阁有三层,而内部却有七层,也就是说,除了一个屋顶的设备层之外,有三层在建筑的外部是看不到的,这样的建筑风格叫做“明三暗七”。
游客可以先从南北的石阶登上一级高台,高台上有碧瓦长廊,在一级高台上仔细观察,则会发现有很多的细节都非常有趣,值得游客细细欣赏,比如为“滕阁秋风”四字的勾头,形状为“孤鹜”的滴水,而从台座向下看去,还有两个由人力建造的湖泊以及湖上的桥,交相辉映之下,横生趣味。
滕王阁介绍-演讲模板

滕王阁介绍
滕王阁是江南文化的 重要代表之一,其建 筑和艺术价值都非常 突出。游客可以领略 到江南传统建筑的韵 味,感受到中国古代 文化的厚重
自然景观
滕王阁介绍
滕王阁所在的南昌市 ,自然环境优美,游 客可以在游览滕王阁 的同时,欣赏到赣江 两岸的美丽风光
特色美食
滕王阁介绍
南昌菜是江西菜系的重要代表之一,游客可以在滕王阁 品尝到地道的南昌美食,如糯米鸡、炒粉、肉饼蒸蛋等
这些美食
5
3
5.
滕王阁的周边景点
滕王阁的周边景点
南昌市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 点,游客可以在参观完滕王
阁后进行深度游。其中最
-
感谢您的聆听
滕王阁介绍
日期:xxxx
目录
-
1 滕王阁的历史文化 2 滕王阁的建筑风格 3 滕王阁的自然景观 4 滕王阁的美食特产 5 滕王阁的周边景点
滕王阁介绍
滕王阁,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东岸,是唐代大型文化建筑,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 —滕王李元婴得名。滕王阁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 楼",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滕王阁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以"九层八檐,攒尖天 项,梯形台梁"为特色,具有鲜明的江南建筑风格。滕王阁不仅是文化名楼,还具有丰富 的历史文化内涵,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等 滕王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下是对其旅游资源的详细介绍
4
3.
滕王阁的自然景观
滕王阁的自然景观
滕王阁所在的南昌市位于 江西省中部,赣江、抚河 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 自然环境
尤其是在傍晚时分,夕阳 下的赣江犹如一条金色的 丝带,映衬着滕王阁古朴 的轮廓,景色格外迷人
滕王阁 的介绍

滕王阁的介绍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沿江路,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
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西江第一楼”。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为三层带回廊建筑,内部共有七层,分为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3.5米。
滕王阁在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和扩大空间方面,创造性的解决了声、影、光、色的一系列难题,从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意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审美的特点,通过意境虚景与实景融为一体,交织出一幅绚丽多姿而又变幻莫测的风景图画。
从平面方向看,滕王阁建筑群形成了阁、廊、亭的排列顺序,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随着组群的性质与规模大小产生各种不同方式;滕王阁的主体建筑是阁本身,通过与辅亭压江亭和挹翠亭以及起连接作用的回廊构成了一种类似音乐的节奏感,给游人以音乐的美感。
诗人王勃曾写下一首《滕王阁序》,全文如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滕王阁赏析

滕王阁赏析标题:《登高望远,千古绝唱——滕王阁赏析》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目光。
这座江南名楼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更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垂千古。
本文将带领您一同赏析滕王阁及其背后那段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
一、滕王阁的历史背景滕王阁始建于唐代,由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
这座楼阁因李元婴封号为“滕王”而得名。
滕王阁历经数次战火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又多次重建,现存的滕王阁是根据历史资料和遗址考古于1989年重建的。
二、滕王阁的建筑特色滕王阁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楼阁高约60米,共九层,象征着九五至尊。
楼内装饰华丽,雕刻精细,充分展示了江南地区的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
三、王勃与《滕王阁序》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曾在滕王阁上挥毫泼墨,创作了千古绝唱《滕王阁序》。
这篇文章以其雄浑的气势、华丽的辞藻、严谨的结构和深刻的思想,被誉为“千古绝唱”。
王勃以此文一展自己的才华,也使滕王阁名扬天下。
四、《滕王阁序》赏析《滕王阁序》全文共七百三十四字,可分为四个部分:开篇描写洪州地势、历史背景;其次描绘滕王阁的雄伟壮丽;接着叙述宴会盛况;最后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感慨。
文章开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短短十六字,将洪州的地理、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以如画之笔描绘出滕王阁的壮美景色。
文章高潮部分为“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四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五、结语滕王阁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
王勃的《滕王阁序》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为这座名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十大名楼

中国古代十大名楼中国古代十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阅江楼、越王楼、光岳楼、甲秀楼、西安鼓楼、天一阁、蓬莱阁1、黄鹤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十大名楼第一名!从古至今就有着“天下第一名楼”“天下绝景”的美誉,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三国时期因为当地地势原因,黄鹤楼为当地的瞭望楼,不过随着三国归晋,三国结束之后这座瞭望楼也就失去了他的军事价值,但是也是因为其地势原因,成为一处登高望远的好地方,不少文人墨客来到此处定会提诗一首!2、滕王阁滕王阁始建于唐太宗年间,建于唐太宗弟弟滕王李元婴之手,因为其从山东滕州被调到江西任职,李元婴想念故地万分,便在江西洪州(进江西南昌)修建了著名的滕王阁,在历史上滕王阁先后重建29次之多,进到滕王阁当中,你一定要看的就是当时的乐器与唐代服饰,一睹当时的唐代风光!3、鹳雀楼鹳雀楼始建于五周时期,,一听到这个名字不少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养鸟的楼吧哈哈,其实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因为常常有鹳雀在上面栖息而得,因为楼体十分壮观,结构又十分奇特,古代不少文人慕名而来,并且在其中饮酒作乐,留下了不少不朽诗篇,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著名!4、阅江楼阅江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但是因为朱元璋认为当时刚刚建国不适宜大动土木,所以在建完地基之后便停建,最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完建于2001年,当时的设计师根据明代留下来的图纸,加上现代的工艺将其稍微改造,不过因为其中加入了不少的现代工艺缺少了一丝的古代风韵!5、越王楼越王楼建于唐高宗时期,因为其富丽堂皇,为越王楼提诗一共多达一百五十四首之多,被称之为“天下诗文第一楼”并且越王楼高达99米,是本次排行当中最高的额也是中国古楼当中最高,可见当代时期经济水平之发达!6、光岳楼光岳楼,又称之为东昌楼建于洪武年间,中国古代十大名楼之一!与阅江楼为同时期名楼,光岳楼一共有四层。
通高33米,光岳楼是聊城当地最著名的建筑,也是当地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因为光岳楼位于京杭大运河处,在沿河经过此地时,文人学士都会登临此楼,一展风光,乾隆皇帝曾九过东昌,六登光岳楼,并且为其提匾!7、甲秀楼甲秀楼始建于明朝,不过因其当地水土原因不断重修,现在我们看到的甲秀楼是在清代宣统元年重修之后的样子,甲秀楼高二十米,共三层,一侧流淌的是南明河,但凡来到贵阳,一定要来甲秀楼,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股江南之风,在这里白天和晚上真的是不一样的。
滕王阁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5
目录
• 滕王阁的历史背景 •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 • 滕王阁的文化活动与传承 • 滕王阁的旅游价值与意义
01
滕王阁的历史背景
滕王阁的起源与传说
滕王阁的起源
滕王阁是唐朝时期建造的,据说 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所建 。
传说故事
相传李元婴在滕州(今山东滕州 )建造了一座楼阁,用来远望江 山美景,抒发诗情画意。
历史价值
滕王阁见证了中国历史的 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 文化内涵。
02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
建筑结构与布局
主体建筑
滕王阁主体建筑为三层,以木结构为 主,采用传统的梁柱式结构,整个建 筑以红色为主色调,显得庄重而大气 。
布局特点
滕王阁的布局采用对称式,以主楼为 中心,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配楼和碑亭 等建筑,整体布局严谨而有序。
滕王阁的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
现今地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滕王阁建于唐朝,最初是作为观赏江 景的场所。
滕王阁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景点之 一。
宋代以后
滕王阁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逐渐成 为文化名胜。
滕王阁的文化内涵
01
02
03
文学艺术
滕王阁是文学艺术的重要 载体,许多文人墨客在此 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建筑艺术
滕王阁的建筑风格独特, 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 宝。
四大名楼之一 腾王阁

江南名楼--滕王阁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滕王阁始建于宋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
今重修后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 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真词,观看灯火。
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
重建后的滕王阁,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
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腾王阁,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
新落成的腾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巍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
内有多间仿古建筑的厅堂,用作古乐、歌舞、戏曲的表演厅;展览馆等。
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
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
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
步入新阁,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在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丙衡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
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为观止。
第五层是凭栏骋最佳处。
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滕王阁建筑特色介绍

滕王阁建筑特色介绍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城西南郊赣江东岸,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而命名。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成了一座三层六角形重檐楼阁,高53.3米,内有大
小厅堂50余间。
199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整修,新建了
四个大的展室和四个小展室。
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站在阁外看去,每层楼的檐口都挂着风铃,风一吹叮叮咚咚地响个不停,真是“风铃高挂檐前树,夜静风来满阁香”。
滕王阁整个建筑群有五层。
一楼是大堂;二楼是两层的阁廊;三楼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联;四楼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小联;五楼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中联。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滕王阁简介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国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
滕王阁是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
据史料记载,滕王阁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都督洪州(今南昌)被封为腾王时营建,故称滕王阁。
公元675年重建滕王阁,9月9日,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邀宴宾客,适逢山西的王勃省亲途经这里,遂得赴宴。
席间王勃主动为滕王阁作序,从此,《滕王阁序》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篇。
现在的滕王阁是江西南昌市人民政府1989年10月拨巨款,对滕王阁实施了历史上第29次重建而成。
现今之滕王阁于1983年重阳节在新洲奠基,1985年重阳节在今阁址正式破土动工,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主阁落成开放,是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突出背城临江,瑰玮奇特的气势。
二、滕王阁艺术分析
滕王阁距东侧唐代阁址仅百余米,离南端清代阁址约三百米。
重建之阁,仿古而不泥古。
无论从西面江上远观,或由东街近瞻,巍巍滕王阁有如一座倚天而立的“山”字。
倘若从空中俯瞰,滕王阁坐落之处,好像是一块巨大的古磬,而主体建筑宛以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而去的巨大鲲鹏。
现今滕王阁无论从平面、立面、高度、体量以及结构,都远远超越了前代。
新阁南北长140米,东西宽80米,中央主楼净高米,整个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坐台,分为两级。
全阁共9层,高台以下为两层地下室,以上为“明三暗七”,即三层明层(主层),三层暗层(次层)及最高层(设备层)。
所有明层均有平坐挑出,形成绕阁回廊。
新阁的瓦解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
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米。
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腾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鶩”图案。
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
楼阁云影,倒影池中,盎然成趣。
这座四重檐、歇山式大屋顶的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南北对称,耸立于高台之上,平面呈十字型;从立面上看,东西各异,南北相同;其南北两翼为两层高台所簇拥,第一层高台上在
南北两端各建一重檐方亭,南曰“压江”,北曰“挹翠”,均有游廊与主体相连,高下曲折有致,对主体起烘托作用,充分体现了“层台耸翠”、“高阁连城”的壮观景象。
新阁的色彩,绚烂而华丽。
其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
室内外斗拱用“解绿结华装”,突出大红基调,拱眼壁也按此色调绘制,底色用奶黄色。
室内外所有梁枋各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用“五彩遍装”,天花板每层图案各异,支条深绿色,大红井口线,十字口栀子花。
椽子、望板均为大红色,柱子油朱红色,门窗为红木家具色。
室外平坐栏杆油古铜色。
三、滕王阁建筑特色
1、斗拱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质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合称斗拱。
也作枓拱、枓栱。
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
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
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抖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
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2、抬梁式木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中国古代木结构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滕王阁属于抬梁式,滕王阁的建筑是沿着屋房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结构。
在相邻木架间架檩,檩间架檩,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
抬梁式构架在春秋时已有,唐代发展成熟。
穿斗式木
架构架也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小,使柱能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构架。
这种结构技术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汉)已相当成熟,流传至今,为中国南方诸省所普遍采用。
井干式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不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如同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3、飞檐翘角
宋代的宫殿不论是群组建筑还是个体形象都是清雅柔逸之风采,尤其其屋顶形象,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以轻灵、柔美、秀逸的感觉。
飞檐,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之一,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仲,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飞檐为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7将屋顶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起是宋代建筑的特点。
而滕王阁全部采用这种上翘的檐角。
4、歇山式屋顶
滕王阁建筑群主要是绿色琉璃瓦屋顶,其中以歇山式为主,局部还有悬山式屋顶,五角、六角、八角攒尖顶亭子。
5、歇山式抱厦
抱厦,即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
顾名思义,在形式上如同搂抱着正屋、厅堂。
宋代管这样的建造形式的殿阁叫“龟头屋”,是宋代建筑物中运用十分广泛。
滕王阁每面正中各出一扇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
由于主阁和四抱厦的整体组合,使滕王阁外观重叠雄伟。
四、滕王阁景点布局
1、俯畅园
位于滕王阁园区北部,是一个相对独立、幽静的园中园。
园内遍植树木花草,清爽宜人。
东部百柱碑廊,临抚河北路,可在此欣赏独特的碑刻、书法艺术。
南部池溏有一条曲折间断的石礅小径横卧水面,水影天光,另有一番情趣。
西部临江,有仿古晴雨两用戏台和古演厅,在此不仅可赏歌观舞,更可饱览山水秀色。
中部假山叠石,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妙趣天然,且与水潭相连,宛若天成。
2、牌楼
滕王阁牌楼有两处,一处位于滕王阁正门榕门路口,是一座高大的二柱七楼彩绘仿宋式大牌楼,跨度15米,牌楼正中是青石贴金横匾二方,东为“滕阁秋风”,西为“胜友如云”,华美的彩画显示滕王阁独具的魅力,既是入园区的前导,又为滕王阁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景观。
另一处位于滕王阁南门入口处,是一座白色四柱五檐徽式大理石牌坊,牌坊正中嵌两方贴金横匾,朝南为“棨戟遥临”,朝北为“美尽东南”。
3、仿古一条街
滕王阁仿古街总建筑面积为5713平方米,长320米,由高低25栋屋宇,大小160间房间,一座宋式彩绘牌楼组成。
分东街及南街两部分。
东街位于滕王阁园区东、南、北三面边缘,外围为经营性店面,主要经营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古玩、花木、特色小百货、食品等。
仿古街滕王阁园区以内部分为观景长廊。
南街位于滕王阁园区南端,主要开设酒楼、餐馆、小吃茶楼等。
仿古街既是商业服务建筑,又是景观建筑。
仿宋式的建筑风格与形式和主阁相协调,绿色琉璃瓦屋顶以歇山式为主,局部还有悬山式屋顶,角点位置建六角、八角攒尖顶。
后记:
学生惭愧,我对于中国十大名楼竟无一涉足,只是在众多文学作品唯美的诗词和各种影像资料中自行脑补。
作业中相关资料与图片的收集均出自于网络,请老师见谅,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去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