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楼题诗楹联:望五湖四海,追君子高风!(绝美组图)

合集下载

中国著名名胜古迹对联集

中国著名名胜古迹对联集

中国著名名胜古迹对联集(一)杭州西湖赵孟俯题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映湖光武昌黄鹤楼何绍基题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此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长沙天心阁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心头无限事,齐上眉梢天心数点梅花,能降冰雪阁外一峰云麓,长郁风雷长沙岳麓三闾大夫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滕王阁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何子贞撰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渚者,流者,峙者,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杭州岳飞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姓秦之人题岳王墓前秦桧跪像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墓前愧姓秦。

郭沫若书蒲松龄“聊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四川新都宝光寺正殿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郭沫若书杜甫草堂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江西滕王阁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庐山绝顶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庐山简寂观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话佛说尽,谁只得五千妙论出自先师九江烟水亭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声,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宫繁华,他乡沦落此便是邯郸道,虽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茫烟水,缥渺江波山海关孟姜女庙秦始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孟姜女未亡也,千秋石片铭贞海水朝(潮),朝朝(音召)朝(潮),朝(音召)朝(潮)朝(音召)落浮云长(涨),长长(音常)长(涨),长(音常)长(涨)长(音常)消北京陶然亭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北京颐和园谐趣园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

中国古建筑最著名的对联

中国古建筑最著名的对联

中国古建筑最著名的对联1. 中国古建筑的对联那可真是一绝啊!就说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

”哇塞,这对联一挂,就像给故宫这个超级大佬戴上了最华丽的勋章。

站在太和殿前,抬头看着这对联,感觉自己就像穿越回了古代的盛世,周围都是朝拜的大臣和热闹的景象,那气势,杠杠的!这对联里的每个字都透着皇家的威严,就像狮子站在山头上,俯瞰着一切,霸气得很呢。

2. 您知道吗?山东济南大明湖有副超有名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在你眼前展开呀。

我有个朋友去了大明湖,回来就跟我念叨,说他站在湖边,看着满湖的荷花和周围的垂柳,脑子里就全是这对联。

这对联简单得就像咱老百姓日常说的话,可又把大明湖的美景说得那么透彻。

就好比一个巧手的姑娘,用最简单的针线,绣出了最美的图案。

这哪里是对联,分明是大自然和文人墨客合作的艺术品嘛。

3. 滕王阁的对联也不简单呢!“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嘿,这对联一读,我就仿佛看到一群文人雅士站在滕王阁上,指点江山。

我曾经在书上看到滕王阁的图片,那时候就想啊,要是自己站在那儿,念着这对联,看着远处的山水,那得有多潇洒。

这对联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通往滕王阁盛景和古人情怀的大门,让你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就像小鱼游进了大海,畅快极了。

4. 黄鹤楼的对联可不得了啊。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我去黄鹤楼的时候,站在楼前,看着长江水滚滚东流,再看看这对联,感觉自己都变得渺小了。

这对联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默默地诉说着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就好像那长江水,承载着无数的故事,而这对联就是把这些故事编织在一起的丝线。

当时旁边有个游客还感叹说:“哎呀,这对联写得太绝了,把黄鹤楼的灵魂都写出来了!”5. 苏州拙政园有副对联很是迷人:“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10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10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赣江西省南昌百花洲阮元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潭影日悠悠上句出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浔阳江是长江流经九江附近的一段。

荻花,生长在水边的花。

瑟瑟,同“飒飒”,风吹草木声。

下句语出王勃《滕王阁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百花洲在江西南昌东湖中,因而两联皆取自咏江西之诗文。

联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百花洲的美丽景色,令人神往。

一说此联为曹秀先所集。

(周世达)南昌滕王阁(一)刘坤一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嬰《滕王》所建,以其封号为名。

该阁兴毁二十余次,近已重建。

上联第一句总起,表明对世事兴衰的关怀。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眼前美好的景色。

时经数代,风景依然,谁不为湖山无恙而庆幸!恙、忧。

无恙,无病痛等可忧之事,引申为安宁、兴盛。

下联第一句,慨古今才一瞬,继问:今比古,风景如何?问得极妙,弦外之音,今胜于昔。

江上才人,王勃因写《滕王阁序》而被誉为江上才人。

阁中帝子,即王勃诗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指当年建阁的滕王。

此联用典不泥,借古讴今。

一“看”一“问”,使景物与情怀融如水乳;一“幸”一“比”,使自豪激越之情跃然而出。

(康斯馨)南昌滕王阁(二)江峰青- 1 -有才人一序在上头,恨不将鹦鹉洲踢翻,黄鹤楼捶碎叹沧海横流无底止,慨然思班定远投笔,终子云请缨上联登阁远望,觉滕王阁之美,王勃的《序》己写尽,可恨鹦鹉洲也有祢衡的《赋》压了卷,对黄鹤楼,则崔颢的《诗》独领风骚,在胜迹之前,我只有搁笔了啊。

《序》,指王勃《滕王阁序》。

鹦鹉洲,在湖北武昌城外江中,据《后汉书》载,汉江夏太守黄祖之子黄射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射令祢衡作赋,衡一挥而就,辞采华丽,后衡因事被黄祖杀害,葬于此洲。

我国景点著名楹联和解释

我国景点著名楹联和解释

我国景点著名楹联和解释
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一些景点还有著名的楹联。

楹联通常由两句对仗的诗句组成,放在门楣或石碑上,具有文化、艺术和教育价值。

以下是我国一些著名景点的楹联和解释:
1. 故宫博物院(北京):
楹联:金粉世家东望郊原绝,碧云国色西开通久。

解释:金粉世家指皇室家族,东望郊原绝指往后望无边的郊外景色,碧云国色西开通久指在西边天空中有着入口之美。

2. 鸟巢(北京):
楹联: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释:这是一句励志的楹联,意思是只要奋发向前,就能克服困难,创造辉煌,最终达到目标。

3. 华山(陕西):
楹联:抱犊寻母峨眉秀,淘沙得金华山雄。

解释:抱犊寻母指峨眉山,淘沙得金指华山。

这个楹联形象地比喻峨眉山和华山的壮美和特色。

4. 黄山(安徽):
楹联:势若奔驰,神如处子,迢递九曲回肠断。

解释:这个楹联描绘了黄山的气势恢宏、美如处子,以及曲折回旋的山势给人的震撼和感动。

5. 泰山(山东):
楹联:千山泰岳信难忘,九州功罪数徘徊。

解释: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令人难以忘怀,在中国历史上也曾一度产生重要影响。

6. 西湖(杭州):
楹联:人间有情天易老,岁岁湖光日日新。

解释:这个楹联表达了人们的情感会随着岁月流逝而变老,而西湖的美景则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新。

这些楹联成为了这些景点的标志性代表,通过其中的诗意展示了景点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昆明一名楼,上有中国最长的对联,字字体现文人骨气,名扬海内外

昆明一名楼,上有中国最长的对联,字字体现文人骨气,名扬海内外

昆明一名楼,上有中国最长的对联,字字体现文人骨气,名扬海内外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景区对联,比如成都武侯祠的“攻心联”,北京潭柘寺的“大肚联”,黄埔军校的大门上的“升官发财请往他出,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些景区对联都是名震海内外。

在所有的景区对联里,有一副对联最特别,因为它特别长,而且写得极好,历来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长联”,声名远扬。

这副天下第一长联就是昆明大观楼上的那副对联。

大观楼长联一共是180字,上联90下联90。

其实,真要说最长的对联,还有比大观楼更长的,比如潘炳烈在黄鹤楼上题的一联有350字,张之洞的“屈原庙湘妃祠联”有408字,更长的是清代才子钟耘舫在重庆江津临江城楼上题的一联,有1612字,是现存的字数最多的对联。

但是,这些字数更多的对联,都没有昆明大观楼的这副受到的赞誉高。

虽然有三四百字甚至一千六百字的对联在,但偏偏是大观楼这副180字的对联获得了“天下第一长联”的赞美。

原因很简单——虽然它字数不是最多的,但在所有长联里,它是写得最好的。

这副对联,我把它摘抄一下。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呢?上联就是在写滇池的景色,空阔无边。

“看”后面那几句,写的是滇池周围几座山的气势。

滇池周围有四座山,东边是金马山,西边是碧鸡山,北边是蛇山,南边是鹤山。

这四座山都是以动物的名字命名,作者就把这几座山和这几个动物联系起来,赞美一番,很有想象力。

上联的后面两句,就是说大家都应该登上大观楼,来看看这里的各种美景,不要辜负了它们。

中国十大最著名的长联

中国十大最著名的长联

中国十大最著名的长联中国十大最著名的长联1、昆明滇池大观楼对联,清代孙髯翁所作,180字昆明市西南郊的大观楼前,悬挂着一幅长达180字的著名长联。

此联为清代孙髯翁所作,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号称天下第一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蛇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作者孙髯翁,生卒不详,名髯,髯翁乃其字,陕西三原人。

喜习诗文,敏于纪咏,年轻时候就“名重一时”。

因生活穷困,晚年寄迹昆明圆通山咒蛟台卜卦为生。

后应苏氏之情,到弥勒县授徒,门墙桃李,一时称盛。

今留下著述多种,而以大观楼长联最负胜名。

康熙三十五年(1696),大观楼建成,孙路经此处,见大多数文人墨客前往吟诗作赋,为清朝歌功颂德,甚为气愤,傲然写下这一幅一百八十字的长联。

上联写滇池风物,视野及其开阔;下联写云南历史,追溯直达汉唐。

内容上它完全否定了包括清朝在内的整个封建王朝。

艺术上首创一边写景,一边叙事,一边抒情;情,景,事,互相交融的格调,排句用典也极具规模,为后世写长联者提供借鉴。

此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文辞优美,全联集为一体,一气呵成,通达流畅。

后来有不少仿此联写者,至今不下数百幅,然并没一幅可以与此联相比。

可以如此说,孙髯翁的此幅对联,是中国对联的一个高峰。

2、贵阳市甲秀楼长联206字,清代刘玉山作作者刘蕴良,字玉山,贵州安顺人,清同治年间进士,著有《壶隐斋楹联类编》。

刘玉山所作甲秀楼长联共206字,号称天下第二长联。

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

国内十大因文人诗词而闻名天下的著名景点

国内十大因文人诗词而闻名天下的著名景点

国内十大因文人诗词而闻名天下的著名景点文化是有温度的,像流淌在血液里的记忆,时间愈久,就愈觉温暖人心,它是一张无形的网,也是无论我们走多远都逃脱不去的精神故乡。

中国人是尤其注重文化与历史的,追根溯源,人不忘本,是我们独特的时间观。

当我们登楼望山,想起千百年前的风流人物,应该也会油然而生“宇宙无穷,沧海一粟”的感慨吧。

而当那些文人墨客,于某一个地点缘事抒情,伴随着穿越千古的诗词名篇,抒怀之地也名闻天下,成为后人追怀仰止的著名景点。

一、江西南昌·滕王阁《滕王阁序》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之才,在此序此诗中显露无疑,王勃名列“初唐四杰”之首,若不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其他三人根本无法与之并列。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而正是王勃的诗文才让其流芳后世。

二、江苏苏州·寒山寺《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生卒年不详,而这首诗里的夜半钟声传颂千年,这本是一座佛寺,却因为张继的诗而增添了诗意的美感,也成了苏州必游景点之一,寺有张继诗石刻碑文,俨然是张继的纪念馆。

三、江苏南京·秦淮河《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诗中可知,秦淮的繁华富庶自古有之,而此诗一出,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也成就了南京独特的文化符号,“秦淮”这个名字也成了温柔富贵乡的代名词,后世再加上秦淮八艳等渲染,更让秦淮河成了人间天堂。

夜游秦淮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朱自清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光看名字都很美。

四、江苏南京·乌衣巷《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十大著名对联

中国十大著名对联

中国十大著名对联中国十大著名对联:1、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

作者用“紫金龙”匹对“白玉兔”,成蛟龙出洞的巨大声势,大有压倒下联的气魄。

尤其联尾点出“碧波洞”,更见匠心独运。

以月中“玉兔”借题展开,月影在地,夜景分明。

2、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此联为武汉黄鹤楼联,这幅对联虽然是一幅宽联,但是绝对承德上是一幅佳对。

3、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组)对仗非常工整,“三、五”都是数词;“星、月”都是天体;“黄、白”均为颜色;“兰、梅”都是花卉,“天、地”更是妙对。

4、陶然亭;张之洞。

从联面上看,上下联根本毫不相干。

前者是北京有名的公园,后者是清代官僚。

陶对张,都是姓;然对之,都是文言虚字;亭对洞都是景物,对得十分工整。

但陶然亭与张之洞确实没有任何相干。

这是一副有名的无情对。

5、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鸦宿浪;出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

此联上下联生动形象地描绘月光下潭中的倒影,逼真如画,可见构思之巧。

6、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此联为清代诗人朱彝尊联,该联为实词对实词。

7、为千秋绵绝学;留一线是微阳。

绵指延续不断。

绝学指高明而独到的学问。

这里所说的绝学是指儒学。

8、能昌明列圣微言,五岳三光垂古训;且收起传心大道,千秋万世待来人。

作者的学术思想是以儒家的古训为准则。

作者写下这幅对联时,恰逢新文化运动,对一个儒家学术思想较浓的人,感到悲观,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千秋万世之后。

9、移石栽花种草;烹茶酌酒围棋。

此联为上海辛园联,全联自对,上下联亦工对。

10、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新雨初来。

此联为扬州个园春景堂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大名楼题诗楹联:望五湖四海,追君子高风!(绝美组图)中国十大名楼题诗楹联中国自古就有“盛世修史,丰年盖楼”之说,黄鹤楼等中国各大名楼,历来也是文人雅士聚集、唱和、赋诗、泼墨之所,其中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先贤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楼一般也都建在依山傍水之处,背靠巍峨高耸,眼望天高云阔,一派君子之风的浩浩荡荡。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曾在诗中豪言“五湖四海皆一望”,虽是说登山之感,其中的境界胸怀,其实更合于登楼之慨,因高楼往往比高山更富于人文情怀。

君子如楼。

下面,就让我们在对中国十大名楼及其题诗楹联的品读与感悟里,望五湖四海,追君子高风!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

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志怪小说的发展背景下形成。

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

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

还有一说是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唐·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唐·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唐·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

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就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晚望唐·崔珏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岳阳楼唐·刘长卿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

岳阳楼唐·元稹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岳阳楼唐·江为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

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

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登岳阳楼南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岳阳楼明·杨基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嶷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滕王阁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畔,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千古流传。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

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滕王阁诗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题滕王阁北宋·王安国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

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题滕王阁南宋·文天祥五云窗户瞰沧浪,犹带唐人翰墨香。

日月四时黄道阔,江山一片画图长。

回风何处抟双雁,冻雨谁人驾独航。

回首十年此漂泊,阁前新柳已成行。

秋日登滕王阁清·彭孙遹客路逢秋思易伤,江天烟景正苍凉。

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

高士几回亭草绿?梅仙一去岭云荒。

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鹳雀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557-581年),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唐·李益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登鹳雀楼唐·畅诸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林飞鸟上,高榭代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蓬莱阁蓬莱阁,位于山东蓬莱市西北的丹崖山上,最早创建于1070年的宋朝,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以秦始皇访仙救药的历史故事、“八仙过海”的传说和“海市蜃楼”的奇观享誉海内外。

蓬莱阁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阁内各亭、殿、廊、墙之间,楹联、碑文、石表、断碣,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为仙阁增色不少。

蓬莱镇唐·骆宾王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舡。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海上书怀北宋·苏轼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菜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弩守市阔。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望海北宋·苏轼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

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

我行适仲冬,薄雪收浮埃。

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

叁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

安期与羡门,乘风安在哉?茂陵秋风客,劝尔麾一杯。

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

海市诗北宋·苏轼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见于春夏,今岁矣。

”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焉,乃作此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欲构孤亭撑绝顶,烟霞深处可能攀。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阈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绔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大观楼大观楼公园,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

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重建大观楼记》记载:“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华,因其近太华而名。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

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中国名楼。

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清·孙髯翁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阅江楼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阅江楼喻阅江揽胜之意,具有鲜明的古典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

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建一楼阁,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

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登阅江楼明·王阳明因当时无楼,故其“登”应为虚拟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今古新亭一沧情!朱元璋御制阅江楼楹联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天心阁天心阁,位于长沙市中心东南角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为长沙重要名胜,也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长沙星”,因此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

加之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被古人视为呈吉祥之象的风水宝地,人们多愿在此祈福消灾、强世兴家。

“天心阁”其名始见于明末俞仪《天心阁眺望》一诗中。

至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极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阁”,遂盛名于世,而成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之所。

“天心阁”之称,一说据传说而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