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第四章 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节 旅游名联选读

应县木塔联[1]
佚名
俯瞩桑干[2], 滚滚波涛萦似带; 遥临恒岳[3], 苍苍岫嶂屹如屏[4]。
龙德正中天, 四海雍熙符广运[2]; 凤城回北斗, 万邦和谐颂平章[3]。
【注释】 [3] ➢ 风城: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
引凤,凤凰降落京城,后称京都为 风城。 ➢ 回北斗:北斗星回旋。古人认为一 年四季是北斗回旋的结果。后用北 斗回旋含指挥天下之意。 ➢ 平章:指和平与章明。
题太和殿[1]
1
长城山海关联[1]
佚名
两京锁钥无双地[2]; 万里长城第一关[3]。
3
【注释】 [2] 两京:指北京和沈阳。清入关前曾在 沈阳建都称盛京。 [3] 第一关:山海关东城门上有“天下第 一关”的巨匾。
长城山海关联[1]
佚名
两京锁钥无双地[2]; 万里长城第一关[3]。
3
【赏析】 ➢ 这副对联是称颂山海关的名联。联
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1]
2
陈谦
聚五千年浩气, 凝四亿众深情[2], 化万仞泰山, 而成烈魄; 超八百里湖光, 挟七二峰岳色, 壮微躯秭米, 来仰丰碑[3]。
【注释】 [2] 四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 口数据。此为概数。
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1]
2
陈谦
聚五千年浩气, 凝四亿众深情[2], 化万仞泰山, 而成烈魄; 超八百里湖光, 挟七二峰岳色, 壮微躯秭米, 来仰丰碑[3]。
【注释】 [3] 秭米:数目:古代十万为亿,十亿为 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十垓为秭。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单选题】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汉字B.思想C.感情D.语言2.【单选题】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行为 B.思想 C.文字 D.工具3.【单选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
A.筑器B.图画C.刻痕D.结绳4.【单选题】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
A.宋代B.魏晋C.元代D.唐朝5.【单选题】下列关于汉字各种字体的艺术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篆书古朴典雅B.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C.金文风驰电掣,结构紧凑D.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6.【单选题】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B.小篆C.大篆D.甲骨文7.【单选题】诗歌的最大特点是()。
A.民族化B.形式化C.文字美D.骈偶化8.【单选题】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
A.雕刻B.书法C.汉字D.语言9.【单选题】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春秋》B.《尚书》C.《诗经》D.《离骚》10.【单选题】()对于后世诗体发展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三字尾的节奏。
A.汉赋B.诗歌C.小说D.楚辞11.【单选题】()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A.《木兰诗》B.《咏史》C.《孔雀东南飞》D.《四愁诗》12.【单选题】五言诗成于()。
A.战国早期B.秦代C.汉代D.唐代13.【单选题】近体诗成熟于()。
A.秦代B.汉代C.三国时期D.唐代14.【单选题】近体诗又称为()。
A.“今体诗”B.“五言诗”C.“七言诗”D.“绝句”15.【单选题】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
A.韵头B.韵尾C.韵脚D.韵腹16.【单选题】诗词中的对仗就是()。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旅游诗词名篇选读第四节旅游名联选读第五节游记名篇选读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
熟悉:名胜古迹中的著名楹联、历代游记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掌握:古典旅游诗词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一、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
此后,汉字经历了由商周时期的金文,西周后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到唐朝的狂草、楷书、行书等的发展过程。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宋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后世称为宋体,及现在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二、汉字的演变规律汉字的发展,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其演变规律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笔画的线条化;二是字形的符号化;三是结构的规范化;四是字集的标准化。
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一、诗体流变关于诗体的流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曾有“风、雅、颂既忘,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多数篇章都是四言句型,两字一顿,偶数句末押韵,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节奏。
一、诗体流变诗歌形式发生第二次大的改变是楚辞,楚辞一般为七言,在句中第四字用“兮”字,确立了诗歌三字尾的节奏,为七言诗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楚辞与汉赋也有关系,《离骚》也被称为骚体赋。
汉赋的主要特点駢偶化,即上下两句对仗,讲究对仗的形式被后世的格律诗所继承并发展。
五言诗成于汉代,东汉班固的《咏诗》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七言诗成熟晚于五言诗,后汉张衡的《四愁诗》以及三国魏曹丕的《燕歌行》是早期七言诗的代表。
五言诗、七言诗的成熟为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完整版)第四章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图画记事和契刻记事。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来占卜和记事。
()4、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5、汉字表现在笔画的线条化、字形的符号化、结构的规范化、字集的标准化。
()6、诗歌起源于劳动,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形式美。
()7、东汉班固的《西都赋》诗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8、《诗经》分为“风、雅、颂”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9、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
()11、格律诗偶数句末押韵,奇数可押可不押,中间两联须对仗。
()12、古汉语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3、七律的仄起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4、对仗的基本类型包括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15、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的对仗为宽对。
()16、王维《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的对仗为邻对。
()17、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对仗为工对。
()18、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对仗为借对。
()19、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对仗为流水对。
()20、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1、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22、“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属于春联。
()23、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24、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25、对联的主题是上下联连接的纽带、交会点,中长联须讲究起、承、转、结。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旅游诗词名篇选读第四节旅游名联选读第五节游记名篇选读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
熟悉:名胜古迹中的著名楹联、历代游记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掌握:古典旅游诗词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一、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
此后,汉字经历了由商周时期的金文,西周后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到唐朝的狂草、楷书、行书等的发展过程。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到宋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后世称为宋体,及现在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二、汉字的演变规律汉字的发展,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其演变规律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笔画的线条化;二是字形的符号化;三是结构的规范化;四是字集的标准化。
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一、诗体流变关于诗体的流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曾有“风、雅、颂既忘,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多数篇章都是四言句型,两字一顿,偶数句末押韵,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节奏。
一、诗体流变诗歌形式发生第二次大的改变是楚辞,楚辞一般为七言,在句中第四字用“兮”字,确立了诗歌三字尾的节奏,为七言诗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楚辞与汉赋也有关系,《离骚》也被称为骚体赋。
汉赋的主要特点駢偶化,即上下两句对仗,讲究对仗的形式被后世的格律诗所继承并发展。
五言诗成于汉代,东汉班固的《咏诗》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七言诗成熟晚于五言诗,后汉张衡的《四愁诗》以及三国魏曹丕的《燕歌行》是早期七言诗的代表。
五言诗、七言诗的成熟为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4.3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押韵1
平仄2
对仗3
工对 邻对
借对就是一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 中用的是甲义,但同时借用它的乙义 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
《曲江》 杜甫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宽对 借对
流水对
二 诗词格律常识 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押韵1
平仄2
对仗3
工对 邻对
一般的对仗,上句和下句是平行的 两句话,各自意思完整。但也有一 种对仗的上句和下句之间往往一气 呵成,分开来读没有意义,至少是 意义不全。这种对仗被称为流水对。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流、舟、留”,韵母都 是iu,所以它们押韵。
二 诗词格律常识 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押韵1
平仄2
3对仗
➢ 古平声为平,古上、去、 人、声为仄,仄就是不平 的意思。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句话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诗歌形式的流变轨迹。
一 诗体流变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 周初期到春秋中叶305首诗歌,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
➢ “风”指“国风”,为地方民歌,
18
➢ “雅”“颂”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风》,价值最高。
一 诗体流变
➢ 诗歌形式发生第二次大的改变是 楚辞,楚辞是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在楚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创造的。
一 诗体流变
目
二 诗词格律常识
录
三 楹联常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练习题答案及解析复习过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练习题答案及解析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单选题】汉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汉字B.思想C.感情D.语言2.【单选题】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行为 B.思想 C.文字 D.工具3.【单选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中分离出来。
A.筑器B.图画C.刻痕D.结绳4.【单选题】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
A.宋代B.魏晋C.元代D.唐朝5.【单选题】下列关于汉字各种字体的艺术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篆书古朴典雅B.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C.金文风驰电掣,结构紧凑D.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6.【单选题】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B.小篆C.大篆D.甲骨文7.【单选题】诗歌的最大特点是()。
A.民族化B.形式化C.文字美D.骈偶化8.【单选题】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
A.雕刻B.书法C.汉字D.语言9.【单选题】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春秋》B.《尚书》C.《诗经》D.《离骚》10.【单选题】()对于后世诗体发展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三字尾的节奏。
A.汉赋B.诗歌C.小说D.楚辞11.【单选题】()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A.《木兰诗》B.《咏史》C.《孔雀东南飞》D.《四愁诗》12.【单选题】五言诗成于()。
A.战国早期B.秦代C.汉代D.唐代13.【单选题】近体诗成熟于()。
A.秦代B.汉代C.三国时期D.唐代14.【单选题】近体诗又称为()。
A.“今体诗”B.“五言诗”C.“七言诗”D.“绝句”15.【单选题】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
A.韵头B.韵尾C.韵脚D.韵腹16.【单选题】诗词中的对仗就是()。
导游资格证第四章中国文学知识及旅游诗词(真题汇编)

C.柳永《望海潮》 D.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 E.白居易《春题湖上》 【答案】BDE 【解析】杜甫、李白和白居易均为唐代诗人,唐代流行律诗。 【点评】中等难度,考查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也可以应用排除法,《离骚》是 楚辞,《望海潮》是词。
2019文学常识真题 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是人类采用的原始记事方法。(A) A、正确 B、错误
5、中国文学史上,留存诗歌最多的诗人是(B)。 A、李白 B、陆游 C、杜牧 D、柳永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描绘的景点是(C)。 A、鄱阳湖 B、太湖 C、洞庭湖 D、青海湖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盛行于(C)。 A、东周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2018年真题・单选】“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 家”是( )的大门联。 A.成都杜甫草堂 B.邹城孟府
C.曲阜孔府 D.北京恭王府 【答案】C 【解析】根据门联意思可知,描述的是孔老夫子,故选C。 【点评】简单难度,考查对门联文意的理解。
【2018年真题・单选】汉武帝时期设立的负责整理乐谱和采集各地民歌的机构叫 ( )。 A.太学 B.教坊 C.乐府 D.梨园 【答案】C 【解析】“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负责制定乐谱和采集民歌,并 训练乐工演奏,这种歌辞统称为“乐府诗”,又简称为“乐府”。 【点评】简单难度,考查基本的知识识记,知道“汉乐府”就行。
第四章中国文学知识及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真句中演化而面来。 () 【答案】对 【解析】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 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点评】中等难度,平时经常训练的内容,考查基本的知识识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练习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图画记事和契刻记事。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来占卜和记事。
()4、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5、汉字表现在笔画的线条化、字形的符号化、结构的规范化、字集的标准化。
()6、诗歌起源于劳动,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形式美。
()7、东汉班固的《西都赋》诗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8、《诗经》分为“风、雅、颂”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9、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
()11、格律诗偶数句末押韵,奇数可押可不押,中间两联须对仗。
()12、古汉语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3、七律的仄起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4、对仗的基本类型包括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15、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的对仗为宽对。
()16、王维《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的对仗为邻对。
()17、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对仗为工对。
()18、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对仗为借对。
()19、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对仗为流水对。
()20、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21、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22、“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属于春联。
()23、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24、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25、对联的主题是上下联连接的纽带、交会点,中长联须讲究起、承、转、结。
()26、“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第一峰”指的是八达岭。
()27、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28、悬挂张贴的对联必须直写竖帖,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中间有横批。
()29、长白山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是中朝两国的界山。
()30、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颈联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31、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玉人是指韩绰。
()32、白居易《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两句是写景。
()33、对联沿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称为“仄起平落”。
()34、“小李白”陆游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35、陆游《游山西村》的颔联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6、诗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中的“江”指的是长江。
()37、《滕王阁诗》的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38、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39、“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的“三吴”指苏州、常州、湖州。
()40、诗句“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描写“天下第一泉”济南趵突泉。
()41、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祖庭和少林功夫发祥地,故有“禅宗祖庭,武术胜地”之称。
()42、催颢的《黄鹤楼》具有意境美、绘画美、音乐美。
()43、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作者是韩愈。
()44、从正面写南岳衡山祝融峰之高的诗句是“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45、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描绘了肇庆七星岩的湖光山色。
()46、刘禹锡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写照。
()47、瞿塘峡是长江三峡最短最窄之峡以雄、奇、险著称,有“夔门天下险”之称。
()48、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雄关”指娄山关。
()49、布达拉宫集宫殿、城堡、寺院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50、诗句“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的“万里征人”指的是林则徐。
()51、嘉峪关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52、诗句“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的“瑶池”指天山天池。
()53、诗句“乐山佛大世无双,肩并凌云脚踏江”的“江”指岷江、青衣江、大渡河。
()54、“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两京”指北京、南京。
()55、“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是豫园月到风来亭联。
()56、“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是孔府大门联。
()57、“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赞颂的人物是戚继光。
()58、“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言诸葛亮的治蜀。
()59、“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的“天山”指六盘山。
()60、“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的“华岳”指西岳华山。
()61、黄果树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
()62、山西应县木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63、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指重阳节。
()64、汉赋的主要特点是“骈偶化”上下两句对仗。
()65、唐以前的诗以及后人模仿古诗而不按近体诗的格律所写的诗统称为古体诗。
()66、杜甫《春望》的颔联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7、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描写杭州西湖两种不同季节的花。
()68、李白的诗句“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天河”指九华山瀑布。
()69、诗句“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描写“佛、道、儒”三教的武夷山。
()70、阳朔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
()71、五指山是海南岛的最高峰,因五峰耸立形似五指而得名。
()72、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背面碑文是毛泽东书写的150字碑文。
()73、“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的“广运”指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74、镜泊湖古称忽汗海、湄沱湖、毕而腾湖是中国最大高山湖。
()75、“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西递古民居联。
()76、郑成功纪念馆是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年。
()77、彭玉麟、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三杰”。
()78、“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是桂林独秀峰联。
()79、“万里晴空,几片闲云浮海角;一弯碧水,八方游子恋天涯”指海南三亚。
()80、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诗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81、“九寨水清鱼读月,黄龙山静鸟谈天”的作者是候正荣。
()82、云南大理蝴蝶泉以泉、树、蝶为主要景观。
()83、龚自珍《说天寿山》说明了天寿山十三陵的慨况。
()84、《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
()85、“冯冯煴煴”的读音是“pingpingyunyun”。
()86、袁宏道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是公安派的创始者。
()87、《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范仲淹。
()88、诗歌“南宋四大家”是陆游、尤袤、范成大、杨万里。
()89、峨眉山金顶四大奇观是云海、日出、佛光、佛灯,以佛光为最。
()90、黄果树瀑布被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
()91、孔府是我国现在唯一较完整的明代公爵府。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中国最早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2、汉字“形、音、义、用”各方面的标准化表现在()A.字形的符号化B.笔画的线条化C.结构的规范化D.字集的标准化3、()是诗歌的最大特点A.形式美B.意境美C.绘画美D.音乐美4、旅游的灵魂是()A.讲解B.应变C.陪同D.文化5、诗歌起源于()A.生活B.劳动C.宗教D.汉字6、汉赋的主要特点是()A.押韵B.平仄C.对联D.骈偶化7、()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A.屈原的《离骚》B.班固的《汉书》C.班固的《咏史》D.班固的《西都赋》》8、()是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集体A.楷体B.小篆C.宋体D.汉隶9、()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A.《论语》B.《尚书》C.《史记》D.《诗经》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属于()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11、近体诗成熟于()A.汉代B.元代C.唐代D.宋代12、()是写格律诗的圣手A.李白B.杜甫C.王维D.苏轼13、“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作者是()A.龚自珍B.范仲淹C.刘禹锡D.纪晓岚14、()讲究押韵、平仄、对仗A.汉赋B.楚辞C.古体诗D.格律诗15、“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属于()A.工对B.邻对C.借对D.流水对16、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度为()A.39.74米B.37.94米C.34.97米D.37.49米17、()红纸代替桃符A.宋代B.唐代C.明代D.汉代18、“听飞瀑雄声,声声振耳;挹众山彩色,色色娱人”描写的景点是()A.天池B.镜泊湖C.青海湖D.黄果树瀑布19、“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属于()A.工对B.宽对C.借对D.流水对20、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A.《春望》B.《曲江》C.《绝句》D.《登高》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的平仄是()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D.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22、七律的首联是()A.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B.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D.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3、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是孟昶的()A.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B.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C.闲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D.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24、“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者是()A.刘禹锡B.白居易C.王安石D.赵孟頫25、“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属于()A.门联B.堂联C.贺联D.赠联2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属于()A.门联B.堂联C.春联D.赠联27《岳阳楼记》的作者是()A.范仲淹B.滕子京C.刘禹锡D.白居易28、《恒山记》的“冯冯煴煴”读音()A.pingpingyuyu B.pingpingyunyunC.fengfengyuyu D.fengfengyunyun29、“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的“第一峰”是()A.嘉峪关B.山海关C.居庸关D.八达岭30、游记《说天寿山》的作者是()A.刘禹锡B.龚自珍C.袁宏道D.徐弘祖31、“九寨水清鱼读月,黄龙山静鸟谈天”描写黄龙、九寨沟运用的手法是()A.排比B.比喻C.拟人D.夸张32、“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的“天山”指的是()A.六盘山B.祁连山C.贺兰山 D. 昆仑山3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的是()迷人的情调A.苏州B.福州C.杭州D.扬州34、()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是中朝两国的界山A.长白山B.祁连山C.贺兰山 D. 昆仑山35、“三山半落晴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下句是()A.十亩荷花三径竹,四围潭水一房山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C.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D.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36、李白的诗句“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天河”指()A.瀑布B.长江C.银河D.天池37、()是六朝古都A.西安B.南京C.郑州D.开封3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A.王维B.陆游C.杜甫D.李白39、杨慎的诗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景点是()A.九寨沟B.纳木错C.滇池D.洱海40、“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描写()A.黄山莲花峰B.桂林独秀峰C.衡山祝融峰D.恒山玄武峰41、刘禹锡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写的景点是()A.洞庭湖B.九寨沟C.桂林山水D.杭州西湖42、对联“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描写的著名关隘是()A.娄山关B.居庸关C.玉门关D.雁门关43、诗句“三山半落晴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属于()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44、诗句“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的“瑶池”指()A.镜泊湖B.天山天池C.五大连池D.长白山天池45、“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描写的景点是()A.九华山B.武夷山C.华山D.庐山46、诗句“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描写的景点是()A.杭州西湖B.桂林山水C.昆明湖D.七星岩47、“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的上句是()A.三山半落晴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C.十亩荷花三径竹,四围潭水一房山D.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48、“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的“一丸泥”指()A.嘉峪关B.娄山关C.函谷关D.山海关49、“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雄关”指()A.嘉峪关B.居庸关C.山海关D.娄山关50、“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赞颂()的文韬武略A.孙权B.曹操C.刘备D.诸葛亮5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郭沫若赞颂的人物是()A.邓世昌B.戚继光C.郑成功D.岳飞52、()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A.李白B.杜甫C.陆游D.苏轼53、诗句“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是()描写瞿塘峡之险和行船之难A.陆游B.李白C.王安石D.白居易54、()的对联是“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A.嘉峪关B.居庸关C.山海关D.黄崖关55、“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将()与西湖作比较A.洞庭湖B.武夷山C.九寨沟D.七星岩5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陆游的《游山西村》B.刘禹锡的《望洞庭》C.陶渊明的《桃花源记》D.郁达夫的《游武夷》57、“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是赵之谦为()题写的对联A.留园B.狮子林C.沧浪亭D.拙政园58、对联“青冢有请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的“青冢”指()A.武侯祠B.关帝庙C.黄帝陵 D. 昭君墓59、诗句“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作者是()A.自居易B.李白C.杜甫D.李渔60、“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出自()A.《望洞庭》B.《登庐山》C.《游武夷》D.《望海潮》61、“万里晴空,几片闲云浮海角;一弯碧水,八方游子恋天涯”是()A.北山玉皇阁联B.西湖三潭映月联C.豫园三穗堂联D.海角天涯胜迹联62、王十朋的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读音是()A.yun,zhaochao,zhaozhaochao,zhaochaozhaosanB.yun,chaozhao,chaochaozhao,chaozhaochaosanC.yun,zhaozhaochao,zhaozhaochao,zhaozhaosanD.yun,chaochaozhao,chaochaozhao,chaochaosan63、“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古民居联A.西塘B.周庄C.宏村D.西递64、()是中国第一大瀑布被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A.庐山瀑布B.德天瀑布C.壶口瀑布D.黄果树瀑布65、峨眉山金顶四大奇观以()最奇A.日出B.云海C.佛灯D.佛光66、()创“性灵说”对儒家“诗教”表示不满A.袁枚B.袁宏道C.袁宗道D.袁中道6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A.《滕王阁诗》B.《岳阳楼记》C.《望洞庭》D.《黄鹤楼》68、()被称为“天下第一山”“五岳之长”“五岳之长首”A.华山B.黄山C.衡山D.泰山69、()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A.嵩山B.黄山C.衡山D.恒山70、地支“午、申、酉”分别是()A.中午11点至下午1点、下午3点至下午5点、下午5点至下午7点B.中午11点至下午1点、下午1点至下午3点、下午3点至下午5点C.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下午2点至下午4点、下午4点至下午6点D.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下午4点至下午6点、下午6点至下午8点71、对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二百重”运用的手法是()A.引用B.夸张C.比喻D.示现72、()是长江三峡最短最窄之峡以雄、奇、险著称,有“夔门天下险”之称A.巫峡B.虎跳峡C.西陵峡D.瞿塘峡73、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作者是()A.韩愈B.苏轼C.刘禹锡D.白居易74、()是中国禅宗祖庭和少林功夫发祥地A.武当山B.南华寺C.峨眉山D.少林寺75、()写诗的特点是回忌声病、约句准篇、锦绣成文A.沈佺期B.卢照邻C.骆宾王D.王十朋76、()是东北境内海拔最高、喷口最大的火山体A.镜泊湖B.长白山C.五大连池D.天山天池77、()不是“大清三杰”A.彭玉麟B.胡林翼C.曾国藩D.左宗棠78、龚自珍文句“山势尊,故木之华也先;山气厚,故木之华也怒”的“山”是指()A.五台山B.泰山C.天寿山D.恒山79、唐李商隐诗句“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中的“瑶池”是指今()天池A.青海B.浙江C.吉林D.新疆80、我国历史上最早用红纸代替桃木撰写春联是在()A.五代B.唐代C.宋代D.明代81、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插茱萸”反映了汉族()习俗A.重阳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82、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为()A.36.94米B.35.94米C.37.94米D.38.94米三、多项选择题(每题只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文字产生之前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A.结绳记事B.契刻记事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E.语言记事2、唐朝出现的文字是()A.小篆B.隶书C.狂草D.楷书E.行书3、汉字的演变规律主要表现在()A.笔画的线条化B.字形的符号化C.结构的规范化D.使用的广泛化E.字集的标准化4、甲骨文属于()A.拼音字B.表音字C.象形字D.宋体字E.拉丁字5、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分为()三部分A.风B.趣C.雅D.默E.颂6、格律诗要讲究()A.押韵B.形式C.平仄D.对仗E.节奏7、古汉语四声为()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E.书声8、撰写对联必须做到的几个要求是()A.内容相关,上下衔接B.词性相对,位置相同C.平仄相同,音调和谐D.字数相等,断句一致E.横批要画龙点睛,相互补充9、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是()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B.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C.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D.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E.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10、对仗的基本类型有()A.工对B.长对C.宽对D.借对E.流水对11、属于借对的有()A.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E.思家步月清宵立,忆第看云白日眠12、对联的中长联讲究()A.起B.承C.转D.结E.合13、下列关于范成大《峨眉山佛光记》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者并没有登上金顶B.作者是在夏天游览峨眉山C.作者认为佛光其实是观者自见其形D.作者知道旁边的瓦屋山也能观赏到佛光E.作者观赏到了峨眉山云海和远方的大雪山14、对联“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中“两京”指的是()A.北京B.沈阳C.南京D.天津E.西安15、“乐山佛大世无双,肩并凌云脚踏江”中的“江”指的是()A.岷江B.大渡河C.嘉陵江D.金沙江E.青衣江16、徐霞客的《游黄山记》曾着意加以描述的有()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E.佛光17、下列关于《苏幕遮·青海湖》说法正确的是()A.“苏幕遮”是词牌名B.作者是当代诗人乐时鸣C.词句“懒散鸬鹚礁上醉”中“鸬鹚”指的是“鱼鹰”D.词句“雁鸥来,繁子嗣”描写的是青海湖鸟岛的景色E.词句“鸟语人喧,都道江山瑞”中“瑞”的是意思是“秀丽”18、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句有()A.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B.松排山面千重叠,月点波心一颗珠C.十亩荷花三径竹,四围潭水一房山D.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E.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19、“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的“三吴”指()A.苏州B.杭州C.常州D.湖州E.福州20崔颢的《黄鹤楼》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有()A.意境美B.绘画美C.音乐美D.语言美E.景色美21、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A.山西五台山B.湖北武当山C.安徽九华山D.浙江普陀山E.四川峨眉山22、诗歌的“初唐四杰”是()A.王勃B.杨炯C.沈佺期D.骆宾王E.卢照邻23、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是()A.庐山B.莫干山C.鸡公山D.北戴河E.避暑山庄24、布达拉宫集()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A.宫殿B.寺院C.坛庙D.陵墓E.城堡25、北京故宫的三大殿是()A.太和殿B.崇政殿C.保和殿D.中和殿E.交泰殿26、明代长城的三大名关是()A.山海关B.居庸关C.玉门关D.黄崖关E.嘉峪关27、世界三大奇塔是()A.意大利比萨斜塔B.妙应寺白塔C.应县木塔D.巴黎埃菲尔铁塔E.西安小雁塔28、吉林北山清代修建的建筑有()A.药王庙B.关帝庙C.玉皇阁D.大成殿E.坎离宫29、苏州四大名园是()A.留园B.豫园C.拙政园D.沧浪亭E.狮子林30、沈佺期写诗的特点是()A.回忌声病B.平仄合律C.锦绣成文D.约句准篇E.对仗工稳31、中兴四大名臣是()A.彭玉麟B.胡林翼C.沈佺期D.左宗棠E.曾国藩32、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是()A.蓝天B.白云C.珠海D.石奇E.金沙滩33、赵藩的《成都武侯祠联》称颂诸葛亮善用()的策略克敌制胜的文韬武略A.攻心B.治蜀C.放箭D.审势E.识人34、“九寨水清鱼读月,黄龙山静鸟谈天”描写()A.黄龙B.黄山C.七星岩D.镜泊湖E.九寨沟35、云南大理蝴蝶泉以()为主要景观A.蝴蝶B.瀑布C.花D.泉E.树36、黄河水系的()发源于六盘山A.泾河B.沁河C.汾河D.葫芦河E.清水河37、公安三袁是()A.袁枚B.袁宏道C.袁宗道D.袁中道E.袁崇焕38、袁宏道认为杭州西湖之美在()A.月夜B.春月C.夕岚D.朝烟E.晚霞39、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的泰山景色是()A.奇松怪石千姿百态B.訇訇飞瀑声喧势急C.南天胜景变化无穷D.层峦叠嶂似墨如画E.洞天奇景曲径通幽40、范仲淹《岳阳楼记》全文分五段说法正确的有()A.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B.第二段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C.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D.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E.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41、下列诗句出自康有为《登万里长城》的有()A.山云吞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B.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C.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D.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E.西北天地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42、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其要求有()A.情文并茂B.上下联结构相同C.平仄协调D.下联尾字收平声E.对仗工整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参考答案判断:1B、2A、3A、4A、5A、6A、7B、8A、9A、10A、11A、12A、13B、14A、15A 16B、17B、18A、19A、20A、21A、22A、23A、24B、25A、26A、27A、28A29A、30A、31A、32B、33A、34A、35A、36B、37A、38A、39A、40A、41A 42A、43B、44B、45A、46B、47A、48A、49A、50A、51B、52A、53A、54B55B、56A、57B、58B、59B、60A、61A、62A、63A、64A、65A、66B、67A68A、69A、70A、71A、72B、73A、74A、75A、76A、77B、78A、79A、80A 81A、82A、83A、84A、85A、86A、87A、88A、89A、90A、91A单选:1A、2D、3A、4D、5B、6D、7C、8C、9D、10B、11C、12B、13D、14D、15C 16B、17C、18B、19D、20A、21B、22A、23A、24C、25A、26D、27A、28B29D、30B、31C、32B、33D、34A、35C、36A、37B、38B、39C、40C、41C42C、43C、44B、45C、46D、47D、48C、49D、50D、51C、52C、53D、54C55B、56A、57D、58D、59B、60B、61D、62A、63D、64D、65D、66A、67B 68D、69B、70A、71B、72D、73C、74D、75A、76B、77B、78C、79D、80D81A、82C多选:1AB、2CDE、3ABCE、4BC、5ACE、6ACD、7ABCD、8ABD、9AC、10ACDE 11DE、12ABCD、13BDE、14AB、15ABE、16ABCD、17ABCD、18BCD、19ACD 20ABC、21ACDE、22ABDE、23ABCD、24ABE、25ACD、26ABE、27ACD28ABCE、29ACDE、30ACD、31ABDE、32ACE、33AD、34AE、35ADE、36ADE 37BCD、38ABCD、39ABCD、40ACDE、41AD、42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