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方法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沉积物及其成因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沉积物及其成因第三章第四纪沉积物及其成因1.简述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并讨论其原因第四纪沉积物的概念:沉积在陆地或水盆地中的松散的矿物质颗粒或有机物质,如砾石、砂、粘土、灰泥、生物残骸等。
多来源于母岩风化产物、火山喷发物、有机物、宇宙物质等。
第四纪沉积物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沉积体),具有一定的成分、结构、构造特征(与一定的沉积环境相联系),一般具有成层性(沉积地层) 第四纪形成的松散岩石一般称之为“堆积物”、“沉积物”、“沉积层”河流:冲积物、冲积层洪流:洪积物、洪积层岩性松散习称“松散堆积物”,也有胶结甚至固结的成因多样岩性岩相变化快同期沉积物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相变,厚度小而多变(山顶到山脚),划分对比困难,研究难度大厚度差异大不同程度地风化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2.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判定标志有那些,如何应用成因标志沉积学标志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产状、沉积体形状地貌学标志直接地貌标志:根据堆积地貌的形态可以判别堆积物的成因河流--阶地洪流--洪积扇间接地貌标志:利用剥蚀地貌推断其相关沉积物的成因和时代相关沉积物环境标志(1)物理环境标志包括对沉积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气温、降水、外动力作用类型、强度及其方向、古地磁环境等参数黄土、岩盐、石膏--干旱红土风化壳--温暖、潮湿(2)化学环境标志与沉积物有关的水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等的化学成分与区域地球化学性质(3)生物环境标志与沉积物形成有关的指示性动物植物化石和遗迹海相化石淡水化石其他陆相生物化石3.简述砾石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内容砾性砾径砾向砾态砾石表面特征风化程度研究方法选择层位或地点研究区:1m2为宜分区分块(10×10cm)统计砾向、砾经、表面特征,然后(打碎砾石),研究其岩性和风化程度记录并制图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地貌学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及学科地表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变历史研究地表环境的重要学科简述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分类记两个数字:全新世:1.17万年第四纪:2.588百万年第一章绪论(讲课2学时)第二章地貌学基本概念(讲课6学时)第三章第四纪地质学基本问题(讲课10学时)第四章第四纪主要沉积物与地貌(讲课10学时)第五章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讲课2学时)第四纪生物界特征及其研究意义牙式,植被的垂直分带,古文化,文化层,文化期,石器,文化遗存,植被带平行移动牙式:上下齿类各一半的齿序和齿类数植被的垂直分带在任何一个纬度带,第一带与地面相同,往上分别相当于此带以北的带。
第四纪沉积物研究

2、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 (1)原则: 根据所造成沉积物的主要动力条件。
单一成因 一种动力 al 复合成因 两种以上动力dlp、alp、pld 成因不明 pr
• (2)方法: A、综合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数学地质--定量法。
3、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析及其分类
• (1)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分析过程图
一、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
• 1、基本特征
(1)岩性松散
是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重要特征。除海滩岩、火 山岩、强钙质胶结的沉积物外。
1、基本特征
• (2)成因多样 • 几乎包括了所以外力成因的沉积物。
1、基本特征
• (3)岩性岩相变化快
eluvium
dl pl
al alp l
1、基本特征
• (4)厚度差异大 • 厚度从0米到数百米。
物
冲湖积物
类 型 成因亚类
gl
终积 侧积 底积等
gfl
lgl
ts
石海 融冻泥石流
eol
eol-ls
eld
eld
alp
all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分类 续2
大类 成因组
成 因 类 型 成因亚类
海陆
河口堆积物
mcm
过渡 海陆交互 泻湖堆积物
mcl
系统
三 角 洲 堆 积 物 dlt
类 型 成因亚类
el
各种风化壳
pd
现代土壤 古土壤
col
dp
sl
dl
pl
扇顶 扇形 边缘相
al
河床 河漫 牛轭湖
df
ca
化学 角砾 骨化石
cas
call
第四纪沉积物影像岩石单元野外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TerraSAR-X数据 卫星制图 三维制图

从遥感角度而言,第四纪沉积地层易于解译划分,这主要与其空间分布与成因联系密切相关。
基本表现出不同成因类型的沉积物在卫星图像上以特定的影像单元特征显示。
因此,以其为基础建立的影像岩石单元具有地层单位划分意义。
而且,代表着特定的成因类型或复合成因类型。
所以说第四纪沉积物的野外地质调查,也就是对影像岩石单元的调查。
由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复杂、沉积物的岩性、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所含动、植物群和含矿性均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调查中观察的内容和要点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
(1)岩性调查。
对不同岩性的第四纪沉积物,应观察描述其厚度、产状、颜色、结构、构造及变化情况。
(2)成因类型调查。
主要依据影像岩性单元特征,结合第四纪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及所含动、植物群进行成因类型的判定。
(3)含矿性调查。
当发现的泥炭、砂矿等矿产时,应查明其产状、分布规模,并进行适量的样品采集,为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
(4)生物化石采集。
在适当的地点和沉积物类型中注意寻找哺乳动物化石或孢粉样、微体古生物样品的采集。
(5)新构造运动表现。
从阶地结构特点、剥夷面的变化、第四纪变形以及地形切割强度等方面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强度。
(6)地形地貌的特征。
通过第四纪沉积物地形地貌特征变化,总结影像岩石单元特征变化
规律,进行成因与形成年代分析。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划分标志

图1 剥离红土后的网纹显示出根系特征 根据照片绘制, 图中标尺为10 cm. (a) 九江, (b) 赣州, (c) 宣城
图2 网纹白色部分的中心含有根系中柱(Stele)遗迹 根据实物绘制, 图中标尺为1 cm, 样品采自江西九江.
(a), (b)为纵切面, (c)为横切面
F 颗粒的表面特征 擦痕、 擦口、压痕、撞痕、砸痕
G 风化程度 全风化 半风化 未风化
(3)第四纪碎屑沉积物特征的统计与 分析
I. 砾石统计分析
砾石测量记录表
扁平
砾砾 砾 径
面磨
石石
产状
编 成 长 轴中 轴短 轴倾 倾园
号 分 (a) (b) (c) 向 角
度
其他特征
(风化程度 等)
年月 日
测量人:
记录人:
砾石测量资料的统计方法
Ⅱ 粒度分析
A 、粒度特征研究
a 粒度分析——资料获取
筛析法 移液法 激光粒度分析
b 资料整理
图件:
① 直方图 ② 频率曲线 ③ 累积频率曲线 ④ 正态概率曲线 ⑤ C-M图解
⒈ 频率
曲线;
三
⒉ 累积
Q3
曲线;
种
⒊ 对数
中国科学家从我国的地质情况出 发赞成将底界放在松山/高斯磁 极性界线处(2.6Ma)(安芷生、 艾莉,2005),即赞成将格拉斯 阶归入第四系。
进一步研究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四纪下限问题 全球气候显著变冷 人类出现
N-Q连续沉积剖面 找出显著降温的界限——下限
准确的定年 对界限进行准确定年
………
厚度
① 沉积物的岩性描述
第四纪古环境研究方法

antiquitatis)、鼠兔(Ochotona)等
喜暖型
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巨貘(Megatapirus)、剑齿象(Stegodon)、大熊猫
(Ailurus)、竹鼠(Rhizomys)、豪猪(Hystris)、水牛(Bubalus)、象(Elephas)等
北方型(古北界) 田鼠(Microtus)、鼢鼠(Myospalax)、鼠兔(Ochotona) 、猛犸象(Mammuthus)、
T=5.441-0.079X1+0.073X2+0.04X5-0.08X7-0.056X8-0.013X9-0.014X10+0.018X12 式中:R 为降雨量,T 为年平均温度,X1 为桦属,X2 为栎属,X3 为核桃属,X4 为榛属,X5 为松属,X6 为鹅耳枥属,X7 为云杉,X8 为莎草科,X9 为麻黄属,X10 为蒿属,X11 为藜科, X12 为菊科,X13 为禾本科。
地貌类型 冰斗 古冰楔
冻融皱褶
表 11-5 一些特殊地貌的气候指标 形成条件
形成于雪线附近 形成于多年冻土区,气候寒冷 形成于多年冻土区,气候寒冷
指示年均气温(上限) 可与现今雪线气温比较
低于-5C~-9C 低于 0C
冰斗
温度变化=H冰斗高度变化值km×6.0
(2)几种特殊地貌
古冰楔
砾石层中古冰楔
第四纪古环境研究方法
一、沉积学方法 二、古生物学方法 三、地貌学方法 四、矿物学方法 五、地球化学方法 六、同位素方法 七、磁化率方法 八、植物硅酸体方法 九、有机高分子方法
一、沉积学方法
1、沉积构造 沉积构造可以反映水动力条件和沉
积环境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第四纪沉积物是指第四纪时期因地质作用所沉积的物质,一般呈松散状态。
在第四纪连续下沉地区,其最大厚度可达1000米。
第四纪沉积物中最常见的化石有哺乳动物、软体动物、有孔虫、介形虫及植物的孢粉。
这些化石,有助于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时代和成因.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主要有物理年代学方法、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法、其他方法一、物理年代学方法物理年代学方法是利用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热、电、磁性等)测定沉积物的年龄的方法。
如古地磁法、热释光(TL)、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裂变径迹法等。
1、古地磁学方法古地磁学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余磁性的极性正反方向变化,与标准极性年表对比,间接测量岩石年龄的方法。
他的实质是相对年代学和绝对年代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古地磁数据建立极性时(世、期)和极性亚时(事件)的相对顺序,再运用同位素(主要是K—Ar法)测定他们各自的年代,继而建立统一的磁性年表。
(1)基本原理A.过去地质历史时期与现代一样,地球是一个地心轴偶极子磁场。
B.含有铁磁性矿物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而被磁化,磁化方向与当时的磁场方向一致。
a.沉积岩:沉积剩余磁性。
b.火成岩:居里点之下,称为热剩磁。
居里点温度一般在500~650℃(表)C.不同时期磁场是变化的,因此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磁场特征也是变化的:变化包括磁极移动(106—109年)和磁场倒转(104-106)。
(2)古地磁极性年表(A.Cox)古地磁极性年表是根据一系列主要用K-Ar法测定年龄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极性变化事件编制的地磁极性时间表。
目前用于第四纪研究的极性年表是A.Cox 等1969年根据陆地和大洋已有的140多个数据拟定的5MaB.P.以来的地磁极性时间表,后经许多研究者补充修正,综合成表。
(3) 测年范围及应用条件:无时间限制,整个第四纪都可以。
剖面沉积连续、厚度巨大的细粒沉积层。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第四纪沉积物是指第四纪时期因地质作用所沉积的物质,一般呈松散状态。
在第四纪连续下沉地区,其最大厚度可达1000米。
第四纪沉积物中最常见的化石有哺乳动物、软体动物、有孔虫、介形虫及植物的孢粉。
这些化石,有助于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时代和成因.第四纪沉积物年代测定方法主要有物理年代学方法、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法、其他方法一、物理年代学方法物理年代学方法是利用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热、电、磁性等)测定沉积物的年龄的方法。
如古地磁法、热释光(TL)、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裂变径迹法等。
1、古地磁学方法古地磁学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余磁性的极性正反方向变化,与标准极性年表对比,间接测量岩石年龄的方法。
他的实质是相对年代学和绝对年代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古地磁数据建立极性时(世、期)和极性亚时(事件)的相对顺序,再运用同位素(主要是K—Ar法)测定他们各自的年代,继而建立统一的磁性年表。
(1)基本原理A.过去地质历史时期与现代一样,地球是一个地心轴偶极子磁场。
B.含有铁磁性矿物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而被磁化,磁化方向与当时的磁场方向一致。
a.沉积岩:沉积剩余磁性。
b.火成岩:居里点之下,称为热剩磁。
居里点温度一般在500~650℃(表)C.不同时期磁场是变化的,因此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磁场特征也是变化的:变化包括磁极移动(106—109年)和磁场倒转(104-106)。
(2)古地磁极性年表(A.Cox)古地磁极性年表是根据一系列主要用K-Ar法测定年龄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极性变化事件编制的地磁极性时间表。
目前用于第四纪研究的极性年表是A.Cox 等1969年根据陆地和大洋已有的140多个数据拟定的5MaB.P.以来的地磁极性时间表,后经许多研究者补充修正,综合成表。
(3) 测年范围及应用条件:无时间限制,整个第四纪都可以。
剖面沉积连续、厚度巨大的细粒沉积层。
(4) 应用情况:方法成熟,广泛应用。
探索第四纪钻探岩心沉积物颜色测量新方法

第40卷 第4期2018年8月地 震 地 质SEISMOLOGY AND GEOLOGY Vol.40,No.4Aug.,2018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8.04.014探索第四纪钻探岩心沉积物颜色测量新方法何付兵1,2) 徐锡伟1) 郑桂森3) 孙永华2)张 巍2) 李 莉2) 李瑞杰2)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2)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 1001953)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摘 要 文中提出1种基于数字图像分析法测量第四纪沉积物颜色的新方法,其操作简单快捷,可节省测试成本和时间,提高沉积物颜色研究效率。
为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其测量成果同传统色度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1)传统沉积物颜色测量方法和数字图像颜色测量方法都受沉积物颗粒粒级制约。
细砂及其以细颗粒可开展沉积物颜色研究,中砂、粗砂误差较大。
同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数字图像法可减小粗碎屑沉积物颜色继承色干扰;2)碎屑沉积物粒级和含水量影响数字图像法沉积物颜色数值。
一般来说,数字图像法获得的湿色数值低于使用分光测色仪所获得的干色数值,且颜色数值变化幅度更大,色度/亮度曲线表现出更大波状起伏;3)同传统沉积物颜色测量方法相比,数字图像法颜色测量红度、黄度具有较好一致性,而亮度受光照不均一影响,产生一定误差。
采用沉积物数字图像提取沉积物颜色信息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室内实测方法,用于建立更加复杂的沉积环境下较为完整的沉积物颜色序列,为第四纪地层划分、古气候研究、古土壤识别和古地震事件识别提供数据资料,拓展色度学在地质方向的应用。
关键词 钻孔岩心 第四纪沉积物 色度测量 数字图像分析 地学应用中图分类号:P5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967(2018)04-0920-15〔收稿日期〕 2017-08-21收稿,2018-01-13改回。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214201)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北京平原区第四纪沉积物颜色特征定量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共同资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砂和粘土的成因标志
※粒度分析
粒度参数
平均粒度 分选性
粗、细含量 峰值高低
标准差
偏度
峰态
σ值
等级
Sk值
等级
Kg值
等级
<0.35 0.35—0.5 0.5—0.7 0.7—1.0 1.0—2.0 2.0—4.0
4.0
分选极好 分选好
分选较好 分选中等 分选较差 分选很差 分选极差
+1.0—+0.3 +0.3—+0.1 +0.1—-0.1 -0.1—-0.3
分样
粒度分析步骤 洗样
洗盐:对海、泻湖和盐湖等样品,将样品置于高烧杯中, 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后静置过夜,第二天将杯中清水吸去, 再加清水,搅拌静置过夜,如此重复3次即可。 除去有机质:通过过氧化氢(H2O2)去处沉积物中的有 机质。在盛样品的高烧杯中加入6%的H2O2,用玻璃棒 搅拌,过一夜再加一次H2O2,直至没有气泡产生即说明 有机质已全部氧化,过量的H2O2用加热法排除。 去钙胶结物:盐酸去除;加10%左右盐酸于放有样品的 高烧杯,用玻璃棒搅拌后放置第二天,除去清液,再加 盐酸,如此反复至不再起泡,然后换清水,搅拌,过夜, 吸去清液,加水洗至无钙离子和氯离子为止。
式,推出沉积物的来源、搬运动力和沉积 环境
粒度分析步骤
• 样品预处理
– 分样:均匀将样品分成几份——缩分 – 洗样:洗去沉积物中的杂质
粒度分析步骤
将拌匀的样品平摊在纸上,在样 品上划十字,将样品分为相等的 四分,分别取对角的两分混和在 一起,就将样品缩分为一半了, 以此类推。 注意:缩分准确与否是决定分析 的样品是否真正具有沉积物代表 性的关键,故缩分必须有同一分 析人员亲自作。
2、第四纪沉积物的命名
第四纪沉积物的二元法命名
(砂砾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物的三元法命名
(砂、粉砂、粘粒沉积物)
3、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的相关性
• --剥蚀区地貌发展的同时在相邻的堆 积区一定有相应的堆积。
• 如何证明相关性? • (1)岩性成分是否来自供源区; • (2)看每期沉积物的粒度变化;
粒度测试结果分析(图件)
• 直方图:常以粒径区间(组距)为横坐标,
以频率(或频数)为纵坐标做成的一种最
简单的统计图。它是以矩形面积代表频率
(或频数)的分布。可以一目了然的表示
出各样品粒度的变化,众数的位置和移动、
偏度情况等。
体积 (%)
6
5
4
3
2
1
0-3.3
-0.8
1.7
GWL-40, 2003年11月10日 15:06:42
(1)沉积学标志※
●A、岩性 ●B、结构 ●C、构造 ●D、产状 ●E、沉积体形状
(1)沉积学标志
●A、岩性 a、砾石 砾性 岩性单一/复杂? 近源/远缘? ★ 砾径 (a、b、c轴) ★ ★ 砾向 (ab面 a轴) ★ ★ ★ 砾态(圆度 球度 扁平度) ★ ★ ★ 砾石表面特征(擦痕 擦口 压痕 撞痕 砸痕) 风化程度 (全风化 半风化 未风化〕
粒度测试结果分析(图件)
概率累积曲线图
将累积曲线的纵坐标累积频率的算术值改为概率质作出 的图即是概率值累积曲线图。 沉积物的粒度成分因搬运方式不同,可分为推移、跃迁 和悬移3各粗细不同部分,它们各成对数正态分布,在 图上分为几个直线段,斜率代表分选程度,越大,分选 越好 优点:为沉积物的直接对比提供许多定量指标,便于肉 眼与正态分布作比较,还可以进一步说明颗粒的搬运状 态 缺点:不如直方图那样容易确定众数值和众数组
• 方法:筛析法、激光粒度仪 • 图件:
–直方图 –频率曲线 –累积频率曲线 –正态概率曲线 – C-M图
• 粒度参数
粒度分析步骤
• 获得基本的粒度资料,包括样品接收、处 理和进行机械分析
• 机械分析所获得的资料作成各种图表 • 计算各有关参数和绘制相关图式 • 用各种方法分析研究这些资料、数据和图
海滩环境
• 判别冰碛和冰水沉积环境公式
Y=-00256MZ+0.03501σ2+0.02578SK-0.01549KG 当Y <0.8133时,属冰水沉积环境, Y >0.8133时,
属冰碛环境
※石英砂表面微结构分析
• 石英砂的选择
– 选取0.5-0.25mm的中、细砂
• 石英砂的处理
– 筛分,选所需粒级,取3-5g样于浓盐酸 中,煮沸10分钟,蒸馏水洗净、烘干
-0.3—-1
很细偏 细偏
近于对称 粗偏
很粗偏
<0.67 0.67—0.9 0.9—1.11 1.11—1.50 0.50—3.00
>3.00
很宽 宽
中等 窄
很窄 非常窄
※粒度分析
• 判别风和海滩环境公式
应用
Y=-3.5688MZ+3.7016σ2-2.0766SK+3.1135KG 当Y <-2.7411时,属风成环境, Y >-2.7411时,属
• (3)蒸完放凉后加入适量10%HCl(1—2ml),再靜置24小 时(溶解生物钙,生成CaCl2)滴管析出清液;
• (4)用pH试纸测试其pH值,加入蒸馏水稀释,直至沉积 物再次沉积(24小时);
• (5)重复第四步,直至pH值呈中性;
• (并6用)超抽声去波蒸清馏洗水机,振加荡入100分.05钟m后ol上/L机的测Na量PO。3分散剂约10ml,
21 砾性:不同成因的沉积物砾石的岩性不同。
冰川漂砾
砾性
片流 简单 洪流 较简单 河流 复杂 冰川 较简单 重力 最简单
(1)沉积学标志
砾径
泥 石 冰 流 洪冲湖 风 碛 堆 积积积 积 物 积 物物物 物
大 砾径 小
冰碛物 差 分选 好
风成沙
23
砾态
圆度
24
砾态
圆度
海滩砾石
洪积砾石
河流砾石
方法:激光粒度仪
• 样品前处理步骤如下:
• (1)取0.5—1g(粗砂可适量增加)样品放入50ml烧杯中, 加入约烧杯容量1/2的自来水浸泡样品,加入2—3滴 10%H2O2,靜置24小时(有机质挥发,生成CO2);
• (2)24小时后(无气泡产生),用电炉蒸样品,使反应 剩余的H2O2挥发出来;
粒度分布
6.3
8.3
10.3
粒度(Phi 单位)
12.3
14.3
分析(图件)
累积曲线图(又称累积百分含量图)
用来表示大于一定粒级的百分含量的统计图,以粒 度为横坐标,以粒度频率累积分布为纵坐标,由于 粒度分布一般属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故其曲 线呈S形。 优点:可用分组或不分组的资料作图,曲线形状不 太受分组间隔大小的影响,可从曲线上读出分布的 四分位值或任意分位置,以供粒度参数计算用 缺点:不如直方图那样容易确定众数值和众数组
痕线、弯曲钩,磨圆度高,表面具贝壳状断口和
SiO2沉淀、具有方向性的溶蚀沟和溶蚀坑 – 大陆架砂:磨圆度好,溶蚀孔,Si质沉淀物,具
明显的成岩作用标志
※石英砂表面微结构分析
• 1、基本特征
(1)岩性松散
是确定第四纪沉积物的重要特征。除海滩岩、火 山岩、强钙质胶结的沉积物外。
1、基本特征
• (2)成因多样 • 几乎包括了所以外力成因的沉积物。
1、基本特征
(3)岩性岩相变化快
el
dl
pl al
all l
1、基本特征
• (4)厚度差异大 • 厚度从0米到数百米。
北京平原区 第四系厚度 等值线图
结合野外标志,运用统计方法,依据表 面特征组合解释沉积环境。
扫描电 镜下石 英砂的 观察
※石英砂表面微结构分析
• 石英砂粒的外形特征
– 磨圆度、扁平度等
扫描电镜下石 英砂的观察
• 石英砂的表面特征
– 原形特征:结晶条件直接遗留的一切迹象。
包括:颗粒的形态、结晶体生长形态、火山玻璃壳、 包裹体及作用、贝壳状断口、熔融痕迹
• 制样
– 任选15-20颗石英砂(能概括反映样品的 全部颗粒形态特点),固定在样品托上, 镀一层厚200的金钯合金。
※石英砂表面微结构分析
• 原理:高倍放大
• 基本原则:环境因素是沉积物上机械、 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影响反映的总体, 各种因素互相作用、干扰,改变颗粒的 原始特征(原生形),使颗粒获得特定 区域逗留的典型形状(它生形),故需 研究每种类型迹象、互相影响和颗粒表 面形态之间的联系。
1、基本特征
• (5)不同程度地风化 • 早更新世:全风化到半风化 • 中更新世:半风化 • 晚更新世:薄的风化皮 • 全新世:未风化
1、基本特征
• (6)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 • 尤其洞穴堆积。
2、第四纪沉积物的命名
• 砾石、砂、粘土。 • 进一步细分采取二元法命名。
– 例如:据砂和粘土的含量划分 – 砂、亚砂土、亚粘土、粘土。
粒度分布
4.2
6.7
9.2
粒度(Phi 单位)
11.7
14.2
粒度测试结果分析(图件)
频率曲线图
将直方图上各矩形上边中点连成一圆滑曲线,即 是频率曲线。也可直接从累积曲线上求得,即频
率曲线是累积曲线的微分
优点:能更准确的确定众数值和偏度的情况
7
6
5
4
3
2
1
0-1.7
0.3
2.3
4.3
GWL-40, 2003年11月10日 15:06:42
第四章 第四纪沉积 物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第四纪沉积物 的研究方法
• 一、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 • 二、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研究方法 • 三、各种成因沉积物的野外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