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20篇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20篇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1)完全反应后生产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0.4 19.6%【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2)设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2442Zn+H SO=ZnSO+H982100gx0.4g98100gx =20.4gx=19.6%答|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 10g,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67.5%【解析】【分析】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图示数据可以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锌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由图示数据可知,当加入20g 稀硫酸时,合金中的锌恰好反应完全,产生0.1g 氢气。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ag 。

2442n +H SO nSO H 652ag0.1g Z Z =+↑ 65a =20.1,解得a=3.25g 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10g-3.25g=6.75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6.75g 10g×100%=67.5%,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3.一同学取来某品牌的钾肥(主要成分硫酸钾,还含少量的氯化钾)共200克,投入到908克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经过滤后得到硫酸钡沉淀233克和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

请帮他计算:(注明:K 2SO 4+ BaCl 2= BaSO 4↓+2KCl )(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工具,它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于初三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针对初三学生的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

1. 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答案:2H₂ + O₂ → 2H₂O解析:根据氢气和氧气的元素符号H₂和O₂,以及反应生成的水的元素符号H₂O,我们可以得到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

2. 碳酸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答案:CaCO₃ → CO₂ + CaO解析:根据碳酸钙的元素符号CaCO₃,二氧化碳的元素符号CO₂,以及氧化钙的元素符号CaO,我们可以得到方程式CaCO₃ → CO₂ + CaO。

3. 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答案:N₂ + 3H₂ → 2NH₃解析:根据氮气的元素符号N₂,氢气的元素符号H₂,以及氨的元素符号NH₃,我们可以得到方程式N₂ + 3H₂ → 2NH₃。

4. 硫酸与钠氢碳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答案:H₂SO₄ + NaHCO₃ → CO₂ + H₂O + Na₂SO₄解析:根据硫酸的元素符号H₂SO₄,钠氢碳酸的元素符号NaHCO₃,以及产物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钠的元素符号CO₂、H₂O 和Na₂SO₄,我们可以得到方程式H₂SO₄ + NaHCO₃ → CO₂ +H₂O + Na₂SO₄。

5. 磷酸与钠氢碳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磷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答案:H₃PO₄ + NaHCO₃ → CO₂ + H₂O + Na₃PO₄解析:根据磷酸的元素符号H₃PO₄,钠氢碳酸的元素符号NaHCO₃,以及产物二氧化碳、水和磷酸钠的元素符号CO₂、H₂O 和Na₃PO₄,我们可以得到方程式H₃PO₄ + NaHCO₃ → CO₂ +H₂O + Na₃PO₄。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1) P + O2 点燃P2O5(2) C + O2点燃CO(3) Al + O2点燃Al2O3(4)Fe + O2 点燃Fe3O4(5) Mg + O2点燃MgO(6) H2O2MnO2 H2O + O2↑(7) H2O H2↑+ O2↑(8) H2+ O2点燃H2OCuSO4 +NaOH —Na2SO4+ Cu(OH)2Mg + HCl —MgCl2+ H2↑KMnO4—K2MnO4+ MnO2+ O2↑Al + CuSO4 —Al2(SO4)3+ CuZn + HCl —ZnCl2 + H2↑CH4+ O2点燃CO2+ H2OC + CO2高温CONH3+ O2催化剂NO + H2OCO + Fe2O3高温Fe + CO2二练习1 在X + 2O2===CO2+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O B .CH4 C .CH3OH D.C2H4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 C2H4B. C2H4O C . C2H6D .C2H6O2在4Cu + 10HNO3 = 4Cu(NO3)2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 .NO B. NO2C. N2O D. N2O33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 B. A2B2C. AB3D.A2B34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5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4.4克CO2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B.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 .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6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A .1 :1 B.2 :1 C. 2 :32 D .4 :327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 2O (气)H 2+CO ,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 .元素的种类B .分子的种类C .原子的数目D .物质的总质量【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故选B 。

3.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 .H 2B .Cl 2C.NaOH D.Na2CO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饱和食盐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碳酸钠,故选D。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1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1

即 W 中不含有氧元素,故 C 正确;
D、W 中碳、氢元素质量比= 选C
,故 D 错误。故
4.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t1 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从 0 到 t1 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所以,丙为反应物, 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 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 C、 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t1 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 C。
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
同,错误;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
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 B。
11.FeS2 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 SO2,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 2X+8SO2,则 X 的化学式为
A.FeO
B.Fe3O4
C.Fe2O3
D.FeSO4
【答案】C
【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S2+11O2
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 类、数目不变,则 2X 分子中含有 4 个铁原子和 6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铁原子 和 3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Fe2O3。故选 C。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程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如何正确书写化学⽅程式》练习题⼀、单选题(本⼤题共16⼩题,共32.0分)1. 下列关于书写化学⽅程式的原则和步骤,叙述正确的是 ( )A.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 凡是⽓体物质应标上“↑”C. 凡是注明“点燃”条件都可以⽤“△”符号代替D. 因配平需要可改动化学式中右下⾓的数字2. 在反应□SO 2+□H 2S =□H 2O +□S 中,⽅框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应该对应的是( )A. 1,3,3,2B. 1,2,2,3C. 1,2,3,2D. 1,3,2,3 3. 下列描述与化学⽅程式表⽰⼀致的是( )A. 碳在空⽓中充分燃烧B.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C. 红磷在空⽓中充分燃烧D. 镁带燃烧4. 下列化学⽅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KClO 3=MnO 2KCl +O 3↑B. H 2O 2=MnO 2H 2↑+O 2↑ C. 3Fe +2O 2=点燃Fe 3O 4D. Mg +O 2=点燃MgO 25. 有⼀学⽣写出了下列化学⽅程式:①Mg +O 2↑=点燃MgO 2;②KClO 3=KCl +O 2↑;;③C +O 2↑=CO 2↑;④CuSO 4+Fe =FeSO 4+Cu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式有错误的是①②③B. “↑”或“↓”符号使⽤不当的是①③C. 未配平的是①②D. 需要注明条件⽽未注明的是②④ 6. 下列化学⽅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P +5O 2P 2O 5B. 4Fe +3O 22Fe 2O 3C. 2Mg +O 2=2MgOD. 2KMnO 4Δ?K 2MnO 4+MnO 2+O 2↑7. 已知甲和⼄在⼀定条件下反应⽣成丙和丁,结合微观⽰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的相对分⼦质量为34 gB. ⼄物质为氧化物C. 参加反应的甲和⼄的质量⽐为17:24D. 反应前后分⼦种类和数⽬均不发⽣改变8. .将汽车尾⽓中的有毒⽓体转化为空⽓中的成分,其微观结构⽰意图如图,说法不严谨的是A. 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分⼦B.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分成原⼦,原⼦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C. 在化学变化中,分⼦分成原⼦,原⼦重新组合成新物质D. 其微观结构⽰意图的化学反应⽅程式为2NO +2CO =催化剂N 2+2CO 29.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是H2S,乙物质是SO2,丙物质是H2SO4。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转化①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符合题意;C、转化②是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321164116322.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0g﹣9.6g=2.4g;故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9.6g:2.4g=4:1.故选A.3.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答案】C【解析】【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化学】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 的用量增加 1 倍,而生成 X2Y 的质量却没有增加 1 倍,说明第 2 次
反应时,Y 有剩余,9.6gX 完全反应,生成 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 Y 的质量为 12.0g
﹣9.6g=2.4g;故参加反应的 X 与 Y 的质量比为 9.6g:2.4g=4:1.故选 A.
4CO2 + 2X + 6H2O 可知,反应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
为 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12、0、14,根 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2X 中含有 2 个硫原子、4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硫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则 X 是二氧化硫,化学式是 SO2。故选 D。
书写方程式正确,使用数据准确,计算过程完整。
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 2:5 D.X 值为 2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 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 【详解】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g)
6.4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
由 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 可知,反应前铁原子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包含 在 2X 中,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 2 个,碳原子都是 6 个,氧原子都是 6 个,反应前氯原子 是 14 个,反应后应该是 14 个,其中 6 个包含在 2X 中,因此 X 的化学式是 FeCl3。故选 A。
原子个数分别为 1、2、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钙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
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 +2H2一定条件Si+4HCl ,由方程式可
知:
【详解】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 应,故 A 正确;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 B 不 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4,故 C 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变成了+1 价,故 D 正确。故选 B。
x+y=20.8g−10.8g, x+ y=3.6g,解得 x=5.6g,y=4.4g。故选 C。
15.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X+CaCl2+2H2O,则 X 为( )
A.CaClO
B.Ca(ClO)2
C.Ca(ClO)3
D.Ca(ClO)4
【答案】B
【解析】
反应物中钙、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 2、4、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氧、氢、氯
【答案】C 【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12:4=3: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
的质量比也为 3:1,10.8gH2O 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 =1.2g,则 CO 和 CO2 中总的碳元素 的质量=1.2g×3=3.6g,设生成的 CO 的质量是 x,CO2 的质量为 y,则
13.高温条件下,14.4g 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 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
元素与氧元素的质
D.21:8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 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需要氧元素质量为 x,
CO O CO2 28 16 5.6g x
x = 16 5.6g 28
3.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 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X+2H2O=2Ca(OH)2+O2↑,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
A.CaO
B.CaO2
C.CaCO3
D.CaCl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8.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 1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
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 A 错误;
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1:2,故 B
正确;
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 C 错误;
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 D 错误。
故选 B。
9.已知 、 、 分别表示 X、Y、Z 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 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 4X+Y=2Z D.一个 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A.反应物是 X 和 Y,成物是 Q 和 Z B.参加反应的 Y 和 Q 的质量比是 1∶1 C.参加反应的 X 与 Q 的质量比是 1∶3 D.反应后生成 15 g Z 【答案】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 X 的质量减少了 4 g﹣0 g=4 g,故 X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 的 X 的质量为 4 g;反应前后 Y 的质量增加了 12 g﹣10 g=2 g,故 Y 是生成物;同理确定 Z 是生成物,生成的 Z 的质量为 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 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 应的 Q 的质量为 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 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 知反应物是 X 和 Q,生成物是 Y 和 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 Y 的质量为 12 g ﹣10 g=2 g,参加反应的 Q 的质量为 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 Y 和 Q 的质量比是 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 X、Q 的质量比为 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
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 Z 的质量为 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 选 C。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
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
该产物化学式是( )
A.CH4O 【答案】B
不变;反应后 Ca、O、H 的原子个数依次为:2、6、4,已知反应前 O、H 的原子个数分别
为:2、4,则 2X 中应含有 Ca、O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4,则 X 的化学式为 CaO2,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该反应可表示为 3X+Y=2Z,错误; D. 一个 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故选 C。
10.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
7.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
反应制得:
①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②TiCl4+2Mg═ 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 )
A.FeCl3
B.FeCl2
C.Fe2O3
D.FeO
【答案】A
【解析】
11.FeS2 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 SO2,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 2X+8SO2,则 X 的化学式为
A.FeO
B.Fe3O4
C.Fe2O3
D.FeSO4
【答案】C
【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S2+11O2
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 类、数目不变,则 2X 分子中含有 4 个铁原子和 6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铁原子 和 3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Fe2O3。故选 C。
x=3.2g, 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g﹣3.2g):3.2g=7:2。 故选 B。 【点睛】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14.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 CO、CO2 和 H2O, 且总质量为 20.8g,其中 H2O 的质量为 10.8g,则 CO2 的质量为 A.5.6g B.8.8g C.4.4g D.4.8g
【详解】
A、根据化学式 CH4O,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 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式 CH2O2,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 的特点,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 C2H5OH,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1,不符合所生成有 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
,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
比为 : 故选 C.
=1:2,故选项说法错误.
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 2: 7
C.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12.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 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 3 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示中的四种分子构成各不相同,故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 4 种分子,错误; B、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故能说明化学反应中原 子是不可分的,正确; C、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D、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两种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