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解析分类汇编:D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纯word可编辑)
【VIP专享】【备战2014】2011-2013年高考历史 (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

D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 1.[2103·保定模拟] 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共产主义被欧洲公认为一种势力的历史依据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所展现出的伟大力量,故选B。
材料论述的是无产阶级的斗争,A项不符,排除;C项中“已成为”表述错误;由1848年可知D项的表述错误,故排除。
2.[2013·潍坊模拟]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
”“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2.C [解析] 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故选C。
首先注意题干命题意图是考查“深远影响”。
A、B两项不是深远影响,排除;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直接指导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
3.[2103·台州模拟]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材料强调的是( )A.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学说B.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C.把谋求人类解放作为目标D.揭露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阶级实质3.C [解析] 根据材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C正确。
A、B、D三项均与“一切人自由发展”不相符,可排除。
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选修部分)

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选修解析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一、选择题1.[2014·重庆卷]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1.D [解析] 本题以梭伦改革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梭伦改革时,推行既维护平民利益又保障贵族权益的改革宗旨。
A项只反映了平民这一方面,没有涉及贵族;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梭伦改革规定了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C项表述错误,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旧的社会等级;梭伦改革坚持不偏不倚的原则,既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又不彻底剥夺贵族的财产,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2014·江苏卷]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和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但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记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迫切须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基础: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英:欧文;法:圣西门、傅立叶)、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理论来源。
(4)组织基础:1847年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5)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讨和革命实践。
2、诞生的标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①确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主动作用:创建了巨大的生产力。
②揭示资本主义必定崩溃的隐私:资本主义发展促使阶级冲突激化。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昭示了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起先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1、背景缘由(1)主要缘由:法国工人和资本家的冲突。
(2)干脆缘由:1870普法斗争失败,其次帝国被推翻,巴黎人民组成国民防卫军,第三共和国成立,临时政府对外倒戈,对内打算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
(民族冲突激化阶级冲突导致革命的爆发)2、经过(1)成立:1871年3月18日,国民防卫军推翻临时政府,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政权。
(2)革命措施:①政治措施: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防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立法机构;由干脆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全部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娴熟技术工人的工资。
全国高考历史试题汇编(11月 第一期)D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含解析)

D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目录D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D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 1D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D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10)word版】20.袁老师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二者之间没有关系B.前者引发后者发生C.前者直接领导后者D.后者丰富前者理论【知识点】D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答案】D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图一是马克思;图二是巴黎公社。
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巴黎公社虽然不是马克思领导的,思想理论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但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是D。
A项错误,后者丰富了前者;BC项错误,后者并不是以前者为指导或者作为理论支撑。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关系的理解。
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201410)WORD 版】21.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一些人就讥笑他抄袭了一本书,另一些人称他以社会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
这“一本书”可能是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国富论》 D.《社会契约论》【知识点】D1 M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共产党宣言》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答案】B解析:《人权宣言》不体现国家干预政策,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体现了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建立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的计划经济,B项正确;《国富论》主张用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不体现国家干预政策,C项错误;《社会契约论》不体现国家干预政策和社会主义内容,D项错误。
高考历史 名校解析分类汇编 D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联考(201501)】13.下图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月革命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知识点】D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答案】D 解析:甲、乙所指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高峰分别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根据时间分析,A不对,法国大革命是在18世纪末爆发,而且是资产阶级革命;BC不对,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即20世纪前期爆发;《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在1848年、巴黎公社起义是在1871年,因此时间符合,答案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坐标轴中相关信息的把握。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1501)】17.1851 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
该事件是指()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知识点】D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851年宣布资本主义死刑”和所学史实应该指的是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而且迅速蔓延,故A项正确;是在18世纪,而且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理想蓝图”,太平天国属于农民反封建斗争,巴黎公社发生在1871年,故BCD项错误。
2014高考历史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选择题)

2014高考历史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选择题)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考点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2010·临沂模拟)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成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
这部著作( )A.反映了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B.为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创造了条件C.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之一D.首次实践是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解析】选C。
《国富论》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
2. (2010·淮安模拟)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取得巨大成就到遭遇重大挫折”,这一特点可以用来概括( )A.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解析】选B。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从苏俄(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再到苏东剧变,题干精炼的概括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3.(2010·青岛模拟)列宁在《莫斯科吟》中写道:“十月革命,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C.推动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解析】选D。
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时提升作业(九)(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扬州调研)《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表明( )A.资本主义正在走向灭亡B.国际工人运动走向联合C.社会主义思潮由空想变成科学理论D.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为实践2.恩格斯说:“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
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
”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 )A.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理想社会B.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C.其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D.当时尚未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3.1908年,刘师培在《〈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指《共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更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指准则)。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A.文明史观B.阶级斗争史观C.全球史观D.现代化史观4.“……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着科学的青春。
”这里的“它”是指( )A.空想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达尔文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5.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
该事件是指( )A.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6.(2013·温州模拟)《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第10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

第10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课标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备考指要】1.本专题不是高考的热点,高考试题以选择题为主,分值相对较低,属于高考多年的冷点,但高考命题很多时候为避免猜题、押题而故意在冷点钟命题。
2.注意综合性题目:如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比较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等。
3.注意本专题与工业革命的联系。
【自主学习】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随着__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_________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条件:_________古典哲学、_________古典政治经济学、_________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4)实践条件:_________、_________参与并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2.诞生标志:1848年,《_________》发表。
3.主要内容:(1)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_________被所取代。
(2)明确指出_________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__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号召全世界_________联合起来。
4.意义:标志着_________的诞生,无产阶级有了_________的指导,_________运动蓬勃发展。
考点2 巴黎公社1.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_________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巴黎人民。
2.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措施:(1)政权建设:①经民主选举产生的____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行政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
21.[2014·广东卷] “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四月提纲》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D.《人权宣言》
21.B[解析] 本题以《共产党宣言》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可判断此著作主要在工人阶级中发行;“用某国文字”说明它具有国际性。
与此相符的是B项。
A项《四月提纲》是用俄国文字发表的文件;B、D两项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是国际工人运动,可排除。
D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2.[2014·四川卷]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
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12.B[解析] 本题以问卷调查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表格的信息可知,说明俄国人对十月革命仍在反思,①正确;不同时期俄国人对十月革命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②错误;对十月革命持肯定态度的在四个时期都占多数,说明③正确;④在材料中无法直接体现。
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