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口及雨水支管施工方法
雨水口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测量放线→挖槽→混凝土基础→墙体砌筑及勾缝→豆石混凝土泛水找坡→ 过梁安装、井圈及井箅安装。
人工开挖雨水口基槽,按照所放开挖边线进行开挖。
开挖过程中,核对雨水口位置,有误差时以支管为准,平行于路边修正位置。
在浇筑混凝土基础之前,对槽底仔细夯实,槽底松软时换填3 :7 的灰土。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采用人工振捣,表面用木抹子抹毛面。
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
①雨水口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5Mpa 后,方可进行雨水口砌筑。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水泥砂浆配合比,现场搅拌水泥砂浆。
②测放雨水墙体的内外边线、角桩,据此进行墙体砌筑。
按雨水口墙体位置挂线,先砌筑一层砖,根据长度尺寸,核对对角线尺寸,核对方正。
墙体砌筑,灰缝上、下错缝,相互搭接。
③雨水口砌筑灰缝控制在8- 12mm。
灰缝须饱满,随砌随勾缝。
每砌筑300mm 将墙体肥槽及时回填夯实。
回填材料采用二灰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
④雨水支管与墙体间砂浆须饱满,管顶发125mm 砖券,管口与墙面齐平。
支管与墙体斜交时,管口入墙20mm,另一侧凸出20mm ,管端面完整无破损,超过此限时考虑调整雨水口位置。
⑤为确保雨水口与路面顶面的平顺,按照设计高程,在路面上面层施工前,安装完成雨水口井圈及井盖。
⑥道路雨水口顶面高程比此处道路路面高程底30mm ,便于雨水排出。
雨水口砌筑完成后,底部用10Mpa 豆石混凝土抹出向雨水支管集水的返水坡。
豆石混凝土厚度最大50mm,最小30mm。
①雨水口预制过梁安装时要位置准确,顶面高程符合要求;安装牢固、平稳。
②井圈安装时,底部铺20mm 厚1 :3 水泥砂浆,位置要求准确,与雨水口内壁一致,井圈顶与路面平齐或稍低30mm ,不得突出。
雨水支管与雨水口施工方法详解

雨水支管与雨水口施工方法详解范本1:一、雨水支管施工方法1.1 输送管材料准备1.1.1 确定管道材质1.1.2 管道尺寸和长度的计算1.1.3 管道连接件的选择1.2 支管铺设1.2.1 工地准备工作1.2.2 先行敷设主管道1.2.3 测量支管位置和角度1.2.4 支管挖槽与铺设1.3 管道连接和固定1.3.1 连接要求和方法1.3.2 管道固定和支撑1.3.3 管道的防水处理1.4 管道测试1.4.1 管道排水测试1.4.2 管道渗漏测试1.4.3 管道流量测试二、雨水口施工方法2.1 雨水口材料准备2.1.1 雨水口材质的选择2.1.2 雨水口尺寸的计算2.1.3 雨水口附件的安装2.2 雨水口安装2.2.1 确定雨水口的位置2.2.2 清理安装区域2.2.3 雨水口的固定和连接2.3 雨水口调试2.3.1 雨水口的开启与关闭测试2.3.2 检查雨水口的通畅性2.3.3 调整雨水口的高度和倾角三、附件:附件1:雨水支管施工图纸附件2:雨水口材料清单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施工的行为准则。
2. 管道连接件:用于连接管道的特殊构件,包括弯头、三通、四通等。
3. 排水测试: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确保排水畅通。
4. 渗漏测试: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检查是否有渗漏问题。
5. 流量测试:测试管道的流量大小,以验证管道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范本2:一、雨水支管施工方法详解1.1 输送管材料准备1.1.1 管道材质的选择1.1.2 管道尺寸的计算和选择1.1.3 管道连接件的选用及数量确定1.2 支管铺设方法1.2.1 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2.2 主管道先行铺设1.2.3 支管位置和角度的确定1.2.4 支管挖槽和铺设施工细节1.3 管道连接和固定1.3.1 管道连接技术要求和方法1.3.2 管道固定和支撑方式1.3.3 管道防水处理1.4 管道测试1.4.1 管道排水测试1.4.2 管道渗漏测试1.4.3 管道流量测试二、雨水口施工方法详解2.1 雨水口材料准备2.1.1 雨水口材质选择标准2.1.2 雨水口尺寸计算和选择2.1.3 雨水口附件的安装2.2 雨水口的安装步骤2.2.1 雨水口位置确定2.2.2 安装区域清理和准备2.2.3 雨水口的固定和连接2.3 雨水口的调试2.3.1 测试雨水口的开启和关闭功能2.3.2 验证雨水口的通畅性2.3.3 调整雨水口的高度和倾角三、附件:附件1:雨水支管施工示意图附件2:雨水口材料清单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规范: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的行为准则。
雨水管连接施工

雨水管连接一、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沟槽开挖→垫层施工→管道吊装→管道接口→三角区、管腔、管顶回填→检测井砌筑。
2、施工技术需求2.1、沟槽开挖1)、根据检测井位置,用钢尺从检测井中心位置往大里程方向引出3米,为雨水口中线位置。
用白灰撒出雨水支管和雨水口的开挖线,雨水口和雨水支管一起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清底为辅。
2)、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cm,人工集中挖除清底,找平夯实。
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
2.2、管道基础施工1)、管道开挖完成后,即铺设砂砾垫层,垫层厚度为10cm。
2)、垫层采用人工铺设,找平,并采用平板打夯机夯实,其密实度需求达到95%以上。
2.3、雨水支管铺设安装及接口1)、本段采用dn300双壁波纹管,采用承插式弹性密封橡胶圈接口。
2)、雨水口耳管外壁满包c15、厚200mm的混凝土保护层。
2.4、雨水口砌筑1)、施工人员将雨水口基础清至指定标高,雨水口由路缘石顶面下反1.07m为基础底,基础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
2)、根据雨水口中心位置,画出雨水口位置砌筑雨水口,在砌筑至井路面顶以下30cm左右时,由技术人员再次确认精确标高,严格按照指定标高砌筑。
2.5、过梁安装雨水口砌筑至设计标高后,及时安装过梁,安装时砖墙顶面用水冲刷干净,并铺砂浆,按照设计标高找平。
二、雨水口及雨水支管质量控制要点1、雨水口质量控制要点1.1、在雨水口基础上,先铺砂浆后再砖砌,一般采用一丁一顺或二丁一顺砌筑。
每层mu10砖块上下竖缝错开。
1.2、砌筑雨水口的内壁用原浆勾缝,有抹面需求时,内壁抹面分层压实,外壁用砂浆搓缝严密。
其座浆、抹三角灰均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
2、管道回填质量控制要点2.1、三角区、管腔区回填由人工采用碎石分层夯填,分层厚度不大于20cm,碎石回填至管底向上18cm,密实度要达到95%以上,以上采用同路基回填材料回填,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
2.2、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填料中不得含有大于50mm 的砖、石等硬块。
雨水口施工方案

雨水口施工方案【篇一:雨水口及支管施工方案】雨水口及支管施工方案一、雨水口施工1 、准备工作1.1 清理基础表面,复核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2 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机制普通页岩砖,并将砖湿润,但浇水应适应,否则会使墙面不清洁、灰缝不平整。
1.3 准备砂浆,按照设计给定的标号配置配合比上料、拌制,控制好拌制时间,使砂浆拌制均匀,做到随拌随用。
2 、雨水口砌筑要求2.1 安装设计图要求,放出雨水口中心位置线,按雨水口尺寸摆出井壁砖墙位置。
2.2 雨水口底面为c15 混凝土10cm 垫层。
待砼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在底板面上先铺砂浆再砌砖,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如下图所示(图6.4.2-3) 。
砌筑时在基础面上放线,摆砖铺灰后砌筑,其中底皮与顶皮砖均应采用丁砖砌筑。
每层砖上下皮竖灰缝应错开。
随砌筑随检查尺寸。
雨水口砌筑应做到墙面平直,边角整齐,宽度一致。
砌筑时应随时用角尺和挂线板。
检查四面墙体是否成直角,墙面是否平整垂直,砂浆厚度是否均匀,若不符合要求应随时纠正。
2.3 雨水口d200 高密度聚乙烯(hdpe) 双壁缠绕塑料排水管安装应与雨水口内壁齐平,管口应用砂浆填缝密实,不得浮现缝隙。
2.4 砌筑雨水口时应预留支管,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口宜用低标号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3 、抹面技术要求砌筑雨水口的内壁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用砂浆搓缝应严密。
其抹面、坐浆、抹三角灰等均采用1:2 水泥砂浆,抹面用水泥砂浆的砂子应过筛。
抹面要求:雨水口内外抹面均由底板抹至设计高度。
抹面厚度20mm 。
抹面时用水泥板搓平,待水泥砂浆初凝后及时磨光、养护。
4 、雨篦子的安装雨水口砌筑安装至规定标高后,应及时安装井座及雨篦子。
3 、雨水口施工时的注意事项雨水口的周围回填材料前应检查下列各项,并应符合要求:井壁的勾缝抹面和防渗层应符合质量要求。
雨篦子的安装必须保证低于路面5-20mm 。
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一、管材(1)本次雨水工程管径d400~d1500mm的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橡胶圈接口,基础采用120度混凝土基础。
(2)雨水收水支管采用d2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并采用混凝土环包(3)所用管材必须符合国标GB11836-2009Ⅱ级管要求。
(4)设计要求出厂前每一根管道均进行合格检验,合格后填写合格证书方可使用。
产品的技术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T11836-2009)Ⅱ级管的技术标准要求。
下管前应对管道进行检验,管身不得有裂缝,钢筋的连续缺损不得超过两条,管口不得有破损、裂口、变形等缺陷。
符合标准的管材方可作为施工用管。
二、管道基础(1)钢筋混凝土承插口、企口管道基础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基础下加设200豪米厚级配砂石。
(2)雨水收水支管基础采用混凝土环包基础。
三、管道接口(1)钢筋混凝土承插口、企口管采用胶圈接口。
橡胶圈除应符合HG/T309l-2000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抗拉强度≥l6MPa②邵氏硬度45-55③伸长率≥400%④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气孔、裂缝、卷褶、破损、重皮等缺陷。
胶圈由管材生产厂家按规格配套供应。
施工接口时应使胶圈压缩均匀,避免出现胶圈扭曲、接口回弹等现象。
(2)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采用刚性连接,管口与检查井连接时,管口应凿毛、刷净、润湿后砌入井壁,然后再用水泥砂浆砌入井壁与管道的缝隙,将缝隙填满。
四、检查井及井盖(1)雨水检查井选用国标盖板式圆形、矩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预埋d4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Φ1000mm;d8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Φ1250mm预埋d10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Φ1500mm,预埋d12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2200×2200,预埋d1500管道检查井尺寸为2700×2050。
(2)检查井基础采用预制C20砼底扳,板厚200毫米.四周各高出井筒100毫米;底板采用Φ12@150双向配筋,钢筋置于底板上层,净保护层50毫米。
雨水口及雨水口连管施工技术交底

即墨蓝色新区道路路网工程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部位
主次干路口
施工内容
雨水口及雨水口连管施工
交底内容:
2、检查标准
雨水口、支管允许偏差
序
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井框与井壁吻合
10
座
1
用尺量
2
井口高程
+10 -30
座
1
与井周路面比
3
井位与路边线吻合
20
座
4、质量要求
1、一般要求
(1)井底、井面的标高要准确,井身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2)长方形井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井形方正,并且井身的长轴线应与侧路缘石平行;
(3)井框、井篦必须完整无损、安装应平稳;
(4)支管必须顺直,不得有错口、反坡,管头应与井篦齐平;
年 月 日
交底人
技术负责人
接受人
其他接收人签名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2
用尺量
4
井内尺寸
0 +20
座
2
用尺量
五、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中,需入检查井时,必须采取防缺氧、防有毒和有害气体的安全措施;
2、砌筑完成后雨水口内应保持清洁,及时加盖,并保证安全。
3、施工时要佩戴安全帽、穿反光背心以及带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4、听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注意现场施工机械距自己的距离;
5、吊装作业时,不允许站在吊车作业半径及所吊起来雨水管的下部;
年 月 日
交底人
技术负责人
接受人
其他接收人签名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雨水口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雨水口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 雨水口的施工与道路工程施工配合进行。
1.1施工准备
雨水口位置按照道路设计图确定,同时按照雨水口位置及设计要求确定雨水支线管的槽位,雨水口高程应比附近地面低30mm,与附近地面接顺。
依照设计图纸选择正确的雨水口井圈,对于不能及时加盖井圈和井篦子的雨水口加盖保护,防止人员跌落。
1.2基础施工
依照设定的雨水口位置及外形尺寸,开挖雨水口槽,开挖雨水口支管槽,每侧留出300~500mm的肥槽。
槽底要夯实,遇有松软土质,应换填石灰土,及时浇筑混凝土基础。
1.3砌筑雨水口
雨水口高程比附近路面低3cm,并与附近路面顺接,雨水口管坡度不得小于1%。
在基础上放出雨水口侧墙位置线,并安放雨水管,管端面露于雨水口内,其露出长度不大于20mm,管端面完整无损。
砌筑雨水口应灰浆饱满,随砌筑随勾缝,雨水口内保持清洁,砌筑时随砌筑随清理,砌筑完成后及时加盖。
雨水口底面用水泥砂浆抹出雨水口泛水坡。
雨水口平面尺寸及位置施工误差不超过±10mm,高程误差不超过-10mm。
连接管与雨水口壁连接处,须填塞密实。
路下雨水口、雨水支管根据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基础,坐落于道路基层内的雨水支管做C25级混凝土包封,且在包封混凝土在75%强度前,不得放行交通。
1.4雨水口质量
②雨水口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内壁勾缝应直顺、坚实,不得漏勾、脱落;
②井框、井篦子应完整、无损,安装平稳、牢固;
③井周回填土应符合要求;
④管应直顺,管内应清洁,不得有错口、反坡、管内接口灰浆外露的“舌头灰”、存水
及破损现象。
管端面完整无损与井壁平齐。
道路雨水支管与雨水口施工工艺

道路雨水支管与雨水口施工工艺1.雨水支管施工1)挖槽(1)测量人员按设计图上的雨水支管位置、管底高度定出中心线桩橛并标记高程。
(2)根据道路结构厚度和支管覆土要求,确定在路槽或一步灰土完成后反开槽,开槽原则是能在路槽开槽就不在一步灰土反开槽,以免影响结构层整体强度。
(3)挖至槽底基础表面设计高程后挂中心线,检查宽度和高程是否平顺,修理合格后再按基础宽度与深度要求,立槎挖土直至槽底,做成基础土模,清底至合格高程即可打混凝土基础。
2)四合一法施工四合一法施工即基础、铺管、八字混凝土、抹箍同时施工。
(1)基础。
浇筑强度为C10水泥混凝土基础,将混凝土表面做成弧形并进行捣固,混凝土表面要高出弧形槽1~2cm,靠管口部位应铺适量1∶2(体积比)水泥砂浆,以便稳管时挤浆使管口与下一个管口黏结严密,以防接口漏水。
(2)铺管。
①在雨水支管外皮一侧挂边线,以控制下管高程顺直度与坡度,要洗刷管子保持湿润。
②将雨水支管在混凝土基础表面,轻轻揉动至设计高程,注意保持对口和中心位置准确。
雨水支管必须顺直,不得错口,管间留缝最大不超过1cm,灰浆如挤入管内用弧形刷刮除,如出现基础铺灰过低或揉管时下沉过多,应将支管撬起一头或起出支管,铺垫混凝土及砂浆,且重新揉至设计高程。
③支管接入检查井一端,如果预埋支管位置不准确,按正确位置、高程在检查井上凿好孔洞拆除预埋管,堵密实不合格空洞。
支管接入检查井后,支管口应与检查井内壁齐平,不得有探头和缩口现象,用砂浆堵严管周缝隙,并用砂浆将管口与检查井内壁抹严、抹平、压光。
检查井外壁与管子周围的衔接处,应用水泥砂浆抹严。
④靠近收水井一端在尚未安收水井时,应用干砖暂时将管口塞堵,以免灌进泥土。
(3)八字混凝土。
当支管稳好捣固后按要求角度抹出八字。
(4)抹箍。
管座八字混凝土灌好后,立即用1∶2(体积比)水泥砂浆抹箍。
①抹箍的材料规格,水泥用强度等级42.5级以上水泥,砂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口及雨水支管施工方法
1、雨水口施工
(1)按照道路设计边线及支管位置,定出雨水口中心线桩,使雨水口长边距立路缘石83mm,雨水口选用偏沟式双箅下落雨水口,雨水口井深1.3m。
雨水支管管内底至路面高1m,井底下落0.3m,便于沉泥及清掏。
箅面比周围路面低3~4cm,并与路面接顺,井坐加固详见本工程雨水口及检查井钢筋混凝土井座加固图。
(2)按雨水口中心线桩,挖槽注意留有足够肥槽,如核对雨水口位置有误差时以支管为准,平行于路边修正位置,并挖至设计深度。
(3)按井墙位置挂线,先砌筑井墙一层。
(4)砌筑井墙,随砌随刮平缝,每砌高30cm应将墙外肥槽及时用砂浆回填密实。
(5)砌至雨水支管处应满卧砂浆,砌砖已包满支管时将管口周围用砂浆抹严抹平,不能有缝隙,管顶砌半圆砖圈,管口应与井墙齐平。
支管与井墙必须斜交时,允许管口入墙2cm,另一侧凸出2cm,超过此一侧限时需考虑调整雨水口位置。
(6)井口应与路面施工配合同时升高,在基层摊铺前,应备木板或铁板覆盖,防止混合料进入雨水口井室。
(7)井墙用MU10烧结砖,砌筑水泥砂浆强度M10,墙体1:2水泥砂浆抹面。
(8)根据路面标高确定砌筑高度,并根据设计图纸双篦雨水口钢筋混凝土井座采用外加工制作,运输至施工现场后进行安装作业。
(9)检查井及雨水口周边加固采用Φ8、Φ10钢筋及C30混凝土现浇加固,加固断面尺寸为30cm(宽)*20cm(高),具体详见雨水口及检查井加固图。
2、雨水支管的施工
(1)开槽
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设计路面以下70cm为雨水支管管顶,因此雨水支管
位于道路路基范围内。
雨水管沟槽开挖应与路基施工同步施工(或者在路基施工后进行反开挖),开挖时采用直槽开挖,两侧预留30cm工作面。
(2)下管
1)雨水支管采用DN300 钢筋混凝土管,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厚度为150mm。
2)使用人工下管和排管,测量要控制好流水的坡度,严禁出现倒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