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
文体学章节总结

文体学1~7章总结第一章关于文体学本章先阐释了现代文体学的概念,即:文体学是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文体风格的一门学问。
它包括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我们学习的是普通文体学,学的是多种主要语言形式的文体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体学,首先,得知道语言是什么?现代语言学的开端是索素尔,他认为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
而布卢姆菲尔德把语言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结构,是使用语言习惯的集合。
还有人说语言是社会符号。
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是产生于社会的语言活动。
接着说了言语事件的特点,即具有实物性,形式性和情境性。
根据言语事件的特点可知语言具有多样性,如古英语,现代英语,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口头英语,书面英语等。
接着来了解一下语言的功能。
语言具有表达人们看法的概念功能,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人际功能,根据上下文和当前情境选词义。
这三种功能表明语言必须适应人的交流需要。
讲了文,再来了解体,即风格。
风格就是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情境下的语言习惯。
再来了解文体学的研究。
这得提到索素尔,他改变了自古以来历时研究文体学的风潮,他强调共时研究。
我们学习文体学重点在于学习语言多样性的三个特点,多样性的分类标准,语言描述的特点和主要的多样性功能。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1.学习文体学有助于养成得体的言语意识。
不同情境都符合他的不同语言风格,只有学好文体学,才能更好地交流。
2.学习文体学有助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得考虑选择合适的词句和构建文章的结构,学习文体学,我们才知道作者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说到这,得提一下由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有三个步骤,即描述、理解,评论。
文学评论也是有价值的文学创作。
3.学习文体学有助于达到得体的翻译。
我们知道,语言具有多样性,所以在翻译是有时很难翻出原始意义,译者应该了解目标语言和被翻译语言的习惯用法,这样才能翻出既尊重原文意思又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好文章。
文体学在文学分析中的运用

文体学在文学分析中的运用文体学是研究各种文体的学科,是一种对语言风格研究的学科。
在此所说的文体学是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语篇的整体研究。
所谓文学作品语篇,是指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种作为特殊的交际行为而对语言的应用。
作为介于文学批评和语言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文体学是从文学作品的语篇分析与研究中去归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文体特点。
文体学的宝贵之处在于它能在文学作品和读者的语言经验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通过这种联系读者可以感悟生活并拓展其生活经验,达到作品对读者产生影响和共鸣的效果。
一、传统文本分析的局限性传统的文学作品研究是文学评论家和文学理论家的主要工作。
而出于不同的目的,语言学家也把文学作品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
文学评论家主要致力于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对人生的启示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等方面的研究;而语言学家则是从文学作品的语言中寻找和归纳语言规则,或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来演示语言规则。
1.语法分析的局限性一般来说,语法只研究语言的结构方式、词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变化,也就是语言的活动信息职能。
它们不管语言材料所适应的交际领域和具体环境,不考虑语言的表现职能。
传统的语言学分析方法是把文学作品看作独立语言应用来进行语法分析,或用文学作品来演示语言规则的应用。
这种分析方法对于文本语法结构层面可以分析得很透彻,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结构与语法应用,但是其中也存有一些问题。
虽然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大多数语句是符合语法规则的,但是总有一部分语句或词的用法,是不能够用语法去解释的,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
如在英语中,定冠词有几种功能已在英语语法中得到确定。
一般功能是它的“特指”功能,也就是它与其一齐出现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共同表示一个具体的物。
这种“特指”功能一般以三种具体形式体现:第一种表示所指物包含在一个前置或后置的修饰语中。
例如:thewhitesculptureinthetemple在该词组中,前置修饰语white和后置修饰语inthetemple确定sculpture是指某个特定的sculpture,我们一般称这种冠词功能是代指后项的。
文体学

中西悲剧异同:
1、样式,严格悲喜剧限定。中国则重 视悲剧的戏剧因素和戏剧效果。十八相送。 2、主人公性质,中国强调的事主人公的善 与无辜。3结局,西方反对喜剧结局,中国 情通理不通的结局处理方式:善恶、因果、 观众需求、演戏的目的等。 王国维、钱钟书:中国戏剧缺乏真正的,作 为戏剧最高形态的悲剧。 朱光潜: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上悲剧
3、小说文体比较学对小说的理解和追求不 同。在西方,小说是以描写人物为主, 个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西方小说的基石, 细节描写成为必须运用的手法;中国小 说以情节和故事为重心,从而形成独特 的情节结构、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描绘场 景的技巧。
中国的“小说”与西方“novel”就定义而言, 两者相差不多,均是长而分章,均为散体白话。 但在西方读者看来,并非任何长篇散体故事 皆为小说,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故事。从18世纪中 叶开始,西方小说多半开始集中描写一个主要人 物,个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西方小说的基石。细节 描写成为必须运用的手法,通过心路历程和心理 波澜的细致描绘,凸显人物个性。西方小说家希 望他们笔下的人物是独一无二的,这样,书信体 小说、自传体小说就成为极其自然的创作形式。
2、文学体裁研究
(缺类现象研究) 缺类现象指的是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 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对 这一现象的思考为文体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 域。比如说中国古代的赋为什么西方没有?中国 有没有史诗?中国有没有悲剧?
三、文体的平行研究
1、诗歌文体比较
首先中西方对诗歌的重视程度不同。 其次,中西诗歌在情趣上的追求也有同 有异。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 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 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总之,中西方 在诗歌传统和追求上的差异性很大。
中国现代小说发生史也与欧洲小说有 关。精神实质和叙述方式。
文体学

英语文体学期中考试姓名:张燕箐班级:08级英语四班学号:P081011960文体学1-7章概述第一章有关文体学什么文体学?简单来说,文体学是一门研究语言运用的方法的学科;它是用来研究运用语言的风格。
现代文体学有两个分支:普通文体学与文学文体学。
普通文体学研究的是各种语言运用的普遍特征,而文学文体学则是对各种文学作品所特有的特征的研究。
但是,这两种文体学所研究的对象还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见下表:在《英语文体学教程》这一书中,对文体学的研究,主要是指普通文体学。
而要解释什么是普通文体学就得知道什么是语言,语言的变体有哪些?什么是文体?文体学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认为语言是一种标志,是工具。
语言经常会与编码作比,是一种标志或信号系统用来传递信息。
人们完成一件事情不仅要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而且还有口头语言表达,这样就有了语言行为与语言事件。
说到文体学当然要提“文体”二字,文体(或文风)可以被认为是个人或群体在各种社会社交环境中运用语言的多样化。
简而言之,就是文学风格。
比如:“莎士比亚风格”、“米尔顿风格”等。
文体学的重点就在于研究语言的功能。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学习文体学有有助于更好的运用英语。
因此,对于外语学习者,有必要了解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1.文体学帮你在交谈中建立一种恰如其分的感觉。
也就是说,懂得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
比如你是一位总经理,在和一个很好的朋友喝酒时,你会说:“来,干了”!但是如果在比较正式的场合,那就得说:“我代表公司向全体员工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为了公司今后的发展,干杯!”2.学习文体学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有三个步骤:描述→口译→评估。
描述占第一位,由此看来,在文学创作中,最关键的是描述。
3.学习文体学能帮你更好的进行翻译工作。
文体学告诉我们英语的各种变体以及其功能、特点,因此,了解文体学能使我们的翻译更加贴合实际,符合原文思想。
比如“油漆未干”翻译成对应的英语应该是“Wet Paint”而不是“The paint is not dry”. 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所翻译作品的时代以及其语言风格,是古语还是现代语言,要符合语境,比如翻译一篇老旧文学作品,要尽量达到其“古”的意味,才能让读者更大限度的领会其思想。
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

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在人文学科领域中,语用学、文体学和文学研究分别语言的使用、文本的形式以及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
尽管它们的研究重心各有不同,但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这三个领域之间的交叉互动日益显著。
本文旨在探讨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的关系,以及在跨学科背景下,它们如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其的是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语用学通过分析话语、社会语境等因素,揭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我们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文体学则文本的形式和特征,探索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文体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对理解文本背后的情感、意图和认知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研究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它涵盖了作品的价值、意义、创作技巧以及读者接受等多个方面,目的是揭示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生产的内在规律。
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语用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作品语境的分析上。
通过运用语用学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运用语言的意图和效果。
语用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解析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角。
文体学为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通过对不同文体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索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从而揭示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情感魅力。
文体学还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征。
文学研究对语用学和文体学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剖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的语言使用规则和文体特征,为语用学和文体学提供新的实证材料和理论依据。
文学研究还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进了语用学、文体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总结起来,语用学、文体学与文学研究虽然在研究重点上各有所侧重,但在跨学科的背景下,它们之间的交叉互动为彼此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视角。
什么是文体学

什么是文体学
什么是文体学,
文体学是研究文体学及其他文本类型的语言意义的方法。
为此,文体学家把语言学模型、理论及框架作为他们分析的工具,用这些工具描述并解释篇章是如何及为何有意义的,以及我们是如何把页面上词转变为有意义的词。
分析通常着重于文本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语篇方面,读者加工处理那些特征的认知方面以及以上所有这些特点的组合的定性或定量特点。
虽然一些文体方式主要现在对文本创作的兴趣,对某个特定作者风格的调查,例如,有些文体学家主要专注于文体本身(广义理解包括所有类型的篇章),还有一些文体学家专注于读者及在意义构建中读者的角色扮演。
文体学的发展史

文体学发展史文体学首先来自于古代的修辞学,来自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论。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索绪尔的学生),文体学的性质是一门结合文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适宜于对文学和语言学很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
简单地说,文体学就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去阐释文学内容和写作风格的一门学科。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写作技巧。
同时,激发学生开展批评性阅读,尝试建立自己的见解。
发展历程西方文体学的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研究,早在公元100年就出现了德米特里厄斯的《论文体》这样集中探讨文体问题的论著。
但在20世纪之前,对文体地讨论一般不外乎主观印象式的评论,而且通常出现在修辞学研究、文学研究或语法分析之中,文体研究没有自己相对的地位。
20世纪初以来,在采用现代语言方法之后,文体分析方法摆脱了传统印象式直觉分析的局限,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科学化。
欧洲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独立学科,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文体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交叉学科。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Bally,1865-1974)(索绪尔的学生),他借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反思传统修辞学,力图将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使文体分析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
巴依的研究对象是口语体的文体。
他认为一个人说话时除了客观地表达思想外,还常常带有各种感情色彩。
文体学的任务是探讨表达这些感情特征的种种语言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入手,分析语言的整个表达方式系统。
虽然巴依没有特别关注文学文本,但他们的普通文体学对于文学文体学的形成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稍晚于巴利的德国文体学家斯皮泽(Spitzer, 1887-1960)被普遍尊为文学文体学之父,斯皮泽的研究对象不是口语,而是文学作品。
斯皮泽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因此他详细分析具体语言细节所产生的效果,从而有别于传统印象式批评。
文体学总结

文体学第一章文体学的范围什么是文体学?文体学就是一门教我们怎么使用语言,怎么应用不同风格的语言的一门学科。
文体学具体指的是文体特征,指适用于现代语言学的概念以及其技巧的,学习语言文体使用的一门学科,括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什么是语言,不同的人对语言的定义,时间的发展,语言的定义在不断的变化完善。
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
哲学观认为,语言系统是语言在社会上的作用、活动。
语码与语言相比较。
语码通常指一系列的标志符号,象征着信息的传递。
单位量小的信息是指发话人一系列要表达的意思转化成声音并让受话人接收到这一系列信息的过程。
演讲方面语言的使用。
语言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不断的被使用,在演讲中由三个坏境因素决定:活动的规范性、大小、类型。
语言的变体和功能:语言的使用方式受使用场合的的影响,不同的场合必须使用不同的语言。
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媒体,不同的社会坏境使用不同的的语言。
语言有今古,有书写体和口语,有概念功能与指称功能之分(一个为说话表达人服务,一个为书写真实世界而服务)。
文体是区分不同语言习惯的关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例如“莎士比风格”。
文体就是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和一个群体语言坏境。
文体的学习:文体学被有的人称为文体,文体学的学习在西方很早开始就出现了。
而文体学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规范需要我们对他有充分的了解,文体学学的学习使得文体更趋于规范化,理论化,使语言学的描述更加严密规范。
文体学的学习是现代学的根本;与文学息息相关;她是修辞学的继续和发展;他用新的形象接近批判性文学并为之提供一个支撑点。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文体学的学习帮助我们培养一个正确的语感。
语言不是统一性质的现象,他是一个广泛的系列。
只有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正确的语言人们才能正常的交流。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去培养一个很好的语感,使得我们在交流中表达的更容易更让别人听得舒服。
文体学的学习使得理解和欣赏的文学工作变得更简单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Outline of this course:The name of this book is English Stylistics. Generally it is about the study of styles in language and variations in language, but in this course, we focus on modern stylistics, which has two branches, literary stylistics and general stylistics. The course introduced us an influenti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tylistics and applied the theory in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main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二、Terms definition.Stylistics: Stylistics is a b 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applies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modern linguistics to the study of the style. It studies the use of language in specific contexts and attempts to account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mark the language use of individuals and social groups.Style: 答案一:Style can be taken as the language habits of a person or group of persons in a given situation. (老师课堂讲授)答案二:Style may be seen as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 uses of language that a person or group of persons make in various social contexts.(个人整理)Variety: Variety can be taken as the different types or styles of a language.Dialect: Dialect is the language variation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users of the language. Register:答案一:Register is the language variation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use to which they are put. (教材)答案二:①Register can be taken as the varieties in which different situations with different situations with different occupational or social group.②Register can be taken as the distinctive varieties of a language us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situation.(老师课堂讲授)答案三:Registers are language varieties which are appropriate for use in particular speech situations, in contrast to language varieti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ocial or regional grouping of their customary users. For that reason, registers are also known as situational dialects. (个人整理)四、This term we covered Chapter1、2、3、4、5 and 9.In Chapter1(the aims and concerns of stylistics), we talked about the definitions of stylistics, modern stylistics, language, speech act, variety and style, 3 terms in language use, 4 influencing factors (regional variation, social variation, situational variation, topic variation), 5styles of formality.In Chapter 2(the necessity for stylistic study), we gave an introduction and analyzed the 3 need for stylistic study, i.e. stylistic study helps cultivate a sense of appropriateness; stylistic study sharpens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literary works; stylistic study helps achieve adaptation in translation.In Chapter 3(the classification of varieties of English), we revealed two main kinds of situational varieties: dialectal varieties(dialects) and diatypic varieties(registers). We’ve 5 categories of the former, they are individual dialect(personal linguistic features); temporal dialect(dialect of time/ age/ epoch); regional dialect(origin of birth and grown-up) and social dialect(social groups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d standard dialect. As to the latter, the field, mode and tenor of discourse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ere covered.In Chapter 4(the levels of linguistic description & the content and procedure of stylistic analysis), we mentioned the aim of stylistics in linguistic description, which is to give an analytical tool. We also covered the 3 levels language, namely the level of phonology (to study the writing system);lexis (to study words choice) and grammar (morphology to study word formation and syntax to study words into sentences); semantics(to study meanings). Besides, the 3 levels of linguistic description were also included; they are level of phonology and graphology; level of lexis and grammar; level of semantics.In Chapter 5(the formal and informal langu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participants), we covered types of tenor, degrees of formality and their relation. Martin Joo's 5 classifications (frozen style, formal, consultative, casual, intimate) are efficient in many ways, but the situations are so complicated that the degree of formality can fall in any point. 5 elements in speech situation (setting, purpose, audience, social relation and topic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vocabulary, phonology, syntax, semantics) are mentioned, so do their relations with formality. Besides, we also covered co-occurrence restriction, degree of involvement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3 functions of language (ideational/interpersonal/textual function) and 3 components of a text (field, mode, tenor).In Chapter 9(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we talked about the function of advertising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 What’s more, we covered the graphological features of display advertising, i.e. full use of grephological contracts, prominent use of pictures, clear identification of the advertiser.括号内扩展内容仅助于理解,不必全部写在试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