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习题及答案2
科技常识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科技常识练习题一、单选题1.________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A.牛顿B.爱因斯坦C.伽利略D.富兰克林2.人类历史上,自然科学工作中出现最早的学科是:A.天文学B.数学C.医学D.化学3.关于牛顿在科学界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提出了惯性定律B.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D.提出了力的瞬时作用规律4.下列科学家及其重大发现,对应正确的是:A.奥斯特——电磁感应B.安培——电流的磁效应C.托里拆利——大气压强D.伽利略——惯性定律5.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车。
A.爱迪生B.富兰克林C.史蒂芬森D.牛顿6.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B.法拉第C.贝尔D.西门子7.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D.提取了治疟疾药物青蒿素8.电力技术的产生引发了第________次技术革命。
A.一B.二C.三D.四9.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出原子弹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俄罗斯10.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卫星,已发现11颗脉冲星,其主要设计者是:A.钱学森B.潘建伟C.邓稼先D.南仁东11.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先后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两弹一星”具体是指:A.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B.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C.原子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12.我国1964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B.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C.第一颗氢弹爆炸D.第一颗核导弹发射13.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瓶器B.钓鱼竿C.核桃钳D.天平14.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A.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B.燃料推动空气,空气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D.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1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涉及的物理现象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衍射D.光的直线传播16.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最终不见了,正确的是:A.氧化,属于化学变化B.升华,属于物理变化C.潮解,属于物理变化D.挥发,属于物理变化17.演奏家在演奏弦乐的之前,经常会调整弦的松紧,这是为了改变乐器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高18.现代物理学有两大基本支柱,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都是在此基础上所建立,这两大基本支柱是:A.量子力学与薛定谔方程B.万有引力定律与物质不灭定律C.量子力学与相对论D.量子场论与测不准原理19.下列关于工业酒精、医用酒精和食用酒精的表述,错误的是:A.工业酒精不可作燃料B.医用酒精的乙醇浓度含量应为75%C.食用酒精应该以薯类、谷类或者废糖蜜等为原料D.医用酒精是植物原料产品,可接触人体使用20.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关于一氧化碳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刺激性气味B.有毒C.难溶于水D.无色2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过一定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合金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混合物,甚至可以说是纯净物。
_6.1.2《科学革命》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6.1.2 科学革命同步练习题一、单选题1.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对人类社会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下列关于 16~17 世纪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相关人物表述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B.哥白尼——提出宇宙是无限的C.布鲁诺——提出“日心说”D.伽利略——提出万有引力定律2.下列列世界文化名人及其成就的配搭中,属于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科学革命性成果的是()A.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C. 达尔文——《物种起源》D. 莎士比亚——《哈姆雷雷特》3.《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这一现象开始于()A. 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 40 年代B.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20 世纪初C.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D.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4.一次知识竞赛中,王强在回答某题时使用了求助热线,此题是“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开启了科学观念的变革,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的是什么?”你帮助他选择的答案是()A.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C. 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D. 托勒密提出“地心说”5.对下列四个事件间关系的示意图中,最合理的一组应是()①中世纪后期欧洲工商业发展②文艺复兴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科学革命A. B.B. C. D.6.下列描述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有关的有( )①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转②提出了“日心说”③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④为捍卫真理被教会施以火刑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7.王同学在维基百科上查到如下历史词条定义。
该历史词条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盛行于 14 世纪到 17 世纪的一场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这场文化运动包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
A. 文艺复兴B. 科学革命C. 启蒙运动D. 工业革命8.2018 年 3 月 14 日,霍金逝世。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6.2.2《科学革命》配套练习题

《科学革命》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科学家既是数学家也是物理学家()A.伽利略B.布鲁诺C.哥白尼D.牛顿【解析】参考答案为D。
2.提出“宇宙是无限的”科学家是()A.布鲁诺B.牛顿C.托勒密D.哥白尼【解析】参考答案为A。
3.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的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托勒密提出“地心说”C.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论”D.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解析】参考答案为A。
4.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达尔文──进化论B.爱因斯坦──杠杆定律C.布鲁诺──“宇宙无限论”D.牛顿──自由落体定律【解析】参考答案为C。
5.文艺复兴时期,一大批文学界、有艺术界、科学界的巨人通过文学作品、绘画和各种著作传播人文主义思想。
其中,属于科学界的“巨人”有()①但丁;②米开朗琪罗;③牛顿;④伏尔泰;⑤哥白尼;⑥卢梭;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④⑥【解析】参考答案为C。
6.某班同学正在筹备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的人物图片展,下列人物图片可以参加展出的有()①卢梭;②莎士比亚;③伽利略;④但丁;⑤孟德斯鸠;⑥哥白尼A.③⑤ B.②⑥ C.①⑤ D.③④【解析】参考答案为A。
7.某历史情景剧中的“被教会处以火刑,在行刑时高呼“火,不能征服我””的科学家是()A.牛顿B.布鲁诺C.哥白尼D.托勒密【解析】参考答案为B。
本题选自《教与学·课程同步讲练》8.近代自然科学获得极大发展的原因包括()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③科学家勤奋努力的研究④科学家得到教会的支持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参考答案为D。
9.他是近代物理学的一位奠基人,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中的力学单位以他的姓氏命名。
此人是()A.托勒密B.哥白尼C.牛顿D.布鲁诺【解析】参考答案为C。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习题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选题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A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4、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C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7.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C )A.可知论学派B.不可知论学派C.唯理论学派D.经验论学派8.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B )A.唯理论学派B.经验论学派C.唯物主义阵营D.唯心主义阵营9.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于:( C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10.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 A )A.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C.先验论的认识路线D.唯理论的认识路线11.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是:( C )A.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C.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D.经验论的认识路线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B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14.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B )A.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B.可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D )A.人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B.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限制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二、多选题1. 任何真理都具有( ABC )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具体性2.实践的基本特点是( ACD )A、客观物质性B、革命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BD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BC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5、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BC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BD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7.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BCD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ABD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9.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020年科学通史课后习题参考

1【单选题】“科学”是由( )对西方语言的翻译。
我的答案:C2【单选题】现代汉语中学术术语( )来自于日译汉语。
我的答案:D3【单选题】我们对科学进行分类时采用的“家族相似”的观点是由( )提出的。
我的答案:C4【单选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被称为( )知识。
我的答案:B5【多选题】“历史”的两阶分别是( )。
我的答案:CD6【判断题】“一阶历史”和“二阶历史”是相互纠缠的。
我的答案:√7【判断题】我们采用家族相似的方案对科学进行分类,是因为科学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我的答案:√1【单选题】《荷马史诗》反映的是( )。
我的答案:D2【单选题】( )的出现使得知识有极大程度的可分享性。
我的答案:C3【单选题】以下哪种理论能证明科学不一定具有预测的作用?( )我的答案:D4【单选题】以下科目属于典型的保真推理的是?我的答案:C5【多选题】默会知识的特点是( )。
我的答案:CD6【多选题】科学知识的两种分类是( )。
我的答案:CD7【多选题】演绎推理又被称为( )。
我的答案:BC8【判断题】人对世界的普遍的领悟是理论的知识起源。
我的答案:√9【判断题】实用知识的早期形态也被成为神圣知识。
我的答案:×10【判断题】人类对于自身的一般的领悟就是科学的起源。
我的答案:√11【判断题】人是一种对世界有先行领悟的存在者。
我的答案:√1【单选题】人文科学中最核心的学科是( )。
我的答案:C2【单选题】人科动物出现在( )年以前。
我的答案:D3【单选题】根据分子遗传学,现代所有的人类实际上都是从( )出来的。
我的答案:C4【单选题】华夏文明能够追溯到公元前( )年。
我的答案:D5【单选题】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都被成为( )时代。
我的答案:B6【单选题】人类的进化水平的标志是( )。
我的答案:C7【判断题】在350万年以前,出现了人属动物。
我的答案:×8【判断题】新石器时代的根本标志是农业社会的出现。
科学通史课后习题参考

1【单项选择题】“科学〞是由( )对西方言语的翻译。
我的答案:C2【单项选择题】现代汉语中学术术语( )来自于日译汉语。
我的答案:D3【单项选择题】我们对科学进行分类时采纳的“家族相似〞的观点是由( )提出的。
我的答案:C4【单项选择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被称为( )知识。
我的答案:B5【多项选择题】“历史〞的两阶分别是( )。
我的答案:CD6【推断题】“一阶历史〞和“二阶历史〞是相互纠缠的。
我的答案:√7【推断题】我们采纳家族相似的方案对科学进行分类,是因为科学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我的答案:√1【单项选择题】《荷马史诗》反映的是( )。
我的答案:D2【单项选择题】( )的出现使得知识有极大程度的可分享性。
我的答案:C3【单项选择题】以下哪种理论能证明科学不肯定具有预测的作用( )我的答案:D4【单项选择题】以下科目属于典型的保真推理的是我的答案:C5【多项选择题】默会知识的特点是( )。
我的答案:CD6【多项选择题】科学知识的两种分类是( )。
我的答案:CD7【多项选择题】演绎推理又被称为( )。
我的答案:BC8【推断题】人对世界的普遍的领悟是理论的知识起源。
我的答案:√9【推断题】有用知识的早期形态也被成为神圣知识。
我的答案:×10【推断题】人类对于自身的一般的领悟就是科学的起源。
我的答案:√11【推断题】人是一种对世界有先行领悟的存在者。
我的答案:√1【单项选择题】人文科学中最核心的学科是( )。
我的答案:C2【单项选择题】人科动物出现在( )年以前。
我的答案:D3【单项选择题】依据分子遗传学,现代全部的人类实际上都是从( )出来的。
我的答案:C4【单项选择题】华夏文明能够追溯到公元前( )年。
我的答案:D5【单项选择题】公元前1202X年至公元前3000年都被成为( )时代。
我的答案:B6【单项选择题】人类的进化水平的标志是( )。
我的答案:C7【推断题】在350万年以前,出现了人属动物。
科技习题及参考答案

科技类选择题1.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A.数学B.天文学C.医学D.化学2.最早创造数字的是:A.阿拉伯人B.希腊人C.印度人D.罗马人3.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A.亚里斯多德B.哥白尼C.伽利略D.牛顿4.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天文学家是:A.哥白尼B.伽利略C.开普勒D.张衡5.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A.迈克尔·法拉第B.爱迪生C.贝尔D.西门子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A.迈克尔·法拉第B.爱迪生C.贝尔D.西门子7. 19世纪80年代,德国发明家( )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A.卡尔·本茨B.鲁道夫·狄塞尔C.齐柏林D.西门子8. 19世纪90年代,德国人( )发明了柴油机A.卡尔·本茨B.鲁道夫·狄塞尔C.齐柏林D.西门子9. 1903年,美国人( )制造出了飞机A.莱特兄弟B.富尔顿C.福特D.瓦特10.德国人( )建造了飞艇A.卡尔·本茨B.鲁道夫·狄塞尔C.齐柏林D.西门子11. 1876年,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 )试验有线电话成功A.贝尔B.赫兹C.马可尼D.摩尔斯12.第一个研制成功原子弹的国家是:A.美国B.苏联C.英国D.中国13.目前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包括:A.印度和巴基斯坦B.美国、英国、法国C.中国和俄国D.德国和日本14.目前世界软件出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A.印度B.巴西C.埃及D.中国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惟一全是海洋的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16.九大行星中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水星B.金星C.火星D.土星17.我国南方的梅雨属于:A.地形雨B.对流雨C.锋面雨D.雷阵雨18.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A. 3℃B. 4℃C. 1℃D. 2℃19.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3.5个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不变,却只需要3小时,原因是:A.地球自转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影响C.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D.飞行线路的影响20.决定生物由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的方向发展的原因是:A.遗传B.变异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21.太阳系中,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导论1、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2、科学主要回答自然事物本身“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则是改造和控制自然。
3、一般认为科学中心经历几次转移,其顺序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第一篇近代科学技术1、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牛顿力学是整个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3、近代科学史上物理学已完成了几次大综合。
第一次是牛顿力学、第二次是能量守恒定律、第三次是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
4、17世纪上半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5、英国的化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
法国的拉瓦锡否定了“燃素说”,建立燃烧的氧化理论。
6、荷兰人惠更斯创立了光的波动说。
1785年法国人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使电学进入定量研究阶段。
7、在科学方法上,培根强调观察和实验,笛卡尔推崇理论思维。
伽俐略提出理想实验方法。
惠更斯阐述了假说的作用。
牛顿提出分析和综合方法。
8、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的凯伊发明了飞梭为导火索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重要标志。
9、1709年,英国的比达父子发明了用焦炭炼铁的方法。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10、18世纪,法国在分析力学方面的工作是首屈一指的。
11、19世纪下半叶,康德和拉普拉斯先后提出了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
英国人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并把人们对天空的认识扩展到了银河系。
12、19世纪初,地质学之父史密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化石层序律。
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了地质变动的灾变论。
13、1865年,德国的克劳修斯提出了“熵”的概念。
把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广到整个宇宙,提出了“热寂说”。
14、1803年英国人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人阿佛伽德罗提出了分子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零零三年第一学期科学史课程考试试题B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对于构建宇宙模型,揭示宇宙奥秘,人类进行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关于宇宙论,下面正确的是()答案:B
A 同心球模型;B日心说;C偏心圆模型;D本轮-均轮模型。
2、“任何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试探性的、暂时的、猜测的,它们是不能被证明的,但是可以被证伪的。
”这是英国一位科学哲学家的主要观点。
他是()答案:D
A 拉卡托斯;
B 库恩;
C 费耶阿本德;
D 波普尔。
3、指出下列著作中不是开普勒所著的是()答案:D
A《宇宙的奥秘》;B 《新天文学》;C 《宇宙和谐论》;D 《天文学大成》。
4、十七世纪初,通过对抛物体的研究及两个思想试验,伽利略()答案:B
A 用文字对运动进行了分类;
B 发现了惯性定律;
C 提出了“墨顿法则”;
D 指出一个物体的速度v正比于它所受的作用力。
5、1666年,牛顿发现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平方反比定理,这个性质同时也被另外的科学家独立得
到,在这些科学家中不包括()A
A 伽利略;
B 雷恩;
C 哈雷;
D 胡克。
6、牛顿和笛卡尔的宇宙理论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下面不是的一项是()C
A 地球形状;
B 以太绕日运动产生的力的性质;
C 太阳是宇宙中心;
D 行星在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运动。
7、海王星常常被称为“笔头上发现的行星”,下列科学家没有对这种“笔头工作”做出贡献的是()A
A 赫歇耳;
B 博瓦德;
C 亚当斯;
D 勒维叶。
8、十六世纪,在寻求三次和四次代数方程一般解法的过程中,最先取得突破的数学家是()A
A 费罗;
B 塔塔利亚;
C 卡尔达诺;
D 费拉里。
9、十九世纪,代数方程根式可解的问题最终由两位数学家解决,他们是()D
A 邦贝利和格列高里;
B 拉格朗日和鲁菲尼;
C 约当和克莱因;
D 阿贝尔和伽罗瓦。
10、十九世纪数学最突出的成就是群的发现,它使代数学获得了新生,代数学不再仅仅研究代数方程,而更多的是研究各种抽象“对象”的运算关系。
群的提出者是法国的()A
A 伽罗瓦;
B 鲁菲尼;
C 阿贝尔;D拉格朗日。
11、1774年发现氧气的科学家是()答案:C
A 拉瓦锡;B杨克尔;C普利斯特列;D卡文迪许。
12、阿伏伽德罗数是 1摩尔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其数值是()答案:D
A 6.0121367×1023;
B 4.0221367×1023;
C 6.0221367 ;
D 6.0221367×1023。
13、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测定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发现了第一个亚原子粒子,因此荣获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不仅打破了道尔顿的“不可分”的原子,而且打破了物质结构的“终极”观念。
如上所说的亚原子粒子是()答案:D
A质子;B中子;C粒子;D电子。
14、古希腊原子论的创立者是()答案:C
A留基伯、伽桑狄;
B 伊壁鸠鲁、卢克莱修;
C留基伯、德谟克利特;
D伊壁鸠鲁、伽桑狄。
15、下列的奖项不是用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是()B
A 费马奖;
B 诺贝尔奖;
C 陈省身奖;
D 阿贝尔奖。
16、高斯曾说“若无某种大胆果敢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进展的”。
产生于1637年左右的费马大猜想,使三个多世纪的数学家为之奋斗。
1994年,终于出现一个终结者。
他是英国的数学家()A
A 怀尔斯;
B 拉梅;
C 库默尔;
D 朗兰兹
17、被称为“植物学上的拉瓦锡”的生物学家是()答案B
A 德弗里斯;B孟德尔;C 柯林斯;D 贝特森。
18、二十世纪初,生物学家们担心,按照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有些显性特征的遗传病会随时间的推移扩散到整个族群。
数学家哈代对此进行了证明,结果是()答案D
A 显性的特征会扩散到整个种群,隐性特征将趋于消亡;
B 显性的特征会扩散到整个种群,隐性特征不会趋于消亡;
C 显性的特征不会扩散到整个种群,隐性特征将趋于消亡;
D 显性的特征不会扩散到整个种群,隐性特征也不会趋于消亡。
19、1953年4月,沃森-克里克在《自然》杂志的一篇短文中提出了生物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答案A
A DNA双螺旋结构;
B DNA的直线结构;C蛋白质的基本结构;D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20、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使人们相信有遗传密码的存在。
1961年8月,破译第一个遗传密码的是生化学家是()答案B
A 霍利;B尼伦贝尔;C柯拉那;D奥乔亚。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著作《_______________》。
提出了日心说。
(天体运行论)
2、二十世纪初,开普勒发表了他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是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
和谐定律
3、天王星是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利用其高精度的望远镜最早发现的。
赫歇耳
4、欧几里得在其巨著_____________中利用反证法证明了有无穷多个素数。
几何原本
5、在数学史上,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几何学上的哥白尼”。
罗巴切夫斯基
6、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最大贡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
7、放射性元素在发出射线的过程中会转变为另一种元素。
第一个发现这一现象的是__________。
(居里夫人)
8、19世纪20年代,在费马大猜想的证明过程中,法国女数学家_________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证明费马大猜想时,并不是去证明一种特殊情形下的费马大猜想,而是一次就得出适合许多情形的解答。
热尔曼
9、在生物学的研究中,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对于试验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孟德尔在进行植物杂交试验时选取了豌豆作为研究对象;摩尔根在进行诱发突变的实验时选取了作为研究对象。
果蝇
10、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化学家科赛尔证明了存在两种核酸,即现在所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生物化学家莱文在动物体内发现了这两类不同的核酸。
RNA(核糖核酸)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
1、简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胜利的主要表现。
2、1959年S. Wright曾说“整个生物学领域将由于遗传学而变成一门统一的学科,最终将同物理学相媲美”。
请简述遗传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四、点评(20分)
以下是本学期“科学史”课程的几次讲座,请从中任选出一次讲座进行点评。
点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讲座的选题;2、讲座的形式;3、讲座的内容;4、你的接受情况;5、对本讲座的建议。
●科学是什么
●中国科学
●数学危机
●定理与真理
●相对论的世界
●混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