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隧道分册)隧道平导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隧道分册)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技术准备 (1)4.1内业准备 (1)4.2外业准备 (1)5.劳动组织 (2)6.设备机具配置 (3)7.施工工艺流程 (3)8.施工作业方法及要求 (3)8.1防排水设计 (3)8.2排水盲管施工 (4)8.2.1 环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 (5)8.2.2 纵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 (5)8.2.3 边墙泄水管施作方法 (5)8.2.4 排水盲管施工控制要点 (5)8.3防水板施工 (5)8.3.1施工工艺流程 (5)8.3.2 防水板铺设施工 (5)8.4施工缝和变形缝 (11)8.4.1施工缝和变形缝的设置规定 (11)8.4.2施工缝(变形缝)的施工要求 (11)8.4.3 止水带施工 (12)8.4.4 膨胀止水胶施工 (14)9.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15)9.1质量验收参照规范 (15)9.2防水工程的质量要求 (15)9.3分项验收标准 (15)9.3.1 防水板防水 (15)9.3.2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16)9.3.3 盲管 (17)10.施工注意事项 (18)11.环保要求 (18)12.估算指标 (18)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隧道防排水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防排水作业施工,满足隧道防排水设计和规范要求。
2.编制依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贵阳至贺州段施工设计图隧道防排水》贵广贰隧参083.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二次衬砌防排水作业,包括防水板、纵环向排水盲管及止水带和膨胀止水胶的安装作业等。
4.技术准备4.1内业准备(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隧道工程平导施工方案

大长隧道平导施工方案本标段重难点施工为隧道工程,本标段平导隧道长5481.848m,主隧道长5460m。
隧道掘进施工分三个阶段,隧道掘进总施工方案见图2-3-1:第一阶段:隧道平导与主隧道进口同时开工,隧道平导施工至BPK8+458.754时,将BPK8+458.754处车行横洞作为1#横通道,进入主隧道,增设一个主隧道工作面,向隧道出口方向掘进,主隧道就有2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同时隧道平导继续开挖前进。
第二阶段:当隧道进口与1#横通道贯通后,将隧道平导BPK9+958.754处车行横洞作为2#横通道,进入主隧道,增设一个主隧道工作面,主隧道进口作业队伍挪至此工作面,向隧道出口方向掘进,主隧道有2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同时隧道平导继续开挖前进。
第三阶段:当隧道平导施工至终点BPK12+491.848,通过隧道平导开挖3#横通道至主隧道,进入主隧道,增设一个主隧道工作面,向隧道进口方向掘进,主隧道有3个作业面施工,直至隧道贯通。
本标段隧道平导开挖断面较小,隧道平导采用ITC312挖装机装渣外运。
隧道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生产,输送车运输,混凝土泵灌注,钢筋在加工场加工制作,就位时人工配合机械安装。
一、主隧道进口洞门施工主隧道洞门采用端墙式洞门。
施工前将便道修通、生活房屋建成后,安排隧道队开始洞口土石方及洞门基础开挖,隧道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开挖后,应及时施作端墙。
在端墙基础施工时,虚碴、杂物、积水、软泥必须清除干净。
在端墙施工时,端墙与洞口4m范围内挡墙及全部翼墙应同时浇筑,如不能同时浇筑时,应设置连接筋;端墙与挡墙后空隙须及时回填,并保证回填密实,回填料可采用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
二、平导进口洞门施工平导隧道洞门采用明洞门,明洞开挖采用全明挖法施工。
严格按设计边坡率开挖,石方开挖风动凿岩机钻眼,采用小松动爆破。
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机械清刷边坡,明洞开挖后立即进行边坡防护。
明洞开挖前,做好洞顶防水、排水设施。
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隧道分册)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监控量测准备 (1)4.1技术准备 (1)4.2量测仪器工具准备 (1)5.劳动组织 (1)6.量测元件的要求 (1)7.量测仪器机具配置 (1)8.监控量测流程 (2)9.监控量测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3)9.1监控量测计划与内容 (3)9.1.1监控量测计划 (3)9.1.2 监控量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3)9.1.3 量测项目 (3)9.2测点和测线布设 (4)9.2.1 地表沉降测点布设 (4)9.2.2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布设 (5)9.2.3 沉降缝处观测 (7)9.2.4隧底隆起观测 (7)9.2.5 选侧项目布置要求 (8)9.2.6 测点布置要求 (8)9.3监控量测频率 (8)9.4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9)9.5测试仪器精度要求 (11)9.6监控量测方法 (12)9.6.1 洞内、外观察 (12)9.6.2 变形监控量测 (12)9.6.3 数据采集 (13)9.7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3)9.7.1 监控量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13)9.7.2 绘制相关图表 (13)9.7.3 回归分析方法 (13)9.7.4 常用的回归函数 (14)10.监控量测验收资料 (16)11.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16)12.安全要求 (17)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铁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作业的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标准,指导、规范监控量测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J721-200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铁路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3.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
4.监控量测准备4.1技术准备⑴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监控量测实施计划。
隧道径向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隧道分册)富水隧道径向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作业准备 (1)4.1内业准备 (1)4.2外业准备 (1)5.劳动组织 (1)6.设备机具配置 (2)7.技术要求 (2)8.施工工艺流程 (3)9.施工作业方法及要求 (3)9.1 施工工序 (3)9.2注浆浆液配比及选择 (5)9.3注浆程序及方法 (5)9.4注浆结束的标准 (5)10.常见施工异常及应对措施 (6)10.1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 (6)10.2施工注意事项 (6)11.施工保护 (7)11.1环境保护 (7)11.2劳动保护 (7)12.安全环保文明要求 (7)12.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7)12.2制定文明施工计划 (8)12.3创建良好施工环境 (8)13.质量保证措施 (8)13.1质量控制 (8)13.2质量检验 (9)14.进度保证措施 (9)14.1施工进度保证体系 (9)14.2施工资源保证措施 (9)14.3技术保证措施 (10)15.估算指标 (10)富水隧道径向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明确隧道径向注浆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径向注浆施工作业。
2.编制依据2.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2.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3《金温扩能施(隧)泽雅(B)》(径向注浆堵水设计图)。
3.适用范围适用于以堵水为主的隧道施工,且水压和水量较小,围岩有一定的自稳力,隧道开挖后洞壁出水达到允许排放地段,但开挖后洞壁仍局部出水点或出水区域,采用局部径向注浆堵水。
4.作业准备4.1内业准备4.1.1在施工前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包括质量、安全、抢险、救护等技术组织措施。
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作业指导书.doc

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作业指导书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隧道分册)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编制冃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作业准备 (1)4.1技术准备 (1)4.2外业准备 (1)5•技术要求 (1)5.1基本要求 (1)6•劳动力组织 (2)6.1劳动力组织方式 (2)6.2人员配置 (2)7•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2)8•施工工艺流程 (2)9•施工作业方法 (3)10.质量控制耍点 (3)10.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0.2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安全耍求 (4)12•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4)12.1局部区域易出现超挖现象 (4)12.2拱顶剥落及两侧拱脚处少量滑塌 (4)13. 估算指标 (4)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分册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明确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质量标准,以指导、规范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作业。
2•编制依据2.1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安全规程、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
2.2相关设计文件。
2.3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纪要。
2.4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3•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公路隧道V级软弱围岩开挖施工。
4•作业准备4.1技术准备4.1.1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的设计文件, 澄清有关技术问题。
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学习;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评估潜在风险,提出应急预案。
4.1.2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使用各种量测仪器和传感器对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测量,掌握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工作状况和安全信,忖、O O4.1.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准备4.2.1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使用各种量测仪器和传感器对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测量,掌握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工作状况和安全信息。
挖井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桥梁分册)挖井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技术准备 (1)4.1内业准备 (1)4.2外业准备 (1)5.劳动组织 (1)6.材料要求 (2)7.设备机具配置 (2)8.施工工艺流程 (2)9.施工方法及工艺 (3)9.1施工程序 (3)9.2施工工艺 (3)9.2.1挖掘成井 (3)9.2.2井内爆破 (5)9.2.3灌注混凝土 (5)10.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5)10.1质量控制标准 (5)10.2 质量保证措施 (6)11.安全及环保要求 (6)11.1组织机构 (6)11.2安全要求 (6)11.3环保要求 (7)12.估算指标 (8)挖井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挖井基础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挖井基础施工作业。
2.编制依据《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桥梁施工图设计文件3.适用范围挖井基础是采用垂直明挖的方法开挖的一种基础,适用于硬土、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的岩质地层,常用于铁路、公路桥梁的基础。
4技术准备4.1内业准备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根据地质、水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井壁支护类型和开挖方法。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准备⑴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管理、技术和施工人员进场生活、办公和生产需要。
⑵施工所需的材料和机械设备组织到场。
⑶水、电、施工便道能够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⑷根据设计文件,测定基坑中心线和高程,放出基坑边桩,并在基坑旁设定开挖控制桩。
高强度硬岩间杂软弱岩地层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地铁分册)高强度硬岩段间杂软弱岩地层盾构掘进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金东哲审核:潘大鹏批准:纪尊众目录1. 适用范围 (1)2. 作业准备 (1)3. 技术要求 (1)4. 人员组织 (2)5. 主要机具、设备 (3)6. 材料要求 (4)7. 施工工艺流程 (5)8. 施工作业方法与要求 (6)9. 质量控制要点 (13)10. 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15)11. 安全与环保要求 (17)12. 估算指标 (19)高强度硬岩段间杂软弱岩地层盾构掘进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盾构机在硬岩段距离长、强度高、曲线半径小、软硬两种地层间相互混杂、突变、复杂多变、层间水丰富、岩层透水性较强等各种不利因素共存的复合性质下掘进施工控制。
2.作业准备(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2)完成测量与监控测量的准备工作,对复杂、多变、突变和地质不祥的地段加密探孔勘测。
(3)对楼房基础差、容易出现下沉的地层提前进行加固或提前做好加固准备,在盾构通过前或通过后与时进行加固。
(4)完成盾构机的选型与配置,使其具备硬岩掘进和软土掘进功能,防喷涌功能,超挖能力,渣土改良能力。
(5)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材料需用量,提出材料需用计划,提前备足管片、水泥等施工材料与钢轨、枕木等周转材料。
3.技术要求3.1.高程和平面偏差表 3-1隧道轴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3.2.表 3-2隧道允许偏差3.3.监测报警值表 3-3监测报警值4.人员组织表 4-1施工人员配置表5.主要机具、设备表 5-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6.表 6-1主要材料需求表表 6-2主要周转材料需求表7.施工工艺流程图 7-1掘进作业工序流程图图 7-2 掘进工序操作控制程序框图8.施工作业方法与要求8.1.优化盾构配置8.1.1.提高刀盘结构强度和加强耐磨保护对刀盘的面板和边缘加焊耐磨网纹,加装12把边缘保护刀;螺旋输送机的易磨损部位进行耐磨堆焊,螺旋叶片安装可更换的耐磨衬板;。
【VIP专享】洞门盾构钢环安装作业指导书

4.2 工程准备 ..............................................................1 5.劳动组织 ....................................................................2 6.设备机具配置 ................................................................2 7.盾构钢环安装方案 ............................................................3 8.盾构钢环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3 9.安装工艺 ....................................................................3
9.1 焊接定位三角钢板 ......................................................3 9.2 钢环安装的步骤........................................................................................................................1 2.编制依据 ....................................................................1 3.适用范围 ....................................................................1 4.施工准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