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4单元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4单元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单元知识点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将长方形其中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的图形是(圆柱),会得到(2)种圆柱。

将正方形其中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的图形是(圆柱),会得到(1)种圆柱。

如下图这样旋转,已知长方形的a=4,b=2,可以得到圆柱的直径d=(4),C=(12.56),r=(2),h=(4)。

将直角三角形绕其中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的图形是(圆锥),会得到(2)种圆锥。

如下图这样旋转,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和4,可以得到圆锥的底面直径d=(2),C=( 6.28),r=(1),h=(4)。

面动成体:下面的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了立体图形,请写出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

(圆柱)(圆台)(球)(圆锥)3.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它们是(大小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标出下列图形的底面直径和高。

(虚线画图标出d和h)4.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一共有(1)条高。

表格总结和对比:底面侧面侧面展开图高圆柱2个大小相同的圆都是(曲面)长方形无数条圆锥1个圆和1个顶点(扇形)(1)条5.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也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或其他图形),这个图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相当于圆柱的(高)和(底面周长)。

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因此,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侧面积的大小由(底面周长)和(高)共同决定。

用字母表示为S侧=Ch=πdh=(2πrh)。

6.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用字母表示为S表=(πdh+2πr2)。

7.圆柱的体积:把一个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它的体积(不变),它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周长的一半),它的宽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半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1.1《 面的旋转》说课稿 (6)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1.1《 面的旋转》说课稿 (6)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1《面的旋转》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面的旋转》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旋转的概念以及旋转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面的旋转,以及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知面的旋转,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平移、旋转的概念,对旋转的性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面的旋转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表面,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进一步深化对面的旋转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面的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面的旋转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面的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面的旋转解释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例,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的旋转。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平移、旋转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面的旋转的特点,总结旋转的性质。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启发,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面的旋转。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 圆柱与圆锥 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 圆柱与圆锥 知识点汇总

一 圆柱与圆锥一、面的旋转 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将一个长方形以长(宽)为轴,快速旋转后可以形成一个圆柱。

3.将一个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快速旋转,会形成一个圆锥。

二、圆柱和圆锥的特征1.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一个面是曲面;圆锥有一个面是圆,有一个面是曲面。

即:2.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叫作圆柱的底面,圆柱的曲面叫作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

即:3.圆锥的圆面叫作圆锥的底面,圆锥的曲面叫作圆锥的侧面;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作圆锥.................的高。

...4.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把圆锥放在水平面上,在圆锥的顶点上放一个平面的东西,比如一块木板,并与底面平行,测量一下这两个平面间的距离,这两个平面间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即:5.测量圆柱的高的方法:把圆柱放在水平面上,选一把直尺和一个直角三角板,使圆柱的底面与直尺的..........0.刻线对齐....,使三角板与直尺垂直并靠紧圆柱的底面,此时圆柱的另一个底面对准的刻度值即是圆柱的高。

三、圆柱的表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如果沿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 × 长方形的宽面的形状不同,快速旋转后形成的立体图形也不同。

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圆柱或圆锥的高都是一条垂直于底面的线段。

易错点:剪开圆柱的侧面时一定要沿高剪开才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 ↓ ↓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用字母表示:S 侧=Ch 或S 侧=πdh 或S 侧=2πrh2.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实物,它们的表面积也不相同。

比如圆柱形烟囱的表面积等于烟囱的侧面积,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就是水桶的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四、圆柱的体积1.意义:圆柱形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圆柱的体积。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的中心距离都相等。

2.圆的中心叫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3.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

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而且直径是半径的2倍。

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例1: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25.12 )厘米。

计算过程:3.14×4×2=25.12厘米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因此确定了圆心和半径,这个圆也就确定了。

5.圆形车轮的车轴都安装在圆心处,这样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实际就是圆的半径,而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样圆形车轮运动起来才是平稳的。

6.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圆与正多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取决于正多边形的对称轴条数。

7.找圆心的方法:(1)把圆对折后再对折两条半径的公共端点就是圆心。

(2)把圆沿着直径所在的直线任意对折两次后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是通过找到圆的直径及其中点的方法来确定圆心。

8.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圆周率不等于3.14.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为了方便计算,通常π≈3.14,若用C表示圆的周长,则C=πd或者C=2πr。

9.时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圈,尖端走过的路程就是以时针或分针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周长。

例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3时,分针走过了(62.8 )cm。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1.分数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的转换
2.小数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
3.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和位置
4.百分数
-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关系
-百分数的转化和计算
-百分数的应用,如百分比问题和利息问题
5.数据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表的读取和制作,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6.几何形状与测量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
-角的概念和分类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图形的相似与全等
-图形的相似判定和性质
-图形的全等判定和性质
-利用相似和全等关系解决问题
8.简单方程和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运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归纳。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分数、小数、有理数、百分数、数据统计与概率、几何形状与测量、图形的相似与全等、简单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几何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图形和变量、分数和小数、运算法则和计算、长度、面积和体积、数据和统计这几个知识点。

下面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归纳:一、有理数1. 正数和负数:正数是大于零的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数轴:用数轴表示有理数。

数轴上,正数在0的右边,负数在0的左边。

3. 比较和排序:可以通过数轴上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和排序。

二、图形和变量1. 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由x轴和y轴组成。

坐标系中,x轴是水平的,y轴是竖直的,它们都通过原点O。

2. 点与坐标:用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来表示其坐标。

3. 图形的比较:可以通过图形的面积、周长和形状进行比较。

三、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概念:分数由一个分子和一个分母组成,分子表示整体的部分,分母表示被分成的份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分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和排序。

3.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结合,整数部分位于小数点的左侧,小数部分位于小数点的右侧,如0.5、3.14等。

4. 分数和小数的转换:可以将分数转换为小数,也可以将小数转换为分数。

四、运算法则和计算1. 加法和减法运算:可以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乘法和除法运算:可以进行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 运算规律: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和除法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4. 计算顺序:在多个运算符存在的表达式中,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再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五、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的测量:用尺子、卷尺等工具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

2. 面积的测量:用平方单位可以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

3. 体积的测量:用立方单位可以测量立体图形的体积。

六、数据和统计1.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2. 数据的展示:可以用列表、频数表、条形图等方式展示数据。

3. 平均数和范围:可以通过计算平均数和范围来描述数据的中心和变化程度。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目录1. 第一单元 (3)1.1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3)1.2 分数的基本性质 (4)1.3 同分母分数的比较 (5)1.4 异分母分数的转换 (6)2. 第二单元 (7)2.1 小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7)2.2 小数的性质 (8)2.3 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8)2.4 小数的四则运算 (9)3. 第三单元 (10)3.1 百分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10)3.2 百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11)3.3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3.4 百分数与其他比的转换 (14)4. 第四单元 (14)4.1 方程的意义及类型 (16)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17)4.3 方程的应用实例 (17)4.4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求解策略 (18)5. 第五单元 (19)5.1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19)5.2 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 (21)5.3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21)5.4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 (23)6. 第六单元 (24)6.1 数据的收集方法 (24)6.2 数据整理的方法与步骤 (26)6.3 如何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27)6.4 数据分析与解读 (29)7. 第七单元 (29)7.1 概率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30)7.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1)7.3 简单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 (32)7.4 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3)8. 第八单元 (35)8.1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5)8.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36)8.3 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37)8.4 几何图形变换与对称的应用 (37)9. 第九单元 (38)9.1 实际问题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39)9.2 综合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0)9.3 统计与概率综合题的典型例题解析 (41)10. 第十单元 (42)10.1 数学综合应用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43)10.2 数学综合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44)10.3 数学综合应用题的实践案例分析 (45)1. 第一单元自然数的认识与整数的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公式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公式

面积:S 侧=ch S 侧=πdh S 侧=2πrhS 圆=πr ² S 长方形=axb S 正方形=axa体积:V 正方体=sh V 正方体=axaxa=a ³ 正方体的高h=v ÷a ÷a正方体的高h=v ÷(a x a)V 长方体=sh V 长方体=axbxh 长方体的高h=v ÷a ÷b长方体的高h=v ÷(axb)长方体的高a=v ÷b ÷h 长方体的高b=v ÷a ÷h长方体的高b=v ÷(axh )V 圆柱体=sh V 圆柱体=πr ²h 圆柱的高h=v ÷π÷r ² 圆柱的高h=v ÷(πx r ²) V 圆锥体= 31sh V 圆锥体=31πr ²h 圆锥的高h=3v ÷π÷r ² 圆锥的高h=3v ÷(πx r ²) 圆柱体礼盒包装绳长=直径x 4 + 高x 4 + 打结部分面积:S 侧=ch S 侧=πdh S 侧=2πrhS 圆=πr ² S 长方形=axb S 正方形=axa体积:V 正方体=sh V 正方体=axaxa=a ³ 正方体的高h=v ÷a ÷a正方体的高h=v ÷(a x a)V 长方体=sh V 长方体=axbxh 长方体的高h=v ÷a ÷b长方体的高h=v ÷(axb)长方体的高a=v ÷b ÷h 长方体的高b=v ÷a ÷h长方体的高b=v ÷(axh )V 圆柱体=sh V 圆柱体=πr ²h 圆柱的高h=v ÷π÷r ² 圆柱的高h=v ÷(πx r ²) V 圆锥体= 31sh V 圆锥体=31πr ²h 圆锥的高h=3v ÷π÷r ² 圆锥的高h=3v ÷(πx r ²) 圆柱体礼盒包装绳长=直径x 4 + 高x 4 + 打结部分长度单位:km 1000m 10dm 10cm 10 mm面积单位:km²1000000 m²100dm²100cm²100mm²100公顷10000体积单位:m³1000 dm³1000 cm³1000 mm³1:1 1:1容积单位:L 1000mL长度单位:km 1000m 10dm 10cm 10 mm面积单位:km²1000000 m²100dm²100cm²100mm²100公顷10000体积单位:m³1000 dm³1000 cm³1000 mm³1:1 1:1容积单位:L 100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圆柱和圆锥
一、面的旋转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
(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dh;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rh
4.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d表示底面直径,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那么这个
圆柱的表面积为:
S表=S侧+2S底
或S表=dh+d2/2=
或S表=2rh+2r2
5.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圆柱的体积
1. 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V=Sh。

3.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1) 计算圆柱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了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V=Sh。

(2)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r2h;
(3) 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d/2)2h;
(4)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C/2)2h;
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5.圆柱形容器公式的应用与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计算方法相同。

四、圆锥的体积
1. 圆锥只有一条高。

2.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则字母公式为:1/3Sh
3. 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1)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直接运用“v= 1/3 Sh”这一公式。

(2)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半径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1/3πr²h
(3)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直径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1/3π(d/2)²h
(4)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1/3π(c/2r)²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