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氧气性质》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练习题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氧气易溶于水D.氧气在低温、高压下能变为液态或固态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木炭燃烧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食物腐败D.酒的酿造3.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A.红磷B.硫粉C.蜡烛D.铁丝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B.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C.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5.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6.[2020·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8.为了区分一瓶氧气和一瓶空气,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A.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的是氧气B.分别伸入红热的细铁丝,能剧烈燃烧的是氧气C.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9.下列实验中不正确的是()图110.图2是小明整理的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部分笔记,他归纳了以下四点,其中不合理的是()图2A.都会放出热量B.都是氧化反应C.都是化合反应D.都生成了气体11.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D.有些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二、填空题12.根据图3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练习

课题2 氧气01知识管理1.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通常情况下,是一种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

密度、水溶性: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三态变化:在压强为101 kPa时,氧气在-183 ℃时变为______的液体,在-218 ℃时变成______雪花状的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把一根______________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_________,证明是氧气。

注意: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由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生成________物质的反应。

(A+B→AB)氧化反应:(1)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________。

(2)分类:剧烈的氧化反应,比如燃烧;缓慢氧化,比如动植物的呼吸等。

02基础题1.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A.我不易溶于水B.我具有可燃性C.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我能供给呼吸2.(南京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硫B.木炭C.铁丝D.红磷3.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4.日常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例子有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败B.酒的酿造C.酒精的燃烧D.动植物的呼吸5.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6.(滨州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7.A 、B 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

请填空:(1)A 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 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 图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的性质练习题

氧气的性质练习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胆矾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酿酒B.动植物呼吸C.牛奶变酸D.蜡烛燃烧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2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木炭B.硫磺C.红磷D.铁丝5、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可燃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铁丝C.氢气D.红磷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它杂质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氧气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10、有关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C、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冷烧杯内璧有白烟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1、我国的“神州”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的作用是A、作燃料B、供给宇航员呼吸C、保护发动机D、用作火箭的助燃剂12、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课时提高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课时提高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一、选择题1.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能支持燃烧B.能使铁生锈C.供给呼吸D.液氧呈蓝色2.下列有关说不正确的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D.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下列有关碳、硫、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需在瓶底加水B.都会放出热量C.都会发出火焰D.都能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薄细沙B.铁丝(Fe)生锈C.铁丝(Fe)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D.收集到的氧气(O2)量太少或纯度太低6.发令枪中使用时会产生白烟的药品可能是( )A.红磷B.木炭粉C.硫粉D.铁粉7.如图是铁丝在氧气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的水越多越好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C.不可以利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铁丝燃烧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增加可燃物8.对于下列说法中表述正确的()A.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反应D.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B.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D.石蜡的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10.空气及其中的氧气对人类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的白色烟雾生成B.所有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3 1 2 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 同步练习

3 1 2 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 同步练习

3.1.2 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一、单选题1.下列对氧气的性质与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C.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能产生火焰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2.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3.以下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液化时变为淡蓝色B.氧气不易溶于水C.氧气能燃烧,供给呼吸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4.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蜡烛熄灭后瓶内没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B.铝具有延展性,可以制成饮料罐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冰箱异味D.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6.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7.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

据此实验,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8.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中,前者为化学性质,后者为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无色B.等体积的氧气的质量大于空气的质量,常温下性质活泼D.潮湿空气中氧气能使铁生锈,固体氧呈淡蓝色雪花状9.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氧气在压强为101千帕时,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D.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11.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D.Ba(OH)2和NH4Cl 反应时会放出热量使容器的温度升高12.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水中溶解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D.在常温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1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氧气不易溶于水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工业制得的氧气一般贮存在蓝色钢瓶中14.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氧气的质量比空气的质量大B.通常状况下能够支持燃烧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15.空心菜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刚炒熟的空心菜嫩绿、脆香多汁,令人垂涎欲滴,而端上桌一两分钟就逐渐变黑,这可能与空气中的什么有关()A.氮气B.稀有气体C.氧气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6.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拓展训练(含答案)1.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答案 C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但它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C。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①从空气中可以分离制得氮气,说明空气中含有;②澄清石灰水长期曝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答案①氮气②二氧化碳解析①从空气中可以分离制得氮气,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 B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他成分1%。

图中a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是氮气,故选B。

2.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

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物(NO2等)二氧化硫(SO2)空气质量级别春季88 40 44 Ⅱ夏季67 33 36 Ⅱ秋季90 46 54 Ⅱ冬季98 69 60 Ⅱ(1)对该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

(3)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4)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

(答一点即可)参考答案(1)TSP (2)冬季 (3)取暖燃烧大量的煤炭(4)改个体取暖为集体供暖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可吸入颗粒物数值最大,故对该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TSP。

(2)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空气质量最差的是冬季。

(3)冬季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取暖,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增多,因此冬季空气质量最差。

(4)可从减少排放和加强吸收净化两个方面考虑,如进一步加强绿化,增设园林广场;建筑工地常洒水;改个体取暖为集体供暖。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氧气练习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氧气练习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第二节练习以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如右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2.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4.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7.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8.如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2.2 氧气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2.2 氧气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2.2氧气练习题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放出热量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4.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A. 硫粉B. 铁丝C. 木炭 D. 红磷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6.石蜡燃烧和铁的生锈都是化学反应,它们的共同点是()A. 都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进行B. 都有发光现象 C. 都是化合反应 D. 都是氧化反应7.以下物质均匀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 氢气,一氧化碳B. 氢气,二氧化碳 C. 面粉,空气 D. 氧气,二氧化碳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D. 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二、填空题(共4题;共13分)10.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中,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B中,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________(3)实验C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 ,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性质,以氧气为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先收集了两瓶氧气(注意:瓶口向上)后正放在桌上,盖好玻璃片,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A集气瓶中,在B瓶中放入一只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瓶________ ;B瓶________ ;(2)探究得出氧气的部分性质:物理性质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 ;(3)除了以上的探究内容外,该同学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氧气的性质?请你帮助该同学设计一实验探究氧气的其他性质.________ .1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D.________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粉末D、铁丝在氧气里燃烧,________.三、综合题(共2题;共8分)14.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_______ .15.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空气、氧气性质》练习题
1、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
...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2、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氮气、氩气
3、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
告。

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

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4、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
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 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
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做电光

7、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放有金鱼藻,用该装置可以收
集到某种气体。

下列对该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不易溶于水
C、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三化二铁
D、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8、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
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 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农家肥料腐熟
10、(1)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2)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
用右图
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
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
少答两点):
11、市场上有一些充气包装的食品(如上图)。

装食品的塑料袋内充满了气体,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

袋内充的是什么气体呢?(1)初三一班的同学有两种猜想:A)
二氧化碳,B)氧气。

请判断哪种猜想更合理并
说明理由。


(2)初三二班的同学也有两种猜想:A)氮气,
B)二氧化碳。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
猜想B是否正确。

1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
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
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
点,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只答四点即可)。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参考答案
1、D
2、D
3、A
4、A
5、A
6、B
7、C
8、C
9、C
10、(1)①O
2(或氧气);②CO
2
(或二氧化碳);③H
2
O(或水)
(2)①红磷的量不足
......,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完②实验装置漏气
..
③未.待装置完全冷却
..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11、(1)氧气会使食品中某些成分氧化,氧气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生长;二氧化碳则相反,可防止食品氧化,抑制微生物生长。

因此,二氧化碳的猜想更合理。

(2)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中。

若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正确;反之,则不正确。

12、(1)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与氧气反应;③生成物都是氧化物;④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⑤反应条件都是点燃;⑥都是气体与固体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