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1-3节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本问题与练习答案-免费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本问题与练习答案-免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本问题与练习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第2节:时间和位移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2)需要时间为16154.010 4.2 9.510⨯=⨯年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前2 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v3=7 m/s前4 s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3.(1)24.9 m/s,(2)36.6 m/s,(3)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

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0.02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xt∆∆=0.35 m/s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

高中物理教学目录

高中物理教学目录

高中物理教学目录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第2节时间和位移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第6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第2节弹力第3节摩擦力第4节力的合成第5节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第4节力学单位制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第7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第五章曲线运动第1节曲线运动第2节平抛运动第3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第4节圆周运动第5节向心加速度第6节向心力第7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1节行星的运动第2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第5节宇宙航行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节追寻守恒量——能量第2节功第3节功率第4节重力势能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第6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律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第9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0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第2节库仑定律第3节电场强度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第5节电势差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第1节电源和电流第2节电动势第3节欧姆定律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5节焦耳定律第6节导体的电阻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8节多用电表的原理第9节实验:练习使用多用表第10节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第11节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第2节磁感应强度第3节几种常见的磁场第4节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第5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第6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第2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第3节楞次定律第4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5节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第6节互感和自感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第1节交变电流第2节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第3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第4节变压器第5节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第2节传感器的应用第3节实验:传感器的应用附录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第4节温度和温标第5节内能第八章气体第1节气体的等温变化第2节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第3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第4节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1节固体第2节液体第3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第4节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1节功和内能第2节热和内能第3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第5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第6节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1节简谐运动第2节简谐运动的描述第3节简谐运动的恢复力和能量第4节单摆第5节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第1节波的形成和传播第2节波的图像第3节波长、频率和波速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第5节多普勒效应第6节惠根斯原理第十三章光第1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节全反射第3节光的干涉第4节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第5节光的衍射第6节光的偏振第7节光的颜色色散第8节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第1节电磁波的发现第2节电磁振荡第3节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第4节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第1节相对论的诞生第2节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第3节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第4节广义相对论简介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第2节动量和动量定理第3节动量守恒定律第4节碰撞第5节反冲运动火箭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1节能量量子化第2节光的粒子性第3节粒子的波动性第4节概率波第5节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1节电子的发现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第3节氢原子光谱第4节波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第1节原子核的组成第2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第3节探测射线的方法第4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第5节核力与结合能第6节核裂变第7节核聚变第8节粒子和宇宙。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精确地反映了某一时 刻(或某一位置)物体运 动的方向和快慢程度。
汽车速度计
(2)瞬时速度
速度计
汽车中常见的速度计能 直接读出车辆在某一时刻或
某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
根据图中指针指示的读 数可读出瞬时速度大小,图 中下部的数字显示的是本次 行车的路程,上部数字显示 的是该车行车总的里程数。
定义: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xt表示的
是物体在时刻 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
速度以及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
速度仅指出大小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______。
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速率是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程△s 与通过这一路程所用时间△t 的比值。
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如要研每次跨栏的快慢,这个速度精确吗?
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
(3)速度与速率的区别
道我的速度吗?
(5)速度是矢量:
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秒内的位移为10米,第二个5秒内的位移为15米,第三个5秒内的位移为12米,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5秒内的平均
速度以及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
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秒内的位移为10米,第二个5秒内的位移为15米,第三个5秒内的位移为12米,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5秒内的平均
安全和节能环保第一!
课堂小结
1. 速度:
(1)定义:速度等于位移 △x 跟发生这段位移
所用的时间△ t 的比值。用符号 v 来表示速度。
(2)公式:
v
x
t
(3)单位:m/s(或m·s-1),常用的还有km/h (或km·h-1)、cm/s(或cm·s-1)。

_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微思考】 (1)参考系一定是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吗? 提示:不一定,参考系可以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 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 (2)在描述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参考系可以更换吗? 提示:不可以,在描述同一物体的同一运动过程时,参考系必须 是同一物体。
【题组通关】 【示范题】如图所示,由于风,河岸上的 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 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 是( ) 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习 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2.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 3.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 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4.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一、物体和质点 1.机械运动:物体的_空__间__位__置__随时间的变化。 2.质点:某些情况下,忽略物体的_大__小__和_形__状__,突出“物体具 有质量”,把它简化成_有__质__量__的物质点。 3.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大__小__和_形__状__可以忽略或物 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可代替_整__个__物__体__的运动。
(2)物体做某一运动时可以看成质点,同一物体做其他运动也一 定能看成质点吗? 提示:不一定,物体做其他运动时,其大小和形状可能对运动产 生明显的影响,如研究地球上不同的பைடு நூலகம்随地球自转的运动时,地 球不能看成质点。
【题组通关】 【示范题】(2014·苏州高一检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 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校运动会上跳高运动员的过杆动作 B.研究火车全部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C.研究“嫦娥二号”卫星的运动轨迹 D.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

人教版--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答案仅供参考人教版高中物理Ⅰ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第2节:时间和位移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1)1光年=365×24×3600×3.0×108m=9.5×1015 m。

(2)需要时间为16154.010 4.29.510⨯=⨯年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前2 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v3=7 m/s前4 s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3.(1)24.9 m/s,(2)36.6 m/s,(3)0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

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比赛,如图所示,
问题
1.在前面分类时,有的同学将ACF和BDE分成两类,你认为
该同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ACF是指的经过某一位置,或某一瞬时的速度
BDE是指的经过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的速度
2.你认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是什么?这两种速度是
否可以取消一种?
平均速度反应一个过程的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反应某一瞬间的快慢程度
么样的线连起来?连接时“顺势”该如何理解?
曲线连接不合适,应该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顺势”体现了规律性
4.从速度时间图像能读出哪些信息?
可以知道某个时刻物体的速度
可以看出物体速度的变化情况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例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
纸带如图甲所示,在其上取了A、B、C、D、E 5个计数点,每相邻
不能取消一种
3.某同学的比赛成绩恰好是12s,他的速度是多少?
8.33m/s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任务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问题情境:校运会上某同学参加100米
比赛,如图所示,
问题
4.=8.33m/s表示他每一秒都跑了8.33m吗?如果不是,那
是什么含义呢?
不是;是指跑完100m的的平均速度
2×10-3 m,由以上数据可得运动员冲刺时
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1
60
s内的位移是
,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
,该段时

【点评】
测出物体在微小时间
Δt内发生的微小位移Δx,然后可
由v=
求出物体在该位置的瞬
时速度,这样瞬时速度的测量便
可转化成为微小时间Δt和微小位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①.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 平均速度是___0_._3_6_5_m_/_s____.
② B点的瞬时速度为__0_.2_5_2_m__/_s_.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x-t 图象和 v-t 图象
一、由 x-t 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如图a b c分别做什么运动
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交点表示相遇,即同一时刻处在同一位置
解析:选 A.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v =ΔΔxt =66.407m/s≈9.27 m/s.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多选)如图所示,在 1 000 m 体能测试中,小明沿某圆 形 400 m 跑道从 A 点出发,其成绩为 3 分 40 秒,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小明的平均速率为 4.55 m/s B.小明的平均速率为 0.91 m/s C.小明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91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58 m/s
___0_._0_4__s,位移为__0_._0_2_8__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 速度是___0_._7___m/s,AD 段内的平均速度为__0__.7_6___m/s. B 点的瞬时速度为__0_.9_5____m/s.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如图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图 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 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3.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 第 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第 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
别为 1 m、2 m、3 m、4 m,则(C )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节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节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解析
图 132
3.速度—时间(v t)图像
(1)速度—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它也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2)速度—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 加速度。 (3)速度—时间图线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 体的位移。
[示例 3]
(2016· 延安模拟)甲、乙两
[典例]
(2014· 福建高考)如图 134,滑块以初速度 v0
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 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 h、s、v、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 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 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
图 134
解析
[针对训练] 1.(2016· 昆明检测)甲、乙两物体均做 直线运动,它们在某段时间内5 所示,则在 0~t1 时间内,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典例]
(2016· 广东六校联考)如图
137 所示, 直线 MN 表示一条平直公路,
图 137 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 A、B 两处,A、B 间的距离为 85 m,现甲
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1=2.5 m/s2,甲车运动 6 s 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2=5 m/s2,求: (1)两辆汽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两辆汽车相遇处距 A 处的距离。
[典例 2] (2016· 赣州重点中学联考) 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 4×100 m 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 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 25 m 才能达 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成匀变速直线运
图 1310
动, 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 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 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 80%,则: (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习目标: 1、定义质点模型 2、认识参考系与运 动

关键术语: 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

3、建立坐标系


位置
位置变化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学习目标:

重要术语:
1、区分时刻和时 间 2、定义位移 3、认识矢量和标 量


4、表示位移
时刻 时间间隔 路程 位移 矢量 标量 合位移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习目标
1、定义速度 2、区分速度和源自关键术语 1、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
速率 3、区分平均速 度和瞬时速度
3、速率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讲器测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