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笔记: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笔记: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1、机械运动)(2、质点)(3、参考系)(4、坐标系)第二节:时间与位移(1、时刻与时间间隔)(2、位移)(3、标量与矢量)(专题、位移时间图像)第三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位置与位置变化量)(2、速度)(3、四种速度的比较)(4、两个关于速度结论)(专题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专题2、求解速度的不同方法)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速度变化量)(2、速度变化率--加速度)(3、加速度对运动的影响)(专题1、速度时间图像)(专题2、纸带测加速度的方法)第一节质点参考系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运动形式分类:平动、转动、振动。

3、说明:一个物体通常会参与几种形式的运动。

二、质点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

2、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能够忽略。

3、注意:①物体自身的体积、质量和运动速度与能否看作质点无关。

②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当研究问题不同时,有些情况可看作质点、有些情况不能看作质点。

③质点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突出物体质量这一主要因素、忽略其它次要因素。

④有些情况大的物体能看作质点、小的物体反而不能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

⑤一般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转动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三、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2、选取原则:①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除去研究对象自身)。

②简便性:(描述行星运动时,太阳比地球更简便)。

③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④差异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

⑤一般性:无特殊说明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分类:①惯性参考系(惯性系)②非惯性参考系4、注意:①描述运动时必须选取参考系才有意义。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

纸带处理: 1.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A
B
C D
X5
X3 X2 X1
0 A B C D E
X4
XⅡ XⅠ
XⅢ
XⅣ
XⅤ
2.计算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的平均速度
X 2 X 1 X V AB t T
V DE
X 5 X 4 XV t T
3.计算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
0
A
相同的速度变化,用时 越少速度变化越快
如何比较1和 3谁的速度变 化快呢?
一 、 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 加 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速 度 2.物理意义: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v v t v0 3.定义式: a= —— = ——— △t △t
2
-
v0 :初速度 vt :末速度
. s-2 4.单位: 米每二次方秒 m/s 或 m
5.矢量性:
二 、 加 速 度 的 方 向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 的方向相同
a v
0
a

v vt
v
0
vt

v
物体作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 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初 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若规定v0方向为正方向( v0> 0),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运动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宇宙中的一切,大到 天体,小到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 2.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
一、质点
1.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质点是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3.条件一: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作为质点处理. 条件二:物体做平动。 只要符合两个条件之一,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看到物体在运动:汽车在公路上飞驰,江水在咆哮地奔向远方,鸟儿在飞翔,树叶在摇动……连我们脚下的地球,也在不停地自转、公转。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做力学(mechanics).人们在力学的研究中,不仅了解物体做机械运动的规律,而且还创造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所以霍尔顿(G·Holton)说:“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讲,力学都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典范……力学之于物理学如同骨骼之于人体。

”在这一章,我们研究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机械运动:1、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属于力学的范畴)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知识目标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学会在参照系上建立坐标系来定量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成质点四、教学步骤1、物体和质点:(1)物体空间位置的描述有时是比较困难的:(举例说明)在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车身与车轮----)在空中飞翔的鸟儿-----------(鸟身与翅膀----)在足球场上运动的足球-------(飞行与自旋----)(2)怎么描述?(1)在研究某一问题时,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小或者说可以忽略,(例如:研汽车从在两地之间的运行特点,小鸟的飞行快慢,地球的公转情况等-----)把物体看成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质点。

质点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1.大小关系: (1)与速度v无关 (2)与速度Δv的大小无关 (3)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4)绝对值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2.方向关系: (1)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2)a与v0同向则物体加速,a与v0反向则物体减速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物体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但是不一定是匀 变速直线运动。在匀变速运动中,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一.物体和质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在所研究的 问题中是次要因素,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成一个质点。
判断: 1.研究乒乓球的最佳发球角度及力度 2.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3.研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 4.研究火车过桥时的速度
X-t图象的作用: 1.确定物体在任意时刻所处的位置 2.计算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 3.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4.确定物体运动的起始时刻和起始位置 5.确定物体的运动方向 6.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7.确定两物体的相遇情况
V-t图象 用图象表示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注意:v-t图象同样只能用于直线运动,此处的v为速度,有大小和方向。而在v 轴上只有正负两种表示,故只能表示正向速度和反向速度,即直线运动。
矢量运算与标量运算遵从不同的法则:
标量运算遵从算术的加减乘除(即代数运算)等 矢量运算在高中物理中主要涉及到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在研究直线运动中,也可以用△X来表示位移。 ΔX=X2 – X1
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大小,正负表示位移方向(首先得规定正方向)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共20张PPT)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共20张PPT)

v v2 v1
加速度a 物体的速度变化 量与时间的比值
a v t
单位
m/s
m/s
m/s2
方向
速度的方向就是 Δv=a·Δt,Δv 物体运动的方向 与a的方向相同
a与Δv的方向 相同
物理 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 表示物体速度变
快慢和方向
化的大小和方向
表示物体速度变 化的快慢和方向
3.典型问题强化练
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 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分别是( D ) A、7m、7m B、5m、2m C、5m、3m D、7m、3m
【强化训练三:计算平均速度】
3.(2018·商丘模拟)假设你在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成绩
是14 s,整个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前进14 m,
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Δt越长,x 越接近瞬时速度
t
B.Δt越短,x 越接近瞬时速度
t
C.xt 是否越接近瞬时速度与Δt的长短无关 D.为使x 更接近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大的遮光条
t
【解析】选B。 x 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
t
时间趋近于0时,可以认为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
联系
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时间间隔
2.位移和路程
项目
位移
路程
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是从初位 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描述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区别 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标量,有大小,无方向
由质点的初、末位置决定,与 质点运动路径无关
既与质点的初、末位置有关,也 与质点运动路径有关
(1)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室基本行为规范
进入实验楼区请保持安静。 实验室座次应固定,由课代表记录备案。 在实验室就坐后,未经允许不可随意触动实验 器材及桌面电源。 实验结束后应自觉将实验仪器拆卸摆放整齐, 必须由课代表检查同意后方可离开。未经检查而 离开的学生对出现的损坏、丢失仪器等问题负全 责。离开前将圆凳放回原位。 爱护实验室中的所有设备、仪器,保持实验室 整洁卫生,不得带入食品、饮料等无关物品。
Δt Δx1 Δx2 Δt2
在相等的时间 内比较通过的位移
Δx
Δx
Δt1
在通过相等的 位移时比较时间
变化率

思考 比值定义法
若两者的位移和时间均不相同,能否比较物体运动的 快慢?

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可以反映运动的 快慢。 x v 单位:米/秒 (m/s或m•s-1 )
t

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率
3 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 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C、一定运动; B、可能静止; D、都有可能
.
想一想,做一做· · · · · ·
4.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 C.参考系必须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D.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 选择

x
问题与练习
北 洼 路 七贤村 首 师 大 附 中 300m

400m 西 三 环 中 路 花园桥 N
问题1
你从花园桥经过 七贤村路口到首师大 附中。求这一过程的 路程和位移。 路程:700m 位移:500m 西偏南37◦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①一维坐标(直线坐标系)
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即物体做一维 运动时,可以以这条直线为 x 轴,在直线上规定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如 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 坐标 xA=3m,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坐标 xB=-2m(“-”表示沿 x 轴负方向)。
②二维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 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问题与练习
1. 答:“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岸(或者 地面)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相对太阳运动 的;“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说时针相对钟表表盘 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说太阳相对于地面的 运动。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分析: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 我们把汽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的时 候,就可以把汽车当作质点。
物体只做转动时,不能 看做质点
例如:乒乓球在空中只 做旋转运动时
总结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 决定的,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 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 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
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不能。
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
(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 质点? 能。
分析助跑速度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
(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打破记录) 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能。
2、参考系
注意
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看作质点, 有时不可看作质点。
例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到上海,研究火 车的运行的时间,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力学基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学时间:5学时本章教学目标: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解位置矢量和位移的不同含义;能够根据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能够根据速度和加速度求运动方程的表达式;掌握伽利略变换公式,能够根据相对运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能够根据速度和加速度求运动方程的表达式。

在经典力学中,通常将力学分为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

本章只研究运动学规律。

运动学是从几何的观点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即研究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不涉及引发物体运动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1.1 参考系坐标系物理模型一、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从这种意义上讲,运动是绝对的。

但我们所讨论的运动,还不是这种哲学意义上的广义运动。

即使以机械运动形式而言,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例如,地球就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太阳又相对于银河系中心以大约250 km/s。

的速率运动,而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又相对于其他银河系大约以600 km/s。

的速率运动着。

总之,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然而运动又是相对的。

因为我们所研究的物体的运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运动。

例如,当我们说一列火车开动了,这显然是指火车相对于地球(即车站)而言的因此离开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谈论运动没有任何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单个物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只有在相对的意义下才可以谈运动。

”二、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却是相对的因此,在确定研究对象的位置时,必须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或相对静止的几个物体)作为基准;那么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物体群,就称为参考系。

同一物体的运动,由于我们所选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

从运动学的角度讲,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通常以对问题的研究最方便最简单为原则。

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地球为参考系最为方便(以后如不作特别说明,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但是。

当我们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宇宙小天体”时,则应以太阳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要想定量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就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在力学中常用的有直角坐标系。

根据需要,我们也可选用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球面坐标系或柱面坐标系等。

总的说来,当参考系选定后,无论选择何种坐标系,物体的运动性质都不会改变。

然而,坐标系选择得当,可使计算简化。

四、物理模型任何一个真实的物理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

为了寻找过程中最本质、最基本的规律,我们总是根据所提问题(或所要回答的问题),对真实过程进行理想化的简化,然后经过抽象提出一个可供数学描述的物理模型现在我们所提的问题是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

若物体的线度比它运动的空间范围小很多时,例如绕太阳公转的地球和调度室中铁路运行图上的列车等;或当物体作平动时,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轨迹,速度,加速度)完全相同。

这时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形状、大小而把它看成一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点,并称之为质点。

若物体的运动在上述两种情形之外,我们还可推出质点系的概念。

即把这个物体看成是由许许多多满足第一种情况的质点所组成的系统。

当我们把组成这个物体的各个质点的运动情况弄清楚了,也就描述了整个物体的运动。

如果我们研究物体的转动就必定涉及物体的空间方位,此时,质点模型已不适用,因为一个点是无方位可言的。

若在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微小形变可以忽略不计时,则可以引入刚体模型。

所谓刚体,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形变的物体。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刚体看作一个各质元之间无相对位置变化且质量连续分布的特殊质点系。

质点和刚体是我们在力学中所遇到的最初物理模型。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参考系,以方便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建立恰当的坐标系,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提出较准确的物理模型,以确定所提问题最基本的运动规律。

§1.2运动的描述一、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式1、位置矢量点P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可由P所在点的三个坐标x,y,z来确定,或者用从原点0到P点的有向线段r来表示,矢量r叫做位置矢量(简称位矢,又称矢径)。

在直角坐标系中,位矢r 可以表示成r = xi + yj + zk式中i ,j ,k 分别表示沿x ,y ,z 三轴正方向的单位矢量。

位矢r 的大小为| r | = r = 位矢的方向余弦:质点的机械运动是质点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这时质点的坐标x ,y ,z 和位矢r 都是时间t 的函数。

表示运动过程的函数式称为运动方程,(轨道的参数方程)可以写作x = x ( t ), y = ( t ), z = z( t ).r = r ( t )知道了运动方程,就能确定任一时刻质点的位置,从而确定质点的运动。

质点在空间的运动路径称为轨道。

质点的运动轨道为直线时,称为直线运动。

质点的运动轨道为曲线时,称为曲线运动。

轨道方程和运动方程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轨道方程不是时间t 的显函数。

例如,已知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式中t 以s 计,x ,y ,z 以m 计。

从x ,y 两式中消去t 后,得轨道方程22y x + = 9,z = 0其表明质点是在z=0的平面内,作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3 m 的圆周运动。

2.位移如图所示,222z y x ++.cos ,cos ,cos r z r y r x ===γβα0,6cos 3,6sin 3===z t y t x ππ设质点沿曲线轨道AB 运动,在t 时刻,质点在A 处,在t+△t 时刻,质点运动到B 处,A 、B 两点的位矢分别由r 1和r 2表示,质点在△t 时间间隔内位矢的增量|△r| = r 2 -- r 1我们就称之为位移,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动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位移是矢量,它的运算遵守矢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如图所示,位移的模只能记作|△r|,不能记作△r 。

△r 通常表示位矢的模的增量, 即 △r = | r 2 | - | r 1 | ,而|△r|则是位矢增量的模(即位移的模)。

而且在通常情况下 |△r | ≠△r 。

必须注意,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并非质点所经历的路程一般说来, | d r | = d s显然,只有在△t 趋近于零时,才有| d r | = d s应当指出,即使在△t 趋于0时,也没有| d r | = d r这个等式成立。

在直角坐标系中,位移的表达式为位移的模为zkyj xi k z z j y y i x x r ∆+∆+∆=-+-+-=∆)()()(121212212212212)()()((z z y y x x r -+-+-=∆位移和路程的单位均是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SI 制)中为m 。

3、速度:质点运动的快慢程度。

如上图,在时刻t 到t+△t 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r ,那么△r 与△t 的比值,称为质点在t 时刻附近△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r 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在相应的时间△t 内每单位时间的位移大小相同。

质点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时刻附近△t 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数学表示式为可见速度等于位矢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速度的方向就是△t 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或位移△r 的极限方向,即沿质点所在处轨道的切线方向,并指向质点前进的一方。

速度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描述质点运动时,我们也常采用一个叫做速率的物理量。

速率是标量,等于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经的路程,而不考虑质点运动的方向。

即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模在直角坐标系中,速度可表示成这时速度的模可以表示成速度和速率在量值上都是长度与时间之比,国际单位制(SI)中为m/s 。

tr t AB v ∆∆=∆=tr t r v t d d lim 0=∆∆=→∆v dt dr t s t s v t ===∆∆=→∆d d lim 0k v j v i v k t z j t y i t x t v z y x ++=++==d d d d d d d dr 222z y x v v v v v ++==4.加速度加速度就是描述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如图所示,v A 表示质点在时刻t 、位置A 处的速度,v B 表示质点在时刻t+△t 、位置B 处的速度,从速度矢量图可以看出,在时间△t 内质点速度的增量为与平均速度的定义相类似,比值称为t 时刻附近△t 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即平均加速度只是反映在时间△t 内速度的平均变化率.为了准确地描述质点在某一时刻t(或某一位置处)的速度变化率,须引入瞬时加速度.质点在某时刻或某位置处的瞬时加速度(简称加速度)等于该时刻附近△t 趋近于零时平均加速度的极限值,其数学式为 可见,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或位矢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在直角坐标系中,加速度的表示式为加速度的模:AB v v v -=∆tv t v v a A B ∆∆=∆-=220d d lim dt r d t v t v a t ==∆∆=→∆k a j a i a k tz j t y i t x t a z y x ++=++==22222222d d d d d d d r d加速度的方向:当△t 趋于0时,平均加速度或速度增量的极限方向。

例: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x=2t ; y=19-2t 2,式中x 、 y 单位为m ,t 单位是s 。

(1) 计算并图示质点的运动轨迹;(2) 计算t=1s 末到t=2s 末之间的平均速度;(3) 计算2s 末的速度和加速度;解:(1)由质点的运动方程x=2t 及y=19-2t 2,消去t 得质点的轨道方程为(2)当t=1s 时,位置坐标为x 1=2m ,y 1=17m 。

当t =2s 时,位置坐标为x 2=4m ,y 2=11m 。

1秒末到2秒末的位移为△x= x 2- x 1=2m ,△y= y 2- y 1= -6m 。

所以1秒末到2秒末的平均速度为(3)由分速度公式得 所以2秒末的速度为v = 2i – 8j大小为 方向与X 轴的夹角 为 由加速度公式得所以2秒末的加速度为 a = - 4j故 ,方向沿Y 轴, 负方向。

二、曲线运动的描述 222z y x a a a a a ++==22119x y -=j i tyj xi t r v 62-=∆∆+∆=∆∆=t dt dy v dt dx v y x 4,2-====12225.8)8(2-⋅=-+=s m v θ76)4()28(11-=-=-=--tg tg θ4,0-====dt dv a dt dv a y y x x 24-⋅==s m a a1、一般的平面曲线运动为运算方便起见,常采用平面自然坐标系予以讨论,即将加速度沿着质点所在处轨道的切线方向和法线方向进行分解,这样得到的加速度分量分别叫做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