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专项突破12讲--讲义
初中生作文写作指导名师讲义(重要)

初中生作文写作指导名师讲义(共85页)目录作文开篇二十招 (4)凤头豹尾酿佳作 (6)好题如好茶 (7)——浅谈话题作文拟题方法作文的构思法 (9)用好材料打造精品 (10)——记叙文写作中材料运用的策略研究锁定精彩 (17)——浅谈中考作文制胜的秘诀让作文变亮的技巧 (23)满分作文是怎样炼出来的 (24)文采飞扬是语言,点子窍门不可少 (27)——话题作文语言创新方法给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 (32)试析作文语言创新 (34)名句——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36)让整句扮亮你的文章 (37)让成语成为璀璨的明珠 (39)话说排比 (40)三招出彩 (42)——文采思维及表达技巧训练分类例说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44)作文创新布局例说 (46)2005年中考满分作文亮点扫描 (76)2005年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欣赏 (81)2005年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欣赏 (84)2005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选登 (87)2005年安徽省中考佳作点评 (89)2005年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 (93)山东省2005年中考满分作文例文 (97)2005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满分作文 (99)2005年盐城市中考满分作文 (102)初中作文辅导作文开篇二十招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
”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
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同样强调了开篇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
可见。
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如此。
如何利用开头在浩瀚文海中脱颖而出呢,现简略归纳出以下二十种方法,供参考:⑪欲扬先抑,开发胃口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
——《同桌》⑫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
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讲解课件(共30张)

(2)审清关键词的内涵。有些题目,其关键词有比喻义,审题时就要学会由“实”而“虚”,写
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如作文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明白“钥
匙”的含义。“钥匙”在这里很显然不是指真的开门的钥匙,而应该是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
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
确立写作中李心永,强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
法的过程。审题不好,就会跑题,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立意
立意是确立文意。立意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 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得多。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题,就是指文章的中 心思想和文章的中心论点及基本观点。立意大于主题,包含主题思想。在下笔之前应该确立好 主题,是褒扬还是贬斥,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提倡还是反对,是赞颂还是鞭挞,无论写什么内 容都应该表明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态度。
李永强
审题立意——命题作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重点分析“题眼墨”剑。飘“雨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
李永强
(1)审清题目中的修liyo饰ng词qi语ang、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作用,
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如作文题《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就是应着重突出的内容。
推荐文题—— 缕缕书香 伴我成长 故乡的味道 中国好味道 语文的味道 不经意的美丽
Hale Waihona Puke 月是故乡明 家的味道 微笑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 生活 真好
审题立意——材料作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向上的姿态
质朴宁静的姿态
2020中考语文精华十二 作文指导(第1-2部分)

但一走上台,看到下 记不起来。
面黑压压的人,便浑 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
身冒汗,脑子一片空 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
白,一句话也记不起 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
来了。
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
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
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
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异中辨 异找主 旨
②俗话又说:
“一个和尚挑 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
水吃,两个和 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
尚抬水吃,三 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
个和尚没水 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3个和尚没水吃。
吃。”
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
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
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
议—联—结(①引——引用材 的论述。切忌对材料进行反复的叙述,
料,提炼观点。
缺乏对文章中心必要的拓展。(3)
②议——分析材料,确立观点。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开篇引述材料,
③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要略写。选择材料的某一个角度分析
④结——总结全文,升华论 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再联系现实
点。)
中的类似现象向外拓展,才是文章的
技巧三 以果溯因法 故事类作文材料中的故事结果,如果考生往前追溯,发 现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由结果追溯事物的起 因,在原因处立意,就可能是作文的最佳切入点。方法 如下:1.找出材料的结局;2.分析结局产生的原因;3. 从原因处立意作文。
典例
立意指导
非洲草原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河 这是个故事类材料。前期所 沟,非洲鲫鱼便生活在这里。天气 有非洲鲫鱼都必须非常努力 干旱,有的河沟一夜之间水量就会 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当河沟 减半,鲫鱼必须侧卧着一点一点向 水大增时,大部分鲫鱼“被 前努力游动,游向大一点的湖泊以 晒成鱼干”,另外一些鲫鱼 求生存,这个过程艰辛而漫长。大 “游入大湖实现了自保”。 概每年10月至11月之间,大草原上 我们从两类鲫鱼的不同的结 会有一次降雨。河沟水量大增。大 局追溯原因:安于享乐被晒 部分鲫鱼停止向前游动,尽情享受 成鱼干;游入大湖保全了性 雨水带来的丰富食物。不久,它们 命。从原因处给作文立意 因河沟干涸被晒成鱼干。另外一些 :抓住机会,铸就成功(正 鲫鱼则抓住了水量充足的机会,快 面),安于享乐,必将自取 速向前游动,最终游入大湖实现了 灭亡(反面)。 自保。
2012届中考作文专题辅导课件12

成功的心态:
自信、镇定自如
(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发挥水平)
1
书写规范, 文面整洁
2
观点正确、新颖、深刻 中心要明确、突出,表现 出正面、积极向上、有教 育意义的主题。 如:游泳——“尝试”
3
题目角度小,语言凝练、含蓄、优美。
1、用扩展法。(在话题前或后加上适 当的词语)
《游泳的感悟》《我的一次游泳经历》
加油!
9
看下面的话题,每个话题分别取三 个题目(分别用扩展法、修辞方法、 移用法)。
1、以“感悟生活”为话题;
2、以“适应”为话题;
3、以“勇气”为话题;
4、以“选择”为话题。
.rm
结构、语言等给他一个评价。 3、把自己的看法写到文章后面。
茶壶倒不出饺子, 学会把自己的想法正确表达。
阅读别人的文章,你觉得写得 如何?请你根据中考评分标 准从题目、立意、结构、语 言等给他一个评价。
高分的奥妙:
(1)一个好的写作心态。 (2)一个清爽的卷面。 (3)一个明确的中心。 (4)一个精彩的题目。 (5)一个亮丽的开头。 (6)一个新颖的结构形式。 (7)一个优美的片断。 (8)一个完美的结尾。
作文(50分)
以“游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或记叙学习游泳的经历和感想,或 抒写游泳的畅快和感悟,或从学习 游泳的道理联想到其他……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姓名和学校名。③思想健康,内容 充实,情感真挚,不少于500字。
话题作文=话题+提示语+要求
聪明的人懂得吸取别人好经验!
2、用修辞方法拟题。(拟人、比喻等)
《一只怕水的乌龟》《不敢游泳的鱼》
3、移用诗词名句、歌词等来拟题目。
2024年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项复习第12讲 叙事作文的写作(讲义)

第12讲叙事作文的写作一、导入新课。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二、知识讲解。
叙事作文的写作叙事,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叙事,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叙事,要有中心叙事,要选择新颖的材料叙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叙事,要注意“过渡”与“照应”叙事,要力争做到“凤头”、“豹尾”叙事,要选择恰当的叙述方式(一)、叙事,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范文精讲】雨中一个雨天的下午,妈妈叫我上街去买菜,我打着雨伞走了。
一路上树枝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摇摇晃晃。
我在泥泞的路上小心地走着。
雨伞被风吹得几乎都撑不住了,雨不停地打在我身上,裤子下段都湿透了。
我走了一段,忽然听见风雨里隐约传来一阵哭声。
我赶紧走上前去,只见一个小孩子站在屋檐下,全身都湿透了。
我问他:“小弟弟,你为什么哭?”他说:“妈妈叫我把两只小鸭赶回家,碰上这阵大雨,它们全跑了。
”说完又哭了起来。
他一哭,我的心也慌了,想帮他去找小鸭子。
但又一想:要是晴天,那就帮帮他,可现在雨下得正大呢!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觉地拔腿走开了。
小弟弟见我走了,又哭起来,每一声都刺进我的耳朵里。
这时我想起好少年张高谦,高谦哥哥他是非常热心帮助小同学的:在山上,他为小同学砍柴;在路上,他替小同学挑柴;每天放学时,他还护送小同学安全地渡船、过溪……那我怎么能不帮助小弟弟呢?想到这里,我停住了脚步,仿佛眼前站着高谦哥哥,他满腔热情地在帮助这小弟弟找小鸭子。
于是,我赶忙回转身来,安慰小弟弟:“别哭,我帮你找回小鸭子。
”说完,我冒着大雨,向着小弟弟指的方向跑去,田塍小路好滑呀,走一步摇三摇。
来到田埂边,没有见到小鸭子的影子,只隐隐听到“呷、呷、呷”的叫声;跟着声音仔细找,这才看见不远处的秧田里,果然站着两只米黄色的小鸭子。
初中作文辅导全套讲义解析

初中作文辅导讲义第一章审清题意的能力【能力定位〕审题, 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 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
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 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可谓切中肯綮。
确实,要写好一篇文章, 必须首先把好审题这一关,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文不对题,文不对“体” 。
即使文字功底很好,也难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
在平时训练、测试甚至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中,这样的例子都不鲜见。
【要点阐释】审清题意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每道优秀的命题都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
揣摩命题意图, 就是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个文题” ,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
善于揣摩命题意图,写作时才能深谙“行情” ,投命题者“所好” 。
命题的依据有: (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
特别是课文阅读,它是语文学习之“本” 。
有联系课文思想内容的,如《不要畏惧困难》 ,审题时可联系《愚公移山》揣摩命题意图。
有联系课文写作特点的, 如《我最敬佩的人》 ,审题时可联系《谁是最可爱的人》揣摩命题意图。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
学生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科技生活、想像生活等。
面对此类文题,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 联系当前的社会背景去审视题目。
比如:“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惰性、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我终于战胜了_’填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这个命题既切合学生自身实际, 又反映了当今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如果命题已对文体有明确要求, 就务必要按要求作文。
如果命题对文体无明确要求,就要从下面几方面人手辨明表达体裁。
(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中含“记” “忆” “访” “传” “纪事” “巡礼” “见闻” “赞” “颂” “歌” “抒怀” “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题中含“议” “论” “说” “谈” “辩” “驳” “评” “析” “感” “看法” “启示” “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 “功能” “介绍” “说明” “解说” “性质” “怎样” “制作” “方法” “技巧” “ (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初中作文专项突破课讲义:纲举目张,成竹在胸——关于作文提纲

纲举目张,成竹在胸——关于作文提纲开篇语纲举目张: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
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
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纲:鱼网上的总绳;目:网上的眼;举:提起。
成竹在胸:【解释】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
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
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典故】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
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栩栩如生。
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成竹已在胸”。
知识梳理一、为什么要写提纲?1、从作家的写作看重要性:英国大诗人雪莱曾谈过他有一部书“虽说写作只花了六个月功夫,构思过程却长达数年之久。
”唐朝诗人王勃写诗前,总要躺在床上大“睡”一阵,很好地想一想一首诗怎样写出为最好。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喜欢独自漫步在大森林中去构思他的童话。
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尽管我们只要写二、三千字,也须先写个提纲,……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结论】从古今中外作家、诗人的写作事迹中,我们应该知道,写文章前好好列个提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2、从同学的作文看必要性: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些同学对文章结构要求不那么重视,于是行文时信马由缰,随心所欲造成文章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
特别是在考场上,很多同学因为时间有限,往往审题结束后直接提笔于答题纸上写作。
于是,有人写到一半才发觉自己写歪了,偏离了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有人写完了才注意到自己写漏了一段重要的话,影响了文章中心的明确表达等等。
二、怎样写提纲?(一)具体解析: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第一部分:看戏前(第1~3段),写“我”在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突出“我”对社戏的盼望。
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初中作文辅导全套讲义

初中作文第一章清意的能力【能力定位〕,就是仔辨、、剖析、研究目的意和要求,确立文体和写作的范、角度、重点等。
有人,文是前提,立意是关,表达是重点,可切中肯綮。
确,要写好一篇文章,必第一把好一关,否就会“下笔千言,离万里”,文不,文不“体”。
即便文字功底很好,也免“一着不慎,全皆”。
在平、甚至决定学生“命运”的考中,的例子都不。
【重点】清意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推测命意的能力每道秀的命都包含着命者的意。
推测命意,就是剖析命者“ 什么命个文”,研究命的依照和出点。
擅长推测命意,写作才能深“行情”,投命者“所好”。
命的依照有:(一)系学生的命。
特是文,它是文学之“本”。
有系文思想内容的,如《不要恐惧困》,可系《愚公移山》推测命意。
有系文写作特色的,如《我最敬重的人》,可系《是最可的人》推测命意。
(二)系学生的生活命。
学生的生活包含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科技生活、想像生活等。
面此文,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累,系目前的社会背景去目。
比方:“每位同学自己都会存在或那的短处,如胆寒、自卑、惰性、气⋯⋯合你的一个方面,把目‘我终于战胜了_’填补完好,写一篇记述文。
”这个命题既吻合学生自己实质,又反应了现在社会一个热点话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假如命题已对文体有明确要求,就务必需按要求作文。
假如命题对文体无明确要求,就要从下边几方面人手辨明表达体裁。
(一)注意文题中表示文体的标记词语。
题中含“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 “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述文或抒怀散文,如《童年龄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题中含“议”“论”“说”“谈”“辩”“驳”“评”“析”“感”“见解” “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谈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讲解”“性质”“如何”“制作” “方法”“技巧”“(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讲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打通作文审题关 ...............................................................................- 1 - 第2讲纲举目张,成竹在胸——关于作文提纲 ...................................................................................- 6 - 第3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关于作文选材 ..................................................................................... - 11 - 第4讲找到作文的主心骨——关于作文立意 .....................................................................................- 15 - 第5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作文开头 .................................................................................- 19 - 第6讲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关于作文结尾 .................................................................................- 24 - 第7讲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关于作文详略 .........................................................- 29 - 第8讲要素具备,事件清晰——记事类记叙文中如何将一件事写清楚 .........................................- 32 - 第9讲惟妙惟肖,人物鲜活——写人类记叙文中如何将人物写得生动、感人 .............................- 37 - 第10讲真情实感,提升高度——记叙文写作中议论抒情句的运用 ...............................................- 40 - 第11讲字斟句酌,修炼内功——记叙文中遣词造句的技巧 ...........................................................- 44 - 第12讲留心生活,源头活水——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 49 -初中语文作文专项突破课第1讲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打通作文审题关开篇语明确:(1)醒目的标题;(2)精彩的开头;(3)动人的细节;(4)生动的语言;(5)漂亮的结尾;(6)整洁的文面。
知识导航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审视题目,捕捉信息,明确要求,确定方向。
审题是应试作文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题目清楚了,就会写得切题,就可以不走或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较好的文章。
否则,拿到题目草率动笔,急于写作,还没弄清题意就信马由缰,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样,轻则写到一半,发现跑题,从头再来;重则交卷后,成绩下来也不知在哪里丢分。
因此,看到题目后,一定要冷静思考,认真审清题意。
怎样审题?审题分四步走:扫视、品析、补读、深究。
第一步——扫视:快速扫读文题,明确体裁,找出重点,确定范围。
扫视要点:(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材料作文。
如:2009年北京市作文考题为题目:______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1000之间。
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如:2011年北京市作文考题——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
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1000之间。
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如:《古兰经》上有一个经典故事: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
一天,他当众表演移山。
他的移山之术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这个故事让人回味无穷: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
大师的“移山之术”启示我们: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
请围绕“改变”选材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如:“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
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
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得到一句祝福的话是幸福,看到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 1 -(2)看文题的内容——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
如:《风景如画的玉渊潭公园》《中学生活初体验》《父爱的投影》(3)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
如:湖南永州:《心中的阳光》浙江丽水市:《谢谢你,为我助跑》(4)看文题的多少——是一题,还是两题;是独立的两个题,还是一材两题。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你任选一题作文。
①生活中,常有一些东西在不经意中触动着你的内心,让你难以忘怀,这些触动或许来自一次偶遇、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位朋友、一处风景、一段情感……请以“ 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三年的初中生活,你经历了无数的跨越。
学会珍惜是跨越,懂得关爱是跨越,克克服困难是跨越……你在跨越中成长,在跨越中进步。
请以“跨越”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二步——品析:仔细研读题目,根据不同题型,找出要素。
品析要点:(1)命题作文——要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确立中心。
如:北京市某年考题《向前,向前,向前!》①“向前”的构成②“向前”的内涵③“向前”三词连用的效果(2)话题作文——要品读话题的材料与要求,明确重点,确立中心。
如:《古兰经》上有一个经典故事: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
一天,他当众表演移山。
他的移山之术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这个故事让人回味无穷: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
大师的“移山之术”启示我们: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
请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3)半命题作文——要看清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完形填空”。
如:《动力来自_______》(4)材料作文——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或改写、续写等。
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父母爱孩子,真有点近乎溺爱。
只要求孩子读书、升学,至于待人接物、劳动、生活等等都置之脑后了。
特别是家务劳动,都由父母包了下来。
小到洗一块手绢,一双袜子,都是妈妈代劳。
这是不利于培养下一代的。
我的父母却不然,他们严格要求我会生活,爱劳动,不怕吃苦,勤奋、节约,对我的缺点从不迁就。
所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
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或“__________这样要求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其中“_______”代替父母或老师,正式写文章时将它代进去。
本文也可以取材于所见所闻,但要用第一人称写。
- 2 -初中语文作文专项突破课第三步——补读:查漏补缺,再次审读构成文题的其他因素。
补读要点:(1)着重查看文章体裁和字数的要求。
(2)注意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及关于材料处理的要求。
(3)认真审读题目中所规定的不容违反的规矩和其他特别的要求。
如:作文题“我和XXX”的要求说道:题中的XXX可写人或物,如妈妈、老师、同学、猫、花、邮票、足球等。
此解释意在给我们开拓思维空间,告诉我们要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中撷取材料。
又如:作文题:“我帮妈妈做家务”中,其“注意一”为:也可以帮爸爸、帮爷爷、帮奶奶做家务。
此解释既点示文题中的叙述对象可以改变,又暗示“帮”的对象是自己家中的一位长辈,而不是几位,或者其他。
审读文题提示语文题中的说明、提示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
命题者用很简练的语言,通过文题的要求,或提示写法,或指导构思。
文题的提示语有的比较直露,有的比较含蓄,有“暗示”作用。
审读文题提示语如:作文题《微笑》,要求写成记叙文,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或接触过的人,在记叙中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
这个要求直接指导怎样取材,提醒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第四步——深究:仔细推敲,细读文题,深究隐含信息,品味文题“导语”。
深究要点:(1)仔细推敲,从头审读那些看不懂的材料。
(2)细读文题中的解释、说明,深究其中隐含信息。
(3)认真品味文题的“导语”。
如: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
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1000之间。
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妙题评说题目:起点【分析】“起点” ——一个普普通通的作文题,很贴近生活,内涵丰富,话题众多,取材广泛,所有人都有话可说。
在题目面前,我们可以神思飞跃,浮想联翩,然后收束思绪,以“真实”“熟悉”“有意义”为准则,确定所写内容的大致走向。
- 3 -考题回放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听到过或看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大声叫好的人和事、景与物。
那么,请说说你最想喝彩的是什么。
要求:1、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3、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喝彩①SARS来临时,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身上金子般的品德,所有人都在为他们喝彩。
然而,我们是否忽略了我们身边很多同样值得喝彩的人呢?②那是5月中一个有些燥热的晚上吧,我正在做一套英语卷子。
有一道题怎么做也无法与答案一致。
我又问了几个同学,大家答案似乎都不一样,我于是想到给英语老师打个电话,可想到她平时不苟言笑的面孔,伸向电话的手又停了下来。
③赵老师是一位返聘的教师,很是严厉,从初一开始教我们。
我们都有些怕她,也从来不敢在她面前“折腾”。
不过,也许是严师出高徒吧,在最近的几次大考中,我们班都超过了英语班,排在年级第一。
④犹豫了一会儿,我还是拿起电话,拨了老师家的号码。
⑤“喂……”赵老师的声音有一丝疲倦。
“啊,赵老师,我是叶子,想问您一道……”赵老师听完题后很耐心地讲着,我在桌上找笔,想记下她的话,无意中,碰到了手表,拿起一看,时针已迈过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