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初步的设计说明文本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主要设计依据1.建设方提供由规划部分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书、地形图、红线图等基础资料。

2.《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

4.《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6.《浙江省住宅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DB33/1006-2017。

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4763-2012。

二、项目用地概况1.工程名称:XXXXX;2.地块位置:西地块东至规划道路,南至规划用地,西至嵊州大桥,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72米;东地块东至嵊州市公用事业-养护中心及城南垃圾中转站,南至规划道路,西至规划道路,北至规划道路,东西长约138米,南北长约89米。

3.用地面积:9156平方米(折合约28亩)。

其中西侧地块用地面积为8191平方米;东侧地块用地面积为10965平方米,;4.用地性质:居住用地为主;5.容积率:西地块1.3-2.6;东地块1.5-3.47;6.建筑密度:西地块30%;东地块35%;7.绿地率: 30%8.建筑层数:西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 8 层;东地块地上自然层数不超过18层9.建筑层高控制:按浙江省《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量技术规程》(建设发〔2018) 136 号)执行;10.建筑高程控制:12-79米(采用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11.建筑日照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执行;建筑侧向间距控制:按《嵊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执行。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1.结合嵊州市城市发展,与城市整体有良好契合,创造高质量现代化居住小区。

2.结合地区现实条件,适应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求。

3.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

【设计院】初步设计结构设计说明

【设计院】初步设计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暂定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特征周期 0.65 s;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2、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3、基本风压值为 0.45kN/m2(n=50);基本雪压值为 0.15kN/m2(n=50)。

三、荷载取值1、基本风压本工程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取值,其基本风压值为0.45kN/m2,承载力计算为0.45kN/ m2,场地粗糙度类别为B类。

2、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暂定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 g,特征周期 0.65 s;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3、主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公寓:房间:2.0kN/ m2卫生间:2.5 kN/m2(带浴缸:4.0)阳台:2.5 kN/m2客厅:2.0kN/ m2餐厅:2.0kN/ m2电梯前室:3.5kN/ m2楼梯过道:3.5kN/ m2楼梯:3.5kN/ m2电梯机房:7.0kN/ m2厨房:2.0kN/ m2设备机房:7.0kN/ m2展示区及商业设施:展览厅:3.5 kN/m2商业:5.0 kN/m2餐厅:2.5 kN/m2卫生间:2.5 kN/m2楼梯:7.0 kN/m2设备机房:10.0kN/ m2车道:4.0 kN/m2消防车道:20.0kN/m2或35.0kN/m2(按规范及实际工程情况调整)发电机房、变配电房:10.0 kN/m2通风机房、排烟机房:7.0 kN/m2水泵房:10.0 kN/m2电梯机房: 7.0 kN/m2消防疏散楼梯:3.5 kN/m2有固定座位的看台:3.0 kN/m2无固定座位的看台:3.0 kN/m2露台:3.5 kN/m2上人屋面:2.0 kN/m2非上人屋面:0.5 kN/m2四、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范》JGJ138-200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建质[2008]216号《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2009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五、本项目的结构类型本工程中各建筑均采用混凝土结构形式。

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

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

参加专业主要负责人名单项目负责人: 徐敏如建筑:艾彤结构:许清华给排水:向双凯电气:许卫国暖通:曹仁轲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说明第六章电气设计说明第七章暖通设计说明第八章消防篇第九章环境保护第十章卫生篇第十一章节能篇第十二章人防篇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概述(一)成都市太平洋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佳丽花园三期”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兴蓉街10号,是以一幢15层高层住宅小区,地下两层,建筑高度为48。

60米。

根据建设单位对方案设计的意见、建议以及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意见,现提出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请有关部门审批。

(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工程所在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1℃,极端最高温度37.3℃,极端最低温度—4。

6℃;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25.5℃;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5.4℃.相对湿度冬季74%,夏季86%,大气压964MPa,全年平均日照1228.3小时;基本风压30kg/m2,年主导风向频率NNE33%,夏季1.1m/s,冬季0.9m/s.2、地理条件工程所在地区无明显地势起伏关系,小区用地大面积地势较为平坦。

3、地质条件详地勘报告。

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立项批文.2、成都市武侯区规划局方案总平批复3、建设单位进行初步设计的有关意见4、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界址点成果表5、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6、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008—069)7、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各项规定7.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7.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7。

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7.6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7。

初步设计结构说明

初步设计结构说明

第四节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统一标准》(GB68-84);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5-20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DJ94-2008);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1);9、《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14、吉首市建设规划局有关文件等。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湘西自治州为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服务的综合项目,老年活动中心建筑层数地上3层,建筑高度12.45m;食堂、配电房、洗衣房各一层。

三、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1、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2、本工程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

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4、施工要求:本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以确保工程质量。

四、自然条件及地基基础设计方案1、风、雪荷载2、抗震设防参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本工程所在地区(湖南省吉首市乾州新区)抗震设防小于6度,不考虑抗震设防。

地震反应特征周期:0.35s;地震加速度:小于0.05g;建筑场地土类别:II类。

3、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括: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五、本工程设计计算程序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编制的P KPM(2010.9)系列软件中SATWE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计算,以该系列中TAT结构三维分析软件进行对比校核。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建筑设计的初步设计是指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的主要构造、功能布局、空间形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计。

以下为建筑初步设计的说明。

一、总体方案首先,根据建筑用地的情况和功能要求,确定总体方案。

包括建筑的布局方式、功能划分、建筑体量、高度、平面形态等。

1.建筑布局方式:根据用地特点和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如线性布局、U型布局、L型布局等。

2.功能划分: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建筑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进出口、大厅、办公区、会议室、展示区等。

3.建筑体量和高度:根据总体规划和用地条件确定建筑的体量和高度,考虑建筑的比例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4.平面形态:根据建筑功能和效果要求,确定建筑的平面形态,如矩形、圆形、方形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连续性和布局合理性。

二、空间布局根据总体方案,进行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

主要包括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面积和内部分隔。

1.功能区域的位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使用者的便利性,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如进出口的位置、办公区的位置、会议室和展示区的位置等。

2.功能区域的面积: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面积大小,保证各个功能区域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3.内部分隔设计:根据功能划分和使用要求,在建筑内部进行合理的空间分隔设计,如隔墙、隔断、隔音等,满足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

三、构造设计进行建筑的构造设计,包括立面设计和结构设计。

1.立面设计: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造型要求,进行建筑立面的设计,考虑立面的美观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选择合适的立面材料和形式。

2.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体量和高度,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四、效果图设计进行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包括外观效果图、室内效果图等。

通过效果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给业主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参考。

五、环境设计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进行环境设计。

(完整word版)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完整word版)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完整word版)建筑初步设计说明初步设计第⼀章设计总说明⼀、设计依据(⼀) 有关⽂件1、设计任务书;(⼆) 国家现⾏的有关规范、规定,具体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三) 设计基础资料1、⽓象资料:杭州地区30年平均(1971年-2000年)(1)温度:年平均⽓温为17.8℃(2)降⽔量:年降⽔量为1454mm。

(3)湿度:⽉平均相对湿度70.3%,最⼤值出现在6⽉,最⼩值出现在12⽉。

(4)⽇照:平均⽇照⼩时147.1h/⽉。

2、建设场地⼯程技术条件:(1)⽤地条件:地块南北长约62.5⽶,东西长约65⽶。

⽤地⾯积约3684.54平⽅⽶。

(2)交通条件:。

⼆、⼯程规模及设计标准1、⼯程规模:建筑单体总建筑⾯积为2705.72平⽅⽶。

2、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要求,我院设计内容包括总平⾯规划设计,建筑单体的⽅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图设计。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1、遵循“适⽤、美观、⼤⽅”的原则,同时风格和⾊彩要与⼀期现有建筑的风格颜⾊及环境相协调。

2、遵从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完整以及节能、节地的原则。

3、综合考虑规划基地周围地区的⼟地使⽤功能、建筑物性质、道路交通、绿化状况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充分利⽤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

4、建筑单体设计依据总体布局,创造更多的⾃然通风、采光的室内空间,节约能源。

平⾯布局紧凑,流线顺畅,布局经济合理,满⾜使⽤要求。

5、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倡经济、实⽤、美观的设计原则。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项⽬规划⽤地⾯积:3684.54㎡(合5.527亩)2.总建筑⾯积:2705.72㎡3. 建筑基底占地⾯积:1370.14㎡4. 容积率: 0.735. 建筑密度: 37.19%6. 绿地率: 10%7.机动车停车数:15个第⼆章总平⾯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乡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16—20144、《民⽤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6、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7、甲⽅提供规划⽤地红线图、地形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地⽅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场地概述。

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

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

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建筑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文本普陀区长风地区3D地块商业办公楼综合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普陀区长风地区3D地块商业办公楼综合项目地上部分包含“会展”及“写字楼”两个结构单体。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5万m2, 其中地上约9.6万m2(会展约4.4万m2,写字楼约5.2万m2),地下约4.9万m2。

会展上部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6层,屋顶设置平板钢结构网架,结构高度约40米,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写字楼上部结构为双塔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塔分别为17层(2#楼)和20层(3#楼),结构高度分别约为73.8米和86.4米,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本工程设统一地下室,地下室为一整体不设缝,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进行结构计算分析。

地下共2层,平时为车库,战时地下二层局部设人防,人防设计另详。

二、设计依据、资料1.经认可的建筑设计资料。

2.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l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l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l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l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l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 l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l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l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l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 l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l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l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l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l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11-1999)l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9-2003)l 业主提供的由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9-G-074)3.设计荷载荷载取值除特别要求外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1)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会展的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标准取值,基本风压为W0=0.55kN/m2,写字楼的基本风压按100年一遇标准取值,基本风压为W0=0.60kN/m2,本工程的地面粗糙度取C类。

(完整word版)初步设计文本

(完整word版)初步设计文本

目录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6)1总说明 (6)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6)1.2工程概况 (10)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0)1.4 设计特点1.5总指标 (11)1.6需要注意的问题 (14)2总平面 (14)2.1总平面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4)2.2场地概述: (15)2.3总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15)2.4竖向布置: (16)2.5绿化设计: (17)2.6 管线平面综合: (17)3建筑: (18)3.1设计依据: (18)3.2设计概述: (18)3.3建筑节能设计 (25)第二篇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28)1总说明 (28)1.1工程概况 (28)1.2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29)2结构设计 (31)2.1高程: (31)2.2楼面荷载: (32)2.2. 主要结构材料 (32)2.3 结构选型 (33)2.4 基础设计 (33)2.5 耐火等级 (33)2.6 主要结构尺寸 (34)2.7 结构计算 (34)2.8 其它 (35)第三篇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36)1总说明 (36)2 消防系统: (37)3 给水系统: (37)3.1用水量统计 (37)3.2 市政设施 (38)3.3 给水 (38)3.4 计量: (38)3.5 太阳能 (38)4 排水系统: (38)6.管材 (39)第四篇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41)1总说明 (41)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41)2.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42)2.1室外计算参数 (42)2.2室内设计参数 (42)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要求: (43)4. 采暖热源设计: (43)5 采暖系统设计: (44)5.1户内采暖系统: (44)5.2底层商业采暖系统: (44)5.3保温: (44)6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45)7 全楼技术指标 (45)第五篇电气初步设计说明 (46)1总说明 (46)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46)2.设计范围: (46)3.强电系统: (47)3.1变配电系统: (47)3.3、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 (49)3.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49)4.弱电系统: (51)4.1综合布线系统 (51)4.2有线电视系统 (52)4.3安全防范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入侵报警系统) (52)5其它 (53)附录: (53)第七篇消防设计专篇 (57)1.设计依据: (57)2.工程概况: (57)3.总平面: (62)4.建筑防火: (63)5.消防给水: (64)6.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65)附录:图纸目录 (66)第八篇环境保护及节能说明专篇 (71)1总说明 (71)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71)2 建筑用水量统计: (71)3 节水措施 (72)5 固体垃圾处理: (73)6 废气处理: (73)7节能设计: (73)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1总说明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1.1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各项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区长风地区3D地块商业办公楼综合项目结构初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普陀区长风地区3D地块商业办公楼综合项目地上部分包含“会展”及“写字楼”两个结构单体。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5万m2, 其中地上约9.6万m2(会展约4.4万m2,写字楼约5.2万m2),地下约4.9万m2。

会展上部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6层,屋顶设置平板钢结构网架,结构高度约40米,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写字楼上部结构为双塔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塔分别为17层(2#楼)和20层(3#楼),结构高度分别约为73.8米和86.4米,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本工程设统一地下室,地下室为一整体不设缝,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进行结构计算分析。

地下共2层,平时为车库,战时地下二层局部设人防,人防设计另详。

二、设计依据、资料1.经认可的建筑设计资料。

2.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11-1999)●《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08-9-2003)●业主提供的由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9-G-074)3.设计荷载荷载取值除特别要求外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1)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会展的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标准取值,基本风压为W0=0.55kN/m2,写字楼的基本风压按100年一遇标准取值,基本风压为W0=0.60kN/m2,本工程的地面粗糙度取C类。

(2)雪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上海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雪压为S0=0.20kN/m2,屋面的基本雪压与均布活荷载不同时组合。

(3)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及《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上海市标准DGJ08-9-2003),上海市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9秒,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Ⅳ类场地。

(4)楼面活荷载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 2.0 kN/m2食堂、餐厅 2.5 kN/m2门厅、大堂 3.0 kN/m2会展(1层)15.0 kN/m2会展(2层、3层) 5.0 kN/m2楼梯(非疏散)、走廊、卫生间 2.5 kN/m2疏散楼梯、疏散性走廊 3.5 kN/m2电梯机房、网络机房、空调机房7.0 kN/m2配电间10.0 kN/m2上人屋面 2.0 kN/m2屋顶花园 3.0 kN/m2不上人屋面0.5 kN/m2车库(客车) 4.0 kN/m2未注明荷载均按有关规定、规范取值。

4.设计标准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会展抗震重要性类别为乙类,写字楼抗震重要性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

结构抗震等级:会展:会展: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写字楼: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地下室一层有上部结构部分构件抗震等级同相应地上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地下室一层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主部结构的部分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二层抗震等级为三级。

三、地质情况1.土层分布情况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处于古河道区域,第⑤层厚度较厚,有次生硬层⑤4层分布、第⑦层层顶埋深有一定起伏。

拟建场地地基土分布有以下特点:(1)第①1层杂填土,上部约1.8m(最深为7.5m)含大量碎砖、碎石、小石子等建筑垃圾,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有机质条纹及少量贝壳碎屑等杂质,土质松散,局部表层为厚约10cm砼地坪。

其中场地北部大部分范围内受堆土影响,填土厚度较大。

第①2层浜填土,以粘性土为主,含多量黑色有机质及腐植物等,土质软弱。

(2)第②1层褐黄~灰黄色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含云母及氧化铁条纹,土质不均,局部缺失。

第②3-1层灰色砂质粉土,含云母、有机质条纹,夹薄层粘性土,局部夹粘质粉土及薄层粘性土,土质不均。

第②3-2层灰色粉砂,含云母及有机质条纹,夹薄层粘性土,土质不均。

(3)第⑤1层灰色粉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条纹,局部夹少量钙质结核、腐植质等,夹少量薄层粉性土,局部以粘土为主。

第⑤1层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强度的特性。

(4)第⑤3层灰色粉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及少量半腐植物根茎及泥钙质结核,局部夹多量粉性土,土质不均匀。

(5)第⑤4层暗绿~灰绿色粉质粘土(上海地区俗称“次生硬土层”),含氧化铁条纹及铁锰质结核,夹少量薄层粉性土,土质不均。

(6)第⑦1层粉砂,含云母,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夹较多薄层粘性土,局部缺失。

(7)第⑦2层粉细砂,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土质均匀致密。

该层在场地东北部底部有第⑦2t层粘土呈透镜体状分布。

(8)第⑧1-1 层粉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局部夹少量薄层粉砂,土质较均匀。

第⑧1-2层粉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局部夹较多薄层粉砂,土质不均。

(9)第⑧2层粉质粘土、粉砂互层,含云母及有机质条纹,夹薄层粉砂,具有随深度增加夹砂渐多、土性渐好的特点,下部局部以粉砂为主,土质不均。

(10)第⑨1层灰色粉细砂,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夹薄层粘性土及粉性土。

第⑨2层灰色含砾中粗砂,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局部为砾砂,至95.34m未穿。

土层的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s 值和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p值,详见下表:土层的的压缩模量下表: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工程地处于古河道区域,第⑤3层及以上各土层土质软弱或埋深较浅,均不宜作为本工程的桩基持力层。

第⑤4层粉质粘土,层顶埋深起伏较大且局部缺失,不宜作为本工程的桩基持力层。

第⑦1层粉砂,在场地北侧局部分布,比贯入阻力为5.27MPa,平均标准贯入击数36.5击,土性较佳。

第⑦2层粉细砂,该层层位分布稳定,比贯入阻力为11.62MPa,平均标准贯入击数41.3击,土性佳。

第⑧1-1层粉质粘土,其土性相对较差,一般不宜作为高层建筑桩基持力层。

第⑧1-2层粉质粘土,层顶标高约为-49.04~-51.14m,层位分布稳定,比贯入阻力为2.46MPa,土性尚可。

第⑧2层粉质粘土、粉砂互层,层顶标高约为-57.02~-59.63m,层位分布稳定,比贯入阻力平均值为8.10MPa,土性较好,且具有随深度增加夹砂渐多、土性渐好的特点。

2.地下水情况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下水高水位埋深取0.5m,低水位埋深取1.5m。

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3.地基土液化判断情况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在深度20.0m范围内有第②3-1层砂质粉土及第②3-2层粉砂分布,经判别第②3-1层为可液化土层,第②3-2层为不液化土层。

拟建场地为可液化场地,液化等级为轻微,平均液化指数为2.72,液化强度比为0.97,第②3-1层桩基液化折减系数ψle为2/3。

但液化土层第②3-1层埋深较浅,均分布在承台上方。

4.不良地质情况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暗浜、厚层填土和地下障碍物。

四、结构体系及计算依据1.基础及地下室设计上海的大部分地区地基较为软弱,地基基础设计将根据总荷载及结构对沉降敏感性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基础形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用桩-筏板基础方案。

从基础经济造价、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预制桩较钻孔灌注桩有较大的优势,在做好对邻近建构筑相关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本工程初步设计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方案。

桩基布置详见设计图纸。

2.地下室基坑围护设计本工程的基坑开挖深度约10m,开挖深度较深,开挖体量较大,场地情况较复杂,需对基坑围护进行专项设计。

基坑设计单位应该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熟悉同类的场地地质,经验较为丰富。

3.上部结构设计(1) 会展:会展楼结构6层,高约40m,由于建筑功能需要,上部结构柱网为18m×18m大空间,结构上根据建筑隔墙布置,设置适当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会展高层结构规则性超限情况如下:a) 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属于扭转不规则超限。

b) 结构楼层有数个夹层,夹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楼层楼板典型宽度的40%(夹层上下带状分布楼板有效宽度仅为8.3m和6.3m,小于该数值),同时导致该层开洞面积达到66%,属于楼板局部不连续超限。

根据《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会展结构属于超限高层建筑。

(2) 写字楼:2#写字楼17层,高度约为73.8米,3#写字楼20层,高度约为86.4米,2#楼和3#楼底部2层为连体底盘,形成双塔楼结构。

写字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属于A级高度高层建筑。

结构布置时对底盘1~3层进行了适当的加强,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写字楼高层结构规则性超限情况如下:a) 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属于扭转不规则超限。

b) 写字楼2层楼板平面凹进较大,凹进方向标准楼板宽度(从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线算起)为36.0m,凹进宽度为10.8m,凹进正好为30%,没有大于30%,因此不属于凹凸不规则。

c) 结构体系为双塔楼结构,属于复杂高层超限。

根据《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写字楼结构属于超限高层建筑。

(3) 针对超限的结构措施:a)会展楼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已按乙类设防的要求提高了一级;b)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边框梁柱,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减小楼层水平位移比,使结构的质心和刚度中心尽量一致,以限制楼层扭转位移比。

c)写字楼两个塔楼的底盘屋面楼板适当加厚,并将在施工图设计时加强楼板配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