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缝线的知识
外科缝线

2.1.2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 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 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
胶原是从动物骨骼、筋膜中经浸煮、水解等多道工序提 炼,再经过加捻和交联剂的作用而制成。胶原的抗原性相当 低,具有天然可降解性,并能促进细胞生长。胶原的这些性 质使它能够成功地用来制备医用手术缝合线。
2.1.3肠线: 肠线: 肠线
1.3.3涂层应无毒、无刺激性。 涂层应无毒、无刺激性。 涂层应无毒 一般使用白蜂蜡 1.4染色 染色 染色目的方便手术中识别缝线和人体组织。 染色目的方便手术中识别缝线和人体组织。 染色应无毒、无刺激性。 染色应无毒、无刺激性。
二、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天然和合成性能差异 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是由健康哺乳动物的胶原或人 工合成的多聚体制备而成。 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是通过人体内酶的消化来降解 缝线纤维。 而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则先是通过水解作用,使水 分逐渐渗透到缝线纤维内而引起多聚体链的分解。 与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相比,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 植入后的水解作用仅引起较轻的组织反应。
2.1天然可吸收性缝线 天然可吸收性缝线
主要是动物的胶原蛋白、壳聚糖、海藻酸盐等天然材料。 主要是动物的胶原蛋白、壳聚糖、海藻酸盐等天然材料。
2.1.1羊肠线: 羊肠线: 羊肠线
在所有天然可吸收缝合线中,羊肠线是最传统的一种, 从最早的医学记录开始中已使用了羊肠线,它取自羊肠黏膜 下层的黏膜加工而成。在体内的降解和吸收主要取决于给巨 噬细胞的活动提供蛋白酶的存在。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植 入人体后无不良反应,无毒性,能被人的机体吸收。
2.2合成的可吸收性缝钱 合成的可吸收性缝钱
由于天然肠线有抗原性、组织反应较强以及 收速率难测等缺点,人们乃致力于研制人工 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主要有聚乙交酯类缝 合线、聚乳酸类缝合线、聚对二氧杂环已酮 缝合线等,应用范围广泛,从胸腹部伤口缝 合以至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等。
外科手术缝合线怎样分的型号

手术缝合线—概述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手术缝合线—一、可吸收线可吸收缝合线根据材质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为:羊肠线、化学合成线(PGA)、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
1、羊肠线:取材于健康动物羊肠羊所制成,含有胶原成分,所以缝合以后不需要进行拆线.医用肠线分:普通肠线和铬制肠线两种,均可吸收。
吸收所需时间的长短,依肠线的粗细及组织的情况而定,一般6~20天可吸收,但患者个体差异性影响吸收过程,甚至不吸收。
目前肠线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使用方便。
(1)普通肠线:用羊肠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线。
吸收快,但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大。
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或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
一般常用于子宫、膀胱等粘膜层。
(2)铬制肠线:此肠线系铬酸处理制成,可减慢组织吸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
一般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系统手术,是肾脏及输尿管手术常常选用的缝线,因为丝线会促进形成结石。
使用时用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以便于手术操作。
2、化学合成线(PGA、PGLA、PLA):采用现化化学技术制成的一种高分子线型材料,经抽线、涂层等工艺制成,一般60 ̄90天内吸收,吸收稳定,由于有化学成分参与,吸收仍不完全。
3、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取材于特种动物獭狸肌腱部位,纯天然胶原蛋白含量高,生产工艺不经化学成分参与,具备了胶原蛋白应有的特性;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缝合线。
具有吸收完全、抗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促进细胞生长等等.根据线体粗细一般8—50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稳定可靠,无明显个体差异。
手术缝合线—二、不可吸收线即不能够被组织吸收的缝合线,所以缝合后需要拆线。
具体拆线时间因缝合部位及伤口和患者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异常情况时:面颈部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指导原则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指导原则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的特殊缝线材料。
与传统的不可吸收缝线不同,可吸收性缝线可以被身体组织逐渐吸收并分解,无需手术取出。
它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减少了感染的风险,并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美容效果。
然而,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使用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保证手术缝合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首先,选择合适的可吸收性缝线材料非常重要。
市场上有很多种可吸收性缝线可供选择,例如聚酯、聚丙烯和聚乳酸等。
医生应根据手术部位、术后愈合时间和患者的特殊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可吸收性缝线材料。
有一些可吸收性缝线材料在组织中的吸收速度较快,适用于短期愈合;另一些在组织中的吸收速度较慢,适用于长期愈合。
其次,正确的缝线技术是确保手术缝合效果的关键。
医生应掌握正确的缝线技术,包括选择适当的缝线针和线的大小、正确的缝合方法和技巧。
缝线应该穿透组织的适当深度,并且在缝合过程中应注意力平衡和拉力的均匀分配,以避免过度紧缩或松弛的缝线。
另外,术后护理和观察也非常重要。
医生在手术后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并提供必要的术后药物和护理指导。
患者应注意手术切口部位的清洁,并避免刺激和摩擦。
医生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并观察手术缝合的状态和组织的愈合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如感染、过度疼痛或切口张开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最后,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关注可吸收性缝线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虽然可吸收性缝线相对安全,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刺激反应、过敏反应和肉芽肿等并发症。
医生应向患者充分解释这些潜在的风险,并且在术前应了解患者对不同材料的耐受性,以选择最合适的可吸收性缝线材料。
总之,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外科手术缝线材料,但它的使用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正确选择合适的缝线材料,掌握正确的缝线技术,术后进行适当的护理和观察,以及关注副作用和并发症,可以提高手术缝合的效果并保证患者的安全。
外科手术用线的用法

有时不缝皮直接使用钉皮机(海结瑞)
特 殊 : w—4843 缝合韧带
w—810 骨腊,不属于线,但用于给骨头止血
0号 PDSⅡ 用于缝合腹膜,特别结实 (属于不可吸收的滑线 )
讲。
2.1 不可吸收线有锦纶线(尼纶线)、涤纶编结线、聚丙烯线。
锦纶(尼纶)线:即聚酚胺纤维缝线,系人造纤维制成。抗张力及韧性皆强于丝线,在组织内反应小。型号有6/0—1I/0,常用于血管、神经的吻合与修补,也用于输卵管吻合手术。涤纶编结线:即聚脂缝线,这种缝线是除铜线外最强韧的缝线。一般由多股编织而成,强度高,常用于心脏瓣膜置换、矫形外科肌腾修补及显微血管吻合手术。粗线有1—10号,细线有2/0—6/0号。聚丙烯缝线:又名滑线,由丙烯聚合制成非惰性缝线,打结比尼纶线容易,强度高,多用于吻合血管神经等,有进口与国产两类,其型号有2/0—6/0。使用滑线打结时,须将手打湿,防止拉断。
缝合线(以下简称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又可结扎缝合血管,起止血作用。所有的缝线在人体组织内均为异物,都可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大小不同而已。选用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缝线。各种缝线的粗细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零数越多表示缝线越细。医用缝线基本有以下几种:
可吸收线:1—0 缝合关节囊和肌肉层 2—0 缝合皮下组织
3—0 缝合皮肤 4—0 缝 皮(或用4—0滑线)
5—0 缝合硬膜 简称硬膜线(颜色为白色)
慕 丝 线: 2—0带针线 用于固定引流管也可用于缝皮
4 .不锈钢丝
主要用于需要强拉力缝合时,如用于修补肌队张力缝合等。常用的有粗(直径1.0mm)、中(直径0.Smm)、细(直径0.06ram)三种。是缝线中最不易引起组织反应的缝线,但不易打结,钢丝的尖端容易刺破手套。进行减张缝合时应备有1em长的橡胶管数根。缝线的种类如此繁多,所以合理应用手术缝线对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科缝线和缝合针的质量控制

01
肠线经铬盐溶液处理后称为铬制肠线,可对抗机体内各种酶的消化作用,使吸收时间延长至90天以上。
01
甲壳素、壳聚糖可吸收缝合线: 以甲壳素为原料制作可吸收缝合线始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甲壳素缝合线具有众多独特的优点: 1) 人体耐受性良好; 2) 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促进伤口愈合,疤痕小; 3) 强度和柔韧性适中,表面摩擦系数小,易于缝合和打结; 4) 可进行常规消毒,还可以进行染色、防腐等特殊处理; 5) 植入后吸收均匀,强度衰减速率适中,能满足伤口愈合全 过程对缝合线强度的要求; 6) 原料来源广,加工简便,成本低。壳聚糖手术缝合线在机体内的吸收优于羊肠线;
聚脂纤维
体内抗张强度变化
不明确
逐步水解, 抗张强度逐步减退
无显著变化
吸收情况
不吸收
渐被结缔组织包裹
渐被结缔组织包裹
组织反应
极轻微急性炎症反应
同左
极轻微急性炎症反应
禁忌症
对316不锈钢、铬、镍过敏者
需持久保持抗张力的伤口
未知
适用范围
腹部伤口缝合、疝修补、胸骨对合、肌腱修补
普通外科、心血管外科、眼科神经外科
手感
柔顺性好
手感较硬
丙交脂和乙交脂(Polyglatin 370、460)共聚物的混合剂,加上硬脂酸钙所制成。
以羟基乙酸、或甲壳质对缝合线进行涂层。
聚对二氧环已酮聚合物涂层。
涂层中加入三氯生 成分的Polyglactin910缝线可以产生抑菌区域 。(三氯生添加在个人保健用品中被安全地使用已经超过30年)
2.2合成的可吸收性缝钱
由于天然肠线有抗原性、组织反应较强以及收速率难测等缺点,人们乃致力于研制人工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主要有聚乙交酯类缝合线、聚乳酸类缝合线、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合线等,应用范围广泛,从胸腹部伤口缝合以至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等。
十种外科基本缝合方式详解

十种外科基本缝合方式详解外科缝合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用于缝合手术切口和创面,促进伤口愈合。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外科基本缝合方式的详细解释:1.简单缝合(Simple suture)简单缝合是最基本的缝合方式,适用于切口较小、创面清洁、无张力的情况。
使用缝线从伤口的一侧穿过另一侧,再穿回起始点,形成一条直线或弧线的缝合线。
简单缝合对于切口边缘对齐、创面清洁和结构简单的伤口是有效的。
2.细胞缝合(Subcuticular suture)细胞缝合是一种隐藏式缝合方式,适用于浅表组织切口的缝合。
使用可吸收缝线,将其置于皮下浅表组织的切缘内部,穿梭于伤口的全长,然后将缝线系紧。
细胞缝合减少了对皮肤的损伤,减轻了疤痕形成的风险。
3.深层缝合(Deep sutures)深层缝合是用于缝合切口或创伤深层组织的一种方式。
将缝线穿过伤口的深层组织,以加强创面的结构,促进伤口愈合。
深层缝合常用于修复肌腱、血管、神经等组织。
4.连续缝合(Continuous suture)连续缝合是一种持续缝合方式,通过将一条缝线连续地穿过伤口的一侧并穿过另一侧,然后反复交替进行,形成多个缝合点。
连续缝合相对快捷,适用于创面清洁、无张力的情况。
5.间断缝合(Interrupted suture)间断缝合是一种非连续性的缝合方式,通过在创面的不同点上进行多次缝合,形成多个独立的缝合点。
间断缝合适用于较长的切口或有张力的伤口,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支持。
6.螺旋缝合(Mattress suture)螺旋缝合是一种通过在伤口两侧交替穿刺和拉紧缝线的方式进行缝合的方法。
螺旋缝合适用于修复皮肤较大的创面,可以提供良好的创面边缘对齐和张力分布。
7.蕾丝缝合(Lace suture)蕾丝缝合是一种通过在伤口两侧交替穿刺缝线的方式进行缝合的方法。
蕾丝缝合适用于修复皮肤边缘较远的创面,可以提供更好的边缘对齐和张力分布。
8.内层缝合(Layered sutures)内层缝合是一种逐层地缝合伤口深层组织的方法。
外科缝线

外科缝线名称
临床上对于外科缝线的称呼有着固定的规则,不同地区的缝线命名也各有不同,详见下表。
常用临床缝线:7号线—美国编号0,4号线—美国编号2-0和2-0/T,1号线—美国编号3-0。
在实际工作中,丝线常用中国编号,而其他合成缝线用美国编号。
外科缝线和名称
外科缝线按材料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类。
外科常用的不可吸收线有丝线和普里林(Prolene)线等。
其中丝线又称蚕丝线或真丝线,是由蚕丝蛋白做成,普里林的材料是聚丙烯,这是一种无毒耐热的材料,可以长期维持张力;可吸收线有快薇乔(Vicryl Rapide)、薇乔(Vicryl)、单乔(Monocryl)、普迪丝(PDSⅡ)、德胜(Dexon)等。
可吸收线的吸收特性。
伤口缝合原理

伤口缝合原理伤口缝合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操作,也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的原理是通过缝合线将伤口两侧的组织重新连接,促进伤口愈合。
伤口缝合原理的理解对于外科医生和护士来说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伤口缝合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伤口缝合的原理是基于人体组织的愈合能力。
当人体受伤后,伤口周围的血管会迅速收缩,形成血栓,阻止出血。
随后,炎症反应会在伤口周围产生,促进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伤口两侧的组织重新连接起来,以保证伤口的愈合。
这就是伤口缝合的基本原理。
其次,伤口缝合需要考虑伤口的类型和位置。
不同类型的伤口需要采用不同的缝合方式,比如刀切伤、撕裂伤、刺伤等。
而伤口的位置也会影响到缝合的方式,比如在关节部位的伤口需要考虑到关节的活动度,需要选择柔韧的缝合线和合适的缝合方法。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式,以确保伤口的愈合。
此外,伤口缝合还需要考虑到组织的张力。
在缝合伤口时,需要考虑到伤口周围组织的张力分布,以及伤口愈合后的张力情况。
合理的缝合方式可以减少伤口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避免出现瘢痕过度的情况。
最后,伤口缝合的原理也包括术后的护理和管理。
伤口缝合后,需要进行定期的换药和伤口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排异反应等并发症。
同时,患者也需要遵守医嘱,注意伤口的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综上所述,伤口缝合原理是基于人体组织的愈合能力,需要根据伤口类型、位置和组织张力选择合适的缝合方式,并且在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和管理。
只有全面理解伤口缝合的原理,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保证伤口的愈合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重视术后护理,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缝线的知识外科缝线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必备材料,从其他网站下载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理想的缝合材料应满足以下条件:1.通用性,即能适用于任何外科手术(当然还应顾及缝线型号和抗张强度上的差异);2.无菌性;3.无电解性、无毛细作用性、无过敏性及无致癌性;4.如用不锈钢缝线,须无磁性;5.易于操作;6.组织反应轻微,不利于细菌生长;7.打结时不致松开,缝线本身不致磨损或裂开;8.不致在组织内收缩;9.缝合目的达到后,能被吸收而仅引起轻微反应。
然而,由于这种理想的通用性缝线目前还不存在,所以外科医生必须选用尽可能接近理想而且具备以下特性的缝线:1.抗张强度均匀,以利使用较细型号的缝线;2.缝线的直径均匀而恒定;3.无菌性;4.柔韧性强,使操作方便、结扎安全;5.不含刺激性物质或杂质,以利组织相容;6.缝合结果可信任。
型号与抗张强度型号表示缝合材料的直径。
外科惯例公认,应选用能使组织安全对合的最细型号缝线,使缝合所致的创伤减至最低限度。
缝线的型号以数字表示:"0"号以上,数码越大,缝线越粗,如3号粗于1号;从"0"开始,"0"号越多,直径越小,抗张强度亦越低。
缝线结的抗张强度是其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力度(以磅表示)。
有关组织的抗张强度是外科医生选择缝线型号和抗张强度的先决条件。
外科医生还应了解,缝线强度渐减和伤口抗张强度渐增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植入材料所致的异物反应是否影响组织的愈合过程。
一般公认,缝线的抗张强度不需超过组织的抗张强度,但至少应与其所缝的正常组织等强。
单纤维与多纤维缝线单纤维缝线由单一纤维制成,在穿过组织时所遇阻力较小,且可避免细菌在上附着。
由于这些品性,特别适用于血管外科。
单纤维缝线易于打结。
但在操作和结扎时必须谨慎从事,因折叠或卷曲都可能给缝线造成缺口或薄弱点,以致断裂。
可吸收性与不可吸收性缝线可吸收性缝线是由健康哺乳动物的胶原或人工合成的多聚体制备而成。
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是通过人体内酶的消化来降解缝线纤维。
而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则先是通过水解作用,使水分逐渐渗透到缝线纤维内而引起多聚体链的分解;与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相比,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植入后的水解作用仅引起较轻的组织反应。
在缝线吸收过程的第一阶段,抗张强度呈线性渐进性减弱,此现象出现在术后开始几周内。
第二阶段常与第一阶段相重叠,最终缝线基本消失(图1,图2)。
不可吸收性缝线体内不受酶的消化,也不被水解。
其适用范围如下:皮肤缝合,伤口愈合后即应拆除;体腔内的缝合,将长留于组织内;适用于对可吸收性缝线有过敏、疤痕体质或有组织肥大的患者;用于固定除颤器、起搏器、药物释放器等暂时性装置。
各种缝合材料介绍天然可吸收性缝线外科羊肠线:可分为昔通肠线和铬化肠线。
两者均由高度纯化的胶原加工而成。
外科肠线的吸收速率取决于线的类型、组织类型、组织状况以及患者的全身状态等。
外科肠线可用于感染伤口的缝合,但此时其吸收速率明显加快。
普通外科肠线吸收迅速。
术后抗张强度仅能维持7-10天,并在70天内被完全吸收。
肠线经铬盐溶液处理后称为铬化肠线,可对抗机体内各种酶的消化作用,使吸收时间延长至90天以上。
合成的可吸收性缝钱由于天然肠线有抗原性、组织反应较强以及收速率难测等缺点,人们乃致力于研制人工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
后者的应用范围广泛,从胸腹部伤口缝合以至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等。
涂层Vicryl(Polyglactin 910)缝线:其优点为:1.穿过组织流畅;2.打结平稳,定位准确;3.减少箝闭组织的倾向;4.可用于感染伤口的缝合。
涂层是丙交脂和乙交脂(Polyglactin 370)共聚物的混合剂,加上硬脂酸钙所制成。
这种涂料具有显著的可吸收性、粘附性及不致剥脱的润滑性。
缝合后第14天时,涂层Vicryl缝线的抗张强度约保留65%。
缝合后第21天时,6一0或更粗型号缝线的抗张强度约保留40%,而7一0或更细缝线则仅保留30%左右。
40天以内,缝线几乎不被吸收,56一70天时则被吸收殆尽。
涂料的吸收亦非常迅速,估计也在56一70天之间。
Polydioxanone(PDSⅡ)缝线:这种单纤维缝线代表缝合材料的重大进展。
它集松软、柔韧和单纤维结构等特征于一体,吸收性能良好,能维持伤口抗张强度6周以上(为其他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的两倍),组织反应轻微、以及对细菌的亲和性低。
适用于多种软组织的缝合,可用于小儿心血管、产科、眼科、整形外科、消化道和结肠手术等。
与其他合成的可吸收缝线相似,PDSⅡ逢线在体内是通过水解作用而被吸收的。
缝合后第14天保留约70%的抗张强度,28天时为50%, 42天时为25%。
术后90天内缝线几乎不被吸收; 6个月后被完全吸收(见图1)MonocryI ( PoIiglecaprone 25)缝线:这种单纤维缝线柔韧性强、操作方便、易于打结、组织内不起化学作用、可如期吸收。
外科医生常用之于术后两周内需要较高抗张强度的组织缝合,即适用于除神经、血管、眼科及显微外科手术以外的皮下缝合、软组织对合及结扎等。
第7天时可保留原强度的50%~60%,第14天时降低到20%~30%,第21天时强度消失。
91一119天时被完全吸收。
不可吸收性缝线美国药典把不吸收性外科缝线分成以下几类:Ⅰ类:捻搓、编织或单纤维结构的丝线或合成纤维;Ⅱ类:棉花或亚麻纤维,有涂层的天然或合成纤维,所用涂料使缝线变粗而不增加强度者; Ⅲ类:单股或多股结构的金属线。
外科丝线由于外科丝线优越的可操作性特点,它已成为外科医生据以评价新合成材料性能的标准。
天然的单纤维蚕丝可用捻搓或编织两种工艺加工成丝线,其中以编织型外科丝线操作性能最佳。
合金缝线外科不锈钢缝线:基本特性包括无毒、易弯、纤细等。
单纤维和捻搓型多纤维两类缝线都具有抗张强度大、组织反应低、打结便利等优点。
只要缝线不断裂,组织的抗张强度就极少改变。
不锈钢缝线可用于腹壁、胸骨缝合、皮肤缝合、减张缝合,以及各种矫形外科和神经外科手术。
合成的不吸收缝线尼龙缝线:是一种化学合成的聚酰胺聚合物。
由于其弹性较佳,特别适用于作减张缝合和皮肤缝合。
在体内,尼龙缝线每年以15%~20%的速度水解。
单股尼龙缝线有恢复其原来的直线状态的倾向(“记忆”特性),因此,与编织的尼龙缝线相比,结扎时应多打几次结,以确保安全可靠。
ETHILON为***度而极少组织反应的尼龙缝线,其中非常纤细的型号(9-0,10-0)染成黑色后常用于眼科和显微外科手术。
NUROLON由尼龙纤维细丝精密编织而成,外加涂层以改善其可操作性。
外观、手感和操作均如丝线,但强度更大,组织反应更轻微。
可用于适用多股不吸收性缝线的任何组织。
聚醋纤维缝线:是由本经处理的聚脂纤维(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紧密编织而成的多纤维缝线,较天然纤维更强韧,使用前湿化也不致削弱其强度,组织反映轻微。
聚脂纤维缝线是缝合人造血管的最佳材料。
MERSILENE聚脂纤维缝线能持久地保留在体内,提供精确而均一的张力,极少破损,术后无需因刺激性而考虑去除缝线残端。
眼科手术后,MERSlLENE缝线几乎不引起烧灼痛和瘙痒。
由于未经涂层,MERSlLENE缝线穿过组织时的摩擦系数较高。
ETHlBOND优质聚脂纤维缝线是由polybutilate均匀涂层而成,后者是第一种专门用作外科缝线润滑剂的涂料,它能与编织型聚脂纤维缝线相粘附。
这种涂料能使编织型缝线易于穿越组织,具有优越的柔韧性和可操作性,能平稳地结扎系紧。
缝合材料和涂料的药理学特性均不活跃,组织反应轻微,可在体内长时间地维持其强度。
ETHIBOND优质缝线主要用于心血管外科,如血管吻合、人造血管或瓣膜的缝置等。
ETHIBOND优质聚脂缝线也可与TEFLON或聚脂衬垫片配套使用。
小垫片作为缝线下面的支撑物能防止邻近脆弱组织的撕脱。
小垫片常规应用于瓣膜手术,在瓣膜环极度畸形、扭曲或遭破坏的情况下使用。
聚丙烯(POLYPROPYLENE)缝线:聚丙烯缝线是一种线性羟基聚合物的立体异构体。
用专利工艺生产的聚丙烯缝线柔韧性增加,使用方便。
不易被组织酶类降解、削弱。
在组织内活性极弱,组织反映轻微,抗张强度可在体内维持达两年之久。
与其他类型的单纤维缝线相比,打结更为平稳、牢固。
PROLENE聚丙烯缝线已被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心血管外科、整形外科及眼科。
这种缝线生物学活性较弱,不易粘滞于组织,易于拆除。
PROLENE缝线可用于污染和感染伤口,使后期窦道形成和缝线排出得以减少到最低程度。
缝线的选择原则在外科医生所面临的诸多抉择中,不同手术所需缝线的选择也是关键性问题之一。
当然,外科医生的个人偏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影响愈合的各种患者因素、所涉及组织的特性及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都将影响缝线的最终选定。
种类繁多的缝合材料可能使人们在作选择时感到无所适从。
下述原则可作为指南:1.伤口达到最大强度时,就不再需要缝线。
因此:▲须用不吸收缝线或时效较长的可吸收缝线来缝合愈合缓慢的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腱等);▲选用可吸收性缝线来缝合愈合较快的组织(如胃、结肠、膀胱等)。
2.组织内存在异物可使污染转变为感染。
因此:▲在缝合污染伤口时,避免使用多纤维缝线;▲改用单纤维缝线或可吸收性缝线。
3.在强调美观的部位,应注意精确而又较长时间地对合组织,避免应用各种刺激物。
因此:▲使用最细的、无反应的单纤维缝合材料(如尼龙、聚丙烯);▲尽可能同时缝合皮下组织;▲如情况许可,应用无菌皮肤对合胶带。
4.在高浓度类晶体溶液内,任何异物都可能促使沉淀和结石形成。
因此: ▲在泌尿道和胆道手术中,应使用可吸收性缝线5.关于缝线型号的选择:▲使用与缝合组织天然强度相匹配的最细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