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器实验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智能仪器实习报告

智能仪器实习报告

智能仪器实习报告第一篇:智能仪器实习报告智能仪器实习报告课题名称虚拟数字电压表的设计院(系)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 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 起止日期 2017/5/10-2017/5/18 指导教师蒋书波2017 年 5 月 18 日一、实训要求在LabVIEW平台下,掌握虚拟数字电压表的前面板设计和框图程序设计。

了解被测信号的种类,保证电压测量的精确度。

二、实训目的1、数字电压表的功能。

2、虚拟数字电压表的前面板设计。

3、虚拟数字电压表的框图程序设计。

4、软件调试及误差分析。

5、电压测量值的存储。

三、实验原理电压是电路中常用的电信号,通过电压测量,利用基本公式可以导出其他的参数。

因此,电压测量是其他许多电参数和非电参数量的基础。

测量电压相当普及的一种测量仪表就是电压表,但常用的是模拟电压表。

模拟电压表根据检波方式的不同。

分为峰值电压表、均值电压表和平均值电压表,它们都各自做成独立的仪表。

这样,使用模拟电压表进行交流电压测量时,必须根据测量要求选择仪表。

另外,多数电压表的表头是按正弦交流有效值刻度的,而测量非正弦波时,必须经过换算才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从而给实际工作带来不便。

采用虚拟电压表,可将表征交流电压特征的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集中显示在一块面板上,测量时可根据波形在面板上选择仪表,用户仅通过面板指示值就能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大大简化了测量步骤四、实验内容及说明1、前面板的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设计一个数据显示窗口,一个交流/直流选择按钮,一个交流电压测量多选框(PEAK/VIRTUAL VALUE/AVERAGE),一个直流电压输入框,一个启动/停止测量按钮,一个退出系统按钮。

2、显示窗口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个为显示电压值的,第二个是显示AC或DC的,第三个为显示V或mV的。

3、交流/直流选择按钮用于选择测量输入信号的交流成分或者直流成分。

智能用品实验报告(3篇)

智能用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用品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为了深入了解智能家居用品的功能和应用,我们开展了本次实验,对市场上常见的智能遥控器、智能门锁、智能插座等进行了测试。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智能家居用品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

2. 评估智能家居用品的性能和实用性。

3. 探讨智能家居用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前景。

三、实验材料1. 智能遥控器2. 智能门锁3. 智能插座4. 实验环境:一个普通的家庭住宅四、实验方法1. 智能遥控器实验(1)测试项目:远程控制、语音控制、定时开关等。

(2)实验步骤:a. 将智能遥控器与手机APP连接;b. 通过APP进行远程控制,测试其稳定性;c. 语音控制功能测试,体验语音识别的准确性;d. 定时开关功能测试,观察是否能够按设定时间自动开关。

2. 智能门锁实验(1)测试项目:指纹识别、密码解锁、手机APP远程控制等。

(2)实验步骤:a. 将智能门锁与手机APP连接;b. 指纹识别测试,验证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和灵敏度;c. 密码解锁测试,观察密码输入的便捷性;d. 手机APP远程控制测试,验证门锁状态的实时更新。

3. 智能插座实验(1)测试项目:定时开关、远程控制、智能节能等。

(2)实验步骤:a. 将智能插座与手机APP连接;b. 定时开关功能测试,观察是否能够按设定时间自动开关;c. 远程控制测试,验证远程开关的稳定性;d. 智能节能测试,观察智能插座在节能方面的表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智能遥控器实验结果(1)远程控制稳定,语音识别准确,定时开关功能正常。

(2)性能表现良好,但价格相对较高。

2. 智能门锁实验结果(1)指纹识别准确,密码解锁便捷,手机APP远程控制功能正常。

(2)性能表现良好,但价格较高,安装和更换成本较高。

3. 智能插座实验结果(1)定时开关功能正常,远程控制稳定,智能节能效果显著。

(2)性能表现良好,价格适中,适合家庭使用。

智能仪器最终版

智能仪器最终版

实验一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指导教师李业德实验目的:熟悉模数转换的工作原理,学习使用串行模/数转换芯片TLC549进行电压信号的采集和数据处理。

实验设备及器件:PC机,DP-51PROC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仪。

实验内容:编写程序,通过单片机的P1口控制串行A/D转换芯片TLC549实现模拟电压信号的采集,通过LED数码管显示转换结果。

实验步骤:1、电路连接1)安装B8区JP17的短路帽,然后将Vcc(+5V电源)与B8区的REF+连接,将B8区的CLK、DAT、CS对应连接到A2区的P10、P11、P12针上。

2)使用导线将D2区的10K 电位器连接为电压调节模式,使用导线将其电压调整端连接到B8区的ANIN连接柱,作为TLC549的模拟电压信号输入。

2、编写程序编写程序,驱动TLC549,将转换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

3、下载调试打开调试软件,下载运行编写好的程序,完成一次A/D转换,然后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模拟电压,多次测量保存测量数据。

实验参考程序:#include <REG51.h>#include <intrins.h>#include <absacc.h>#include "VIiC_C51.H" //包含VI2C软件包#include "zlg7290.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sbit CLK=P1^3;sbit DAT=P1^1;sbit CS=P1^2;sbit RST=P1^0;uchar bdata ADCdata;sbit ADbit=ADCdata^0;unsigned char DelayNS(unsigned char no) {unsigned char i,j;//延时参数for(; no>0; no--){for(i=0; i<100; i++)for(j=0; j<10; j++);}return 0;}/**************************************** *************函数名称: TLC549ADC()**函数功能: 读取上一次A/D转换的数据,启动下一次A/D转换***************************************** ***********/uchar TLC549ADC(void){uchar i;CLK=0;DAT=1;CS=0;for(i=0;i<8;i++){CLK=1;_nop_();_nop_();ADCdata<<=1;ADbit=DAT;CLK=0;_nop_();}return (ADCdata);}void main(){uchar i;uchar AD_DATA; //定义A/D转换数据变量RST=0;DelayNS(1);RST=1;DelayNS(10);TLC549ADC(); //启动一次A/D转换for(i=0xff;i>0;i--) //延时{_nop_();}while(1){AD_DATA=TLC549ADC();ZLG7290_SendCmd(0x60+0,AD_DATA);}}实验二智能机器人机接口指导教师李业德实验目的:掌握智能仪器的人机对话接口。

智能仪表实验报告样本

智能仪表实验报告样本

智能仪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 2014 至2015 学年第 1 学期
.1.
实验一 实验报告范例
1、
在某种意义下成为影响仪器性能
2合所设计仪器采集系统的技术指标,运用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所学的有关知识,设计并实现仪用放大器和抗混叠滤波器。

二、实验条件
1、开发软件:
2、实验设备:
3、其他实验设置
三、实验设计原理与任务
(1)仪用放大器是一种高性能的放大器,……… (2)有源或无源RC 滤波电路是常用的电路,………
(3)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和阻容器件实现所设计的电路,……….
四、实验设计步骤
1、 2、 3、
要求写出详细的有关实验设计步骤
五、实验结果及总结
1、系统仿真情况
2、各类参数计算结果结果
3、各类结果验证情况
4、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思考问题的解决与总结。

智能仪器实验报告3

智能仪器实验报告3

智能仪器实验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13电子(转)
姓名:邱士诚学号:1316936003
老师:邵雷
日期:2014年5月12日
实验名称:去偏置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设备;
2、学会设计去偏置电路。

二、实验设备
1、试验箱1台
2、、波形发生器1台
3、示波器1台
4、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因为电容具有隔直通交的作用,所以可以轻易的将直流偏置去掉,由原理图可知在C1电容的左端是具有直流偏置正弦信号,经过了电容C1可以将直流偏置去掉(即此时的U1=Uo)。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产生一个f=1KHz,峰峰值1V的无偏置正弦波,在U1口输入;
输入频率:f=1KHz;
峰峰值为:1V
2、在U2口加一个5V的直流信号(试验箱内部自带);
3、输出波形Uo(分析);
A:电容C1左端输出波形(上)和Uo口的波形(下)
上下的频率:f=1KHz;
上下的峰峰值为:1V。

B、电容C1左端接地输出波形(上)和Uo口接地的波形(下)
分析:经过A、B两图的比较可发现,电容C1左端是有直流偏置1V的交流信号(即可视为输入是直流偏置1V的交流信号),Uo是为1V无直流偏置的交流信号(即输出是为1V 无直流偏置的交流信号)。

结论:由实验可得,加一个电容可以去掉直流偏置,实验成功。

五、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设计去直流偏置的电路设计,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懂得了其中的原理,加深了对本课程的理解,对以后的实验与课程打下了深刻的基础。

智能仪器原理实训报告

智能仪器原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智能仪器原理实训,了解智能仪器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方法,掌握智能仪器的调试与维护技能,提高对智能仪器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智能仪器系统组成智能仪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测量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信号调理电路: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转换等处理,以满足后续处理的要求。

(3)微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运算、存储等,实现对仪器的控制和显示。

(4)显示与输出设备:将处理后的结果以图形、数字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5)电源:为仪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2. 智能仪器工作原理智能仪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传感器检测被测物理量,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2)信号调理电路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转换等处理。

(3)微处理器对调理后的信号进行采集、处理、运算、存储等。

(4)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在显示设备上,或输出到外部设备。

3. 智能仪器调试与维护(1)调试:在仪器安装完成后,对仪器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2)维护: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检查、更换损坏的部件等,以保证仪器的稳定运行。

三、实训过程1. 实训环境(1)实训设备:智能仪器系统、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显示与输出设备、电源等。

(2)实训软件:智能仪器控制系统软件。

2. 实训步骤(1)连接仪器各部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启动仪器控制系统软件,设置参数。

(3)进行传感器标定,确保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准确性。

(4)进行信号调理电路调试,确保信号处理效果。

(5)进行微处理器调试,确保数据处理正确。

(6)进行显示与输出设备调试,确保数据显示正确。

(7)进行仪器整体调试,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8)进行仪器维护,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训结果本次实训,我们成功搭建了智能仪器系统,并对仪器进行了调试和维护。

仪器能够正常运行,满足实验要求。

2. 实训分析(1)传感器性能对仪器精度有重要影响,因此传感器标定是保证仪器精度的重要环节。

智能仪器实验实验报告

智能仪器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智能仪器的原理和功能。

2. 掌握智能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3. 学会使用智能仪器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4. 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智能仪器是一种集传感器、微处理器、执行器和通信接口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

它能够自动检测、测量、处理和传输信息,实现对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

本实验主要介绍智能仪器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智能仪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等。

2. 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卡、计算机等。

3.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

4. 其他辅助设备:导线、连接器、实验台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将智能仪器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到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2)检查电源电压,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3)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1)打开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设置采样频率、采样点数等参数。

(2)启动智能仪器,开始采集实验数据。

(3)观察实验数据的变化,分析实验现象。

(4)根据实验需求,调整智能仪器的参数,进行多次实验。

3. 数据处理(1)将采集到的实验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初步分析。

(2)使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求取平均值、方差等统计量。

(3)绘制实验数据的图表,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总结(1)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记录实验数据。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提出改进意见,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通过实验,我们成功采集了温度、湿度、光照和声波等实验数据。

(2)实验数据经过处理,得到了相应的统计量。

(3)绘制了实验数据的图表,直观地展示了实验结果。

2. 实验分析(1)温度、湿度、光照和声波等参数的变化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2)通过调整智能仪器的参数,可以实现对实验数据的精确采集。

(3)实验数据表明,智能仪器在实验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仪器实验

智能仪器实验

实验一智能仪器人机接口实验1.1 P1口输出实验一.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P1口作为输入输出方式使用时,CPU对P1口操作方式。

二. 实验设备仿真器1台,5V小电源1台,实验电路板1块,数字式万用表1块。

三.实验原理P1口为8位准双向口,每一位可独立定义为输入输出。

CPU对P1口的操作可以是字节操作,也可以是位操作。

试验中P1口接8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通过P1口控制LED 状态,熟悉CPU对P1口操作命令。

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1.11.1所示,电路中发光二极管状态代表输出口的状态,编制程序,使8个LED每隔2个右移循环点亮。

五. 实验参考程序汇编程序:ORG 0000HLJMP MAINORG 0100HMAIN: MOV SP, #60HMOV A, #24H ;送隔2个亮控制字SETB CL0:MOV P1, A ;送P1口ACALL DL ;延时RRC A ;右移图1.11.1 P1口输出实验AJMP ;循环点亮DL: MOV R7, #0A3H MOV R6, #0FFHDL2: DJNZ R6, DL2DJNZ R7, DL1RET1.2 P1口输入输出实验一.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开关量输入、输出控制的接口技术及编程方法。

二. 实验设备仿真器1台,5V小电源1台,实验电路板1块,数字式万用表1块。

三. 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1.11.2所示,74LS377的输入端1D~8D接在80C51的P0口,其输出线1Q~8Q接8个发光二极管,WR作为锁存控制信号接在74LS377的时钟端。

通过P1口开关向单片机输入数据,任意组合开关的输入状态,得到不同的输出状态。

见表1-11-1。

四. 实验程序流程及参考程序实验流程如图1.11.3所示。

图1.11.3 P1输入输出程序流程图表1-11-1 输入输出开关状态汇编程序组次(N)输入输出开关状态控制字LED状态控制字1 AA 55 81 7E2 55 AA 7E 813 0F F0 3C C34 F0 0F C3 3C5 7F 80 10 EF6 F7 08 11 EE7 BB 44 55 AA8 44 BB AA 55ORG 0000HLJMP MAINORG 0100HMAIN: NOPZH: MOV R2, #08H ;置组数MOV R1, #00HMOV A, #0FFH ;片选377初始化MOV DPTR, #7FFFHMOVX @DPTR, AMOV A, #0FFHMOV P1, AMOV A, P1 ;状态送A寄存器JZ END ;A=00H,结束CJNE A, #0FFH, MH ;A=FFH 等待SJMP ZHEND: SJMP﹩MH: MOV 60H, A ;P1口状态送60H TA: MOV DPTR, #1000H ;指向表址LP: MOV A, R1MOVC A, @A+DPTR ;查表取数CJNE A, 60H, LP1 ;不等,转移AJMP LP2LP3: MOV A, R1MOVC A, @A+DPTR ;查输出表MOV DPTR, #7FFFHMOVX @DPTR, AAJMP ZHLP1: INC R1 ;重查组真值表INC R1DJNZ R2, LPAJMP ZHLP2: INC R1AJMP LP3ORG 1000HDB 55H, 7EH, 0AAH, 81H ;控制字/输出表值DB 0F0H, 0C3H, OFH, 3CHDB 80H, 0EFH, 08H, 0EEHDB 44H, 0AAH, 0BBH, 55H五. 思考题从P1口读入数据时应注意什么?1.3 P1口音乐输出实验一.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音乐报警电路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编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LabVIEW 编程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LabVIEW 图形编程环境。

2、 熟悉前面板、方框图、快速和下拉菜单、选项板、VI 和帮助文档。

二、实验内容
构建一个如图1所示的虚拟温度测量仪
图1 虚拟温度测量仪
本例模拟常用的温度传感器——AD590,AD59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将温度数据
线形变换为电流信号,其转换公式为:
I k temp =⋅
其中I 为电流,temp 为温度,k 为温度系数。

整个温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如下:AD590
将温度数据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由虚拟温度测量仪显示电流数据,计算出温度数据并显示出来。

为了设计方便,用一个随机数据代替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流数据,同时假设
1/k A K μ=
假定AD590的线形温度范围为0℃~100℃,即273.1K~373.1K 。

三、实验步骤
1、 在前面板和框图上创建、选择、删除、移动对象。

2、 单步调试代码、插入探针在程序执行时观察数据,加亮执行观察代码执行。

3、 完成实验要求的虚拟温度计的设计。

四、实验结果(包括前面板,后面板)
五、实验调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abVIEW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顺序结构。

2、学会在LabVIEW中使用定时函数。

3、了解移位寄存器的使用。

4、熟悉公式节点。

5、熟悉反馈节点。

二、实验内容
在掌握以上labview程序结构的基础上,编程完成以下实例:
1、while loop.vi:while循环
2、feedback.vi:反馈节点的使用
3、fomular node.vi:公式节点的使用
4、register.vi,移位寄存器的使用
5、布尔case.vi:case结构,(0,1)结构
三、实验步骤
1、熟悉编写虚拟子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2、熟悉教学软件中给出的应用实例。

3、编程调试实现实验内容中规定的5个实例,实例的Front panel 和Block Diagram都在附录中给出。

四、实验结果(包括前面板,后面板)
1:while loop.vi
2:顺序结构.vi
3:feedback.vi
4:fomular node.vi
5:register.vi
6:布尔case.vi
五、实验调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LabVIEW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顺序结构。

2、学会在LabVIEW中使用定时函数。

3、进一步了解移位寄存器的使用。

4、掌握公式节点的使用方法。

5、掌握字符串处理函数和文件处理函数。

二、实验内容
在掌握以上labview程序结构的基础上,编程完成以下实例:
1、wait.vi:创建VI,每秒显示一个0到1之间的随机数,并当产生两个随机数时显示平均数,任一随机数超过0.5时报警,直到按下停止键。

2、file.vi:将产生的随机数存入文件,再从文件中读取,练习文件处理函数
3、getdate.vi, 实现取得系统时间,练习字符串处理函数
三、实验步骤
1、熟悉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2、熟悉教学软件中给出的应用实例。

3、编程调试实现实验内容中规定的5个实例,实例的Front panel 和Block Diagram都在附录中给出。

四、实验结果(包括前面板,后面板)
1:wait.vi
2:file.vi
3:getdate.vi
五、实验调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LabVIEW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顺序结构。

2、掌握LabVIEW对access数据库的一般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在掌握以上labview程序结构的基础上,在实验室电脑的桌面上,打开“智能仪器实验\labsql Examples”文件夹,完成labview的数据库3个操作实例的练习:
1、将labsql装入:将文件夹LabSQL ADO functions整个复制到C:\Program Files\National Instruments\LabVIEW 7.0\user.lib\文件夹内。

2、然后开启LabVIEW,此时会在block面板的User Libraries下找到LabSQL元件。

3、学习如何使用labsql文档,按“如何使用labsql.doc”文档设置。

4、练习实验例程labsql Examples文件夹内的三个例程。

5、模仿3个例程,自己建立3个例程,要求修改SQL语句。

三、实验步骤
1、熟悉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2、熟悉教学软件中给出的应用实例。

3、编程、调试实现实验内容。

四、实验结果(包括前面板,后面板)
1:Example - Fetch a Table.vi
2:Example - Insert into a Table.vi
3:Example- One Record at a Time.vi
五、实验调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五、HD7279键盘/显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CS-51系统中,扩展HD7279键盘显示接口的方法。

(2)掌握HD7279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在自制的HD7279键盘功能板上,安装好仿真器
1、完成HD7279的六个纯指令的功能
2、完成HD7279的六个带数据指令的功能
3、按下按键,完成读按键功能,自行设计以点亮某个数码管为读按键正确标志。

三、实验说明
利用HD8279可以实现对键盘/显示器的自动扫描,以减轻CPU负担,具有显示稳定,程序简单,不会出现误动作等特点。

下图为HD7279和MCU的典型接法。

图1 HD7279和MCU的典型接法
HD7279的指令如下所列:
纯指令:
复位指令:0A4H 测试指令:0BFH 左移指令:0A1H
右移指令:0A0H 循环左移:0A3H 循环右移:0A2H
带数据指令:
1、下载数据并按方式0译码数据格式 1 0 0 0 0 a2 a1 a0 dp x x x d3 d2 d1 d0
2、下载数据并按方式1译码数据格式 1 1 0 0 1 a2 a1 a0 dp x x x d3 d2 d1 d0
3、下载数据但不译码数据格式 1 0 0 1 0 a2 a1 a0 dp a b c d e f g
4、闪烁控制数据格式 1 0 0 0 1 0 0 0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5、消隐控制数据格式 1 0 0 1 1 0 0 0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6、段点亮控制数据格式 1 1 1 0 0 0 0 0 X X d5 d4 d3 d2 d1 d0
7、段关闭控制数据格式 1 1 0 0 0 0 0 0 X X d5 d4 d3 d2 d1 d0
读键盘指令:
数据格式0 0 0 1 0 1 0 1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四、实验步骤
1、在自制电路板上安装好仿真器并完成设置。

2、编写程序代码,完成实验内容的要求。

五、实验电路图
五、实验程序
六、实验调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六、串行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CS-51系统中,串行接口的初始化方法。

2、掌握MCS-51单片机与PC机串口采用RS-232通信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采用C51或者汇编语言,对单片机串行口进行初始化,要求串口初始化为方式1、
2、3都可,波特率自定。

2、在初始化的基础上,完成MCS-51单片机向PC机发送固定字符,字符自定。

3、完成51单片机的接收操作,接收到争取字符后,应能在实验板上以显示字符(通过HD7279驱动LED)或其他适当形式予以提示。

三、实验电路
四、实验步骤
1、在自制电路板上安装好仿真器并完成设置。

2、自制电路板与PC联机采用RS-232电缆,PC机端采用串口调试工具监控单片机发送的信息或给单片机发信息。

3、编写程序代码,完成实验内容的要求。

五、实验程序
六、实验调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