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赛阵形与球员位置职责

合集下载

足球战术及其教学训练

足球战术及其教学训练
意识;跑位意识;射门意识。
• 2、个人防守战术意识:盯人意识;抢球意识;保护意识; 补位意识。
• (五)集体攻防战术意识
• 1、集体进攻战术意识:进攻的纵深意识;进攻的宽度意 识;保持合理的局部与整体进攻队形的意识;有效控制整 体进攻节奏的意识。
• 集体防守战术意识:由攻转守的快速防守意识;局部与整 体的协防意识;保持合理的局部与整体防守队形的意识; 有效控制整体防守节奏的意识。
• (10)在可运球、可控球、可传球的情况下,应坚决选择 传球。
• (5)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有同伴比自己位置更好、 更能获得向前或射门机会时,要及时、坚决地传球。
• (6)合理运用运控球。在无人接应或同伴位置不佳的情 况下,控球队员应通过控球来等待有利传球的时机,或有 意识地采用运控球来牵扯对手,以制造传球突破的空当。 控球时,应使自己处于对手与球之间来掩护好球。
• (7)接控球时,应力争在空中或球的第一落点处理或接 控好球。尤其在本方禁区内更应如此,以免来球被对手乘 机截获而射门得分。
• (8)在本方罚球区地带尽量避免回传或横传球。
• (9)在对方罚球区附近的持球队员,在无本方同伴接应 或接应不力的情况下,应果敢地运球过人突破,或保持球 权等待有利进攻时机。
• 足球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进行比赛时的自觉心理活 动,是对比赛客观现实的有目的、自觉的反映,是 运动员根据比赛场上的攻守态势,自觉选择与运用 技术战术行动的瞬间决断能力的体现。战术思维是 战术意识的主要成分,是指运动员解决战术任务时 的思维。它具有直观性、实效性和敏捷性的特点。
• 足球战术意识包括感性和理性阶段。感性阶段是指 运动员对赛场上各种情况的感知,如攻守态势、比 分、裁判、观众等的感知。这种感知主要取决于观 察这一特殊的知觉形式。比赛场上正确的行动来源

7人制足球简单战术

7人制足球简单战术

7人制足球简单战术1、后卫锅状站位7人制足球比赛一般设有三个后卫,拖后中卫是核心。

三个后卫站位呈锅壮,中卫是锅底,两位边后卫要注意站得靠前一点。

一旦对方前锋渗入边卫和中卫之间,中卫很容易采用造越位战术,有时候只需要前跨一步。

2、攻要开、守要缩已方发球时,一般有一个边后卫有意靠近边线要球。

对方进攻时,边后卫要向中卫靠拢。

3、前卫站位原则中间一般有两个前卫,呈左右站位,但二者要有分工:一位主守一位主攻,可以灵活换位。

但一定要有一位作为拖后中卫前的屏障,避免对方直接面对拖后。

4、充分利用球场的宽度许多业余球员的通病是一味前冲,一条线到底。

实际上可以多回敲、多横敲。

在没有强力中锋抢点的时候不要轻易起高球传中,这样效率太低,可以在禁区线回敲给后上的队友远射。

5、多传球尽量一脚出球不与对方身体接触是最高境界。

6、边后卫与前卫换位小场的边后卫可以频繁后上帮助进攻,这时候前卫一定要补其身后的空档。

防止进攻丢球后对方直接反击。

7、一个前锋在左右游动一般在前场反抢或在定位球时候回来,一般不必参与防守。

在后腰十分强大时候,可以采用两前锋。

8、进攻时多传地面球地面球容易停球处理,从边路敲向中间的地面球可以不停球一脚打门。

尽量用内脚背将球压住传地面球。

9、慎用长传和高吊否则容易将球还给对手。

出现明显空档时候才长传转移,这都要求对球场宽度的感觉。

10、隐藏自己穿球的意图外脚背是进攻渗透传球的最好选择,传球意图不要被对手察觉。

11、对每一脚球负责用最稳妥最难失误的的方式处理每一脚球,不要随便将球还给对手,这要求基本功和自信心,以及头脑清醒。

过不了不要硬过,没有接球人不要随便前传,可以回敲或横传。

12、什么时候清球己方禁区人多混乱时候或在对方反击后卫未回来时可以向边线高球解围。

附:业余比赛中应当注意的要点1、中圈开球中圈开球全部队员必须站立于己方半场,球必须向前踢。

中圈开球可以直接射门,在对方开球时要防止对方直接射门。

2、球门球开球门球时接球队员必须在大禁区外接球。

八人制足球技战术

八人制足球技战术

七(八)人制足球技战术1、后卫锅状站位。

7人场一般有三个后卫,拖后中卫是核心,三个后卫站位呈锅状。

中卫是锅底,两位边后卫要注意站得靠前一点,一旦对方前锋渗入边卫和中卫之间,中卫很容易采用造越位战术,有时候只需要前跨一步。

2、攻要开守要缩。

已方发球时,一般有一个边后卫有意靠近边线要球。

对方进攻时边后卫要向中卫靠拢。

3、前卫站位原则。

中间一般有两个前卫,呈左右站位,但二者要有分工,一位主守一位主攻,可以灵活换位,但一定要有一位作为拖后中卫前的屏障,避免对方直接面对拖后中卫。

4、充分利用球场的宽度。

许多业余球员的通病是一味前冲,一条线到底,实际上可以多回敲多横敲。

在没有强力中锋抢点时候不要轻易起高球传中,这样效率太低,可以在禁区线回敲给后上的中场队员进行远射。

5、多传球尽量一脚出球。

不与对方身体接触是最高境界。

6、边后卫与前卫换位。

小场的边后卫可以频繁后上帮助进攻,这时候前卫一定要补其身后的空档,而不能一起待在前场,防止进攻丢球后对方直接反击。

一般这种反击比较致命,尤其是在己方球队普遍体力较差的时候,往往会形成2打1,甚至3打1,而已经助攻的队员在前场已经来不及回防了。

7、单前锋左右游动。

一般在前场反抢或在定位球时候回来,一般不必参与防守。

在后腰十分强大时候可以采用两前锋8、进攻时多传地面球。

地面球容易停球处理,从边路敲向中间的地面球可以不停球一脚打门。

尽量用内脚背将球压住传地面球。

9、慎用长传和高吊。

否则容易将球还给对手,出现明显空档时候才长传转移,这都要求对球场宽度的感觉。

10、隐藏自己传球的意图。

外脚背是进攻渗透传球的最好选择,传球意图不要被对手察觉11、对每一脚球负责。

用最稳妥最难失误的的方式处理每一脚球,不要随便将球还给对方,这要求基本功和自信心,以及头脑清醒。

过不了不要硬过,没有接球人不要随便前传,可以回敲或横传12、什么时候解围?己方禁区人多混乱时候,或在对方反击后卫未回来时,可以向边线高球解围。

足球场上各个位置的名称、职责,英文缩写[整理]

足球场上各个位置的名称、职责,英文缩写[整理]

足球场上各个位置的名称、职责,英文缩写中前卫(CMF):主要负责球队中场的平衡,或参与进攻,或协助防守,其活动区域是以球场中圈为中心半径为5-6米左右附近,确保球队后中前场的连贯性;前腰(AMF):球队组织进攻的核心位置,主要是组织进攻,很少回来参与防守,同时还要打乱对方的防守线,及时为其它队友创造机会,以保证球队攻击能力的源源不断;边前卫(LMF/RMF):负责球队中场左右各一边的防守,同时在进攻的时候穿插到对方两边底线进行传中,制造高空的威胁.防守时退回本方底线禁区区域外侧,以防对方突击,担当这个位置的球员一般都要有足够的体力,对抗力和冲击力;边锋(LWF/RWF):游戈在对方禁区底线外侧,为中锋类球员做球,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发动攻击;同时还协助边卫的突破.一般这种位置很少用得上场.后腰(DMF):主要负责本方半场内的防守工作,一般不做积极参与进攻,只是在争抢定位球的情况下才参与进攻,与中前卫不同的是:后腰主要是以防守为主,活动区域不定,协同后卫把守防线;影前锋(OH):前锋的一种,一般主要活动在大禁区区域附近,藏在别人身后,寻找机会来进行突击;中后卫(CB/WB/SB):主要职责防守,活动区域不大,不参与进攻,属于老实本份的位置;边后卫(LB/RB):防守球队禁区处侧,一有机会参与进攻,在边后卫冲上去时边前卫回防,在边前卫冲底时边后卫补位,互相协调,确保球队边路的安全;清道夫(CWP):以防守为天职,活动区域范围大,跑动面积广,哪儿有凶险就在哪儿出现.不过,到现在的足球来说,这种位置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流行了,大多数球队都采用四后卫的排阵,哪怕是三后卫的排阵也会被安排双后腰来保护的;中锋(CF);进攻的中心,经常活动在对方禁区内,可以被允许不参与回防,球队所有的攻击都以中锋为重点,而中锋可以有球进攻时直攻对方大门,也可以为其他攻击点做球,而在无球运动时中锋则吸引对方防守注意力,为身后的队友创造进攻机会;前锋(FW);基础前锋,不用多说,就是进球机器而已.即前场=中锋(CF)+边锋(LWF/RWF)+前锋(FW)中前场=前腰(AMF)+影前锋(OH)中场=边前卫(LMF/RMF)+中卫(CMF)+后腰(DMF)后场=中后卫(CB)+边后卫(LB/RB)+清道夫(CWP)+后卫(DF)1.防守。

七人制足球规则及战术

七人制足球规则及战术

七人制足球规则及战术
一、规则
1.球场和球门:七人制足球比赛场地长70-80米,宽45-55米,而球门宽度是2-3米,高度是1-2米。

2.队员和替补:每个队伍由7名球员组成,其中包括一个门将和6名场上球员。

每个队伍还可以有最多5名替补球员。

3.比赛时间和分段:七人制足球比赛通常分为两个时段,每个时段为20分钟,中场休息为5分钟。

4.触球出界:当球触碰场地边线或者越过边线时,由最后一次触球的球队承担对手发出任意球的风险。

5.角球和界外球:当球完全越出场地底线时(不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空中),且最后一次触球是由攻方球员完成的,那么对手将有一个角球。

而当球完全越出场地边线时,由攻方球员发出界外球。

6.犯规:七人制足球比赛中,一次犯规将直接判罚一个罚球,而对方球员需要重新站在罚球中心,并且其他球员都要站在9米远的地方。

二、战术
1.2-3-1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战术阵型,在后卫线有两名球员,中场有三名球员,前锋线有一名球员。

这种阵型可以保护传控后卫,同时也可以利用中场球员的速度和技术力量进行进攻创造机会。

2.3-2-1
这种阵型相对于2-3-1阵型来说更加攻击性,其中有三名后卫,两名中场球员和一名前锋。

通过后卫线的三人防守,可以更好地保护球门,中场和前锋线则可以利用空间寻找进攻机会。

3.1-2-2-1
这种阵型在场上布置了一个深层后腰,而两名中后卫则保护球门。

两名中场球员具有较强的传球和盘带能力,可以同时参与攻守。

这种阵型可以有效地建立球队的控球权,同时也能够快速反击。

4.高压逼抢
5.根据对手调整战术
总结:。

11人制足球场上球员位置要求

11人制足球场上球员位置要求

《11人制足球场上球员位置要求》11人制足球赛场上队员各位置具体要求(请各队员牢记于心)守门员:1、比赛中时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2、防守时要敢于指挥后防线队员,尤其是在防守定位球的时候;3、根据对手特点,扩大自己防守区域,并与后防队员达成默契;4、随时注意场上情况发展,用手抛球或大脚球发动快速反击;5、保持场上充满激情,要有霸气~拖后中位:1、组织全队的防守,及时和守门员,后卫球员沟通,包括对中场队员回防时的呼应;2、做好最后一道屏障,无论什么情况下,防守是第一职责,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位置,插上助攻后,应立即回位;3、随时注意填补边后卫助攻留下的空档;4、注意门前封堵,出球果断,不可拖泥带水;5、在防守压力大时,要注意补位和提醒队友补自己的位;6、作风硬朗,头脑要清醒;7、球队占优时,组织后卫线压上,保持整体队型不脱节。

盯人中卫:1.上抢;2.专门看防对方突出的进攻球员;3.防守到位凶狠;4.无私,适应各种防守战术;左右边卫:1、防守对方的边路进攻,保持与中后卫之间的距离;2、防守边路时,可以采用“堵内放外”的原则,力争将对手逼到边路和底线,提防对手在边路的内切;3、听从中后位的指挥,回收和压上造越位要步调统一;4、注意防守时球的发展,随时填补中后卫补位后的空档;5、主罚中後场边线球;6、在门球和己方后卫控球时,注意拉边回撤接球,任何情况不可原地等球;7、助攻时要坚决,注意与身边队员的配合,助攻结束后立即回到防守位置;8、作风硬朗,出脚果断。

后腰位置:1、全队的攻防转换核心,全队最关键的位置;2、防守时要盯防对手中场进攻组织核心,不惜力的拼抢;3、注意填补两肋及中路防守空当;4、由攻转守时,快速回到后腰的防守位置;5、由守转攻时,注意回撤接球和把握进攻方向,注意转移;6、避免过多盘带和后场的轻易丢球;7、作风硬朗,防守时出脚果断;8、要有大局观。

左右边前:1、边路进攻防守都要兼顾;2、根据球队打法,适当采用下底传中,或是中路配合的进攻手段;3、进攻时,注意跑动接应,在后腰或同侧后卫拿球后一定要接应,注意利用场地宽度;4、注意与中路球员做配合,下底要坚决,当下底后中路球员没有及时跟进时,要注意护球,到有队友接应;5、主罚对方禁区前30区域的边线球;6、保持阵型的紧凑性,压上不可过大,与边后卫距离保持在25米内;7、积极回防,在对方大举进攻时,不可站在中场,必须回到己方半场,注意与同侧后卫互相协防补位;8、听从队长中后卫指挥,进攻结束后回到自己的位置。

足球战术种类及训练方法介绍

足球战术种类及训练方法介绍

足球战术种类及训练方法介绍根据攻防的基本特点,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比赛阵型三大部分。

在进攻和防守战术中,又分别包括个人、集体与全队的攻防战术。

1、足球战术——集体的局部配合进攻战术集体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在比赛中为了完成全队攻防任务而采用的局部协同作战的配合方法,它包括“二过一”战术配合、“三过二”战术配合和反切配合等进攻战术。

1.“二过一”战术配合顾名思义,“二过一”是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配合突破一个防守队员。

“二过一”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可以在任何场区、任何位置上运用这种方法来摆脱对方的抢截或突破防线。

“二过一”是进攻的两个队员之间相距10米左右,进行一传一切的配合。

要求传球平稳及时,一般多用脚内侧、脚外侧等脚法,传地平球为主。

传球的位置,尽可能是接球人脚下或前面二、三步远的地方。

2.“三过二”战术配合“三过二”是在比赛中局部地区3个进攻队员通过连续配合突破两个防守者的防守。

由于这种配合有两个同队队员可以同时接应传球,因此使持球人传球路线更多,且进攻面扩大。

2、足球战术——全队进攻战术全队进攻战术是指比赛中一方获得球后,通过队员之间的传递配合达到射门的目的而采用的配合方法。

与局部进攻战术相比较,全队进攻战术的进攻面比较广,参加进攻和快速反击等。

1、边路进攻利用球场两侧地区发起进攻的方法叫边路进攻。

边路进攻是全队进攻战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发挥进攻速度,打破对方防线制造缺口。

2、中路进攻中路进攻是利用球场中间区域组织的进攻,这种进攻虽能直接射门,但难度最大,因中路防守最为严密,前的攻击手必须是反应极其敏锐、意识强、技术高、敢于冒险、速度快和善于路位策应的队员。

3、快速反击比赛中当攻方进攻时,后卫线往往压至中场附近,防守人数也由于插上进攻和助攻而相对减少,此时如能抓住对方防区空隙较大和回防较慢的机会,乘其失球发动快速反击,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快速反击是最有威胁的进攻手段,有效地进攻在于突然快速地反击,但其难度较大,即要冒险,又要有准确、快速的传切配合技能。

八人制足球比赛常用阵型

八人制足球比赛常用阵型

八人制足球比赛常用阵型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八人制常用的阵型,分别是:最基本的2-2-3阵型,1-1-2-3攻防兼备型,3-1-3防守型,2-1-4进攻型和1-2-4激进型。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2-2-3阵型开始讲起,这是很多球队最常用的阵型。

首先是守门员,这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讲阵型的时候总是把他排除在外,因为他的位置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就在门前。

再讲阵型的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后往前说,所以在2-2-3阵型中,首先是两个后卫,然后是两个中场,最前面是三个前锋,这样就形成了2-2-3的站位。

位置分配好了,那么他们各自的责任区域是怎样的呢?在这儿停留几秒钟让大家思考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下面将逐一给大家讲解,首先从左后卫开始,他的责任区域在场地的左侧,稍微越过右侧一点,仅几码的距离,不会完全跑到右侧协防。

如果他完全跑到右侧协防,那么左边必然空虚,此时如果对手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要站住自己的位置。

同样的,右后卫的责任区域在右侧,如图所示,他也不必要完全跑到左路去协防,那样只能适得其反。

很多年轻的球员喜欢扎堆跟着球跑,球到哪人就到哪,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让他们站住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这样防守才不会乱,进攻时也能更好地抓住机会。

左中场的责任区域在场地左侧,几乎覆盖了左侧防守和进攻的所有区域,因此这个位置对体能的要求非常高,因为他需要来回跑动。

当然,如果我们的攻击线非常强大的话,就会把对手压制在半场,这样左中场就不用来回跑动了,同样地左中场也不用完全跑到右路参与进攻或者防守。

右中场的责任区域在球场右侧,既参与防守也参与进攻,也不用完全跑到左路和左中场的位置重叠。

接下来是左边锋,他的主要任务是进攻,责任区域在左前场,他不用回撤太深参与防守,因为当我方后卫大脚解围的时候,如果我们前场没人,我们就不能拿下这个点,既不能快速发动反击,又没有完全解除危机,所以他要站住前场有利于进攻的位置。

理论上讲前锋可以出现在前场的任何位置,主要在中路,有时也可去左路或者右路接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塔式阵型
英国人根据3个后卫难以防守进攻的情况,在1884年 创造了塔式阵型,它体现了攻守力量基本平衡。因而留存 世界足坛长达40余年,对足球运动的发展与普及起到过积 极作用
4. “WM”式阵型
1925年,国际足联修改了越位规则,将进攻队员与对 方端线之间对方队员不足三人改为不足二人时认定为越位, 虽只改动了一个字,但对攻方极为有利,进球变得容易了, 从而也丰富了战术内容。为了解决攻强守弱的矛盾,英国 人契甫曼于1930年首创了“WM”式阵型,这是在塔式阵型 基础上的产物,也是一个攻守平衡阵式,使英国队称雄世 界足坛二十多年。
8. “1-3-3-3”式阵型
以荷兰、联邦德国、波兰为代表的总体型全攻全守的 踢法,在1974年第10届世界杯赛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 们均采用“一三三三”阵型,充分发挥集体和个人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
这种踢法要求运动员能攻善守,不论跑到哪个位置都 能胜任那个位置的职能,也必然要求运动员的意识、技术、 战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化。从而达到实际上的攻守 平衡。
足球比赛阵型与球员位置职责
主讲教授: 亮仔
现代足球阵型的演变与发展
一.现代足球阵型的演变 阵型可以定义为一种战术框架,或每名运动员根据特 殊的任务而有自己的位置、比赛区域和职责的一种组织, 是战术打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足球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中,足球阵型多次更迭 演变,如1-0-9(九锋一卫)、1-2-7 (七锋三卫)、32-2-3(WM式)、3-2-1-4(匈牙利式)、4-2-4(巴西 式)、4-4-2(英格兰式)、1-3-3-3(联邦德国式)、14-3-2(意大利式)、3-5-2(法国式)等。
7. “4-3-3”与“4-4-2”式阵型 由于50年代的匈牙利、巴西的攻势足球和卓越的个人技术所产 生的威慑,迫使世界各国的球队不得不加强防守以遏制进攻,在整 个60年代的近10年里,各种势在加强防守的阵式应运而生,清道夫 式的中卫,锁链式、混凝土式等等的出现,导致了1962年第7届世 界杯赛半决赛中只进三球的捷克斯洛伐克队获得亚军。整个60年代 的足坛处于攻守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斗争中。 巴西队在“4-2-4”的基础上于第7届世界杯赛运用了“4-3-3”的 阵型,左边锋扎加洛一人肩挑了两个位置的重任。进攻时任左边锋, 防守时任前卫。从而加强了中场力量。 英国人在1966年第8届世界杯赛上采用旨在加强防守伺机反击 的“4-4-2”阵型,并获得成功,并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 直到1970年第9届世界杯赛才开始改变这种防守踢法的局面, 巴西队努力贯彻进攻先于一切的指导思想,第3次获得世界冠军, 并使该届平均每场进球又回升至3个。评论家们称这届比赛是“进 攻型足球的胜利.
6. “4-2-4”式阵型
巴西人针对四前锋式攻守不平衡状态,于1958年在瑞典举 办的第6届世界杯赛上成功地运用了“四二四”阵型,出色地 解决了防守的弱点,用四个后卫防守四个前锋,又一次使进攻 和防守达到了平衡,并保持了四前锋攻击力强的优点,弥补了 三后卫防守的不足,六场决赛中进球16个,失球4个而荣获冠 军。“四二四”式被世界各国的球队所仿效。“四二四”阵型 的特点: (1)攻守平衡,既保持了四前锋进攻锐利的长处,又弥补了 三后卫防守单薄的不足。(2)层次减少,便于锋卫联系,加快 了进攻和防守的转换。 (3)利用边锋和边后卫协助控制中场,有利于夺取中场优势 取得比赛的主动权。 足球界人士充分肯定巴西人在阵型变革中的杰出贡献,更 推崇巴西人卓越的个人技术,对足球技术的发展的产生极深刻 的影响,从而进入了以巴西为代表的攻势足球年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足球比赛最初的阵型:1-0-9
自1863年足球运动诞生起, 足球比赛并无越位规则。又由 于技术战术水平较低,当时所 采用的主要踢球方式是:只留 一名后卫防守,其余人进攻。 后卫得球后直接将球大脚开向 前场。
2. 3-0-7、4-0-6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名后卫难以起到应有的防守 作用。开始出现3后卫阵型。 1866年,越位规则发生变化,规定进攻队员与对方端 线之间,对方队员不足三人为越位。这一变化,使无球队 员可以跑到球的前面去而有利于进攻,促进了传递配合, 进球增多,这样就暴露了三卫七锋式弱点。于是,1870年 由苏格兰人创造了四卫六锋式阵型。
该阵型在进攻中采用中锋从中央突破,两边锋从边路 突破沉底传中,防守时两个前卫防守对方两个内锋,三个 后卫基本上采用盯人防守对方三个前锋。
5. 四前锋式阵型
由于“W”的三前锋很容易被“M”的三后卫盯死,匈牙利人 在五十年代初期向“WM”式阵型挑战,创造性的运用了四前锋 制的阵型。 从1950年四年间创造29场重大国际比赛保持不败的优异成 绩,包括1952年获奥运会冠军。1953年在英国伦敦以6:3的悬 殊比分大胜英国皇家队,从而打破了英国队在本土保持90年不 败的纪录。1954年,英国人带着“雪耻”的决心回访布达佩斯, 匈队再以7:1大胜,从此四前锋制风靡全球。这种阵型的出现 使原来的攻守平衡发展为攻强于守的不平衡状态。使这一届世 界杯赛创造了平均每场进球5.4个的纪录。匈牙利人尽管在第5 届世界杯赛上未能夺得冠军,但是他们勇于进攻、敢于变革的 创造精神为世界足坛所信服,他们的功绩永载足球史册。 他们的功绩在于能利于四个前锋的人数优势攻击三个后卫 的防守,在前锋线的每一局部地区,都能以准确的短传配合与 频繁的交叉换位,有效的突破对方的防线。
9. “3-5-2”与“5-3-2”式阵型
80年代的欧洲足球锦标赛和第13届世界杯赛上出现了 “三五二”式阵型(如图),并已显示其新的生命力,足 坛人士清楚地懂得争夺中场优势是获得比赛主动权的关键。 用四个后卫去防守两个前锋的进攻是人力的浪费。为此进 攻时将两名边后卫灵活地轮流进入中场以确保中场优势和 主动,保证及时组织点多面宽的进攻;转入防守时,又能 将对方的进攻扼杀和瓦解在组织和发动阶段。法国、丹麦 等队是采用这种阵型的代表。但是,由攻转守时,对方经 常会从两侧发动和发展进攻。因此,边后卫就势必从中场 撤回至边后卫的位置,防守对方的进攻,这实际上又变成 了“五三二”或“四四二”。因此,可以把上述的“三五 二”与“五三二”合并成一个全面型的攻守阵型,即进攻 时的“三五二”,防守时变为“五三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