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必修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必修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必修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②名家作品,皆有独特的文章风格,有的朴素,有的色彩斑斓;有的以含蓄取胜,有的则________。

我们在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____。

()A.消逝淋漓尽致百家争鸣B.消失隐晦曲折百家争鸣C.消逝淋漓尽致百花齐放D.消失隐晦曲折百花齐放4.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非洲足联主席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角逐下届国际足联主席的职位的竞选。

B.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两大领域内,中国科技界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姿态勇敢地迎战,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表现不俗。

C.近几年来,关于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以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观点,十分流行。

D.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7.翻译下列语句。

(1)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补写名句。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答案】B
【解析】A项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
B项古今义相同凌乱
C项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特别
D项古义下雪今义雨和雪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2.(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默写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1)_______________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人 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1.(2)鹏之徙于南冥也 ___________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1.(3)_______________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1.(4)中国古代文人有山水情怀《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在春天农事之余陶渊明“寻壑”“经丘” 看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滕王阁序》中在深秋时节面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解析】(1)注意“桓”的正确书写【答案】(2)水击三千里【解析】(2)注意“抟”的正确书写【答案】(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子立【解析】(3)注意“茕”的正确书写【答案】(4)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解析】(4)根据“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可推知答案注意“涓”的正确书写根据“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可推知答案注意“潦”的正确书写2.(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诗人用传神之笔描写出劲厉秋风摧叶折木一派萧条的景象“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大江奔涌动荡的非凡气势2.(2)《劝学》—文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2.(3)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告诉人们在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1)根据“劲厉秋风摧叶折木一派萧条的景象”“大江奔涌动荡的非凡气势”可得出答案注意“萧”的正确书写【答案】(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2)根据“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可推知答案注意“博”的正确书写【答案】(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3)根据“白居易告诉人们在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幽”的正确书写3.(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五丁开山神话极力渲染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2)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3)白居易《琵琶行》描写了琵琶女两次弹奏琵琶曲的过程其中描写第一次弹奏戛然而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1)根据“运用五丁开山神话极力渲染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摧”“栈”的正确书写【答案】(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2)根据“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可推知答案注意“萧”的正确书写【答案】(3)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解析】(3)根据“描写第一次弹奏戛然而止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弦”“帛”的正确书写4.(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一是重用谋臣即“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 三是六国联合4.(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3)《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作者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超然忘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4)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解析】(1)注意“赂”的正确书写【答案】(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解析】(2)注意“酹”的正确书写【答案】(3)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解析】(3)注意“冥”的正确书写【答案】(4)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解析】(4)注意“凌”的正确书写5.(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2)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可以达到真正逍遥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3)《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日月来描写三峡山高峡深【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解析】(1)根据“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可推知答案注意“锱”的书写【答案】(2)(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解析】(2)根据“指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可以达到真正逍遥”可推知答案注意“辩”的书写【答案】(3)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解析】(3)根据“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日月来描写三峡山高峡深”可推知答案注意“曦”的书写二、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滕王阁序》第4、5两段的抒情表现出两种感情基调一方面因怀才不遇而感伤另一方面又保持乐观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你如何理解这两者呢?【答案】这两者是一致的作者的感伤心态源于对良时胜景的无比留恋对好景不长的惋惜又由此提升到对人生宇宙的思索上想到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易逝于是归于空虚而作者偏是满腹才华而重视功名的人社会与统治者不能给他提供这种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他焦急失望乃至失落以李广、贾谊等怀才不遇的人暗托胸怀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但本文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作者并不是一味自伤自怜能及时调整心态转向乐观表示了一种奋发向上不甘沉沦的决心这样文章的基调就表现出积极用世的有为精神和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情怀由此文章的整体情调也由悲转乐达到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解析】作者虽满腔热血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被当时社会所不容壮志难酬所以在这里作者由宇宙的无限而想到人生有限、短暂表露出对时光流逝却功业难成的感慨在第五段中作者用典故把自己比做贾谊、梁鸿、冯唐、李广来描述自己现在遭遇的困境但作者没有在悲伤中停留太久转而用自己的乐观精神给这一段咏叹做了更好的注解作者表示自己仍是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身处逆境仍旧心胸开朗立志报国王勃写自己怀才不遇、深陷困境的矛盾心理却又用一种处世的乐观精神加以化解这种高尚的情怀千百年来引起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共鸣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对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负违背、背弃B.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名词老朋友、老交情C.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回头D. 今已亭亭如盖矣盖伞【答案】C【解析】C项句意为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顾副词反而、难道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2.(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2)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2.(3)《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解析】(1)根据“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琵琶”“羌”的正确书写【答案】(2)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2)根据“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推知答案注意“炬”的正确书写【答案】(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解析】(3)根据“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鸿儒”的正确书写3.(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地说即便“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这样内忧外患处境艰难的国家交给自己治理短短三年即可扭转局面3.(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3)《鸿门宴》中樊哙用“大丈夫应不拘小节”劝刘邦赶紧离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加之以师旅 , 因之以饥馑【解析】(1)由“这样内忧外患处境艰难的国家交给自己治理短短三年即可扭转局面”可推知答案注意“旅、饥”的正确书写【答案】(2)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解析】(2)由“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可推知答案注意“阙、唯”的正确书写【答案】(3)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解析】(3)由“樊哙用‘大丈夫应不拘小节’劝刘邦赶紧离开”可推知答案注意“谨、辞”的正确书写4.(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的痴情没看到心上人时“_______________” 看到了心上人后“_______________”4.(2)韩愈《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心态4.(3)古代诗人常用“月亮”这一意象渲染氛围表达情怀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写下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解析】(1)由“写女主人公的痴情没看到心上人时”“看到了心上人后”可推知答案注意“涕”的书写【答案】(2)官盛则近谀, 位卑则足羞【解析】(2)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心态”可推知答案注意“谀”的书写【答案】(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任选其一作答即可)【解析】(3)写出《琵琶行》中用“月亮”这一意象渲染氛围表达情怀的连续的两句诗即可5.(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五丁开山神话极力渲染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2)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5.(3)白居易《琵琶行》描写了琵琶女两次弹奏琵琶曲的过程其中描写第一次弹奏戛然而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1)根据“运用五丁开山神话极力渲染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摧”“栈”的正确书写【答案】(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2)根据“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可推知答案注意“萧”的正确书写【答案】(3)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解析】(3)根据“描写第一次弹奏戛然而止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弦”“帛”的正确书写6.(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6.(2)《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3)《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解析】(1)根据“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可推知答案注意“啼”的书写【答案】(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2)根据“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可推知答案注意“臾”的书写【答案】(3)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解析】(3)根据“战中详察敌情”可推知答案注意“辙”“轼”的书写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7.(2)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A. “春秋”应含一年四季之意“佳日”则亦兼及农闲之时“登高赋诗”正是诗人的本色这两句是诗人半耕半读生活的真实写照B.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是一个生活场面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和对劳动生活的认识田园生活是多么惬意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D. 全诗看似平淡无奇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邻居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于和他们朝夕共处的图画【答案】B【解析】【答案】诗人主要用白描(或细节描写)手法通过登高赋诗、斟酒品尝、披衣相访等生活场景的描写译文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经过门前互相招呼有美酒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思念的时候谈谈笑笑永不厌烦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赏析全诗以自在之笔写自得之乐首二句“春秋多佳日暗承第一首结尾“奇文共欣赏篇断意连此处以“春秋”二字发端说明诗中所叙并非“发真趣于偶尔”(谢榛《四溟诗话》)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一快胸襟对陶渊明来说新迁南村更觉欣慰自得还必须是在农务暇日正是大忙季节登高赋诗何况还有同村的“素心人”可与共赏新诗在此诗中便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虽无一字刻划景物足堪玩赏也如在眼前移居南村除有登高赋诗之乐以外有酒斟酌之但若作斟酒品诗理解过门辄呼态度村野大呼小叫语气粗朴“相呼”之意可能是指邻人有酒也可能是诗人有酒招饮邻人恰遇诗人有酒便一起斟酌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客至》)“叫妇开大瓶……指挥过无礼”(《遭田父泥饮》)诸般境界所以愈觉含蓄不尽当然平时各自忙于农务闲暇辄相思言笑无厌时有事则各自归去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实在“各自归”本来指农忙时各自在家耕作句意相属、自忙农务的印象利用句子之间若有若无的连贯轻巧自如地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琐事融成了整体又引出下句相思之情闲时相思似与过门相呼意义重复“相思则披衣”又有意用民歌常见的顶针格使笔意由于音节的复沓而更加流畅自如如《苏武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等、曲尽其情而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而仅凭意思的回环形成往复不已的情韵何况此处还不是简单的重复过门招饮闲时相思披衣而起也无碍于随时相招谈笑起来没完没了如果说过门辄呼是从地邻关系表明诗人与村人的来往无须受虚礼的限制、言笑无厌则表明他们的相聚在时间上也不受俗态的拘束将诗人与邻人之间纯朴的情谊写到极至此际诗情已达高潮无为忽去兹”的感叹这两句扣住移居的题目也是对上文所述过从之乐的总结而说“此理” 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任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这种快然自足的乐趣所体现的自然之理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俯仰一世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静躁不同暂得于己曾不知老之将至但同是“人之相与” 其实质内容和表现方式大不相同社会地位优越清谈玄理都是贵族世家游山玩水所暂得之乐自命风雅虽似高深莫测陶渊明的自然观虽然仍以玄学为外壳将田园当作返朴归真的乐土他所寄托的玄理是他在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之后悟出的人生真谛此诗末二句“忽跟农务盖第耽相乐乐何能久意始周匝无弊结尾点明自然之乐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人生归有道孰是都不营?”(《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人认为人生只有以生产劳动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并从中领悟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它是陶渊明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世界观批判改造士族玄学的产物以勤收尾虽是以写乐为主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全篇罗列日常交往的散漫情事言情切事起落无迹文气畅达自如而用意宛转深厚【解析】8.(1)下列对《短歌行》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8.(2)诗的最后两句有咏史怀古之意诗人这样写流露出怎样的意图?8.(3)下列句子中对涉及的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 “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周鲁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C项“‘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故选C.【答案】(2)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明诗人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期盼贤才的到来使天下英才心悦诚服地归顺麾下的愿望也流露出诗人渴望一统天下的理想【解析】(2)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题干要求分析诗的最后两句有咏史怀古之意诗人这样写流露出怎样的意图?要先回答出“周公吐哺”的修辞然后再结合典故的内涵回答出诗句的意图最后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画龙点睛表明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个典故用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也流露出诗人渴望一统天下的理想【答案】B【解析】(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注意时间、国别等重要信息B项“阡是指东西走向的田埂陌是指南北走向的土埂”表述错误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土埂故选B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9.(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9.(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提升抵御九牛一毛统称为B. 攀升抵御冰山一角统称为C. 攀升抵抗九牛一毛称之为D. 提升抵抗冰山一角称之为【答案】B【解析】(1)①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攀升向高处爬升不断上升(指价格等)此处用来形容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应用“攀升”②抵御抵挡抵抗抵抗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此处形容抵挡病虫害应用“抵御”③九牛一毛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语境是说珊瑚问题只是海洋酸化带来的一小部分问题应用“冰山一角”④统称为总起来叫称之为把他(她/它)叫作结合“大到贝类、海螺小到某些单细胞的藻类”分析应用“统称为”故选B【答案】D【解析】(2)画线句子存在以下语病一是“根据......表明”句式杂糅应为“根据实际监测”或“实际监测表明” 二是定语位置不当“目前”修饰的是“8.1” 应将“目前”调至“8.1”前面综上分析 D项修改最恰当故选D【答案】A【解析】(3)结合“许多实验证实当pH值降到7.8时钙化者将无法再利用自身能量来合成碳酸钙”“换句话说”分析此处是假设海洋持续酸化的后果即如果海洋持续酸化到本世纪末现有的多数钙化者都可能无法生存综上分析 A项衔接最恰当故选A。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答案 C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
,
,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
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①《离骚》抒写理想 ②抒写先民的喜怒哀乐 ③富于写实精神 ④抒写爱国激
情 ⑤《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 ⑥富于浪漫气息
A. ⑤②③①④⑥
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 ,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 千万考生所命运攸关的高考 作文 不再有意回避社会热点 ,引导考生关注他人、
关注社会、关注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
思路解析 A 项,结构混乱 ,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B”项,“不仅”位置不当,递进关系
也不恰当。 D 项,语义重复 ,“所”与“攸”;重表复意不明 ,“不再”限制的范围不明确。
,习惯以
自己的好恶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 , 浪漫主义视“写实”
为流水账 ,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幼稚 ,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
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 ,批评效果不难预 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 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 ,精神是否向真 向善向上 ,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 ,就是把 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 ,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 ,在反复 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 ,批评家需要贡 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 ,对诗歌和读者 ,都将是福音。 (选自“人民网”) 5 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 ,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 台。 B. 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 ,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 ,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C. 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 ,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 ,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D. 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 ,用心关注、反映生活 ,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思路解析从文中找到论述“诗歌批评”的相关语段 ,然后将选项代入 , 比较分析选项 与原文的细微差别 ,做出判断。A 项 ,“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 ,犹如灯光一 样……走向前台”表述不正确 ,偷换概念。好的文学批评才如灯光 ,才能起到这个作 用。 答案 A 6 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妨害忸怩(nì)梳装打扮牵强附会(qiǎng)B. 闲暇荫蔽(yīn)窸窸窣窣量体裁衣(liàng)C. 张惶干瘪(biě)残羹冷炙踮起脚尖(diàn)D. 寥廓间隙(jiàn)莫明其妙子丑寅卯(yín)【答案】B【解析】A项“忸怩”的“怩”应读作“ní” “梳装打扮”应写作“梳妆打扮”C项“张惶”应写作“张皇” “踮起脚尖”的“踮”应读作“diǎn”D项“莫明其妙”应写作“莫名其妙”故选B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一般都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以抒情为主B. 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和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就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来纪年“乙巳岁十一月”中的“乙巳”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C. 古人纪月日除了用序数还用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 以示区分“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中的“仲秋”即指农历八月D. 汉代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此外代表隐士住处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答案】A【解析】A项“以五言、七言为主”错应是“以四言、六言为主”3.下列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A. 匣韵矮浇B. 谎箩议拒C. 珍嘱延婚D. 杭泻皇潜【答案】B【解析】B项“谎”是左形右声“箩”是上形下声“议”是左形右声“拒”是左形右声4.以下关于《读本(必修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悬崖边的树》中尽管外在压力异常强大但树并没有被摧垮而是时刻“像是要展翅飞翔” 这是一棵树的写照更是坚韧倔强的人类精神的象征B. 《燃烧的心》中的丹柯象征着坚定地追求自由光明的领导者和先驱者在带领大家走出黑暗的森林后虽然失去了生命却被大家永久地敬仰和追忆C. 诗人流沙河被政治运动推到社会底层《锯齿啮痕录》记下了他长期沦为“政治贱民”生活中的一幕他在被迫害下的思考启人深思D. 在张中行笔下《汪大娘》中的汪大娘没有被时代恶习玷污一直诚朴待人直言无讳表现了底层人民坦荡无私的品格【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方向涉及内容、形象、主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读本(必修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明确每个选项考查的具体篇目、具体角度再与所学内容进行比对B项”在带领大家走出黑暗的森林后虽然失去了生命却被大家永久地敬仰和追忆”错误应该是丹柯将众人引向光明却遭到诋毁与误解一颗勇敢而骄傲的心却被胆小鬼踏灭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2)《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崔颢的《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表达对岁月易逝之感慨5.(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解析】(1)根据“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顾”“薇”的正确书写【答案】(2)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解析】(2)根据“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唯”“晖”的正确书写【答案】(3)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解析】(3)根据“表达对岁月易逝之感慨”可推知答案注意“鹤”“载”“悠”的正确书写【答案】(4)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解析】(4)根据“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萋”“鹦”“鹉”的正确书写【答案】(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解析】(5)根据“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漠”“孤”的正确书写【答案】(6)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解析】(6)根据“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可推知答案注意“蓬”“塞”的正确书写【答案】(7)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解析】(7)根据“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镜”“结”的正确书写【答案】(8)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解析】(8)根据“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怜”“舟”的正确书写【答案】(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9)根据“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渐”“欲”的正确书写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论语·先进》中记录了孔子和四位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一开篇孔子便亲切和蔼地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连用两个“吾”字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6.(2)2021年三星堆遗址又有重大发现专家认为三星堆文化可能是早期古蜀国的遗存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也提到了古蜀国两个开国先王6.(3)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解析】(1)根据“一开篇孔子便亲切和蔼地说”“连用两个‘吾’字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可推知答案注意“毋”的书写【答案】(2)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解析】(2)根据“提到了古蜀国两个开国先王”可推知答案注意“凫”的书写【答案】(3)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解析】(3)根据“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推知答案注意“噎”的书写7.(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2)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3)野马也尘埃也 _______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7.(4)_______________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5)爱情是诗歌恒久的话题《关雎》中通过男子彻夜难眠表现他对美好女子的绵绵不断的思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注意“涯”的正确书写【答案】(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2)注意“庇”的正确书写【答案】(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解析】(3)注意“息”的正确书写【答案】(4)万籁此都寂【解析】(4)注意“籁”的正确书写【答案】(5)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解析】(5)根据“通过男子彻夜难眠表现他对美好女子的绵绵不断的思念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辗”的正确书写8.(1)《离骚》中表现楚怀王糊涂荒唐贤愚不分轻易听信小人挑拨之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8.(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阿房宫走廊的样子“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的状态8.(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解说了只能用芥草作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一句解说了不能承载鹏鸟的巨大翅膀的原因【答案】(1)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解析】(1)根据“楚怀王糊涂荒唐贤愚不分轻易听信小人挑拨之言”可推知答案注意“荡”的书写【答案】(2)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解析】(2)根据“描写阿房宫走廊的样子”“阿房宫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的状态”可推知答案注意“缦”的书写【答案】(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风之积也不厚【解析】(3)根据“解说了只能用芥草作船的原因”“解说了不能承载鹏鸟的巨大翅膀的原因”可推知答案注意“坳”的书写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面的词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9.(2)比较两首词的相同点不当的一项是()9.(3)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驿外断桥边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这句是说梅花开在驿站外面的断桥旁边寂寞开无主无主没有主人即无人过问这句是说冷冷清清无人过问B. 无意苦争春苦竭力无意没有心思不愿这句是说梅花不愿意竭力争夺春光一任群芳妒一任完全听任这句是说百花要嫉妒那就由它们去嫉妒吧C. 零落成泥碾作尘零落凋零落地这句是说梅花飘零凋落被碾成泥尘只有香如故只有梅花的香气和故乡的梅花香气一样D. 犹有花枝俏俏秀丽、挺拔这句是说还有梅花在傲寒盛开挺拔秀丽待到山花烂漫时烂漫光彩夺目的样子这句是说等到春到人间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候【答案】C【解析】(1)C项“只有香如故”是说梅花那“别有韵”的香味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并非是“和故乡的梅花香气一样”【答案】C【解析】(2)C项陆游诗中“争春”是暗喻人事表现自己的孤高性格——不争宠邀媚【答案】C【解析】(3)C项“表现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理解有误应是借梅来突出其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0.(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0.(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共产品属性生态产品的一项是()10.(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生态产品”下一个简要定义10.(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A. 生态产品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纯生态产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B. 想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C. 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也应参与分配人类应适量占有自然的产出也要回馈自然D. 目前生态产品的价值估算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暂时还无法纳入政策制定和应用中【答案】C【解析】(1)A项“纯生态产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无中生有文中并无比较之意B项“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分析错误这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并非最主要的因素D项“还不是十分完善”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五段中的表述是“技术和核算体系还未形成”“还没有形成体系”故选C【答案】B【解析】(2)B项“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扩大范围由材料一第二段“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前者指具有完全意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的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可知这里讲的是纯生态公共用品的特点【答案】A【解析】(3)A项联系材料一第二段中“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可知“茶园的茶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不是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茶园”的限定说明了它不具有公共属性【答案】(4)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公共产品【解析】(4)下定义最常用的句式是判断句即XX是XX的形式句子中间用多重定语定语基本上都是相关概念的不同特征在材料中找到与该概念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方面的内容最后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因为定义是一个表判断的单句所以解答本题的第一步是要先确定这个单句的主干即材料二第一段中的“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第三类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产品” 在此基础上可再结合材料的阐述补充其属性材料一第二段中有“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的表述将二者结合起来可得出答案【答案】(5)①首先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接着介绍了生态产品的特点及分类②然后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原则取向及探索路径③最后论述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解析】(5)根据“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必须实现的重大改革成果”可知第一段主要介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根据“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等信息可知第二段主要介绍了生态产品的特点及分类根据“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把握好以下原则取向”可知第三段主要介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原则取向及探索路径根据“在实践中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立价值估算体系”“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健全市场体系”等信息可知第四、五、六、七段主要论述了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

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 敕.令chì愚.笨yú驯.良xùn 矩.形jǔB. 逮.捕dǎi 胚.胎pēi 遴.选lín 前途未卜.pǔC. 纳.闷nà木讷.nè亲.家qìn 赐予.yǔD. 缜.密zhěn 瑰.丽guì右衽.rèn 蟾蜍..chán chú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给.予jǐ给.以gěi 经纶.lún 抡.起大棒lūnB. 签.字qiān 赏鉴.jiàn 脊椎.zhuī椎.心泣血chuíC. 别.扭biè别.致bié露.丑lòu 初露.头角lòuD旋转.zhuǎn 转.型zhuǎn 契.机qì锲.而不舍qiè3.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暗淡神色黯淡自行其是关心国事B. 灌输全神惯注虚无飘渺委婉含蓄C. 演变周而复始成绩辉煌糙米野菜D枯竭永葆常新千篇一律绵绵不绝4.下面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 质询苍茫勉励再接再厉B. 抱屈报复嶂碍云缭烟绕C. 漫溯缪误怠惰平心而论D. 震撼补偿按摩焦燥不安5.填在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美丽心灵》是一部人物传记片,影片主人公的纳什,因此而成为热门公众人物。

②镇坪县林业局说,“虎照”的真实性不容。

有媒体评论,“虎照”受到公众,不仅仅是摄影技术层面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一种表现。

③查韦斯表示,如果美国政府试图委内瑞拉的内部事务,委内瑞拉将停止向美国供油。

A. 原型置疑质疑干涉B. 原形置疑质疑干预C. 原型质疑置疑干涉D. 原形质疑置疑干预6.填在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二重旋转对称与镜像对称是否是一回事?读者可自己。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选项中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陌上桑》中有八句诗这样描写罗敷的外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表现罗敷之美却不对罗敷的美貌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罗敷的美貌B.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C. 通感手法往往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起到一种复合修辞的特殊效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落玉盘写乐音的美妙既是夸张又是通感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化把琵琶声表现得无比美妙D. 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具体的形象变得优美动人如咏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飞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景象骆宾王的《咏雪》说“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新花开放多么美好【答案】C【解析】C项“使虚化的东西实化”错误琵琶声是实际存在的不是虚化的东西应该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2.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项《柳河东集》的作者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的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 《李太白全集》的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T长短句》的作者辛弃疾号稼轩《杜工部集》的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故选D.3.下面对课文内容或写法的解说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六国论》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并借古讽今批评南宋统治者对金国一味求和的做法劝谏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B.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通过写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及作者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两人相处的几件趣事表现了文与可的高尚品格和两人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文与可深切的思念之情C.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它通过郭橐驼的事例规劝讽喻了统治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D.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答案】A【解析】4.下列画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流涎(xián)笑靥(yè)精髓(suí)焚膏继晷B. 媲美(pì)桅杆(wéi)拔擢(zhuó)酩酊大醉C. 付梓(zǐ)门槛(kǎn)帷幕(wéi)凤毛鳞角D. 辍学(chuò)愧怍(zuò)毗邻(bǐ)自怨自艾【答案】B【解析】A项“精髓”的“髓”应读作“suǐ”C项“凤毛鳞角”应写作“凤毛麟角”D项“毗邻”的“毗”应读作“pí”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2)_______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3)万籁此都寂 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4)__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5.(5)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6)________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5.(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涯”“蒸”“磬”“贱”等字词的书写【答案】(2)气蒸云梦泽【解析】略【答案】(3)但余钟磬音【解析】略【答案】(4)黄发垂髫【解析】略【答案】(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略【答案】(6)浮云游子意【解析】略【答案】(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略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______________”6.(2)《逍遥游》第二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而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_______________ ”6.(3)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作者因为不被接纳、遭受指责所以决心退隐并秉持原先的志向【答案】(1)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1)根据“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可推知答案注意“矗”“哀”的正确书写【答案】(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此小大之辩也【解析】(2)根据“《逍遥游》第二段”“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可推知答案注意“抟”“辩”的正确书写【答案】(3)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解析】(3)根据“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作者因为不被接纳、遭受指责所以决心退隐并秉持原先的志向”可推知答案注意“尤”的正确书写7.(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并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采用对比手法写秦的统治者取得财富时一分一毫也不舍弃使用时随意挥霍残民自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3)屈原在《离骚》中叙述自己的选择时说他之所以委屈心志、抑制感情并且“_______________” 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_______________”才是为古圣先贤所称道的做法【答案】(1)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解析】(1)根据“描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并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诗句是”可推知答案注意“瀚”的正确书写【答案】(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解析】(2)根据“采用对比手法写秦的统治者取得财富时一分一毫也不舍弃使用时随意挥霍残民自肥的两句”可推知答案注意“锱”的正确书写【答案】(3)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解析】(3)根据“叙述自己的选择时说他之所以委屈心志、抑制感情并且…… 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才是为古圣先贤所称道的做法”可推知答案注意“攘”的正确书写8.(1)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8.(2)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韵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8.(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解析】(1)根据“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可推知答案注意“谀”的正确书写【答案】(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2)根据“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韵图”可推知答案注意“萧”的正确书写【答案】(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解析】(3)根据“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瑟”的正确书写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2)刘克庄梦中见挚友深切悼念无限唏嘘上下两阕情感起伏跌宕激越请分析本词包含的复杂情感A. 作为一首悼念亡友的作品词人结合生活实际融汇历史题材巧妙引用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B. 词的上阕描写梦境运用了浪漫主义和夸张手法梦中与故人畅游中原名胜古迹“宝钗楼”和“铜雀台”颇有深意与后文的“燕南赵北”相照应C. 词的上阕说词人梦中请厨人操刀把东海鲸鱼切细片做菜叫养马人送上西域骏马因在梦境而不觉其夸张失真D. 词的下阕写晨鸡无情地唤醒美梦梦境值得留恋但是实际生活的境遇如此残酷无情为此词人发出“年光过尽功名未立”的绝望之叹【答案】D【解析】(1)D项词人并未绝望因为随后又表达出了希望建功立业的思想【答案】(2)①借北方的沦陷地宝钗楼和铜雀台写出自己难以忘怀故国借曹操的典故写自己和朋友皆为天下英雄表达希望收复北方失地的爱国情怀②词人幻想像李广遇高皇帝那样建功立业但年岁已老、功名未立抒发了对朝廷政策的不满和怀才不遇之叹③挚友已去恢复统一大业更难实现充分地表达出词人感旧生哀的凄凉、悲愤之情【解析】(2)本词上阕是叙述梦中的景象和作者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负梦中诗人与好友登上了宝钗楼和铜雀台可现实是南宋时的宝钗楼和铜雀台都落入金人手中刘克庄和方信孺都没有到过刘克庄故意举出这两个地方意在表示两人平日都没有忘怀北国河山两地名胜于是很自然地就在他二人的梦中出现了“唤厨人斫就”四句写出梦境的浪漫性诗人借用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许又是对挚友方信孺的评价“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一句中作者希望能够有千辆大车迎接这些燕南赵北的剑侠奇才共同收复北方的失地这里点出“燕南赵北” 又回应了上文的“登宝钗楼”和“访铜雀台” 使人知晓作者“登”与“访”的用意并不只是看望一下祖国北部河山而是想要与有志之士一道收复失地暗含了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嘲讽本词下阕中的“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是作者与方信孺共有的无奈叹息但决不是绝望悲鸣在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境地他一生经历了五朝仕途历尽波折因此怀才不遇之感黍离哀痛之情在他的诗词在中常有流露“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这三句话借用典故表明作者还怀有强烈的愿望幻想能像李广那样在国家多事之秋建功立业同时赋予这个典故新的含意——时局是如此危急国家处在多事之秋正该起用李广这样的名将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贤才能臣根本就报国无门这怎能不叫人“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呢?这首词下片抒发的正是作者这种真情实感挚友已乘鹤西归恢复国家统一的大业更难以实现感旧生哀一腔凄凉悲愤的感情发泄无遗伤时忧国的思想就是这样被充分地表现出来综合以上分析梳理答案即可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0.(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和“仁义礼智信”都体现了义在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B. 儒家所说的义指的是行为主体将义由抽象的价值准则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个人行为之中C. 孔子没有对伦理道德的来源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使得后人不能知晓他关于人性与天道关系的看法D. 在孟子有关人性之善应“扩而充之”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不再将人性之善仅局限于自身【答案】A【解析】(1)B项“指的是行为主体”错误原文第一段表述为“儒家之义强调主体性和实践性使义既内敛为行为主体的品格又外化为主体行为的品格把义由抽象的价值准则贯穿到日常生活和个人行为之中”C项“孔子没有对伦理道德的来源问题进行深入探索”错误原文第二段表述为“孔子没有从形而上高度探索伦理道德的来源问题”D项“人们不再将人性之善仅局限于自身”于文无据文章没有相关内容的表述故选A【答案】D【解析】(2)D项“主体部分重点论述了义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错误本文主要论述了儒家义的观念的内容及影响【答案】C【解析】(3)C项“古代社会君子要想……就需步入仕途”说法过于绝对倒数第二段表述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为官从政大概是君子实现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

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

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报不平成人之美汲.取(jí)循规蹈矩.(jù)B.打前战一如既往着.陆(zháo)兵不血.刃(xuè)C.翻两番自顾不暇饯.行(jiàn)刎颈.之交(jǐnɡ)D.捉迷藏箭拔弩张甄.别(zhēn)稗.官野史(p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识记。

A项中应为“抱不平”、“循规蹈矩(jǔ)”;B 项中应为“打前站”、“着(zhuó)陆”;D项中应为“剑拔弩张”、“稗官野史(bà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关领导日前表示,北京要让各功能区更加名副其实....,比如中关村就不再新增普通商业项目,而要凸显其以科技为中心的定位。

B.身处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基础上,适当加强武装力量,应是捍卫自身利益的不二法门....。

C.面对强震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有条不紊....,并非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其在不断经受天灾的历程中代代积累而成的品质。

D.加强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味地包办代替甚至无.所不至...,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项“名副其实”指名称、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B项“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

C项“有条不紊”指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

D项“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坏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北京的社区店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B.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恶意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就将面对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考代练6
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
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
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
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
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
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
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
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
B.枉用相存存:生存
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给下列加粗字释义。

(1)采之欲遗谁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
(3)何时可掇________ (4)周公吐哺________
(5)羁鸟恋旧林________ (6)榆柳荫后檐________
7.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采之欲为谁________ (2)长路慢浩浩________
(3)越陌渡阡________ (4)榆柳阴后檐________
(5)暖暖远人村________ (6)鸡鸣桑树巅________
8.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________,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他_______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世称“________”,自号“________”。

9.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拓展阅读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完成练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造房
B.心远地自偏精神超脱世俗
C.悠然见南山安闲自得
D.飞鸟相与还互相参与
2.对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首诗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沁人心脾。

B.诗歌写的是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反映作者清高的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

C.“采菊”两句,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个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

D.本诗的语言简洁自然,婉曲含蓄。

“心远”二字是全篇的主旨。

3.对“结庐”以下四句,理解正确的是
()A.重在表明脱离官场后住处的清静。

B.重在表明对清静住处的满意心情。

C.重在表明因住处清静,所以心里远离官场。

D.重在表明心里远离官场,因而住处清静。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对眼前的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现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获得乐趣的恬淡心情。

B.这首诗虽然不曾号召人们对黑暗的官场采取激烈的斗争方式进行反抗,却启示人们蔑视那丑恶污秽的现实。

C.本诗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

D.本诗语言简洁自然,明白显豁。

诗人要表现的追求蕴藏在所描写的景象之中。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中“此”指代的是________,“真意”指________,而“忘言”则是因为________。

微型作文
将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改写成一篇记叙文,不少于300字。

《归田园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答案:
1.C(A.呦:yōu,B.暧:ài,D.拙:zhuō,哺:bǔ)
2.D(“反”应该为“返”)
3.B(存:问候)
4.A(“及时行乐”讲错了)
5.(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1)wèi赠送(2)jīn衣领(3)duō拾取(4)bǔ口中所含食物(5)jī系住(6)yì遮盖
7.(1)为→遗(2)慢→漫(3)渡→度(4)阴→荫(5)暖→暧(6)巅→颠
8.(1)《文选》(2)乐府(3)乐府歌辞统一中国(4)潜田园靖节五柳先生9.C(“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远乡,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拓展阅读
1.D(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
2.A(“绘声绘色地描写”“生趣盎然,沁人心脾”讲述不恰当)
3.D
4.D(“明白显豁”表述不当,应该为“委婉含蓄”)
5.自然不受拘束、羁绊的平和之乐生活的真谛需要生活中的人自己去体验,想回归者自会去争取,不想回归者说也没用。

在这时,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摇着小船,
彼此默默地传情。

船儿慢慢地来回摇荡着,双方传
递着酒杯。

船桨划动,水草紧绊;船头移动,浮萍
分开。

姑娘细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恋恋不
舍地把头回。

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
才开。

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

忽然
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