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西南大学[0020]《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0020《基础写作》2013年作业答案

0020《基础写作》2013年作业答案

0020 《基础写作》作业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思路――就是作者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认识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轨迹。

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认识过程的反映。

2、过渡――指段落与段落之间或层次与层次之间连接、承接的形式与手段。

3、语体――指语言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长期形成的体式特征。

4、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5、小说――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问答题1、段落和层次有什么关系?层次是文章结构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层次又称“逻辑段”、“部分”、“意义段”等。

段落叫自然段。

段落和层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层次是文章中表现思想内容的基本单位,而段落是文章中表达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层次着眼于整篇文章内容先后次序的划分,而段落着眼于在表现某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时的间歇、停顿、强调或转折。

多数情况下,段落小于层次,几个段落表达思想内容上的一个层次;有时段落正好与层次的划分相一致,段落等于层次;个别情况下,段落大于层次,如篇段合一式的段落就是如此。

2、结合具体例文说说中心与主题在记叙类和议论类文体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形态。

在记叙类文章中表现为对生活的看法和情感的抒发,通过人物事件间接呈现出来,在议论类文章中表现为思想观点和态度主张,通常要在文中直接说明。

3、通讯与消息相比较,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时效上:消息要求及时,通讯可以延缓。

内容上:消息要求概括简略,通讯要求具体详尽地报道。

结构上:消息程式上较强,通讯没有固定程式。

表达上:消息主要叙述,通讯则同时采用多种手法4、写作中为什么要使用文中的小标题?请结合教材上的例文进行说明。

小标题是对下面一段话的概括,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用小标题,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意图,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一、问答题:1.什么是写作?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

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

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

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此时代此环境的作家在选材、立意、写作形式,运用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彼时代、彼环境的作家都不同。

有人曾给老舍说,让他与山西的赵树理换一下,老舍说,那我就完了。

(5)、社会生活影响读者的品评意向,从而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

读者是写作的受体。

他们的世界观、文章观、审美情趣、阅读倾向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读者的意见是基于现阶段人们对文章与文学的不同观念并反馈给作者的,尽管作者作了解释,也说明他对读者的意见有所关注。

(6)、社会生活能帮助作者克服主观偏见。

列夫〃托尔斯泰在开始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把安娜构思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迪,他断然改变了最初的构想,把安娜描绘成一个正面的带有复杂性格的上层俄罗斯妇女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活(7)、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一一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见教材P4。

5)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

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

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

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第一次1、论文写作中,对资料工作的要求首先是C:广泛搜集2、文学评论要求评论者研究评论对象,研究作家作品,这就是C:知人论世3、短论要求问题抓得准,这就是它的A:针对性的特点4、以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思想作为报道中心的通讯,称之为B:人物通讯5、意义段,逻辑段,是指文章的(D:层次)6、读后感写作的基本任务是D:剖文析理7、形式上以空两格分行的段落,是(C:自然段)8、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是(B:文章灵魂)9、行文中前后照应指(C:远近照应)。

10、材料生动的特点是(A:具体形象)。

第二次1、《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2、《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3、《唐山大地震》的作者是钱刚4、《中国姑娘》的作者是鲁光5、《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6、《谢谢》的作者张晓风7、《波可小姐》的作者星新一8、《致橡树》的作者舒婷9、《再忆萧珊》的作者巴金10《大学时代读的书》的作者林非第三次1 写作的特殊规律,是指在写作活动中的某个因素、某个方面的特定范围之内起作用的具体规律。

V2 描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简要描写和详细描写的两种。

前者通常称为"工笔”,后者通常称为"白猫”。

X3 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经。

V4 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V5 第三人称叙述,我们称为主观叙述。

X6 在文学写作中,其文本思想往往被称作主题。

V7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中推论出个别事理的一种论证结构方式。

V8 常见的照应方式主要有:首尾照应、照应标题和行文中的前后照应。

V9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而不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

X10 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V第四次一、阅读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材料的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2、在下列材料中找出主题句。

3、本段文章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职业和事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

【西南●最新版】[0020]《基础写作》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020]《基础写作》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020]《基础写作》第一批次[单选题]"彩霞映照的场上格外通红。

”这句话中只可以删去的词语是()A:彩霞B:映照C:场上D:格外参考答案:D[单选题]以内容为记叙写景状物,表达方式以叙述描写为主的散文是()A:记叙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文化散文参考答案:A[单选题]余秋雨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子题为()A:《我等不到了》B:《文化苦旅》C:《历史的暗角》D:《摩挲大地》参考答案:B[单选题]( )是写作的基础。

A:材料B:手法C:修辞参考答案:A[单选题]小说按照语言样式可以分为文言小说和()A:写景小说B:白话小说C:状物小说D:抒情小说参考答案:B[单选题]提炼主题要考虑()A:时代性B:理论性C:时效性D:实践性参考答案:A[单选题]文章修改的顺序是()A:语言、材料、结构、主题B:主题、材料、语言、结构C:主题、材料、结构、语言D:结构、主题、材料、语言参考答案:C[单选题]有位诗人作诗后,"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

'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

”这位诗人是()A:苏轼C:李白D:杜甫参考答案:B[单选题]"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提出这一观点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鲁迅D:高尔基参考答案:A[单选题]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是作者的()A:认识B:线索C:思维D:思路参考答案:D[单选题]"意义段”、"逻辑段”指的是文章的()A:谋篇B:布局C:层次D:段落参考答案:C[单选题]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对象,称为()A:素材B:题材C:资料D:材料参考答案:B第二批次[单选题]从文章的社会功能看,通讯偏重于()A:新闻价值B:审美价值C:实用价值D:历史价值参考答案:C[单选题]《幸福》这一作文命题,提供了文章的()A:内容重点B:主要线索C:取材范围D:具体材料参考答案:A[单选题]草稿写出后,放置一段时间,这种修改方式是()A:比较法B:求助法C:冷却法D:诵读法参考答案:C[单选题]"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提出这一观点的是()A:列宁B:毛泽东C:高尔基D:郭沫若参考答案:C[单选题]主题的提炼强调作者的作用,主要指()A:客观性B:主观性C:集中性D:时代性参考答案:B[单选题]文章的主题是()A: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表达的中心思想B: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表达的所有思想C: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主要问题D: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所有问题参考答案:A[单选题]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或书本文章提供的具体事实属于()A:历史性材料B:现实性材料C:事实性材料D:观念性材料参考答案:C[单选题]内容强调发表作者的见解,表达方式以形象议论为主的散文是()A:记叙散文B:抒情散文C:议论散文D:文化散文参考答案:C[单选题]一种已优美的语言非虚构的记叙人事,表达情意的文学体裁是()A:诗歌B:小说C:戏剧D:散文参考答案:D[单选题]郭沫若的《鹭鸶》和鲁彦的《杨梅》是()A:叙事散文B:写景散文C:记人散文D:状物散文参考答案:D[单选题]属于搜集间接资料的方法是()A:调查B:实验C:文献检索D:观察参考答案:C[单选题]作者把自己生活中感悟到的东西,或对某些问题思索的成果一一罗列出来,这种杂文的写法是()A:由此及彼法B:偶思展列法C:就事论理法D:集中扩展法参考答案:B[单选题]《哈姆雷特》是()创作的悲剧A:埃斯库罗斯B:阿里斯托芬C:莎士比亚D:莫里哀参考答案:C第三批次[判断题]作者的主题意识就是"唯我”表现的意识。

基础写作教程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教程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教程》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写作主体、细描、分叙、嗅觉、素材二、选择题:D C B D D三、简答题:每提到下面内容中一项给1分,叙述流畅2分。

需要写出美文、絮语散文、小品散文等名称,应该提到周作人、鲁迅、朱自清等作家。

四、操作题主要从内容、结构、语言、卷面四个方面来评价一类(24-30)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立意新.开掘深,文情并茂,叙议结合。

二类(16-24)有一定见解,有理有据。

三类(0-15)直接沿用他人观点,简单片面,综合概括不出与材料相洽的观点。

作业2一、填空题:构思、表达、感受、形象、主题二、选择题B A A A B三、简答题论点要正确、鲜明,力求深刻,有现实意义。

论据要真实、充分、典型。

论证要合乎逻辑,严密有力。

四、操作题主要从内容、结构、语言、卷面四个方面来评价,描写是否恰当,能否运用描写的方法等作业3一、填空题1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2 社会现象3文艺评论4学术问题二、简答题1、主要环节包括采撷、积累、回忆、体验、想象、整合;立意、选材、构思、赋形、表达、修改、反馈、吸收等。

2、社会短评的特点:评论对象具体明确、紧跟时代步伐,追踪社会进程、据事论理,短小精悍。

学术短评的特点:专业性、针对性三、操作题主要从内容、结构、语言、卷面四个方面来评价一类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立意新.开掘深,文情并茂,叙议结合。

二类有一定见解,有理有据。

三类直接沿用他人观点,简单片面,综合概括不出与材料相洽的观点。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游泳、跑步和踢足球。

B. 她问我:“你今天有空吗?”C. “你今天有空吗?”她问我。

D.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答案:B2. 根据题目要求,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老师耐心地教导我们,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交通事故。

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比喻句?A.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敢。

B. 她的声音像春天的风一样温暖。

C.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比喻句。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太阳从东方升起。

D. 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绽放。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D. 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共创辉煌。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飞快。

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节约用水吗?B. 你今天有空吗?C.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D. 所有的选项都是反问句。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B. 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来?C. 你今天有空吗?D. 所有的选项都是设问句。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B. 他今天没有来,明天也没有来。

C. 她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

D. 所有的选项都是反复句。

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写作: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

2. 主题句:一篇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通常出现在段落开头。

3. 逻辑连贯性:文章段落之间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结构清晰有序。

4. 描述: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人物或场景,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的描写。

5. 议论文:通过提出观点、论证论据和反驳对方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文章。

二、填空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主题、材料、结构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答案:形式与内容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连接词。

答案: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递进连词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模糊词语。

答案:模棱两可的词语、歧义词语5. 为了提高写作的质量,可以多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练习。

答案:模仿写作、创新写作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B. 材料C. 结构D. 图片答案:D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哪个方面?A.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分离C. 形式与内容的矛盾D. 形式与内容的无关性答案:A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种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种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句B. 逻辑连贯性C. 描述能力D. 语法正确性答案:D2.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些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因果关系连词答案:A、B、C、D3.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些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A、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B5. 下列哪个选项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A. 引言-论点-论据-结论B. 引言-论据-论点-结论C. 论点-引言-论据-结论D. 论据-引言-论点-结论答案:A五、判断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材料和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对象,称为()
1. A. 材料
2. B. 资料
3.题材
4.素材
2、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或书本文章提供的具体事实属于()
1.历史性材料
2.现实性材料
3.事实性材料
4.观念性材料
3、材料生动的特点是:()
1.具有形象性
2.具有典型性
3.具有真实性
4.具有代表性
4、主题的提炼强调作者的作用,主要指()
1.主题的客观性
2.主题的主观性
3.主题的集中性
4.主题的时代性
5、主题集中强调的是()
1.主题要简明
2.主题要鲜明
3.主题要正确
4.主题要深刻
6、“意义段”、“逻辑段”指的是文章的()
1.谋篇
2.布局
3.层次
4.段落
7、“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1.马克思
2.恩格斯
3.鲁迅
4.高尔基
8、有位诗人作诗后,“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

’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

”这位诗人是()
1.苏轼
2.白居易
3.李白
4.杜甫
9、调整结构,强调的是()
1.言之有物
2.言之有理
3.言之有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