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除尘课程设计任务书分析

合集下载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

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陪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的内容设计燃煤量为600kg/h的锅炉烟气的除尘系统。

(二)设计原始资料锅炉型号:SZL4-13型,共1台(2.8MW×4)设计耗煤量:600kg/h(台)排烟温度:160℃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空气过剩系数:α=1.4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煤的工业分析值:CY=68% HY=4% SY=1% OY=5%NY=1% WY=6% AY=15% VY=13%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附图所示。

(三)设计应完成的工作⒈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⒉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⒊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⒋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并计算各管道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阻力。

⒌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⒍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3、 要求:提交一份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要求语句通 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 A4 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 Auto CAD 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 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1] 孙一坚. 工业通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2010.
内 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容 2、 内容:对某企业加工车间进行通风除尘系统设计,具体包括:(1)系统划分;(2)
及 排风罩的确定,包括其形状的确定,尺寸的计算及风量的确定;(3)除尘设备的
任 选择;(4)管路布置;(5)系统水力计算;(6)选择通风机,电机型号;(7)绘
务 制设计图纸;(8)编制说明书。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16758-2008 [S].北京:中 国标准出版社, 2008.





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摘要
此设计以某企业加工车间的五个加工平台为研究对象,以多种通风设计资料 书为参考,运用所学的通风知识为此加工车间设计一套通风除尘系统,控制该车 间三个振动筛和两个高温炉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粉尘及污染气体,从而确保 该车间职工拥有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 :加工车间;振动筛;高温炉;除尘系统
ABSTRACT
In this design,the five processing platform which is a part of an enterprise’s processing workshop is chosen as the subject,according to various of ventilation design data books,we design a set of dust removal system for the processing workshop by using the knowledge about ventiliation that we have learned.The dust removral system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dust pollution and the gas pollution produced from three vibrating screen’s working time and two high temperature fumnace’s working time ,thus guaranteeing that the worker who work in the processing workshop have a healthily,safely,comfortable work environment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工业通风与除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程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通风与除尘技术被应用于很多行业和领域,如煤矿、钢铁、化工、建筑等。

它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工人健康,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对于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工业通风与除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2. 课程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熟悉通风与除尘的设备、材料和相关工艺;•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学会使用通风与除尘设备,并能够进行相关故障排查和维护。

3. 课程内容3.1 理论学习•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通风与除尘的设备、材料和相关工艺;•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3.2 实践操作•通风与除尘设备的操作;•相关故障排查和维护。

4. 课程安排4.1 理论学习•第一周: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第二周:通风与除尘的设备和材料;•第三周:通风与除尘的工艺;•第四周: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4.2 实践操作•第五周:通风与除尘设备的使用;•第六周:故障排查和维护。

5.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操作中学会使用设备并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以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实践来提高对工业通风与除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能掌握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产生的原因及对人体的危害。

3. 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通风与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生产环境中的通风与除尘需求,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2. 学生具备选择合适通风与除尘设备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通风与除尘系统的示意图,进行技术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与除尘在保护工人健康、改善生产环境中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工业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工程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但需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与除尘基本原理- 通风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分类- 粉尘特性、产生原因及危害- 通风与除尘的基本方式及其适用场景2. 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要求-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与选型- 通风系统阻力计算与风机选型3. 通风与除尘设备- 常见通风设备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常见除尘设备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设备的选型与配套设计4. 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实例- 工业场所通风与除尘需求分析- 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步骤与方法- 设计实例分析与讨论5. 通风与除尘系统CAD绘图-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绘图技巧- 通风与除尘系统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课堂练习与作品展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安排15个课时,具体进度如下:1-3课时:工业通风与除尘基本原理4-6课时:通风系统设计7-9课时:通风与除尘设备10-12课时: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实例13-15课时:通风与除尘系统CAD绘图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工业通风与除尘》教材第1章至第5章,具体内容与教材章节相对应,确保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报告书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小组成员:熊静宜 3润婉 3吴博 4晗 6雒智铭0专业班级:安全12-5指导老师:鲁忠良完成日期:2015.7.11目录1 引言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2.2.2 管段阻力计算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3.2.2 管段阻力计算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3.3 风机的选择3.4 管道计算汇总1 引言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

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

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

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第一工作区各设备工艺的参数如表2.1所示。

表2.1 第一工作区各设备工艺的参数表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设备1为焊接平台,尺寸:6009001000⨯⨯,有害物的成分为焊烟,采用侧吸罩。

侧吸罩为外部吸气罩的一种,它的作用: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生产设备不能密闭时,将其设置于有害源附近,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有害物散发地点造成一定的气流运动,把有害物吸入罩。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一、引言工业通风与除尘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大学工程类专业中,开设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理论结合实践”为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 掌握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2. 理解通风与除尘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3. 能够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选择适当的通风与除尘系统;4. 能够进行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和优化;5. 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四、教学内容1.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2.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分类及特点;3.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和优化;4.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5. 通风与除尘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PPT、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技能。

3. 讨论研究: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精神,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验设计1. 实验名称: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设计及工艺流程优化2. 实验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优化方法,并具备独立进行排放气体处理装置设计和工艺流程优化的能力。

3. 实验内容:(1)了解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设计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3)进行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实际操作;(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优化建议。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通风除尘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通风除尘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 使学生掌握除尘器种类、性能及适用范围,了解通风除尘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及相关标准,认识到通风除尘在环保事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通风除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通风除尘系统;2. 提高学生分析、比较不同除尘设备性能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除尘器;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2. 激发学生对通风除尘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3. 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复杂理论知识接受程度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形式,提高学生对通风除尘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通风除尘基本概念:讲解通风、除尘的定义,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安排:2课时。

2. 通风系统设计: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流程和参数计算;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安排:3课时。

3. 除尘器种类及性能:讲解不同类型的除尘器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安排:4课时。

4. 通风除尘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典型行业通风除尘需求,介绍实际应用案例;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安排:2课时。

冶炼工程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冶炼工程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冶炼工程通风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冶炼工程通风除尘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同类型冶炼工艺中粉尘产生的原因及特性。

2. 使学生了解通风除尘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冶炼工程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通风除尘设备的选择、设计及运行维护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冶炼工程通风除尘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通风除尘系统方案并进行初步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通风除尘系统进行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责任感,树立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冶炼工程技术发展的信心,激发学生为我国环保事业作贡献的意愿。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冶炼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既关注学生对通风除尘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强调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我国冶炼行业的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冶炼工程通风除尘基本原理:包括冶炼过程中粉尘产生的原因、特性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通风除尘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冶炼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第1-3节。

2. 通风除尘系统及其设备:介绍通风除尘系统的类型、构成、工作原理;各类通风除尘设备(如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的结构、性能及选用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除尘系统及其设备,第1-4节。

3.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讲解通风除尘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方法;介绍通风除尘系统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相关内容。

教材章节:第三章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第1-4节。

4.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与维护:分析通风除尘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通风除尘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09月
一、设计任务
XXX电机公司电镀车间采暖通风系统工程设计
二、电镀车间原始资料
1.厂址:建于____市,气候资料查相关文献。

2.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生产设备见表1。

3.建筑结构。

(1)墙——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涮耐酸漆两遍。

(2)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
(3)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0×1. 80米;
(4)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
(5)外门——木制,尺寸为1.50×2.50米,带上亮子。

建筑结构的其它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4.工作班制及室内空气条件
本车间为两班工作制,车间室内空气条件如下:
(1)温度
冬季14~18℃
夏季按工业车间卫生标准要求,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2)湿度
冬季湿作业部分取相对湿度为65%,一般部分取50%。

夏季不作规定
5.工艺过程
所有由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清理,其方法有: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
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
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溶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⑴需要磷化处理的条件,经表面清理后用苏打水去油,在去油后进行磷化处理,处理后再在皂液和油中进行处理,以提高防腐力。

⑵零件经过表面处理后,在电镀前还要进行精细的电解去油和用淡的酸溶液去锈,然后进行电镀。

镀锌:零件在氰化液槽中挂镀。

镀镍:零件在酸性溶液中镀镍,在镀镍前需在氰化液中镀铜。

镀锡:在碱性溶液中镀锡。

镀铬:在铬液中镀铬,镀后在回收槽洗去附在镀件上的电解液。

⑶电镀后的零件均在冷水槽和热水槽内清洗。

⑷为使镀件光亮,可在抛光机上用布质轮对零件进行抛光。

⑸电解液的分析、配置和校正,均在溶液配制室内进行。

表1 生产设备表
注:表中标有“*”号的为需要通风的槽子
6.其它有关数据
⑴厂区热源参数
130~70℃热水,及工作压力为3个大气压的蒸汽,热力管道在北墙外敷设。

⑵建筑方位如附图所示。

⑶材料的进出时间,每班不超过15分钟。

7.参考资料
1)湖南大学等编.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工业通风. 建工出版社1994年
2)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GB/T 50114—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4)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5)陆耀庆. 供暖通风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6)孙一坚.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三、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要求
1、计算说明书一本
内容如下:
1.1封面:题目,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1.2前言
1.3目录
1.4计算书内容:
⑴题目:×××电机有限公司电镀车间采暖通风系统工程设计
⑵原始资料
①厂址(所在城市):由指导教师指定;
②室外气象资料;
③工艺资料;
④工作班制;
⑤建筑资料;
⑥热源参数;
⑶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计算(见供热工程内容,给出建筑面积热负荷);
注:由于时间关系,负荷不详算,给定单位面积热负荷10w/m2℃,据此估算,实际应按采暖符合计算。

⑷车间各工部冷风渗透量和大门侵入冷风量计算;
注:由于时间关系不详算,按维护结构耗热量的20-40%进行估算,实际应按采暖方法进行计算。

⑸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计算;
⑹车间各工部散湿量计算(见空气调节内容,略);
⑺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计算;
⑻车间各工部采暖通风方案的确定;
⑼车间各工部散热器散热量、型号及片数选择计算(给出说明,计算略);
⑽车间热风平衡及送风小室冬季换热设备换热量计算(给出说明,热设备选择略);
⑾校核夏季室内工作温度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说明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使夏季室内
工作温度满足要求;
⑿水力计算:
详算一个除尘系统。

要求确定风管截面形状、风管尺寸、除尘设备型号、系统阻力和风机型号。

详算一个槽边罩排风系统。

要求确定风管截面形状、风管尺寸、有害气体处理设备型号、系统阻力和风机型号。

详算送风系统。

要求确定送风小室结构部件、尺寸、风管截面形状、风管尺寸、系统阻力和风机型号。

⒀设备材料汇总表
1.5 主要参考文献
1.6 小结及致谢
2、设计图纸要求
2.1 通风采暖系统设备平面布置图一张。

内容:
(1)土建及主要工艺设备平面布置,送风系统、排风系统设备平面布置。

平面图上要求标注柱号;房间、门窗尺寸等土建主要尺寸,送、排风设备外形尺寸或安装尺寸及风管尺寸(长度和管径)及定位尺寸,散热器位置及片数,送风小室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热力入口标志。

(2)平面图上应有图名,设备编号,指北针,采暖通风图例,设计说明,采暖通风设备明细表等内容。

2.2 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各一图。

内容:
(1)通风除尘系统图;
(2)槽边罩排风系统图;
(3)送风系统图;
(4)图面上应有图名,设备编号,管道尺寸及标高。

管道可用单线绘制,设备要画出主要外部轮廓。

2.3 需有手绘图底稿草图(设计说明书附件)和AUTOCAD画。

标题栏内容要填全。

3、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及设计图时间及交图纸说明书的地点:
各指导教师自定。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