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作者:————————————————————————————————日期:目录1、设计总说明 ................................................................................... - 5 -1.1工程概况.............................................................................. - 5 -1.1.1厂的基本情况 ....................................................... - 5 -1.1.2工程目的 ............................................................... - 5 -1.1.3现有情况 ............................................................... - 6 -1.1.4达到标准 ............................................................... - 6 -1.2设计依据.............................................................................. - 6 -2、除尘系统的方案设计 ................................................................... - 7 -2.1方案一设计计算.................................................................. - 7 -2.1.1方案一轴测图 ....................................................... - 7 -2.1.2方案一风量分配 ................................................... - 7 -2.1.3方案一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 8 -2.1.4方案一阻力汇总 ................................................... - 9 -2.2方案二设计计算................................................................ - 11 -2.2.1方案二轴测图 ..................................................... - 11 -2.2.2方案二风量分配 ................................................. - 11 -2.2.3方案二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 12 -2.2.4方案二阻力汇总 ................................................. - 13 -2.3方案三设计计算................................................................ - 15 -2.3.1方案三轴测图 ..................................................... - 15 -2.3.2方案三风量分配 ................................................. - 15 -2.3.3方案三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 16 -2.3.4方案三阻力汇总 ................................................. - 17 -3、最佳方案选择 ............................................................................... - 19 -3.1方案经济性比较................................................................ - 19 -3.2方案技术性比较................................................................ - 19 -3.3选择最佳方案.................................................................... - 19 -4、系统阻力计算与平衡 ................................................................... - 20 -4.1阻力平衡计算.................................................................... - 20 -4.2阻力平衡调节.................................................................... - 20 -4.3除尘系统总阻力................................................................ - 20 -5、除尘系统风机选择 ....................................................................... - 20 -5.1风量风压计算.................................................................... - 20 -5.2风机选择............................................................................ - 21 -5.2.1绘制管网特性曲线 ............................................. - 21 -5.2.2计算电动机功率 ................................................. - 21 -5.2.3绘制风机特性曲线 ............................................. - 21 -6、设备材料汇总 ............................................................................... - 23 -7、系统运行维护 ............................................................................... - 24 -8、设计小结........................................................................................ - 24 -1、设计总说明1.1工程概况1.1.1厂的基本情况该冶炼有限公司位于素有“世界钨都”之称的江西省赣州市。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设计,提高工业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介绍工业通风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通风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工业通风的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气流规律、热量传递规律和湿度控制规律,让学生了解通风系统的物理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风系统的计算和设计。
3. 工业通风的设计方法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调查、通风参数计算、风机选型、管道布置、噪声和震动控制等方面,并借助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设计技能。
4. 工业通风系统的评估和优化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包括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升级、控制系统改进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维修和管理技能。
课程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系统调查报告学生需要对某个具体的工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环境情况、生产工艺、通风系统现状等方面,并编写调查报告。
2.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方案结合调查报告和课程所学,学生需要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和方案优化,需要包括计算书、施工图和设计报告。
3. 工业通风系统维护和管理方案学生需要针对设计方案中所提到的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方案的书写,包括维修和保养计划、设备更新计划、质量监控方案等。
计分方法学生课程成绩的计分方法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 课堂表现:40%包括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出勤、发言、讨论和思考等方面的表现。
2. 课程设计:40%包括学生针对具体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的调查、设计和方案优化。
3. 考试:20%包括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参考文献1.《通风与空调》,李国华。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设计题目某市电机厂电镀车间通风设计2.主要内容(1)厂址:本厂建于某市,气象资料见《供暖通风设计手册》的表3-3;(2)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3)建筑结构A.墙——外墙为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刷耐酸漆两遍;内墙为双面抹灰24砖墙;B.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C.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2.5米,含上亮;D.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E.外门——木制,尺寸为1.5×2.5米,带上亮子;内门——木制,尺寸为1.5×2.0米,无上亮。
建筑结构的其他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参考资料(表面处理车间)》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4)工作制度及内部气象条件车间为两班工作制,内部气象条件如下:A.温度冬季——工作状态下为14~18℃,值班状态下为5℃;夏季——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
B.湿度冬季——湿作业部分取ψ=65%,一般部分取ψ=50%;夏季——不规定。
非车间的室内温度在值班状态和工作状态时均为5℃。
(5)工艺过程A.所有有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处理,其方法有两种: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的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溶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要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B .需要磷化处理的零件,经表面清理后用苏打水去油,在去油后进行磷化处理,处理后再在皂液和油中进行处理,以提高防腐力。
C .零件经过表面处理后,在电镀前还要进行精细的电解去油和用淡的酸溶液去锈,然后进行电镀。
工业通风除尘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专业名称所在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 前言 (1)2 车间简介 (1)3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与计算 (2)3.1 确定除尘系统 (2)3.2 车间除尘系统风管的布置 (3)3.3 排风罩的选择 (3)3.3.1 抛光车间 (4)3.3.2 打孔车间 (4)3.4 车间风管材料和风管段面的选择 (4)3.4.1 抛光车间 (5)3.4.2 打孔车间 (5)3.5 弯头和三通 (5)3.6 净化装置及管道和风机的连接 (5)3.7 通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8)3.7.1 抛光车间的水力计算 (8)3.7.2 打孔车间的水力计算 (13)4 结束语 (18)参考文献 (18)附录 (18)1 前言在机械化工生产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难以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粉尘微粒或有害气体,如果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之中,就会危害人的健康,工人有可能因此患上职业病。
一旦有害物质随空气的流动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就会使室外空气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危机周边环境和居民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工业通风对职业病的预防,环境保护及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工业通风就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
我们的除尘设计就是要以最合适的气流组织,最优化的管道敷设和最低的费用达到最好的除尘效果。
设计的内容包括风管和排风罩的布置和选择,管件的设置,以及,除尘设备和风机的选定。
2 车间简介该企业生产车间如图1所示,有3个抛光间,1个打孔间。
每个抛光间有1台抛光机,每台抛光机有1个抛光轮,抛光间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石棉粉尘)。
打孔间有2台打孔机。
抛光车间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抛光轮为布轮,其直径为D=200mm,抛光轮中心标高1.2m,工作原理同砂轮。
打孔车间打孔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颗粒的木块和刨花。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

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陪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的内容设计燃煤量为600kg/h的锅炉烟气的除尘系统。
(二)设计原始资料锅炉型号:SZL4-13型,共1台(2.8MW×4)设计耗煤量:600kg/h(台)排烟温度:160℃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空气过剩系数:α=1.4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煤的工业分析值:CY=68% HY=4% SY=1% OY=5%NY=1% WY=6% AY=15% VY=13%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附图所示。
(三)设计应完成的工作⒈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⒉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⒊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⒋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并计算各管道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阻力。
⒌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⒍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 课程设计指导书前言除尘课程设计是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课。
许多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大量的粉尘,如冶金、机械加工、建材生产、电站锅炉、工民用锅炉等多生产粉尘。
若不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任其自由扩散,将严重地污染工作环境和大气。
粉尘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它能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眼目及神经系统等疾病。
漂浮在大气中的粉尘妨碍太阳的照射,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以及动、植物的生长都有很大危害。
此外,粉尘落入机械或电器等设备内使设备使用寿命缩短或发生事故;落至建筑物上会造成腐蚀或 压坏建筑物;落到农田或树木上将影响农、林业产生的发展;牲畜吸入或食入体内会使牲畜致病。
可见,粉尘不仅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有极大的危害,而且严重地影响工业和农、林、牧、副业的生产,所以粉尘是社会的饿一大公害,必须认真治理。
建立科学有效的通风除尘系统,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防尘措施,是防止粉尘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和保护环境的保证。
第一章 粉尘及其基本性质第一节 粉尘的性质一、粉尘及其分类粉尘——分散与气体介质中的微小颗粒的固体物质,通常称为粉尘或灰尘。
粉尘的分类——按粉尘特性分类见见文献[6]表2-1。
二、粉尘的性质1、粉尘的粒经分布作为除尘的主要对象,其粉尘粒经通常在0.1~100µm范围内。
粉尘的粒经分布是指粉尘中各种粒经的尘粒所占质量或数量的百分数。
按质量计的称为质量粒经分布,按数量计的称为计数粒经分布,在除尘中通常用质量粒经分布。
文献[4]表19-4列出了铸造工艺设备粉尘的质量粒经分布。
2、粉尘的真密度、容积密度粉尘真密度是已去除所含气体和液体的粉尘,在单位体积下所具有的质量。
真密度的大小与沉降速度、磨损性和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有关。
粉尘的容积密度是指粉尘在自然状态下包括尘粒之间和尘粒之中全部空隙在内的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它是设计灰斗和运输设备的依据。
某些粉尘的真密度和容积密度详细见文献[4]表19-5。
3、 粉尘的爆炸性当粉尘的表面积大为增加时,其化学活泼性会迅速加强,在一定的温度和浓度下,某些在堆积状态下不易燃烧的可燃粉尘可能发生爆炸。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任务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121级安全专业安全技术管理课程名称工业通风讲师秦江涛李兴良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2022年12月《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编制:秦江涛、李兴良审核:本课程代码适用于专业评估方法。
先修课程I.设计时间和地点设计时间为本学期第15/16周,地点:综合楼五楼瓦斯爆炸实训室。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目的掌握管道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的计算、管道压力分布的分析计算、管道尺寸计算的约束条件、设计计算方法、均匀送风管道的计算以及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2.设计要求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熟练掌握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三、设计题目和内容有一个通风除尘系统,如下图所示。
所有风管均由钢板制成。
含轻矿物粉尘的空气通过管道输送,气体温度为常温。
每个排气点的排气量和每个管段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该系统采用袋式除尘器进行废气净化,过滤器的阻力为△ P=1200pa。
请设计并计算系统。
安全工程考查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设计时间工业通风39/4522周1图1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运行示意图四、设计方法和步骤1、管内风速(m/s)总通风系统风道风速要求见表1,除尘通风风道最小风速要求见表2。
表一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风管干、支管生产厂房机械通风钢板和塑料风管、砖和混凝土风管6~142~84~122~6民用及辅助建筑物自然通风0.5~1.00.5~0.7机械通气5~82~5表2除尘通风管道内最低空气流速(m/s)粉尘性质:粉状粘土和沙子耐火泥重矿物粉尘轻矿物粉尘干型砂煤灰湿土(含水量小于2%)钢铁(粉尘)棉絮垂直管水平管11141412111015138131716141312181510粉尘性质铁和钢(屑)灰土、沙尘锯屑、创屑大块干木屑干微尘燃料粉尘大块湿木屑谷物粉尘麻、短纤维粉尘、杂质垂直管水平管19161214814-1618108231814151016-182012122水泥粉尘8-1218-222、局部阻力系数值(见表3)表3局部阻力系数值部件名称密闭罩外部吸气罩60°弯头(r=1.5d)90°弯头(r=1.5d)直流三通分支三通(30°)除尘器出口异径管风机出口伞形风帽注:除尘器和风机入口的局部阻力可以忽略。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工业通风与除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程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通风与除尘技术被应用于很多行业和领域,如煤矿、钢铁、化工、建筑等。
它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工人健康,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对于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工业通风与除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2. 课程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熟悉通风与除尘的设备、材料和相关工艺;•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学会使用通风与除尘设备,并能够进行相关故障排查和维护。
3. 课程内容3.1 理论学习•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通风与除尘的设备、材料和相关工艺;•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3.2 实践操作•通风与除尘设备的操作;•相关故障排查和维护。
4. 课程安排4.1 理论学习•第一周: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第二周:通风与除尘的设备和材料;•第三周:通风与除尘的工艺;•第四周: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4.2 实践操作•第五周:通风与除尘设备的使用;•第六周:故障排查和维护。
5.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操作中学会使用设备并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以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实践来提高对工业通风与除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陪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内容
设计燃煤量为600kg/h的锅炉烟气的除尘系统。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1台(2.8MW×4)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CY=68% HY=4% SY=1% OY=5%
NY=1% WY=6% AY=15% VY=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附图所示。
(三)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⒈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⒉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⒊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⒋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并计算各管道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阻力。
⒌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⒍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
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⒎图纸要求
⑴除尘器系统图一张(1号图或2号图)。
系统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
⑵除尘系统平面、剖面布置图。
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对应。
布置图按比例绘制。
锅炉房及锅炉绘制可以简化,但应能表明建筑外形和主要结构模式。
在平面布置图中应有方位标志(指北针)。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化学设备设计手册
2.除尘设计手册
3.环境保护技能和设备
4.燃煤烟气脱硫脱销技能计工程实例
5.环境工程技能经济和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