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映山红
音乐鉴赏《映山红》

音乐鉴赏《映山红》教学目标:1、了解《映山红》的历史背景和音乐文化。
2、通过听、唱、看、想,感知音乐内容,体验情感表达,增进学生对历史革命题材音乐的兴趣,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体验、学习团结斗争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们学习体会并且懂得井冈山革命精神,能把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真正发扬传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视频,音乐音频,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采用歌曲导入形式,在上课前播放学生比较熟悉的超级女声的选手黄英演唱的视频《映山红》,引出课题《映山红》。
歌曲背景:(放映山红的图片,引出背景)歌曲《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由影片中冬子妈来演唱,歌词声情并茂,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表达了苏区人民对红军的崇高的敬意和对红军的深厚热爱。
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人物原型来自井冈山的客家妹子聂槐妆。
当时,红军最缺的是盐。
最困难的时候把旧房子的外面一层土刮下来用大锅煮熬,通过沉淀,过虑,把焇盐分化出来,用作食用和伤员洗伤口消毒。
有段时间50多位藏在深山里伤员,没有盐消毒,人数一天天减少。
聂槐妆心急如焚,她悄悄地化妆下了山,买上盐化成水,把棉衣脱下来放在盐水里浸泡,晒开后穿在身上,通过了敌人的严密盘查,回到住地把盐衣送到红军伤员手里。
就这样,一次,两次……第五次时被敌人识破,无论敌人使用什么酷刑威逼她,她都没有说出红军伤员躲藏的地方。
壮烈牺牲时才21岁。
红军战士称她是"最美映山红!"井冈山的映山红,是革命的映山红,是令人振奋的映山红。
映山红在我国许多省份都有,南方更多,有的省品种比井冈山还多。
但是,井冈山的映山红最出名。
为什么?被朱德元帅称为“天下第一山”的井冈山的名花,至今人们还在歌唱《映山红》。
当年,毛委员把井冈山当作革命根据地,就是认为这里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反动派驻军较少,鞭长莫及。
红军躲在像映山红这样的灌木丛中,能灵活地与敌人周旋、战斗。
歌曲映山红教学教案

歌曲映山红教学教案教案标题:《歌曲映山红》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歌《映山红》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映山红》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展示素材,如图片、视频或文字,介绍《映山红》的背景和意义。
3. 大型投影仪或电视以展示相关素材。
4. 学生音乐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
5. 相关活动道具、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入《映山红》这首歌曲,播放或展示相关素材,激发学生对于民歌的兴趣。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对于民歌的理解和印象,并分享给整个班级。
核心教学活动:1. 了解《映山红》的背景和意义:a. 向学生介绍《映山红》的创作背景,如该歌曲的创作时期和作者。
b.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描述《映山红》歌词中的描绘和意义。
c. 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映山红》的歌词,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象。
d. 学生通过讨论或写作的形式,表达对于《映山红》的理解和感受。
2. 音乐欣赏和表达:a. 播放《映山红》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以观赏者的身份聆听和感受音乐。
b.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彩等。
c. 利用学生的音乐乐器,学生合作演奏《映山红》的旋律或和声部分。
d. 学生自由发挥,用音乐乐器或声音模仿和表达歌曲中的意象。
拓展活动:1. 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一个表达《映山红》主题的舞蹈、画作或小品等。
2.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创作,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和反馈。
3. 鼓励学生对于其他中国传统民歌的了解和欣赏,可以安排其他民歌的学习和演唱。
总结:1. 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他们在学习《映山红》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总结学生对于民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民歌的魅力。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讨论、合作演奏和创作展示等。
2. 收集学生的书面作品,如对于《映山红》的理解和感受的写作,进行评估。
班歌映山红的教案

班歌映山红的教案教案标题:班歌映山红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班级歌曲《映山红》的含义和背景。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够正确地演唱。
3.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映山红》的音频或视频资源3. 班级歌曲《映山红》的歌词和谱曲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映山红》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歌曲。
导入讨论:2. 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他们对《映山红》这首歌的印象和了解,包括歌曲的背景、含义以及与班级的联系。
歌曲学习:3. 分发《映山红》的歌词给学生,并一起读一遍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表达。
4. 播放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一起听,并鼓励他们拍手或跟唱歌曲。
5. 分段教唱歌曲,先教唱第一段,然后逐渐加入后续的段落,直到整首歌曲都能够正确地演唱。
歌曲表演:6.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表演,可以通过动作、舞蹈等形式展示。
7. 让每个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鼓励他们的表演。
反思总结:8.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以及对班级歌曲的理解和意义。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班级歌曲,可以以《映山红》的旋律为基础,改编歌词,表达对班级的热爱和祝福。
教学延伸:10. 将班级歌曲《映山红》与其他班级共同学习的歌曲进行比较和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班级的特色和文化。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歌唱技巧、歌曲理解和表演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映山红歌曲音乐教案

映山红歌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映山红歌曲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映山红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达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要求:1. 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
2. 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一定了解。
教学方法:听、唱、说、看、归纳、演奏、评价等。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映山红这首歌曲的背景和音乐特点,引发学生对该歌曲的兴趣。
第二步:了解歌曲(15分钟)1. 向学生播放映山红的原版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歌曲给他们的感觉和印象。
2. 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音调等。
第三步:歌曲学习(2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可以通过分节教唱的方式逐步学习。
2.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步:音乐创作(20分钟)1. 学生以映山红为题材,分组创作自己的小合唱曲目或音乐故事。
2. 学生可以选用传统乐器或现代乐器进行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力。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2. 老师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力、表演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中国传统音乐,可以扩展学习其他经典曲目。
2.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映山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社交活动,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等。
2. 评价学生对映山红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资源:1. 映山红原版音乐录音。
2. 映山红歌词及简谱。
3. 中国传统乐器或现代乐器。
希望这份教案能为你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映山红这首歌曲,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大班音乐下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映山红》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映山红》歌曲的背景、结构及旋律特点,能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歌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红军的崇敬之情,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映山红》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含义。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以及集体合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歌谱、红军帽、红旗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佩戴红军帽,手持红旗,带领幼儿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
2. 歌曲欣赏:播放《映山红》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 歌曲讲解:介绍歌曲的背景、结构及旋律特点,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音准、节奏。
4.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重点指导幼儿掌握音准、节奏。
5. 集体演唱:分组进行集体演唱,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6. 表演展示:让幼儿佩戴红军帽,手持红旗,进行歌曲表演,感受红军的英勇精神。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2. 反思教学方法: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
4.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促使全体幼儿共同进步。
5. 家园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课堂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音准、节奏的掌握情况。
2. 集体演唱:评价幼儿在集体演唱中的表现,包括音准、节奏、集体合作等方面。
3. 表演展示:评价幼儿在表演中的表现,关注幼儿对红军精神的理解与体现。
4.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及进步的反馈,以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红军主题的音乐会,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红军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映山红 教案

映山红教案教案标题:映山红教案目标:1. 了解映山红的基本知识,包括植物特征、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等。
2.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映山红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 映山红的基本知识。
2. 观察和实践映山红的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样本展示映山红的外观特征。
2. 映山红生长环境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3. 科学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展示的映山红图片或实物样本,激发学生对映山红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映山红,引导他们谈论自己对映山红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探究:1. 展示映山红生长环境的图片或实物样本,引导学生了解映山红的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
2. 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映山红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3. 引导学生观察映山红的外观特征,如花朵形状、颜色等,并让他们尝试描述和绘制映山红的外观。
4. 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和描述,加深对映山红的了解。
实践:1. 分发种子或幼苗,让学生亲自种植映山红,并观察其生长过程。
2. 引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记录映山红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叶片变化等。
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映山红的生长规律和特点。
拓展:1.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如测量映山红的生长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等。
2. 引导学生进行映山红的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展示对映山红的理解和想象。
总结:1. 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所学的映山红的知识和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映山红,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爱护之心。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植物进行观察和实践,拓宽对植物的认识。
2.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科学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相关原理。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和细致性。
2. 评估学生对映山红的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
映山红音乐教案

映山红音乐教案【篇一:《映山红》教案】《映山红》教案学前部:唐金元一、教学目标: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及良好的歌唱状态,在演唱练声曲时强调呼吸对声音连贯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声乐作品旋律性的歌唱要求,在正确演唱歌曲的同时保持声音的流动和统一,并学会歌曲《映山红》。
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歌唱时声音与气息的结合,把握气息与声音的流动性,以及声音的连贯、统一。
教学难点:歌唱时气息的熟练运用,保持气息的均匀、连贯,唱高音时喉头的稳定和气息的运用,注意音乐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器材:教材、多媒体、钢琴等三、教学班级:13秋学前教育(8)班四、教学过程:1、课题预见:在学生进入教室之前播放本节课的教学歌曲《映山红》,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知道本节课内容,并在优美的旋律中走进充满情感及韵味的课堂。
2、呼吸训练:练习发声之前作一些无声的呼吸练习,有助于体会横膈膜控制呼吸的作用。
简单的练习方法是:在正确的歌唱姿态下,口鼻同时缓慢的吸气,感觉把气吸至腹部和腰周围,然后保持吸气状态缓慢而均匀的呼气,同时,小腹略向内收,要感觉到小腹收缩的力量推动气息的呼出,呼完一口气后再换气,换气时,小腹还原,腰腹放松,注意通道的打开和通畅,呼吸要有支点。
如此循环地进行呼吸练习。
具体的练习要分慢吸慢呼和急吸急呼两种,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时换气的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深呼吸(这个练习可以把双手叉腰,并用双手感受气息对腰围的支撑感。
(2)急吸急呼,俗称“狗喘气”法(这个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中偷气、抢气等急促的换气方法,)3、发声训练具体如下:(1)、哼鸣哼鸣是把声音送入头腔共鸣的基本手段,分为长哼鸣和短哼鸣。
要求是声音全部都从鼻腔发出,不走口腔。
(2)、连音12 │ 34 │ 5 4 │ 3 2 │ 1 - ║啊......哦......嗼......12 │ 34 │ 5 4 │ 3 2 │ 1 - ║咪......玛......嗼......(3)、弹跳音5 3 1 │ 5 3 1 │ 5 3 1 ║咪......玛......嗼......4、到这里气、声的练习就可以告一段落,并作一个这次呼吸及发声训练的小结: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
映山红音乐教案

映山红音乐教案
映山红音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中国民歌,由于它激情澎湃、情感深厚,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乐曲的美和曲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映山红音乐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懂映山红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理解映山红的文化内涵。
2、学生能够演唱映山红的歌曲。
3、学生能够了解映山红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1)让学生听一遍映山红音乐,让学生尝试记住主题曲调和歌词,并回答以下问题:
a) 这首歌曲的曲调是哪种类型的?
b) 这首歌曲的歌词中有哪些重要词语?
(2)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跟唱。
2、分析映山红的歌词
映山红情意重,山意浓。
歌词充满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尤其是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志向和情感,让人们感到温馨和幸福。
映山红是1959年诞生的,是由山西省音乐工作队的钢琴家袁世海和歌唱家陈武编配的歌曲。
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祖国母亲的爱和赞美,它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
4、小组讨论映山红的文化内涵
在小组中讨论映山红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观点、意见和感受,让学生学会思考。
5、唱练映山红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映山红的曲调、节奏和技巧,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6、欣赏映山红的影视作品
通过欣赏映山红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映山红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激励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映山
红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
2、体验歌曲中深情的期待,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3、鼓励幼儿创编适当的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对映山红有一定的了解。
2、幼儿用书、映山红的图片、磁带、练习册。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发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
——提问:“你们看,这漫山遍野开的是什么花啊?这种花在什么季节开啊?”
——这种花的名字叫映山红,它们喜欢生长在山上,一到春天就可以看到漫山遍野映山红,非常好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就叫做《映山红》。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欣赏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
——结合幼儿用书,请幼儿听歌曲,边听边观察画面。
教师引导幼儿将画面内容和歌词对应起来,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和深情期待的情感。
——提问:“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听了这首歌曲的感觉。
——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深情期待的抒情的性质。
4、鼓励幼儿自由创编合适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一些柔和、舒展的动作,并能根据歌曲合拍地做出这些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