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苹果的启示
分苹果的故事读后感

分苹果的故事读后感
《分苹果的故事》是一本寓教于乐的儿童读物,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分享和友谊的故事。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刻地领悟到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友谊的珍贵。
这本书不仅仅适合儿童阅读,也给大人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小兔子和小熊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
有一天,他们在森林里捡到了一大篮苹果。
小兔子提议,他们应该平分这些苹果,每人一半。
但是小熊却说,他想要更多的苹果,因为他比小兔子大。
于是他们开始争吵,最终把所有的苹果都撕破了。
就在这时,一只智慧的老狐狸出现了,他告诉小兔子和小熊,只有通过分享,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于是,他们决定重新将苹果平分,每人一半,最终他们和好如初,一起享用了这些苹果。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分享对于友谊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争执,而分享就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之一。
只有通过分享,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快乐。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快乐,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友谊和爱心。
另外,这个故事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和朋友闹翻。
在面对矛盾和争执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友谊。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友谊的珍贵。
希望我们都能像小兔子和小熊一样,学会分享,学会宽容,用爱和友谊去化解矛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分苹果的启示

在周克强、周军主编的《优化成长——决定青少年前程的十佳习惯》中读到了两个故事,都是回忆小时侯妈妈分苹果的情景。
一个监狱中的犯人这样写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
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
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
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而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的故事是这样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
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
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剪草,结果我赢了哪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
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这个分苹果的故事,对我们至少有三点启示:一是教育不要违背人的天性,去造就扭曲的人格;二是要利用孩子的需要,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懂得索取与付出之间的关系;三是要让孩子懂得公平,即使是竞争也要讲究公平,不要想歪点子。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教育都是与这三点启示相背离的。
下面我举几个这样的例子:1、现在的孩子负担很重,本应该无忧无虑、与大自然亲近的童年往往被沉重的学业负担所占据。
面对竞争激烈的现实,家长考虑最多的是孩子的明天将会怎样,他们为了孩子的将来不辞劳苦,不惜钱财,从小为孩子选择名校,孩子从学校回来有家教,周末和假期去上各种培训班,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分苹果”对学校德育启示

“分苹果”对学校德育的启示摘要三位母亲不同的“分苹果”方法导致了三位孩子不同的人生道路。
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对儿童产生重要的影响。
“分苹果”的故事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学校道德教育要从“圣人”回归“常人”,要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的观念与“参与意识”。
关键词分苹果学校德育启示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始终把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第一位的素质,把德育工作作为第一位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德艺双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效果欠佳等现象,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新时期新阶段的任务要求,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一、问题的提出:一个苹果影响人的一生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100个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信发出去不久,心理学家收到了许多回信,而其中有几封回信谈到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第一位母亲(a)拿回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相同,她的两个儿子看见了,都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弟弟抢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为母亲听了很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责备了他。
哥哥明明想要大的苹果,却灵机一动,改口道:“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在哥哥的脸上亲了一下, 表扬他是个好孩子,还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给了他。
哥哥“悟”出一个“道理”:说谎话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此,他学会说谎,又学会了偷盗,抢劫,为了想要的东西,哥哥不择手段,直到被送进监狱。
第二位母亲(b)也拿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两个孩子也都急着要大的。
这位母亲把那个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上说:“你们谁都想得到它。
美国心里学家分苹果的故事幼儿园读后感

美国心里学家分苹果的故事幼儿园读后感《美国心里学家分苹果的故事幼儿园读后感》(一)
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聊聊我读了那个美国心理学家分苹果的故事后的感受。
而且哦,这也让我想到了咱们在幼儿园里的生活。
老师对我们的每一个小举动,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大大的影响。
所以老师们可得小心啦,要给我们满满的爱和公平哟!
还有呢,这个故事也提醒了我自己。
以后我要努力表现好,不是为了得到更大的苹果,而是要让自己变得更棒!
这个小故事虽然简单,但是给我的启发可不少呢!
《美国心里学家分苹果的故事幼儿园读后感》(二)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啦!今天想跟你们说一说美国心理学家分苹果的那个故事,我读完之后,心里头那叫一个想法多多呀!
一开始听到这个故事,我就觉得有点奇怪。
为啥老师要这样分苹果呢?这对那些拿到不太好苹果的小朋友多不公平呀!
后来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发现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大人,教育小朋友可不能这么简单粗暴。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的地方,如果就因为一次的表现来决定给他们什么,那可能会伤害到他们小小的心灵。
比如说,拿到小苹果的小朋友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喜欢,然后就变得不自信啦。
这多糟糕呀!
从这个故事里,我也明白了,在幼儿园里,我们都要友好相处,不能因为谁表现好一点或者差一点就区别对待。
大家都是好朋友,要一起进步,一起玩耍。
还有哦,我觉得老师和家长们应该多鼓励我们,看到我们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只看结果。
这样我们才能开开心心地长大呀!
好啦,这就是我读这个故事的感受,你们觉得呢?。
分苹果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孩子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

分苹果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孩子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你!
家庭教育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从小就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而父母的教导则是孩子的前行路上的最大助推力。
以前听过一个关于犯人和成功人士小时候他们的母亲为他们分苹果的事。
犯人小的时候,妈妈问他和弟弟:“你们想要那个苹果?”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
妈妈瞪了他一眼,责备他道:“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
”当时的犯人灵机一动,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了他。
自此以后,他学会了通过说谎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来,当说谎无法满足他的欲望时,他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不择手段,最终进了监狱。
而成功人士的妈妈面对同样的问题却使用了不同的方式,他的妈妈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两块,让他和弟弟负责修建,谁剪的好,谁就有权得到最大的苹果。
成功人士的妈妈让他明白了一个简单但又很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必须努力争第一。
两位妈妈截然不同的做法让自己的儿子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可以教孩子说谎,也可以教孩子做一个努力的人。
孩子未来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方式。
分苹果的启示_初中作文

分苹果的启示
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分苹果的启示,感谢您的阅读!
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从市场里回来,手里拿着一袋苹果。
我和几个姐姐们都很开心,因为又有水果可以吃了。
妈妈把苹果逐一放到桌子上,每个苹果都大小不一。
我是个馋嘴的人,而且人人都有自私的心里,我当然也想得到一个最大的苹果。
当我正想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却想起了舅舅在我儿时常常对我说的一个故事——《孔融让梨》。
我喃喃自语道:“故事中的孔融是先把最大的梨让给别人,然后才能得到家长的表扬的,如果我想得到表扬,那是不是也要让出最大的那个苹果?”我犹豫了,迟疑了一下,刚要说出口的话又被咽了下去。
转而对妈妈说:“妈妈,我要最小的那个苹果就可以了。
”谁知,这席话不但没有被妈妈表扬,反而妈妈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我知道你说的并不是真话。
人人都会有私心和好胜的心里,都想得到最好的。
但是你如果想得到最好的那个,前提是必须先要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我们也可以通过小比赛来获取最好的。
记住,以后做事不能耍小聪明,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同样的努力去争取!”最后,我不但没有得到一个最大的苹果,反而真的得到一个最小的苹果。
姐姐们那通过小比赛来得到的苹果都比我的大,我不禁沮丧。
但这看似平凡的经历,却有着不平凡的轻重。
每一句话都那么重要,字字刻骨,妈妈的话必将影响我一生。
分苹果的启示读后感

分苹果的启示读后感《分苹果的启示读后感》读了“分苹果的启示”这个故事后,真的是让我有一箩筐的想法在脑袋里打转呢!这个故事里讲分苹果的方式可真是大有学问。
以前就觉得分苹果嘛,不就是把苹果切开,大家分到就好了。
可这故事里啊,分苹果可不简单,它背后藏着好多关于教育、人性和家庭关系的道理。
就像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有几个孩子,苹果只有一个,怎么分才公平呢?是按照年龄大小,还是谁表现好给谁呢?要是按照年龄,小的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老是因为自己小就得少一点或者等哥哥姐姐先选。
要是看表现,那是不是每次都要把孩子放在一个竞争的环境里呢?这就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孩子们为了得到那个苹果,拼命表现,这会不会让家庭变得有点功利呢?哎呀,这分苹果的事儿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啊!再想想学校里,老师要是有一些奖励,比如说一本好看的书或者一个小奖状,就像那个苹果一样。
分给谁呢?是给成绩最好的那个学生吗?如果是这样,其他学生会不会就觉得自己再努力也没机会呢?就像那些在学习上可能没有那么突出,但在画画、唱歌或者帮助同学方面做得很棒的孩子,他们的努力难道就不值得被认可吗?这就好比一群小树苗,你不能只给长得最高的那棵浇水施肥吧,其他的小树苗也需要照顾,说不定哪天它们就长成参天大树了呢!从这个分苹果的故事里,我还想到了社会上的一些情况。
工作的时候,有个好的项目就像那个苹果,老板会把它交给谁呢?是交给最有经验的老员工,还是那些充满热情的新员工呢?如果只看经验,新员工就没机会成长,老是被打压在底层。
要是只看热情,可能项目会因为缺乏经验而搞砸。
这可不像分苹果那么简单,这关系到好多人的发展和未来呢!这就如同在一场马拉松比赛里,你不能只让那些跑得快的人参加,那些刚开始跑得慢,但有毅力的人也应该有机会在跑道上展示自己啊!我还想到在朋友之间分东西的时候。
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小礼物,或者是一个有趣的机会。
是按照关系亲疏来分吗?那这样的话,那些新朋友是不是就很难融入这个小圈子呢?这就好比一群小鸟,你不能只给和你最亲近的那几只喂虫子,其他的小鸟也需要食物才能茁壮成长啊!这个分苹果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生活各个方面处理分配问题的方式。
分苹果的故事读后感

分苹果的故事读后感读完分苹果的故事,我们感觉到做人最重要的是诚实。
除此之外,你还收获了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分苹果的故事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分苹果的故事读后感篇一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有两封贺信给他的印象最深。
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犯人。
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各不同。
我一眼就看中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的。
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
妈妈听了,责备他说:“我的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亲了我一下,并把那个大苹果奖励给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我学会了说谎。
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学会了说谎。
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
直到我被送进监狱。
女士们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负责修剪,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
(摘自教育报) 这个故事我们在讲座中听过几次了,再读还是深有感触。
每每看到第一位母亲的故事,我会想到孔融让梨,教育孩子要谦虚礼让,要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但只要没有把握好“度”又可能会适得其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分苹果的启示
一位白宫的著名人士,回忆小时候分苹果的事:母亲把一个大苹果分成三块,谁把草坪剪得最好,谁就可以获得最大的那一块;而一个在押的女诈骗犯同样也提到儿时分苹果的事:她和弟弟都想要大的那一只,弟弟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遭到了母亲的批评,而她掩藏自己的想法故作谦让,却得到了母亲的奖赏,于是,她居然发现“说谎可以得到实惠”。
一位是赫赫白宫的著名人士,一个是冷冷囹圄的在押囚徒,其地位何啻天壤,然而他们都提到儿时分苹果的往事,说明当时母亲的教育曾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同样是分苹果,都想要大苹果,为什么结果会如此大相径庭?
我们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女囚的母亲,母亲教育她的孩子“遇事先替别人着想,要有忍让精神”,是一种美德,值得提倡。
但她却忽略了一点,教育的结果不能单纯地从一个人的言语上来判断,更应看重其实际行动。
如果那位母亲能够考察一下女儿的行为,然后再对她奖赏鼓励,也许就会改变她日后的人生道路。
很可惜,母亲忽略了这一点,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被美好的谎言欺蒙了双眼。
然而,谎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只是这揭穿的代价太大,足以令善良的母亲和无知的女儿痛
悔一生。
教育的责任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生命,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也不乏女囚母亲所犯过的错误。
我们往往过多地看重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我们常常会受骗于哗众取宠的令色巧言,我们也会被一些故作姿态的真诚坦率深深打动,于是,我们忽略了通过外在的言行去透视真实的内心世界,我们为虚幻的教育成果满足欣喜;其实,对教育者而言,这是一种失职,对受教育者来说,这更是一种误导。
诚然,教育一个人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但惟有将高尚的思想情操真正化为行为的动力才是教育成功的归宿。
在分苹果的时候由于母亲一个小小的失误而使女儿走上诈骗的歧路,这虽然只是一个特例,但这可以让教育者反省:由于我们的失察失误,有多少孩子带着不健康的甚至扭曲的心灵踏上他们的人生旅途,如果将来他们因此跌跤或者误入歧途,我们又该承担多少责任?我们是否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呢?
作为孩子,如果能够自觉地效法“孔融让梨”固然可贵,但想得到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也无可非议,关键是靠什么去获得。
那位白宫著名人士的母亲在此为人们作出了榜样。
她让孩子知道“要得到最好的,必须争到第一”,实际上就是告诉孩子们惟有付出,才有获取;付出越多,收获越大的道理。
更给人以启发的是,这位成功的母亲并不单是通过语言来向
孩子们说教,而是让他们去修剪草坪,在劳动中体会付出的辛劳和回报的喜悦。
孩子们用行动实践着母亲的教诲,也在行动中真正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中国古代把教育称为“教化”,这是很有见地的。
《汉书》中说“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教化不仅是让人把那些传统美德、圣贤之道记于心、达于口;更重要的是把这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化为自身的动力和原则。
分苹果只是一件小事,而两位母亲不同的教育方法导致的结果迥异,作为教育者,我们的确应该从中寻找一些我们曾经拥有但却失落已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