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玻璃器皿洗涤、包装及灭菌

合集下载

11.实验一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灭菌技术

11.实验一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灭菌技术
总结与拓展
拓展知识学习
1.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常见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灭菌要点。
2.在课程教学平台上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1.统计、点评
2.根据统计确定重点解决问题:为玻璃仪器的包扎进行精准示范;如何根据实验条件合理安排实验进程。
参与学生操作指导,小组讨论实验安排,并总结点评
课堂小结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灭菌要点,树立学生合理利用实验资源合理安排实验进程的实验观念
课前: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
课内: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教师根据课前在线学习情况统计和学生在平台上讨论的主要问题,确定本次课需解决的问题为:为玻璃仪器的包扎进行精准示范;如何根据实验条件合理安排实验进程。
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借助互联网进行拓展知识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活动
技术
课题名称
实验一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包扎及灭菌技术
课时数
2课时
授课班级
18高职水产养殖技术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实验室
授课形式
实验
学情分析
本次课面向的是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三年级学生,从往届学生学习情况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对水产微生物研究中可能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洗涤的必要性及方法有确切的概念,但对玻璃仪器的包扎及灭菌很陌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水产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技术。
能力目标:能熟练包扎并合理安排实验进程。
素质目标:培养个人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了解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

实验2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

实验2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

实验二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一、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所需各种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和规格2.掌握玻璃器皿等器材的清洗、包扎技术二、原理为确保实验顺利地进行,要求把实验所用的玻璃器皿清洗干净。

为保持灭菌后和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包扎,对试管和三角瓶等加塞棉塞。

这些工作看起来很普通简单,但如操作不当或不安操作规定去做,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试验的失败。

三、试剂和仪器1.高压蒸汽灭菌锅、试管、三角瓶、培养皿和吸管、棉线、纱布、棉花、牛皮纸、报纸等2.洗涤工具、去污粉和相应洗涤液四、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清洗:●新购的玻璃器皿的洗涤将器皿放入2%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以除去游离的碱性物质,最后用流水冲净。

对容量较大的器皿,如大烧瓶、量筒等,洗净后注入浓盐酸少许,转动容器使其内部表面均沾有盐酸,数分钟后倾去盐酸,再以流水冲净,倒置于洗涤架上晾干,即可使用。

●常用旧玻璃器皿的洗涤确实无病原菌或未被带菌物污染的器皿,使用前后,可按常规用洗衣粉水进行刷洗;吸取过化学试剂的吸管,先浸泡于清水中,待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进行清洗。

●带菌玻璃器皿的洗涤凡实验室用过的菌种以及带有活菌的各种玻璃器皿,必须经过高温灭菌或消毒后才能进行刷洗:1.带菌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等物品,做完实验后放入消毒桶内,用0.1MPa灭菌20~30 min后再刷洗。

含菌培养皿的灭菌,底盖要分开放入不同的桶中,再进行高压灭菌。

2.带菌的吸管、滴管,使用后不得放在桌子上,立即分别放入盛有3~5%来苏尔或5%石炭酸或0.25%新洁尔灭溶液的玻璃缸(筒)内消毒24h后,再经0.1MPa灭菌20 min后,取出冲洗。

3.带菌载玻片及盖玻片,使用后不得放在桌子上,立即分别放入盛有3~5%来苏尔或5%石炭酸或0.25%新洁尔灭溶液的玻璃缸(筒)内消毒24h后,用夹子取出经清水冲干净。

新购置的载片,先用2%盐酸浸泡数小时,冲去盐酸。

再放浓洗液中浸泡过液,用自来水冲净洗液,浸泡在蒸馏水中或擦干装盒备用。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技术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技术

实验五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技术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2.掌握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方法;3.了解干热灭菌、蒸汽灭菌原理,掌握玻璃器皿干热灭菌及高压蒸汽灭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一)微生物常用器皿、物品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介绍,见表2-1。

表2-1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和规格名称常用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烧杯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3000mL,5000mL配套烧杯刷:大号,中号,小号三角瓶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3000mL配套三角瓶刷:大号,中号,小号容量瓶无色: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棕色: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量筒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移液管1mL(分度0.01mL),2mL(分度0.02mL),5mL(分度0.05mL),10mL(分度0.1mL),20mL(分度0.1mL),50mL(分度0.5mL)配套洗耳球:大号,中号,小号培养皿35mm,75mm,90mm,120mm,150mm配套封口膜:12*12mm,16*16mm 酒精灯150mL配套:火柴漏斗60mL,80mL配套滤纸、漏斗架定性滤纸:7cm,9cm,11cm,12.5cm,15cm 定量滤纸:7cm,9cm,11cm,12.5cm,15cm滴定管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50mL 配套滴定台、蝴蝶夹滴瓶(小口瓶)无色:30mL,60mL,120mL 棕色:30mL,60mL,120mL广口瓶无色:125mL,250mL,500mL,1000mL,2000mL棕色:125mL,250mL,500mL,1000mL,2000mL试管10*100mm,12*100mm,15*100mm,15*150mm,18*180mm,20*200mm 配套试管刷:大号,中号,小号配套试管架:12.5mm,15.5mm,18.5mm,20.5mm载玻片25*75mm,30*60mm,100*100mm,500*500mm,900*600mm盖玻片18*18mm,20*20mm,22*22mm,24*24mm,24*32mm,24*50mm温度计0-100℃,0-200℃,0-300℃坩埚30mL,50mL配套坩埚钳研钵80mm,100mm,120mm,150mm(二)常用玻璃器皿用途:1.烧杯:用于盛装、转移、配制、加热培养基及试剂。

实验二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

实验二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
响培养基的酸碱度;
玻璃器皿的形状和包装方法要求能防止
污染杂菌为准; 洗涤玻璃器皿方法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四分。
1、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
(1)、新购的玻璃器皿 首先浸泡于1~2%的盐酸或洗涤液中数 小时,最后用流水冲净。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四分。
(2)、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 试管、培养皿、等 可用瓶刷及去污粉刷 洗然后自来水冲洗干净。 若内壁水均匀分布成一薄层而不出现水珠, 为油污完全洗净。否则,再浸泡数小时。
实验二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四分。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方法
2、学习并掌握玻璃器皿灭菌的方法。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四分。
二、实验原理及操作
玻璃器皿一般要求硬质玻璃,才能承受 高温和短暂灼烧而不致破裂; 玻璃器皿的游离碱含量要少,否则会影
此法是将物品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汽锅内0.1MPa,121℃
保持15~30min进行灭菌。时间长短可根据灭菌物品和数
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达到彻底灭菌为准。这种方法
适用于工作服﹑橡胶物品﹑培养基的灭菌,也可用于玻璃 器皿的灭菌。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四分。
高 压
蒸 汽
消 毒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四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四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四分。
棉塞:加塞时,1/3在试管口外,2/3在试管 口内。如图2-2所示。做棉塞的棉花要选 纤维较长的,一般不用脱脂棉做棉塞
通气塞:几层纱布(一般8层)相互重叠,或两 层纱布间均匀铺一层棉花而成

实验2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

实验2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

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一、目的与要求(一)熟悉微生物实验所需各种常用器皿的名称和规格。

(二)学会正确的清洗玻璃器皿的方法和包扎方法。

二、原理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把实验用器皿清洗干净,保持灭菌后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妥善包扎,试管和三角瓶要做棉塞。

清洗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器皿的种类、所盛放的物品、洗净剂的类别和沾污程度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的器皿包扎方法也不同。

三、材料与仪器(一)常用的各种玻璃器皿。

(二)洗涤工具和去污粉、肥皂、洗涤液。

四、操作步骤(一)清洗1.新玻璃器皿的清洗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均含有游离碱,故应先将其浸于洗液或2%的盐酸溶液中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清洗(1)试管、培养皿、三角烧瓶、烧杯可用瓶刷或海绵沾上肥皂、洗衣粉或去污粉等洗涤剂刷洗,然后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干净。

经洗涤后,若内壁的水均匀分布成一薄层,表示油垢完全洗净,若挂有水珠,则需用洗涤液(或洗液)浸泡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洗涤干净的气密倒置于铁丝框或有空心格子的木架上,室内晾干。

(2)玻璃习惯、滴管一般用完后立即用清水和蒸馏水浸泡(或冲洗),免得干燥后难以冲洗赶紧,如附有污物可用洗液浸泡。

(3)载玻片与盖玻片带有油污的应擦去油污后用热乙醇、丙酮、二甲苯等溶液浸泡10~15min,溶解油污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洗涤液浸泡、冲洗,干后置于95%乙醇中保存备用。

(4)凡是装有对人、畜有传染性或者是属于植物检疫范围内的微生物的试管,培养皿及其他容器,应先浸泡在2%煤酚皂溶液或0.25%新洁尔消毒液内24h 或煮沸0.5h,在进行洗涤。

(二)玻璃器皿的包扎1.培养皿常用旧报纸密密包紧,一般以5~10套培养皿作一包。

包好后进行干热或湿热灭菌,如将培养皿放入金属(不锈钢)筒内进行热灭菌,则不必用纸包。

2.试管和三角瓶试管管口和三角瓶都需要用棉花塞(或泡膜塑料塞),棉花塞的作用是起过滤作用,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试管或三角瓶。

实训二 常用玻璃器皿的准备

实训二  常用玻璃器皿的准备

实训二常用玻璃器皿的准备目的要求熟悉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及规格,掌握各种玻璃器皿的清洗和灭菌方法。

仪器及材料试管、吸管、培养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量杯、漏斗、乳钵、普通棉花、脱脂棉、纱布、牛皮纸、旧报纸、新洁尔灭、来苏儿、石炭酸、肥皂粉、重铬酸钾、粗硫酸、盐酸、橡胶手套、橡胶围裙等。

方法与步骤(一)玻璃器皿的洗涤1.新购入的玻璃器皿因附着游离碱质,须用1%~2%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或过夜,以中和其碱质,然后用清水反复冲刷,去除遗留之酸,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倒立使之干燥或烘干。

2.一般使用过的器皿(如配制溶液、试剂及制造培养基等)可于用后立即用清水冲净。

凡沾有油污者,可用肥皂水煮半小时后趁热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晾干。

3.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毕立即浸泡于消毒液(2%~3%来苏儿或0.1%新洁尔灭)中,经1~2d取出,用洗衣粉液煮沸5min,再用毛刷刷去油脂及污垢,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或将洗净的玻片用蒸馏水煮沸,趁热把玻片摊放在干毛巾或干纱布上,稍等片刻,玻片即干,保存备用或浸泡于95%酒精中备用。

4.细菌培养用过的试管、平皿等,须高压蒸汽灭菌后趁热倒去内容物,立即用热肥皂水刷去污物,然后用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晾干或烘干。

5.对污染有病原微生物的吸管,用后投入盛有消毒液(2%~3%来苏儿或5%石炭酸)的玻璃筒内(筒底必须垫有棉花,消毒液要淹没吸管),经1~2d后取出,浸入2%肥皂粉液中1~2h(或煮沸)取出,再用一根橡皮管,使一端接于自来水龙头,另一端与吸管口相接,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6.如遇玻璃器皿用上述方法不能洗净者,可用下列清洗液浸泡后洗刷。

重铬酸钾(工业用)80g,粗硫酸100ml,水1000ml。

将玻璃器皿浸泡24h后取出用水冲刷干净。

清洁液经反复使用变黑,重换新液。

此液腐蚀性强,用时切勿触及皮肤或衣服等,可戴上橡胶手套和穿上橡胶围裙操作。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包装与灭菌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包装与灭菌
(3)载玻片 : 用后立即浸泡于消毒液中,经1~2d取出, 用洗衣粉液煮沸5min,再用毛刷刷去油脂及污垢,然后用 清水冲洗,晾干或将洗净的玻片用蒸馏水煮沸,趁热把玻 片摊放在干毛巾或干纱布上,稍等片刻,玻片即干,保存 备用或浸泡于95%酒精中备用。
(4)细菌培养用过的试管、平皿等
须高压蒸气灭菌后,倒去内容物,用热肥皂水刷去污 物,然后用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晾干 或烘干。
课后作业
写出实习报告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3.玻璃器皿的灭菌
常用干热灭菌法
将包装的玻璃器皿放入干燥箱内,为使空气流 通,堆放不宜太挤,也不能紧贴箱壁,以免烧焦。
一般160℃,维持2h。
也可用高压蒸汽灭菌,即121.3℃ ,103.42千帕 经30分钟。
练习(每人):
1. 包装一包平皿(5套) 2. 包装一支吸管 3. 制作两个棉塞(试管2个)
技能训练2
2016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洗刷、 消毒和包装
一、 实训目的
认识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及规格, 熟
悉各种玻璃器皿的洗刷、包装和消毒
二、 仪器材料
试管、刻度吸管、培养皿、三角 烧瓶、烧杯、量筒、量杯、漏斗、乳 钵、普通棉花、脱脂棉、纱布、牛皮 纸、旧报纸、新洁尔灭、来苏儿、石 炭酸、肥皂粉、重铬酸钾、粗硫酸、 盐酸、橡胶手套、橡胶围裙等;
(5)对污染有病原微生物的吸管
用后投入盛有消毒液(2%~3%来苏儿或5%石炭酸) 的玻璃筒内(筒底必须垫有棉花,消毒液要淹没吸管), 经1~2d后取出,浸入2%肥皂粉液中1~2h(或煮沸)取 出,再用一根橡皮管,使一端接于自来水龙头,另一端 与吸管口相接,用自来水反复冲洗 ,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6)如遇玻璃器皿用上述方法不能洗净者,可用下列清 洗 液 浸 泡 后 洗 刷 。 重 铬 酸 钾 ( 工 业 用 ) 8 0 g, 粗 硫 酸 100ml,水1000ml。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 清洗 • 包装 • 灭菌
洗涤剂、 洗涤剂、试管刷等
报纸、牛皮纸、专用塑料袋或器皿等 报纸、牛皮纸、
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 紫外灭菌 过滤
玻璃器皿的清洗
器皿包扎
二、基本原理
(二)培养基简介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 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 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 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类型多样,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类型多样, 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 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 多。
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 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 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 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 生蒸汽。 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 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 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 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 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 ℃的温度。 高于 菌的目的。 菌的目的。
四、操作步骤 (以配制乳糖蛋白胨液体培
养基为例) 养基为例)
实验教材 P246
蛋白质 10g 3g 5g 5g 1 ml 6g 1.8g 3g 3g 0.6 ml
计算
牛肉膏 乳糖
3× × 支 支
50ml 2 5ml 10 4
NaCl 1.6%溴甲酚紫 溴甲酚紫 蒸馏水
1000 ml 200 ml
1 × 5ml 支
三、实验器材
• 溶液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可溶性淀粉、 溶液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可溶性淀粉、 KNO3、K2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 葡萄糖、孟加拉红(1%的水溶液)、链霉素 的水溶液)、 KH2PO4、葡萄糖、孟加拉红(1%的水溶液)、链霉素 1%的水溶液)、1mol/L NaOH、 的水溶液)、 HCl。 (1%的水溶液)、1mol/L NaOH、1mol/L HCl。 • 仪器和其他用品:试管、三角烧瓶、烧杯、量筒、玻 仪器和其他用品:试管、三角烧瓶、烧杯、量筒、 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 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 pH试纸 pH5.5~9.0)、棉花、牛皮纸( 试纸( )、棉花 锅、pH试纸(pH5.5~9.0)、棉花、牛皮纸(或铝 )、记号笔 麻绳和纱布等。 记号笔、 箔)、记号笔、麻绳和纱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种工具
• 接种环 • 接种针 • 接种钩
• 接种铲
常用器具
微量吸管
常用器具
试管
• 大试管
18mm×180mm
• 中试管
13~15mm×100~180mm
• 小试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12mm×100mm
常用器具
烧杯
常用器具
空玻璃器皿的包装
培养皿的包装
吸管的包装
试管的包装
三角瓶的包装
棉塞的制作
棉塞的制作
(5)对污染有病原微生物的吸管
用后投入盛有消毒液(2%~3%来苏儿或5%石炭酸 )的玻璃筒内(筒底必须垫有棉花,消毒液要淹没吸管 ),经1~2d后取出,浸入2%肥皂粉液中1~2h(或煮 沸)取出,再用一根橡皮管,使一端接于自来水龙头, 另一端与吸管口相接,用自来水反复冲洗 ,最后用蒸馏 水冲洗。(6)如遇玻璃器皿用上述方法不能洗净者, 可用下列清洗液浸泡后洗刷。重铬酸钾(工业用)80g ,粗硫酸100ml,水1000ml。
三、方法步骤
1.玻璃器皿的洗刷 2.玻璃器皿的包装 3.玻璃器皿的灭菌
1.玻璃器皿的洗刷
(1)新购入的玻璃器皿: 用1%~2%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 或过夜,再用清水反复冲刷,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 倒立使之自然干燥或烘干。
(2)一般使用过的器皿:用后立即用清水冲净。凡沾有油 污的,可用肥皂水煮半小时后趁热刷洗,再用清水冲洗 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晾干。
技能训练2
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洗刷、 消毒和包装
一、 实训目的
认识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及规格, 熟 悉各种玻璃器皿的洗刷、包装和消毒
二、 仪器材料
试管、刻度吸管、培养皿、三角烧 瓶、烧杯、量筒、量杯、漏斗、乳钵 、普通棉花、脱脂棉、纱布、牛皮纸 、旧报纸、新洁尔灭、来苏儿、石炭 酸、肥皂粉、重铬酸钾、粗硫酸、盐 酸、橡胶手套、橡胶围裙等;
3.玻璃器皿的灭菌
常用干热灭菌法
将包装的玻璃器皿放入干燥箱内,为使空气流 通,堆放不宜太挤,也不能紧贴箱壁,以免烧焦
。一般160℃,维持2h。
也可用高压蒸汽灭菌,即121.3℃ ,103.42千帕 经30分钟。
练习(每人):
1. 包装一包平皿(5套) 2. 包装一支吸管 3. 制作两个棉塞(试管2个)
(3)载玻片 : 用后立即浸泡于消毒液中,经1~2d取出, 用洗衣粉液煮沸5min,再用毛刷刷去油脂及污垢,然后 用清水冲洗,晾干或将洗净的玻片用蒸馏水煮沸,趁热 把玻片摊放在干毛巾或干纱布上,稍等片刻,玻片即干 ,保存备用或浸泡于95%酒精中备用。
(4)细菌培养用过的试管、平皿等
须高压蒸气灭菌后,倒去内容物,用热肥皂水刷去 污物,然后用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晾 干或烘干。
课后作业
写出实习报告
2.玻璃器皿的包装
• 试管 • 三角烧瓶 • 培养皿 • 吸管 • 注射器 • 载玻片与盖玻片 • 接种工具
培养皿
常用器具
直径90 mm,高15 mm
三角烧瓶
常用器具
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 盛无菌水、培养基 • 振荡培养微生物
载玻片与盖玻片
常用器具
75 mm × 25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