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范文
2023年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六篇)

2023年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六篇)一、试卷分析本次语文试卷检测的内容全面,难易适度,重视根底性、敏捷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适度延长,能照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学问把握状况。
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是根底学问局部,包括选择题、看拼音写汉字、补全成语、补全诗句、课内积存,词句段运用;其次局部为口语交际局部;第三局部为阅读局部,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第四局部是习作局部。
从总体状况上看,题量适当,题型丰富,内容掩盖面比拟广。
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二、总体状况分析本次语文期末考试,本班共有48人,参考人数48人,平均分73.2,及格率81.25%,优秀率56.25%。
总的来看,考试状况不抱负,两极分化太严峻,没能到达预期目标。
从整个答卷状况来看,根底学问局部和课内阅读局部大局部学生把握得比拟好,课外阅读和习作局部失分多一点。
详细题目的答题状况分析如下:第一局部:根底学问局部第1题,书写评分。
大局部学生书写较工整。
第2题,选择题。
考察学生的根底学问的理解和运用,精确率在80%以上。
从精确率看出,学生根底学问把握很扎实。
第3题,看拼音写汉字。
主要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把握状况,精确率为90%。
从精确率看出,学生把握得比拟扎实。
其中失分较多的是“稚”和“瞅”。
第4题,先补全四字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精确率为75%。
从精确率看出,大局部学生把握得特别扎实。
个别学生消失错误较多的是“万不得已”的“已”。
第5题,填空,补全含“雨”的诗句。
重在考察学生诗句的把握。
精确率高,极少失分。
第6题,依据你的课内积存和理解填空。
此大题重在考察学生诗句的积存和运用的力量。
大局部学生把握得比拟好。
个别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彻底,消失错误最多的是“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7题,词句段运用。
此大题重在考察学生词语积存和夸大句的状况。
大局部学生能全做对。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八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八篇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范文一本学期的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水平有待提高。
下面作具体分析: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1.试卷严格按《新课标》要求,紧扣教材,考查内容较全面,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没存在偏题和怪题,以考查语文中的基础——汉语拼音及积累词语知识为主,兼顾学生的写话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题目编排从易到难,符合小学生心理,试题难易程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照顾优生和“后进生”。
2、从试卷的题型来看,无论是基础知识部分,还是积累运用方面,都以教材编写的内容和要求对学生的训练及练习程度相当,试题多样、新颖,趣味性强,符全学生的认识特点。
3.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试卷完全从教材的重点内容及要求入手,融入了一学期来“知、能”的方方面面,有拼读的掌握,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同音字的区别,古诗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文与生活,突出了试卷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二、考试情况我班有30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6分,最低分14分,平均分74分。
优秀率为43%,及格率为83%,低分率3%。
三、具体情况分析(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此题是书上的原词,学生答的比较好,但还有个别同学由于粗心写错。
2.根据语境填空。
此题考察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情况,由于平时经常背诵,此题失分不多。
3. 仿写句子,由于这类题平时练习比较少,只是在讲课的时候强调过,所以好多学生格式没有写对。
(二)阅读与感悟1.课内阅读。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课内短文的能力,出错较多,尤其是第一题作者的填写,出现了遗忘性的错误。
2.课外阅读此题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涉及的题型灵活。
学生答卷表现还可以,都能认真读短文,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概括不够全面。
尤其是4、5、6小题失分较多,学生理解概括的不到位。
关于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

关于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全年级应考人数148人,参加人数148人,及格人数135人,及格率91%。
优秀率38%。
总体情况良好。
二、值得发扬的方面
1、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全面,突出的地方表现在:
1字词都能过关,这次检测中的读拼音写汉字、积累词语,全年级都掌握得比较好,说明师生在这些地方都比较注意,平时严格训练。
2句子方面也令人满意,如:“按要求作答”中的1—4题大多数同学都能做。
改病句,全年级几乎全对;课文中要求背诵、?写的句子,都会背、会写,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学生平时对句子的积累和运用,对他们今后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阅读方面
这次阅读,主要是要求学生对其人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学生抓住主题自由发挥,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很有创意。
学生的分辨能力,判断能力大大提高,阅读能力有所进步。
3、作文方面是写一件感人的事,范围广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大胆表述,很多学生抓住重点,把事情写得很具体、很感人,最突出的是作文时联系自己的实际,文章首尾呼应,写出了真情实感。
三、不足的地方
1、有部分学生的卷面不整洁,特别是作文时,字迹潦草,这点值得语文教师注意。
2、作文方面文题重复,没有创意。
3、阅读方面作答时,有部分学生就事论事,不会由此及彼展开去想,特别是谈感受时答非所问。
四、努力的方向
1、平时对学生写字要求要严、作业时要字迹端正。
2、阅读后面的问答题,平时要训练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认真作答,且内容要健康。
总之,通过这次检测,老师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
把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篇一」一、考试分析(一)总体成绩分析全区本次考试统计样本数17759人,平均分77.82,其中最高分100分。
(二)答题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从整份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习作部分次之,考查句子和阅读部分失分较多。
2、逐题分析:第一题听写句子。
出自第14课和第15课中的重点句,能检测出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听力。
该题平均分为4.5分,得分率为90%。
大多数学生都能听写对,个别学生有漏字或写错字情况,如:把“终生”写成“终身”,造成失分。
第二题读拼音,写词语。
考查内容为该册教材的生字词,分别出自第1课、第3课、第25课的一、二类生字以及积累运用7,虽然考的词语不多,但能检测出本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该题平均分为4.6分,得分率为92%。
个别学生把“旅”、“典”、“到”写错了或写成同音字,有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如把“任”字的中间一横写得最短,导致失分。
第三题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既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又考查了理解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
该题平均分为2.5分,得分率为84.9%。
有个别学生不会区分音序与音节,对字在不同词语中的的理解能力较差,部分同学选错答案,导致失分。
第四题辨析组词。
考查形近字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出自第1课、第9课、第15课、第5课、第24课,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检测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该题平均分为4.6分,得分率为92.7%。
部分学生错别字较多,如部分学生写错“羡慕”的“羡”字,部分学生不掌握多音字“挑”,造成失分。
第五题按要求写句子。
句子的出处参考了拓展四、第21课、第3课中的文句,以“扩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缩句、仿句”这四种类型进行考查。
该题平均分为6.2分,得分率为77.4%。
该题失分较严重,出现以下情况:1、部分学生对扩句完成较差,对“雪花”这名词的修饰语用得不够恰当;2、第二小题改为反问句中含有假设关系,难度较大,失分较多;3、第三小题缩句,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抓住主语和谓语,故失分严重。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在这花红柳绿的春天,紧张的期中考试拉下了帷幕,现在静下心来总结体会反思。
我们五一班有学生27人,在本次测试中,90分以上有24人,80分-90分有2人,70分-60分有一人,人均93.75,优秀率96.3%,及格率100%。
本次测试共有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园地三大块。
试题紧扣课文,考察知识点全面,形式灵活多变,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前四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考察。
现就本次学生测试情况进行如下的分析:一、命题思想及试卷特点本次语文期中试卷的命题,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日常生活、情感意向,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的适度延伸,正确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有一定难度。
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全卷共有四大部分,即写字卷面、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
基础部分既重视了学生的积累,又注重了运用;阅读部分紧扣五年级的教学重点,作文部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个体生活经验。
二、答题情况简析1、基础知识。
从卷面看,大部分学生书写工整,答题认真。
教材中的'内容老师都非常重视,教得扎实,训练到位,反复巩固,学生牢固掌握。
反映在试卷上,不管是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或句子补充完整、按照课文内容填空,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情感,学生都答得不错。
但是在辨字组词中“魁”字,有23人出错。
判断题的第4小题“《晏子使楚》是根据《晏子春秋》改写的”,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有12个学生打错,由此可见,学生读书时,没有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注释,不能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2、阅读理解。
概括能力有所提高。
第一个阅读题(课内阅读)失分较少。
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在做题时不念题。
如: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但是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念题。
其中有6人出错。
第二个阅读题(课外阅读)这一部分丢分最多。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精选13篇)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本次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覆盖面较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出来的关于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范文,欢迎阅读五年级语文质量分析篇1一、命题思路本次试题的命题原则是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为依据,以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为基础,努力做到了考查点多,覆盖面广,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易结合,课内外兼顾。
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了趣味性和灵活性,体现了学科整合。
二、试题分析。
全卷形式流畅有序,难易适中。
从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起笔,兼顾课外拓展。
与去年试题相比,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开放性试题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提高了对学生能力检测力度。
试题共分成四个大题:第一题是: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从小养成书写的良好习惯。
第二大题:基础知识,考察选字义、看拼音写词语、对对子、按要求写句子、按原文填空、补充名言警句。
这样可以考察学生平时的积累,加大学生对平时知识的积累。
对字义的理解也是一大难点,教师要多加指点改正。
第三大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主要考察理解词义、加标点、写反义词、理解句子等知识技能。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精读课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
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第四大题:习作。
重点还是写好记实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倡个性化。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
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第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我们班学生全部参加考试,合格率52.63%,及格率84.21%。
总的来说,本次考试成绩不算理想,主要是优秀生太少了,他们的成绩考的不理想,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做以下分析及反思:一、试卷题型分析本次试卷题型分为:字词、句子、课文、阅读、作文五大项,知识涉及面广,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几个不同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考情分析(一)基础知识部分从本班试卷的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这与平时的严格要求有关,要继续发扬。
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错误。
第1题,根据拼音写字成词,虽然说这是最简单的题目,但越是简单的就越容易失误,我仔细数了一下,全对的只占全班的三分之一,这与期中考试没有复习有关,但也说明平日里要多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
比如:盛誉,学生写成了“声誉”,暴露出学生的拼音能力,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学生对“燥”和“躁”区分不开,需要注意平日对生字的掌握。
(二)阅读部分这一部分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基本到位。
失分较多的是用不但而且写句子,其实学生都知道,只是有的同学语言组织不够连贯,有的没有审清题。
所以平日上课时是要让更多的学生张开口,并且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课外阅读,失分相对较多,如给短文加题目,概括短文内容等题做的很不好。
学生理解不到位,有的学生态度也不端正。
(三)习作部分本次习作有一定的难度,要求介绍名人故事,并且写出读后感想。
孩子们的作文内容比较贫乏,语句不够精炼,感受也不具体。
三、反思通过一次测试,学生的表现暴露出来了我在教学中的薄弱点,从学生的试卷中也发现了不少急待改进的问题。
1、学生的书写较以前有所下降。
进入五年级后,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的字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处于能力养成期的孩子很容易发生波动,也给我提了个醒,除了教师的以身作则外,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多提醒学生注意认真书写。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通用10篇)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通用10篇)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篇1在这花红柳绿的春天,紧张的期中考试拉下了帷幕,现在静下心来总结体会反思。
我们五一班有学生27人,在本次测试中,90分以上有24人,80分-90分有2人,70分-60分有一人,人均93.75.,优秀率96.3%,及格率100%。
本次测试共有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园地三大块。
试题紧扣课文,考察知识点全面,形式灵活多变,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前四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考察。
现就本次学生测试情况进行如下的分析:一、命题思想及试卷特点本次语文期中试卷的命题,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日常生活、情感意向,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的适度延伸,正确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有一定难度。
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全卷共有四大部分,即写字卷面、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
基础部分既重视了学生的积累,又注重了运用;阅读部分紧扣五年级的教学重点,作文部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个体生活经验。
二、答题情况简析1、基础知识。
从卷面看,大部分学生书写工整,答题认真。
教材中的内容老师都非常重视,教得扎实,训练到位,反复巩固,学生牢固掌握。
反映在试卷上,不管是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或句子补充完整、按照课文内容填空,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情感,学生都答得不错。
但是在辨字组词中“魁”字,有23人出错。
判断题的第4小题“《晏子使楚》是根据《晏子春秋》改写的”,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有12个学生打错,由此可见,学生读书时,没有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注释,不能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2、阅读理解。
概括能力有所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范文
本学期的期中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不很高。
下面作具体剖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点。
积累运用占51点;阅读与感悟占30点;习作占19点。
试题突出了五年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教研室提供的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表;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
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成语、古诗、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溶合。
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特别是仿写哲理性句子,谈理想的价值取向)。
2、贴近生活
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
如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在积累与运用中的第6题通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让学生为母亲献上一句话,更是突出了这一特点。
3、注重积累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
基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分别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
如第7题的古诗、第3题的填空、第4题的按要求写成语,第1个课内阅读,都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
但瑕不掩瑜,此张试题是对学生全面检测的一张好试题,给老师指引了一盏明灯!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还可,阅读、习作部分失分较多。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此题考查了8个生词掌握情况。
6个新词全为本册的重点词,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但肃穆一词写上来的同学只占50%。
2、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我校是传统文化示范校,学生对这一段论语都很熟悉,所以答的比较好,但还有写同学写的不准确,如“不亦说乎”应理解为: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吗,而有些学生却理解为:不应该太高兴。
3、填空,组成词语。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词语掌握的情况。
学生失分较多,相对于上两题来说,本题不是很理想。
尤其是所()无()和索()无()学生有些分不清,说明平时对词语的训练还有所欠缺。
4、根据要求写成语。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情况。
此题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好,有少部分些学生写不满三个,成语较为贫乏,漏写错写现象明显。
学生
会说不会写,错字较多,判定为错,不得分,如“失魂落魄”写成了“失魂落鬼”,“春暖花开”写成了“春温花开”、等等,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成语等等方面的积累,有可能的话专门上几节“语文综合实践课”。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里面涵盖了改病句、缩写、合并句的练习。
学生的出错也集中在第1、2小题,第1题的第2个修改病句,部分学生不会用关联词进行修改。
第2题的定语太过长,学生普遍没有搞清。
6、欣赏作品,完成练习
此题贴切生活实际,学生也较能理解,所以此题答的很好,仅有一少部分学生分不清第2个句子的修辞方法是比喻还是夸张。
7、回忆你学过背过的古诗词或文言文片段,并谈谈这一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诗词及文言文的积累运用,以及学生对其的理解。
此题学生基本都能写出,但在写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所欠缺,答的不对或不准确,由次可以看出学生积累的知识还不灵活,在语言的理解上有待于加强。
8、仿写哲理理性的句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但学生答的不是很理想,虽然能写出话来,但谈不上是有哲理的句子,教师应当让学生在此处多加练习,学会总结,组织语言。
但也有闪光之处,如“挫折,就是增加生命韧性的一剂药。
”、“成功,就是生命之树最甜蜜的果实”。
9、谈理想
此题答的最好,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阅读与感悟
1、课内阅读。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课内短文的能力,出题人也遴选出了美文《献你一束花》,其中4、5题学生丢分较多,4题理解句子学生只答出了它的表面含义,没有深层理解或理解的不到位,说明学生在理解句子或文章这一块还有些肤浅,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大力度,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力。
5题主要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不熟悉。
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14%)
此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比上题能力有所加强,学生表现还可以,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到位,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三、作文
此题为习作。
共分两题,一为童话作文,二是家,学生可任选其一。
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串编故事的童话作文。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内容极为饱满,字数均超过四百五十,但写得较平实,一般,人物对话也较普通。
二是内容不够精彩有趣,体现不出其中的亲情,学生有话说不出,其中也体现了学生在语言和表达感情上的贫乏。
有时说,考卷不是考学生的,而是考老师的水平的!此话也有一定的依据。
我们做老师的,更应多写“下水文”,先观察“水的深浅”,再下水试探,然后引导孩子,上岸后讨论在水里的得失,以便下次游泳时有的放矢。
三、反思整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虽然五年级还没有施行新课程,要从此张试题看,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
我们身处改革的时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课程改革的重任,以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广泛吸收,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摒弃陈旧的思想,反思习惯性教学行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2、注意积累,夯实基础
扎实的基础是提高能力,特别是驾驭综合题和开放题能力的前提。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师应走出把三维目标对立、分割的误区,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真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
从一笔一画到间架结构,从每个生字词字型到每一个生字的读音,从每个词语、句子含义到名篇的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这方面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重点抓好“字词的积累”、“语段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3、关注思维,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从某种意义来说,小学语文的阅读、作文所要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各项评价中,在学习中畅通无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注重综合,确立大语文观
语文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而形成的,需通过长期的训练与严格地要求才能达到,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带来质的提高。
要通过开展一些读书实践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不是教出来的,教师应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多采用一些阅读感悟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品读与理解,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此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地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体验,内化语言。
利用好校本教材,让学生多读至诵,尤其是“成语、俗语谚语、格言名言、歇后语、惯用语、古诗”等等。
再次要在平时多背背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