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陈列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商品陈列规范1. 陈列区域划分- 根据商品的类别、特性和销售需求,合理划分陈列区域,确保每个商品都能得到适当的展示空间。
- 陈列区域应根据商品的属性、功能和使用场景进行合理的分类,方便消费者寻找和购买商品。
2. 陈列布局- 陈列布局应考虑商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购物习惯,使得商品陈列有序、美观。
- 陈列布局应注重商品的搭配和组合,以提升商品的销售力和吸引力。
- 陈列布局应合理利用陈列空间,避免过于拥挤或过于空旷的陈列效果。
3. 陈列高度和角度- 商品陈列的高度应根据商品的大小、形状和特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消费者更好地观察和选择商品。
- 商品陈列的角度应使得商品展示面对消费者,方便消费者观察和接触商品。
4. 陈列道具和装饰- 陈列道具和装饰应与商品的特性和品牌形象相匹配,以提升商品的吸引力和陈列效果。
- 陈列道具和装饰应保持整洁、干净,避免影响商品的展示效果。
5. 陈列灯光- 陈列区域的灯光应合理调整,以突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
- 陈列灯光应保持明亮、均匀,避免过暗或过亮的情况。
二、POP管理规范1. POP位置选择- 根据商品的属性和销售需求,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POP,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提升商品销售。
- POP应设置在消费者易于接触的位置,如收银台、入口处等。
2. POP设计- POP设计应突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 POP设计应简洁明了,信息传递清晰,避免过于复杂或冗长的设计。
3. POP内容- POP内容应包括商品的品牌信息、特点、优势和促销活动等,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 POP内容应根据不同的销售区域和消费者群体进行调整和个性化设置。
4. POP制作和维护- POP制作应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印刷技术,确保POP的质量和效果。
- POP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清洁、整齐,避免破损或过时的情况。
5. POP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和分析POP的效果,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和消费者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引言商品陈列与POP(Point of Purchase)管理是零售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直接影响顾客购买行为和销售业绩。
良好的商品陈列和POP管理规范能够提高产品的吸引力、促进销售、提升品牌形象和顾客体验。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的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以确保店铺的陈列效果和POP活动的有效运营。
二、商品陈列规范1. 陈列区域划分- 根据不同的商品类别和特点,合理划分陈列区域,确保每一个商品有足够的展示空间。
- 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受众群体,合理安排商品的陈列顺序和位置。
2. 陈列布局- 根据商品的属性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陈列方式,如平铺、堆叠、悬挂等。
- 合理利用陈列道具和展示架,使陈列效果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 根据季节和节日等特殊时期,进行相应的主题陈列,增加顾客的购买欲望。
3. 产品展示- 确保商品摆放整齐、干净,避免混乱和杂乱无章的陈列。
- 标明商品的价格、特点、优势等重要信息,以便顾客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 定期检查商品的陈列状态,及时补充缺货商品并调整陈列布局。
4. 陈列环境- 保持陈列区域的整洁和干净,定期清理灰尘和杂物。
- 确保充足的照明和良好的照明效果,以突出商品的特点和吸引力。
- 考虑顾客的行走路径和购物体验,合理安排陈列区域和商品的位置。
三、POP管理规范1. POP设计与制作- 根据不同的促销活动和目标顾客群体,设计符合品牌形象和活动主题的POP物料。
- POP物料的设计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吸引人,突出活动的亮点和优势。
- 制作POP物料时,要确保质量可靠、耐用性强,能够经受长期的使用和展示。
2. POP布置与展示- 根据店铺的布局和陈列区域,合理安排POP物料的位置和数量。
- POP物料的展示要与商品陈列相协调,能够起到突出和提升商品的作用。
- 定期检查POP物料的状态,及时更换损坏或者过期的物料,保持POP的新鲜感和有效性。
3. POP活动运营- 制定POP活动的时间表和执行计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引言商品陈列与POP(点 of Purchase)管理是零售行业中重要的环节,对于提升商品销售和品牌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包括陈列布局、POP设计、陈列物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陈列布局1. 陈列区域划分根据店铺的大小和商品种类,合理划分陈列区域,确保不同种类的商品在陈列时能够互相衬托,并且便于顾客浏览和选择。
2. 陈列顺序按照商品的销售热度和顾客购买习惯,确定陈列顺序。
通常情况下,热销商品应放置在顾客易于触达的位置,以提高销售量。
3. 陈列高度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陈列区域的空间,确定商品的陈列高度。
一般而言,较小的商品应放置在较低的位置,而较大的商品则可以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以便顾客更好地观察和选择。
三、POP设计1. POP位置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销售策略,确定POP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POP应放置在商品的附近,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并促使他们进行购买。
2. POP内容设计POP时,应突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并提供相关的促销信息。
POP内容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要与品牌形象相符。
3. POP材质和制作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确保POP的质量和耐用性。
POP的颜色和字体应与品牌形象相一致,同时要考虑到店铺的整体风格和氛围。
四、陈列物料管理1. 陈列物料清单建立陈列物料清单,包括所需的陈列架、展示台、装饰物等。
清单应包含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和供应商等信息,以便及时采购和管理。
2. 物料存储合理规划陈列物料的存储位置,确保物料的安全和整洁。
不同类型的物料应分类存放,并做好防潮、防尘和防损的措施。
3. 物料维护与更新定期检查和维护陈列物料,确保其正常使用和良好的外观。
根据销售情况和季节变化,及时更新陈列物料,以保持陈列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五、总结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对于提升商品销售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陈列布局、精心设计的POP、有效的陈列物料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商品陈列规范1. 陈列位置:根据商品的属性和特点,合理选择陈列位置,确保商品能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常见的陈列位置包括橱窗、货架、展示柜等。
2. 陈列布局:根据商品的分类和系列,采用合理的陈列布局,使顾客能够清晰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布局可以按照品牌、功能、价格等进行分类陈列。
3. 陈列高度: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顾客的需求,合理设置陈列高度。
常见的陈列高度包括低位、中位和高位陈列,以满足不同顾客的购买需求。
4. 陈列数量: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合理设置陈列数量。
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陈列数量,以保持商品陈列的整齐和美观。
5. 陈列灯光: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陈列位置,合理设置陈列灯光。
灯光可以突出商品的亮点和特色,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提高销售效果。
二、POP管理规范1. POP位置: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销售策略,合理选择POP的位置。
常见的POP位置包括收银台、陈列柜、促销专区等。
2. POP设计: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促销目的,设计吸引人的POP。
POP设计应注意色采搭配、字体清晰、图片醒目,以吸引顾客的眼球。
3. POP内容:POP的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商品的特点和促销信息。
可以包括商品的优势、促销活动的时间和方式等。
4. POP数量: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促销策略,合理设置POP的数量。
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POP数量,以保持促销效果的最大化。
5. POP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POP的状态,确保其清洁、完整和有效。
如有损坏或者过期的POP,及时更换或者更新,以保持促销效果。
三、数据分析与优化1. 销售数据分析:定期分析商品的销售数据,了解商品的销售情况和趋势。
可以根据销售数据调整陈列位置、陈列布局和POP策略,以提高销售效果。
2. 顾客反馈分析:定期采集顾客的反馈意见,了解顾客对商品陈列和POP的评价和需求。
根据顾客的反馈意见,优化陈列和POP策略,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3. 竞争对手分析:定期分析竞争对手的商品陈列和POP策略,了解其优势和不足。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引言商品陈列与POP(点 of Purchase)管理是零售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商品销售的效果和顾客购买的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陈列与POP管理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店铺的陈列效果最佳化,提升销售业绩。
二、商品陈列规范1. 陈列位置- 商品陈列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目标顾客群体合理选择陈列位置。
- 高销售量的商品应放置在顾客易于触达的位置,如陈列台、货架的中央和顶部。
- 陈列位置应避免遮挡或被其他商品掩盖,确保商品能够被顾客清晰地看到。
2. 陈列布局- 商品陈列布局应根据产品的属性和销售策略进行合理设计。
- 相关商品应放置在一起,便于顾客选择和比较。
- 陈列布局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使顾客能够顺畅地浏览商品。
3. 陈列数量- 商品陈列数量应根据店铺的大小和陈列空间的限制进行合理安排。
- 不同商品的陈列数量应根据销售情况和库存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陈列或缺货现象。
4. 陈列标识- 商品陈列应配备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商品名称、价格、促销信息等。
- 标识应采用易于阅读的字体和颜色,确保顾客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三、POP管理规范1. POP设计- POP设计应符合店铺的整体风格和品牌形象。
- POP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商品特点和促销信息。
- POP设计应具有吸引力和差异性,能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2. POP位置- POP应放置在顾客经常经过的位置,如入口、收银台等。
- POP位置应避免遮挡或干扰顾客的行动,确保顾客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
3. POP内容- POP内容应包含商品的特点、优势和促销信息。
- POP内容应简洁明了,能够吸引顾客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4. POP更新- POP内容应定期更新,以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 POP更新应及时响应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总结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对于提升销售业绩和顾客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商品陈列规范商品陈列是指在商店或者展示场所中将商品有序地展示出来,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促使其购买。
以下是商品陈列的一些规范要求:1. 陈列布局:根据商品的种类和特点,合理安排陈列布局。
相似的商品应该放在一起,不同种类的商品应该分区陈列。
同时,要注意陈列的高度和间距,确保商品能够清晰可见。
2. 商品摆放:商品应该摆放整齐,保持整洁。
标签和价格应该清晰可见,方便消费者查看。
易碎或者易腐商品应该放置在安全可靠的位置,避免损坏或者变质。
3. 陈列道具:使用适当的陈列道具可以提升商品的吸引力。
例如,展示架、展示柜、陈列架等。
陈列道具应该与商品相匹配,无非分夺取商品的注意力。
4. 陈列主题:根据不同的节日或者促销活动,可以设置相应的陈列主题。
例如,圣诞节期间可以设置圣诞主题的陈列,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二、POP管理规范POP(Point of Purchase)是指在购买点附近设置的宣传物料,旨在引导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
以下是POP管理的一些规范要求:1. POP位置:POP应该放置在离购买点最近的位置,例如收银台附近或者商品陈列区域。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促使其购买。
2. POP内容:POP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可以使用图片、文字、促销信息等方式进行设计,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3. POP设计:POP的设计应该与品牌形象和产品特点相符。
颜色搭配要协调,字体要清晰可读,整体风格要统一。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装饰,以免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
4. POP更换:POP应该定期更换,以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旧的POP可能会产生疲劳感,更换新的POP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5. POP数量:根据购买点的大小和商品种类,合理确定POP的数量。
过多的POP可能会造成混乱和杂乱的感觉,过少的POP则可能无法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以上是商品陈列与POP管理的规范要求。
商品陈列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管理规范(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商品陈列作业规范一、目的本手册为员工陈列作业提供指导,统一商品陈列原则和规范,使顾客易找、易看、易选、易拿商品,提高商品周转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商品销售。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手册适用于超市公司各地区门店杂货、百货标准包装商品。
三、商品陈列商品陈列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摆布商品,展示商品,创造理想购物空间的工作。
商品陈列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商品,突出重点,反映特色,提高顾客对商品的了解、记忆和信赖程度,从而诱导顾客做出购买决定和购买行动。
四、陈列原则1、陈列控制原则统一管理原则,即营运中心确认门店陈列布局,凡门店接到营运中心审批的卖场陈列图,不允许擅自变更卖场陈列配置。
重点突出原则,即门店必须突出重点品牌、季节性商品、特价促销商品的陈列展示。
标准化管理原则,即拓展中心规划设计部对门店货架、端架、堆码进行编号管理;营运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类配置管理。
2、陈列原则安全卫生原则消除货架及顶层商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适当地使用设备、器具,保持陈列的稳定性,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商品无安全隐患。
保持卖场天、地、墙、设施、器具清洁卫生和商品质量的良好,每天去除货架、器皿上的灰尘、污迹。
显而易见原则商品品名清晰,图案、色彩丰富的一面应正立或根据不同高度调整,使同种商品的正面朝向一致、面向顾客。
相邻两种陈列商品的前端及左右的分界处应成纵向直线,分界线上严禁商品交叉混放。
伸手可取原则所陈列的商品要保持与上隔板有3-5厘米的空隙,既丰满又便于顾客拿取和放回。
如:体积(重量)较大的商品应陈列在货架的下层,较小的商品应陈列于货架的上层;儿童用品应陈列于较低位置(与地面一米左右的高度)。
相关联商品集中陈列原则将与主力商品用途、附属、年龄、商标上有关联、互补作用的商品陈列在它的周围,起到互补和延伸的作用,以此方便顾客购买。
商品管理--陈列规范

1.1.2.5、先进先出:商品陈列中依保存期限,日期早的在前,日期晚的在后,仓库取补货管理,亦应遵照此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商品过期。
1.1.2.6、关联陈列:商品之间相关联商品的互补陈列,可增加顾客购物便利性,亦可互相提升业绩。关联性商品亦可跨部门陈列
第二章商品管理(非生鲜部分)
1、陈列规范
1. 1、非食陈列规范
1.1.1、商品陈列的重要性
1.1.1.1.商品陈列是商品能否产生效益,创造利润的首要条件。
1.1.1.2.商品能否充分展示给顾客,能否激发顾客的冲动性购物至关重要。
1.1.1.3.商品陈列的细节管理直接关系着门店整体购物环境的提升。
1.1.2、非食陈列原则
第三陈列原则:按规格区分陈列。
第四陈列原则:货架底层以红栈板进行陈列(如门店通道较窄也可用层板陈列)。
层板之间的间距为放置4层卷纸不露背板为宜,底层红栈板与底部层板之间的间距以放置7层卷纸不露背板为宜。2米以上部分为库存区。
1.1.9..24女性护理(平板网)
第一陈列原则:先按大分类分为卫生巾、护垫等。
1.1.3.3、包装规格的一致性:首先服从于分类陈列的原则
货架单背单层规格包装要求一致性
包装的统一是在相对区域的
1.1.3.4、标识系统的统一:翻牌高度的一致性
色标、尺标、码标的使用
每层层板都应有价签
价签的管理:一物一价、有物有价
1.1.3.5、陈列道具的统一:整齐美观陈列的前提
道具的统一和合理使用能够有效的保障日杂类等商品的美观
第三陈列列原则:按品牌陈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陈列作业规范一、目的本手册为员工陈列作业提供指导,统一商品陈列原则和规范,使顾客易找、易看、易选、易拿商品,提高商品周转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商品销售。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手册适用于超市公司各地区门店杂货、百货标准包装商品。
三、商品陈列商品陈列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摆布商品,展示商品,创造理想购物空间的工作。
商品陈列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商品,突出重点,反映特色,提高顾客对商品的了解、记忆和信赖程度,从而诱导顾客做出购买决定和购买行动。
四、陈列原则1、陈列控制原则1.1 统一管理原则,即营运中心确认门店陈列布局,凡门店接到营运中心审批的卖场陈列图,不允许擅自变更卖场陈列配置。
1.2 重点突出原则,即门店必须突出重点品牌、季节性商品、特价促销商品的陈列展示。
1.3 标准化管理原则,即拓展中心规划设计部对门店货架、端架、堆码进行编号管理;营运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类配置管理。
2、陈列原则2.1 安全卫生原则消除货架及顶层商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适当地使用设备、器具,保持陈列的稳定性,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商品无安全隐患。
保持卖场天、地、墙、设施、器具清洁卫生和商品质量的良好,每天去除货架、器皿上的灰尘、污迹。
2.2 显而易见原则商品品名清晰,图案、色彩丰富的一面应正立或根据不同高度调整,使同种商品的正面朝向一致、面向顾客。
相邻两种陈列商品的前端及左右的分界处应成纵向直线,分界线上严禁商品交叉混放。
2.3 伸手可取原则所陈列的商品要保持与上隔板有3-5厘米的空隙,既丰满又便于顾客拿取和放回。
如:体积(重量)较大的商品应陈列在货架的下层,较小的商品应陈列于货架的上层;儿童用品应陈列于较低位置(与地面一米左右的高度)。
2.4 相关联商品集中陈列原则将与主力商品用途、附属、年龄、商标上有关联、互补作用的商品陈列在它的周围,起到互补和延伸的作用,以此方便顾客购买。
关联性商品应陈列在通道的两侧或同一通道、同一方向、同一侧的不同组货架上,切忌放在双面陈列货架的两外侧。
2.5 满陈列原则要注重从商品不同的角度与侧面进行组合,充分地放满陈列,减少库区存放。
货架顶层的商品陈列高度应保持一致,偏差不得超过10CM。
层板最前端商品销售后,应及时将后端商品陈列到前端补缺。
断货时,可用同类畅销商品或左右邻近商品补缺。
2.6 先进先出原则商品第一次上货架陈列后,随着不断地被销售,就要进行商品的补充陈列,补充陈列商品时把接近保质期的商品、先陈列的商品放在前排,把补充的商品放在后排,即生产日期在先的商品摆放在层板的最前端,达到商品新鲜、无损耗。
2.7 横向陈列原则当同类商品超过4种时,商品陈列应由左至右横向摆放,否则可根据销售情况按功能、品牌、价格、色系和上小下大的规律分配各品种的陈列面宽度,充分体现商品的丰富感和较强的促销效果。
同类而不同品种规格的商品放在同一货架的不同层次的位置,有利于挑选,也体现丰满,可达成较好的销售。
2.9 黄金位置陈列原则货架中部和中段区域、端头、堆码、收银台前和临近通道区域应陈列A类商品、高利润商品、季节性商品或需突出陈列的特价促销商品,不应陈列C类商品、滞销商品、过季商品等。
2.10 分类商品陈列原则分类陈列前必须计划好商品的价格、规格、形状、功能及市场投放量等内容,也就是将商品按照不同类别、不同用途、不同性能、不同品牌、不同功效、不同规格、不同色系进行分类区别组合陈列。
2.11 容易辨别原则醒目公示商品配置位置的分布图,做到POP、商品、价签一一对位,服务性标识等能让顾客产生强烈的感官印象,使顾客容易判别陈列商品的所在地。
同时,顾客由陈列的商品上也能获得信息。
2.12 重点突出原则在货架上,陈列系列产品或一类商品时,除全品项和最大化之外,一定要突出主打产品的位置,如此才能主次分明,让顾客一目了然。
在满陈列基础上有意拿下最外层陈列的几个产品,有利于顾客拿取,又可显示销售良好。
2.14 价格醒目原则(一物一签):标示清楚醒目的价格牌是增加购买的动力之一。
即可增强陈列的宣传告示效果,让顾客买的明白,又可对同类产品进行价格比较,还可写出特价和折扣数字吸引消费者。
2.15瀑布式夸张陈列原则:在使用2.2m或3m高的货架进行瀑布式夸张陈列时要充分体现层次感,以梯级形从下至上逐层突出陈列,最底层商品的高度不得低于1.4m,第二层高度宜在1.6—1.8m之间,一种商品应最少使用一组货架进行陈列突出量感,给顾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八条直线3.1 上下垂直一条线(排面)3.2 栈板摆放一条线(堆头)3.3 地堆高度一条线(堆头0.8-1.6米,阶梯状陈列)3.4 纸箱开口一条线(堆头)3.5 端头摆放一条线(端头)3.6 POP摆放一条线(POP高度1.9米,方向垂直于通道)3.7 商品前置一条线(排面,货区)3.8 价签摆放一条线(一物一签,价签放于商品左下端,箭头放在价签右侧。
)4、4个要点正面朝外勿倒置;能竖不躺上下齐;左小右大低到高;标价商品要对准。
五、商品陈列的基本技巧按陈列道具(一)堆头陈列堆头:即“促销区”,通常用栈板、地笼、地筐或周转箱堆积而成。
适于:陈列广为人知,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DM商品;嗜好性、简便性较高的商品;低价格、低毛利、高销量的商品;用裸露陈列的方式,难以往高堆积的商品。
优点:易补充、撤收商品,量感突出,操作简便。
能带给顾客一种亲切感、易接近感,容易传递价格低廉的信息,是整个卖场或区域的焦点。
做法:配合特定的节日,将节令畅销品专门辟出一块场地配以适当的道具集中进行堆码陈列,使这类商品同其他类商品明显区分开来,突出一个主题。
在热闹的节日气氛中,加上热烈的色彩点缀,一方面给商品陈列带来变化,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这类商品的销售。
禁忌:1.每个堆码上的商品应具有关联性或互补作用,品种应为1个,相同类别、功能、规格的商品最多不得超过2个品种,重点商品可相应扩大陈列面;2.堆头不要平铺直述,分层堆积陈列更能有效突出量感、冲击顾客视野;3.堆头摆放带有二级包装物的商品时,应在上层进行样品陈列;4.陈列不可千篇一律,尝试转个角度、换个方向,阶梯式、层叠堆积、夸张陈列展示商品。
(二)端架陈列端架:位于货架两端的位置,是顾客在卖场经过频率最高的地方,是销售极强的位置。
适于:陈列促销商品、新上市商品、节令商品和重点敏感商品。
每个端头最多只能陈列2个单品。
优点:商品的露出度提高,能增加商品出现在顾客视野中的频率,突出商品的廉价性、丰富性,并使门店给顾客一种非常热闹的感觉。
禁忌:1.端架应丰满、美观,多尝试变换方向,梯式、层叠堆积展示商品;2.端架的三个面都应充分展示商品;3.端架摆放带有二级包装物的商品时,应在中部层板上进行样品展示;4.顶端不可放置杂物,底部可配合斜口筐、栈板等道具进行瀑布式、量感、夸张陈列。
(三)挂网陈列挂网:是超市中用来悬挂小商品的陈列道具。
适于:陈列缺乏立体感的商品;小、中型轻量商品;多尺寸、多颜色、多形状的一般于日常用品。
如:剃须刀片、电池、手套、袜子、帽子、小五金、头饰等。
优点:充分利用空间,较容易购买,修改陈列方便。
禁忌:1.挂网陈列商品时千万不可忽视其关联性,不得在洗涤区、鞋帽区穿插休闲食品挂网;2.挂网不得遮挡其它商品陈列,高度应保持一致;(四)冰台陈列冰台:超市中专门用来展示、陈列商品的金属台,台上覆盖冰碎以保持温度。
适于:在卖场的适当位置展示陈列冷冻商品。
如:水果、冷冻水产品等。
优点:能强调商品的季节感、时鲜感和丰富感。
禁忌:1.冰台应保持洁净卫生、商品丰满;2.冰台上可用绿色植物叶片,色泽鲜艳的果实衬托其间;3.下方要注意排水管道是否畅通,不能上方花团锦簇,下方水流成河。
按技巧陈列(一)量感陈列量感陈列一般是指商品陈列的数量的多寡,即在卖场辟出一个空间或拆除端架,将单一商品或2—3个种类的商品作为量感陈列。
一方面是指“实际很多”,另一方面则“看起来很多”。
适于:食品杂货、低价促销、季节性促销、节假日促销、新产品促销、媒体大力宣传、顾客大量购买等。
优点:强调注重陈列的技巧从而使顾客在视觉上感到商品很多,价格低廉、易挑选。
(二)阶梯式陈列将箱装商品、罐装商品堆积成阶梯状(3层以上)的方法。
适于:箱装、罐装堆积起来也不会变形的商品。
优点:易使顾客产生一种既廉价又具有高级感的印象。
在陈列上节省工夫。
不仅可在端架、堆头,还可用在货架内部。
(三)层叠堆积陈列可在保持安全感的同时将商品往高陈列层叠堆积。
适于:中、大型罐装、箱装或筒状,可层叠堆积的商品。
优点:具有稳定感,给人一种量感,能突出商品的廉价性及高级感。
(四)瀑布式陈列是一种仿佛瀑布下流成线形的陈列方法。
适于:小、中型罐装饮料,筒型、长方形、轻量等预计可大量销售的单品。
优点:易突出季节感、鲜度感,使商品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味道鲜美的感觉。
(五)样品陈列方便顾客观看、触摸的陈列方法。
适于:不易变味腐烂的重点敏感商品。
优点:能有效地突出商品,可将商品鲜度、美感直接通过视觉传达给顾客。
按季节陈列冬去春来,寒暑更替,一年四季的变化循环往复。
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吃、穿、用的商品也相应变化。
因此,门店在出售商品时,也应按季节的变化随时调整商品的陈列。
季节性商品的陈列应在季前开始,门店应了解顾客的潜在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改变商品的陈列,否则将丧失适时销售的良机:春:一季度或在尚未春暖花开的早春时节,在季节变换的前头及时将适合春季销售的商品,如时装、鞋帽等摆上柜台,将冬季商品撤换掉,以绿色为主调,透出一股春天的气息。
夏:二季度或提前在4—5月份里,将夏季商品摆出来;夏季气候炎热,陈列商品的背景可选用蓝、紫、白等冷色调和冷饮类商品在门厅或门前处陈列。
秋:三季度,9月份就开始摆上适合秋季消费的商品,陈列与售货位置也可适当从室外移向室内。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商品陈列应以秋天的色调、景物作为背景,衬托出商品的用途。
冬:四季度或天寒地冻的时候,商店布置要使顾客感到温暖,背景最好以暖色调的红、粉、黄为主,突出棉毛、火锅、温补等应季商品。
六、商品陈列注意事项(一)商品陈列的安全性排除非安全性商品(超过保质期的、鲜度低劣的、有伤疤的、味道恶化的)外,保证商品陈列的稳定性,保证商品不易掉落,必须使用适当的盛装器皿、工具。
同时进行彻底的卫生管理,给顾客以安全放心的感觉,实现新鲜购物。
(二)商品陈列的易观看性、易选择性人类的平均视觉是由110º到120º,可视宽度范围为1.5 m到2.0 m,在店内步行购物时的视角为60 º,可视范围为1 m。
为最大可能地使商品销售出去,我们必须采用按不同分类陈列商品,缩短选择时间,提高黄金陈列商品品质,同时将不同商品进行关联陈列,提高商品的易观看性、易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