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陈列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商品陈列规范1. 陈列区域划分- 根据商品的类别、特性和销售需求,合理划分陈列区域,确保每个商品都能得到适当的展示空间。

- 陈列区域应根据商品的属性、功能和使用场景进行合理的分类,方便消费者寻找和购买商品。

2. 陈列布局- 陈列布局应考虑商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购物习惯,使得商品陈列有序、美观。

- 陈列布局应注重商品的搭配和组合,以提升商品的销售力和吸引力。

- 陈列布局应合理利用陈列空间,避免过于拥挤或过于空旷的陈列效果。

3. 陈列高度和角度- 商品陈列的高度应根据商品的大小、形状和特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消费者更好地观察和选择商品。

- 商品陈列的角度应使得商品展示面对消费者,方便消费者观察和接触商品。

4. 陈列道具和装饰- 陈列道具和装饰应与商品的特性和品牌形象相匹配,以提升商品的吸引力和陈列效果。

- 陈列道具和装饰应保持整洁、干净,避免影响商品的展示效果。

5. 陈列灯光- 陈列区域的灯光应合理调整,以突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

- 陈列灯光应保持明亮、均匀,避免过暗或过亮的情况。

二、POP管理规范1. POP位置选择- 根据商品的属性和销售需求,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POP,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提升商品销售。

- POP应设置在消费者易于接触的位置,如收银台、入口处等。

2. POP设计- POP设计应突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 POP设计应简洁明了,信息传递清晰,避免过于复杂或冗长的设计。

3. POP内容- POP内容应包括商品的品牌信息、特点、优势和促销活动等,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 POP内容应根据不同的销售区域和消费者群体进行调整和个性化设置。

4. POP制作和维护- POP制作应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印刷技术,确保POP的质量和效果。

- POP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清洁、整齐,避免破损或过时的情况。

5. POP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和分析POP的效果,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和消费者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零售业商品陈列设计规范

零售业商品陈列设计规范

零售业商品陈列设计规范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商品陈列设计已成为吸引顾客、促进销售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精心设计的商品陈列不仅能够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还能够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提升店铺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商品陈列设计规范对于零售商来说至关重要。

一、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商品在陈列商品时,应将重点商品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如货架的黄金位置(视线平行的区域)或端架上。

通过突出重点商品,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行购买。

2、分类清晰按照商品的类别、品牌、规格等进行分类陈列,使顾客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分类清晰的陈列有助于提高顾客的购物效率,增强顾客的购物体验。

3、丰满整齐货架上的商品应摆放丰满、整齐,避免出现空缺或杂乱无章的情况。

丰满整齐的陈列能够给顾客留下商品丰富、供应充足的印象,增加顾客的购买信心。

4、关联性陈列将相关联的商品陈列在一起,如牙膏和牙刷、洗发水和护发素等。

关联性陈列可以方便顾客进行配套购买,提高客单价。

5、易拿易放商品的陈列高度和位置应便于顾客拿取和放回,避免过高或过低的陈列位置给顾客带来不便。

二、商品陈列的布局设计1、通道设计店铺的通道应保持宽敞、畅通,避免过于狭窄或拥挤。

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店铺的面积和客流量进行合理设计,一般来说,主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12 米,副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09 米。

2、货架布局货架的布局应根据店铺的形状和面积进行合理规划,常见的货架布局方式有直线式、岛屿式、环绕式等。

直线式布局适用于面积较大、形状规则的店铺,岛屿式布局适用于面积较小、形状不规则的店铺,环绕式布局则能够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购物氛围。

3、促销区设计促销区应设置在店铺的显眼位置,如入口处、主通道旁等。

促销区的陈列应突出促销商品的价格优势和特点,吸引顾客的关注。

三、商品陈列的色彩搭配1、整体协调商品陈列的色彩应与店铺的整体装修风格和品牌形象相协调,营造出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

零售业商品陈列规范

零售业商品陈列规范

零售业商品陈列规范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商品陈列不再仅仅是将商品摆放整齐那么简单。

它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店铺的销售业绩。

一个合理、吸引人的商品陈列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升品牌形象,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零售业商品陈列的规范。

一、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1、整洁美观商品陈列首先要保持整洁干净,没有灰尘和污渍。

商品摆放要整齐有序,给消费者一种舒适、愉悦的视觉感受。

同时,要注重陈列的美观性,通过色彩搭配、形状组合等方式,营造出吸引人的陈列效果。

2、易见易取商品应该摆放在消费者容易看到和拿到的位置。

货架的高度和角度要适中,确保商品能够清晰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

对于热销商品和重点推荐商品,可以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如货架的黄金位置(与人眼平行的高度)。

3、分类明确将商品按照不同的类别、品牌、规格等进行分类陈列,便于消费者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分类标识要清晰明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4、丰满有序陈列的商品要保持丰满,但不过于拥挤。

给消费者一种商品丰富、选择多样的感觉,同时又要避免商品摆放混乱,影响消费者的挑选。

二、商品陈列的具体方法1、货架陈列(1)垂直陈列:将同一类商品按照品牌或规格从上到下垂直排列,这样可以使消费者更清晰地比较不同品牌或规格的商品。

(2)水平陈列:将相关联的商品在同一水平面上陈列,如洗发水和护发素、牙膏和牙刷等,方便消费者配套购买。

(3)关联陈列:将具有互补性或关联性的商品陈列在一起,如面包和果酱、牛奶和麦片等,激发消费者的联想购买欲望。

2、堆头陈列堆头是指在店铺的通道或显眼位置,将商品堆积成一个小山状的陈列方式。

堆头陈列通常用于促销商品或季节性商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在进行堆头陈列时,要注意堆头的造型美观、稳固,商品摆放整齐,同时要配备醒目的促销标识和价格标签。

3、端架陈列端架是指货架两端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陈列区域。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商品陈列规范1. 陈列位置:根据商品的属性和特点,合理选择陈列位置,确保商品能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常见的陈列位置包括橱窗、货架、展示柜等。

2. 陈列布局:根据商品的分类和系列,采用合理的陈列布局,使顾客能够清晰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布局可以按照品牌、功能、价格等进行分类陈列。

3. 陈列高度: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顾客的需求,合理设置陈列高度。

常见的陈列高度包括低位、中位和高位陈列,以满足不同顾客的购买需求。

4. 陈列数量: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合理设置陈列数量。

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陈列数量,以保持商品陈列的整齐和美观。

5. 陈列灯光: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陈列位置,合理设置陈列灯光。

灯光可以突出商品的亮点和特色,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提高销售效果。

二、POP管理规范1. POP位置: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销售策略,合理选择POP的位置。

常见的POP位置包括收银台、陈列柜、促销专区等。

2. POP设计: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促销目的,设计吸引人的POP。

POP设计应注意色采搭配、字体清晰、图片醒目,以吸引顾客的眼球。

3. POP内容:POP的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商品的特点和促销信息。

可以包括商品的优势、促销活动的时间和方式等。

4. POP数量: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促销策略,合理设置POP的数量。

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POP数量,以保持促销效果的最大化。

5. POP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POP的状态,确保其清洁、完整和有效。

如有损坏或者过期的POP,及时更换或者更新,以保持促销效果。

三、数据分析与优化1. 销售数据分析:定期分析商品的销售数据,了解商品的销售情况和趋势。

可以根据销售数据调整陈列位置、陈列布局和POP策略,以提高销售效果。

2. 顾客反馈分析:定期采集顾客的反馈意见,了解顾客对商品陈列和POP的评价和需求。

根据顾客的反馈意见,优化陈列和POP策略,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3. 竞争对手分析:定期分析竞争对手的商品陈列和POP策略,了解其优势和不足。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引言商品陈列与POP(点 of Purchase)管理是零售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商品销售的效果和顾客购买的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陈列与POP管理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店铺的陈列效果最佳化,提升销售业绩。

二、商品陈列规范1. 陈列位置- 商品陈列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目标顾客群体合理选择陈列位置。

- 高销售量的商品应放置在顾客易于触达的位置,如陈列台、货架的中央和顶部。

- 陈列位置应避免遮挡或被其他商品掩盖,确保商品能够被顾客清晰地看到。

2. 陈列布局- 商品陈列布局应根据产品的属性和销售策略进行合理设计。

- 相关商品应放置在一起,便于顾客选择和比较。

- 陈列布局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使顾客能够顺畅地浏览商品。

3. 陈列数量- 商品陈列数量应根据店铺的大小和陈列空间的限制进行合理安排。

- 不同商品的陈列数量应根据销售情况和库存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陈列或缺货现象。

4. 陈列标识- 商品陈列应配备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商品名称、价格、促销信息等。

- 标识应采用易于阅读的字体和颜色,确保顾客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三、POP管理规范1. POP设计- POP设计应符合店铺的整体风格和品牌形象。

- POP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商品特点和促销信息。

- POP设计应具有吸引力和差异性,能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2. POP位置- POP应放置在顾客经常经过的位置,如入口、收银台等。

- POP位置应避免遮挡或干扰顾客的行动,确保顾客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

3. POP内容- POP内容应包含商品的特点、优势和促销信息。

- POP内容应简洁明了,能够吸引顾客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4. POP更新- POP内容应定期更新,以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 POP更新应及时响应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总结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对于提升销售业绩和顾客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商品陈列规范商品陈列是指在商店或者展示场所中将商品有序地展示出来,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促使其购买。

以下是商品陈列的一些规范要求:1. 陈列布局:根据商品的种类和特点,合理安排陈列布局。

相似的商品应该放在一起,不同种类的商品应该分区陈列。

同时,要注意陈列的高度和间距,确保商品能够清晰可见。

2. 商品摆放:商品应该摆放整齐,保持整洁。

标签和价格应该清晰可见,方便消费者查看。

易碎或者易腐商品应该放置在安全可靠的位置,避免损坏或者变质。

3. 陈列道具:使用适当的陈列道具可以提升商品的吸引力。

例如,展示架、展示柜、陈列架等。

陈列道具应该与商品相匹配,无非分夺取商品的注意力。

4. 陈列主题:根据不同的节日或者促销活动,可以设置相应的陈列主题。

例如,圣诞节期间可以设置圣诞主题的陈列,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二、POP管理规范POP(Point of Purchase)是指在购买点附近设置的宣传物料,旨在引导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

以下是POP管理的一些规范要求:1. POP位置:POP应该放置在离购买点最近的位置,例如收银台附近或者商品陈列区域。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促使其购买。

2. POP内容:POP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可以使用图片、文字、促销信息等方式进行设计,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3. POP设计:POP的设计应该与品牌形象和产品特点相符。

颜色搭配要协调,字体要清晰可读,整体风格要统一。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装饰,以免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

4. POP更换:POP应该定期更换,以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旧的POP可能会产生疲劳感,更换新的POP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5. POP数量:根据购买点的大小和商品种类,合理确定POP的数量。

过多的POP可能会造成混乱和杂乱的感觉,过少的POP则可能无法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以上是商品陈列与POP管理的规范要求。

超市商品陈列规范

超市商品陈列规范

超市商品陈列规范1. 概述超市商品陈列规范是为了提高商品陈列的效果和顾客购物体验而制定的一套规范。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使顾客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提升销售额和顾客满意度。

2. 陈列原则- 按类别分区陈列:将相同类别的商品放在同一个区域,方便顾客找到所需商品。

按类别分区陈列:将相同类别的商品放在同一个区域,方便顾客找到所需商品。

- 商品层次分明:在陈列商品时,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销售需求,采用层叠陈列、堆叠陈列等方式,使商品在外观上更加美观。

商品层次分明:在陈列商品时,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销售需求,采用层叠陈列、堆叠陈列等方式,使商品在外观上更加美观。

- 留出足够的通道:为了方便顾客流通和购物,保证顾客的购物体验,陈列区域应保留足够宽敞的通道空间。

留出足够的通道:为了方便顾客流通和购物,保证顾客的购物体验,陈列区域应保留足够宽敞的通道空间。

- 合理安排陈列高度:根据商品的大小、形状和陈列需求,合理安排商品的陈列高度,以使顾客轻松理解和选购商品。

合理安排陈列高度:根据商品的大小、形状和陈列需求,合理安排商品的陈列高度,以使顾客轻松理解和选购商品。

3. 陈列布局- 入口陈列:在超市入口处陈列热卖商品或促销商品,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入口陈列:在超市入口处陈列热卖商品或促销商品,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 主力陈列:将畅销商品或特价商品放置在主力陈列区域,增加销售机会。

主力陈列:将畅销商品或特价商品放置在主力陈列区域,增加销售机会。

- 季节性陈列:根据季节变化,合理安排陈列区域,展示与季节相关的商品,吸引顾客兴趣。

季节性陈列:根据季节变化,合理安排陈列区域,展示与季节相关的商品,吸引顾客兴趣。

- 辅助陈列:适当展示与主力商品相关的商品,引导顾客进一步购买。

辅助陈列:适当展示与主力商品相关的商品,引导顾客进一步购买。

4. 优化陈列效果- 利用标识牌和价格标签:为商品附上清晰的标识牌和价格标签,方便顾客了解商品信息。

利用标识牌和价格标签:为商品附上清晰的标识牌和价格标签,方便顾客了解商品信息。

超市陈列规章制度怎么写

超市陈列规章制度怎么写

超市陈列规章制度怎么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超市货品陈列,提升超市形象,保障顾客购物体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超市内所有陈列物品,包括食品、日用品、电器、服装等。

第三条超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如违反规定,将受相应处罚。

第四条超市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各个货架陈列情况,确保执行规章制度。

第二章货架陈列规定第五条各类商品必须按照不同分类,合理摆放在相应的货架上。

第六条商品陈列要整齐有序,不能凌乱摆放,影响顾客购物体验。

第七条货架上的商品标签必须清晰可见,显示商品名称、价格等信息。

第八条货架上的商品不能过期,过期商品要及时清理,不得售卖。

第九条货架上的商品必须保持干净,不得出现污渍、灰尘等。

第十条积极引导顾客购买,货品摆放要合理设计,提高销售额。

第三章货架维护规定第十一条超市员工必须定期清理货架,保持货架整洁干净。

第十二条货架上的货品必须放置在指定位置,不得随意移动。

第十三条货架上的标签要及时更换,确保信息准确。

第十四条货架上的展示品要定期更新,吸引顾客注意。

第十五条货架出现损坏或者问题要及时报修,确保安全。

第四章陈列展示规定第十六条超市展示区域要保持整洁,不能有杂物乱堆。

第十七条陈列展示品要有吸引力,增加商品销量。

第十八条展示品要根据季节特点、节日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调整。

第十九条展示品不能挡住通道或者影响顾客正常购物。

第二十条展示品的设计要符合超市整体风格,提升品牌形象。

第五章督促检查制度第二十一条超市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货架陈列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十二条对违规陈列情况,超市管理人员要及时纠正,做出处理。

第二十三条对不良陈列行为,员工要给予批评教育,并制定整改计划。

第二十四条超市定期举办陈列培训,提升员工陈列技巧。

第六章处罚规定第二十五条对违反陈列规章制度的员工,将被给予警告、扣减奖金或者停职处罚。

第二十六条对恶意损坏货架或者陈列物品的员工,将被辞退处理。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规章制度于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为规范五一超市商品陈列,使商品陈列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手册。

2.0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总部采购部、店铺工作人员。

3.0相关文件
3.1 《店铺规划管理手册》
4.0名词解释
(无)
5.0职责
5.1 科学进行商品陈列,使店铺商品陈列科学合理,提升店铺规范化形象,提高公司整体经营效益。

6.0作业程序
6.1 商品陈列的目的:
6.1.1 提高销售额,加快商品周转和资金周转率
6.1.2 增强美感、商业感,刺激顾客购物
6.1.3 方便顾客拿取、判断(易看、易懂、易拿)
6.1.4 补货方便
6.1.5具有价低质优的概念和形象
不同排面的销售量
货架上四种不同层面:
货架底层——低于0.5米
伸手高度——0.6-1.2米
眼睛平视——1.3-1.6米
货架高层——1.7米以上
货架位置销量占比
货架高层
眼睛平视
伸手高度
货架底层
6.2 商品陈列的流程:
6.2.1 熟知品项,货架类型号尺寸
6.2.2 确定每类商品所需货架数量
6.2.3 确定每个货架的商品数目
6.2.4 画陈列图,并计算陈列量
6.2.5 实际陈列
6.2.6 局部调整
6.2.7 商品陈列确定,修改陈列图,确定陈列图
6.3 商品陈列的基本要求:整齐、清洁、美观、丰满
6.3.1 明确陈列商品的目标顾客,以方便顾客为原则。

6.3.2 明确所陈列商品的数量,保持丰满,又节省空间。

在超市经营中,商品陈列的数量应该和商品销售的数量成正比。

如一周中A商品销售了50个,B商品销售了30个,C商品销售了10个,那么适当的商品陈列应该是5:3:1。

要适当加大流动较快的商品的陈列,缩小直至删除销量较小的商品陈列。

6.3.3 要明确所陈列商品的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A.陈列商品的哪一面容易让顾客看到;
B.陈列商品的哪一面能突出商品的主要特征;
C.商品的哪一面容易让顾客了解其内容;
D.商品的哪一面容易陈列。

6.3.4 明确商品陈列的形状。

一种商品用台式陈列还是挂式陈列或架子陈列要由商品的定位、用途、商品特性来决定。

6.3.5 明确商品的陈列地点。

一种商品陈列在卖场什么地方才能引起顾客的关注是由店内商品布局及动线来决定。

还要考虑与周围相关商品的组合,以便起到热卖的效果。

6.4 陈列道具:
A.层板:一般商品陈列(袋装、瓶装等)
B.斜口笼:方便面、小包装食品等
C.钩:悬挂陈列的商品(如:袜子、拖鞋等)
D.特殊陈列架(如:碗架、鞋架等)
6.5 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
关联性商品陈列是陈列时必须遵守的第一准则,所谓关联性陈列是指以功能分类陈列的商品,不以供应商来区分陈列(如供应商强烈要求,则属于特殊陈列,供应商需办理特殊陈列手续)。

在顾客购物路线的左右两侧同时陈列同类商品,关联商品在同一货架的另一面。

6.5.1 公平货架,以销售决定陈列空间。

6.5.2在依销售决定面积的同时,注意每个商品的最小陈列尺寸,以该商品不会因为太小的陈列被顾客忽视为原则。

6.5.3 从商品价格因素来考虑由低到高、由左到右,黄金视线90CM~130CM。

BAY
6.5.4 从商品包装尺寸作为参考因素: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上单品下整箱进行垂直陈列。

每个陈列面最小不低于24CM,最大不能超过半个层板(架中架和供应商买
断货架除外)。

6.5.5 从商品的颜色来区分:以容易吸引顾客视线的商品陈列在醒目处。

6.5.6 从主题性商品来分割陈列:相同主题的商品陈列在一起。

6.5.7冲动性商品放在临近通道入口处的地方陈列,日常性的消耗品陈列在店后方或较次的位置。

6.5.8 较小的商品放在货架的上面,较重较大的商品放在货架的下方,以增加安全感及视觉美感。

6.5.9陈列须是满货架陈列。

6.5.10优先选择相对垂直陈列的原则。

6.5.11体积庞大,笨重及低毛利商品陈列在货架下层。

6.5.12商品陈列图一经确认,员工不得随意更改。

6.5.13 重架层板(如粮油层板)最多不能超过五层,轻架层板最多不超过八层(以1.8CM以下为陈列区)。

6.5.14所有有颜色之分的商品,请分开陈列:
6.5.15 所有有尺码的商品请按规格陈列(上小下大):
6.6 陈列的实施
6.6.1 采购部按照店铺布局规划方案,制作商品陈列图(棚割表),确定每个货架、端架、地堆的商品品项;
6.6.2 店铺严格按照商品陈列图陈列商品。

6.6.3 每一个商品有其固定位置,好商品要有好位置。

6.6.4 商品缺货应将相应位置空开,禁止将缺货的位置以其它商品补满(禁止拉排面);
6.6.5以销售数量调整排面。

6.6.6商品价签位于商品左下角。

6.7 陈列调整
6.7.1 商品增新汰旧,原则上新增一个商品,必须在原有品类中删除一个销售差的商品,在原有货架上进行陈列调整。

6.7.2 商品陈列位置不合理,顾客不易找到,也应做适当调整。

6.7.3 因实际排面大于或小于用销售额估算的排面,应对陈列排面进行调整。

6.7.4 陈列不美观,应对陈列适当调整。

6.7.5 季节性调整:在换季时,因大量引进季节性商品,汰换过季商品,必须对商品陈列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