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知识:幼儿发烧护理
幼儿园发烧后处理方案

幼儿园发烧后处理方案幼儿园发烧后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意观察: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应经常观察幼儿是否出现发热的症状,例如手摸额头是否感觉热、面色是否发红等。
同时,还要观察幼儿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喉咙痛、流鼻涕等。
2. 测量体温:若幼儿出现发烧症状,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需要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幼儿的体温。
测量体温时应用消毒水擦拭好体温计,然后放在幼儿的腋下或耳朵内,大约2分钟左右即可得到准确的体温。
3. 进行物理降温:若幼儿的体温超过38℃,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帮助幼儿退烧,如用冷毛巾敷在额头上、轻拍幼儿的额头等。
同时,要确保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幼儿过度穿衣或盖被子过厚,以免增加身体的热量。
4. 给予适量饮食:发烧时,幼儿的食欲通常会减退,但仍需要给予适量的饮食。
可以给予幼儿流食,如米粥、面条、汤等,避免给幼儿过热或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消化负担。
5. 及时通知家长:发现幼儿发烧后,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应立即通知家长,并告知幼儿的体温情况和处理方案。
同时,建议家长及时带幼儿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6. 隔离照顾:若幼儿发烧后需继续在幼儿园照顾,幼儿园应将发烧幼儿与其他健康幼儿进行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幼儿。
幼儿园还需加强日常消毒工作,特别是公共场所和幼儿接触频繁的物品,如桌椅、玩具等。
注意事项:在处理幼儿发烧的过程中,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需保持冷静,并不随意给幼儿滥用退烧药物。
退烧药物的使用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给药方法使用。
同时,需要密切监测幼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呕吐、意识丧失等紧急症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最后,幼儿园应加强宣传幼儿多喝水、多休息、避免接触病毒等预防措施,减少发烧的发生。
幼儿园保育员护理知识

幼儿园保育员护理知识1.幼儿基本护理知识幼儿需要定期洗澡、换尿布、洗手等,保育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洗澡时要注意水温的控制、使用适宜的洗护产品;换尿布时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注意正确使用尿布和及时更换;每天带领幼儿洗手,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幼儿营养饮食知识保育员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饮食需求,合理安排幼儿的营养餐单。
掌握婴幼儿辅食的制作方法、新鲜食材的挑选和保存,避免给幼儿带来食品过敏或中毒等问题。
在幼儿园里,保育员还需要遵循儿童营养搭配原则,合理搭配主食、蔬菜、肉类、水果等食材,确保幼儿得到均衡营养。
3.幼儿常见疾病防护知识保育员需要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防护方法,如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
应注意幼儿园环境的消毒和通风,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保育员还需要及时发现幼儿身体不适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安抚、就医等。
4.幼儿常见意外伤害防护知识由于幼儿活泼好动,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伤害,如跌倒、烫伤、划伤等。
保育员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保育员还需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对幼儿的轻微伤害能进行及时处理,如擦伤、扭伤等。
5.幼儿心理护理知识幼儿的心理发展阶段不同,保育员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合理引导和安抚幼儿的情绪。
保育员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幼儿园安全知识保育员需要了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学会正确的灭火、疏散等应急措施。
定期组织幼儿参加安全教育活动,包括消防知识教育、防拐防骗等,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园保育员护理知识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活和健康。
通过掌握以上内容,保育员能够更好地照顾幼儿、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当然,为了更好地提供护理服务,保育员还应积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与家长、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发热护理的标准流程

发热护理的标准流程
发热护理的标准流程如下:
1.休息与环境:高热期间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但注意勿使病人着凉。
2.降温措施:体温低于39℃可通过提供合适的环境如加强通风、调整盖被来使患者感觉舒适;体温39℃以上,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采取任何降温措施后半小时观察疗效。
3.饮食:发热期间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热量。
鼓励病人多进食、多吃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保证每日液体入量达3000ml以上。
4.口腔与皮肤护理:饮食前后漱口;高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但要防止着凉。
5.安全护理:高热患者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妄,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
必要时使用护栏、约束带固定患者。
6.心理护理,: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幼儿园保育保健知识

幼儿园保育保健知识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包含很多病原, 有可能经过手接触分泌物, 传染给健康人, 所以异常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2、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不要孩子过度疲劳。
3、科学穿衣:根据天气变化和幼儿体质情景, 适时增减衣服。
4、多喝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 净化体内环境。
5、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 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本事, 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 从而增强身体抗病本事。
6、平衡营养:增强身体的抗病本事, 合理、均衡营养膳食是关键。
家长能够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 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 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 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家中要经常开窗:坚持室内空气新鲜, 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 驱散病毒, 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8、合理按排幼儿的活动:人多的地方尽量少去, 冬、春季人体消耗较大, 免疫力下降, 病毒乘虚而入,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
9、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打预防针)是帮忙小朋友抵抗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一、幼儿良好的卫生与养成。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
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
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
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
遵守时间习惯。
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生活自理习惯。
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诸如:自己吃饭、擦脸洗脸、穿脱鞋袜、系鞋带、穿脱衣服、洗碗、扫地等。
睡眠习惯。
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
二、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
幼儿园保育知识竞赛题

幼儿园保育知识竞赛题1.春季需要预防哪些传染病?预防措施是什么?答:春季需要预防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感冒。
预防措施包括穿着适当、加强户外活动、合理营养、多喝水、开窗通风、减少外出和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2.如何预防传染病?答: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包括穿着适当、加强户外活动、合理营养、多喝水、开窗通风、减少外出和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3.如何预防缺钙?答:预防缺钙的措施包括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增加日晒量、适当运动和补充一些钙制剂。
4.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多少?发热的分度是什么?答: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
发热的分度为38℃以下为低烧,38℃-39℃为中烧,39℃-40℃为高烧,40℃以上为超高烧。
5.体弱儿童需要管理哪些疾病?答:体弱儿童需要管理反复呼吸道感染、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中、重度营养不良和肥胖症。
6.什么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答: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每月感冒两次以上,连续2-3个月的情况。
7.如何预防佝偻病?答:预防佝偻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多晒太阳,因为佝偻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
8.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答:人体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六大营养素。
9.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应该是多少?答: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应该是3-4小时。
冬季可适当短一点,但不得少于2小时。
10.幼儿进餐的时间不得少于多久?两次正餐间隔时间是多久?答:幼儿进餐的时间不得少于20-30分钟,两次正餐间隔时间是4小时。
11.幼儿发烧的护理方法是什么?答:幼儿发烧时需要为其换衣服、多喝水,及时报告家长并观察体温。
12.消毒物品的顺序是怎样的?答:消毒物品的顺序是由内向外,从上往下。
13.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九项制度是什么?14.如何护理肥胖儿童?答:护理肥胖儿童需要控制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减慢进食速度,加强体育锻炼,尽量少吃晚餐。
15.国产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是多久?答:国产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是1000小时。
幼儿园突发疾病应对案例:婴幼儿紧急护理

幼儿园突发疾病应对案例:婴幼儿紧急护理在幼儿园,保育老师们时刻都会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其中之一就是婴幼儿的突发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保育老师的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突发疾病应对案例进行讨论,重点关注婴幼儿的紧急护理问题。
一、案例描述某幼儿园的一名婴幼儿突然出现高烧和呼吸急促的症状,保育老师立即意识到情况的紧急性,并采取了迅速的行动。
在初步急救措施后,保育老师将婴幼儿送往附近的医院。
二、应对措施1.冷静应对:保育老师在发现婴幼儿出现症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冷静的思维和应对能力是保育老师应对突发疾病的基础。
2.及时急救:针对婴幼儿出现的症状,保育老师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如用湿毛巾降低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与家长沟通:保育老师在处理突发疾病时,要及时与婴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告知情况并征得家长的同意后送往医院。
4.配合医护人员:在婴幼儿送往医院后,保育老师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和治疗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三、展望保育老师在幼儿园突发疾病应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并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除了日常的保育工作外,定期的急救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帮助保育老师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四、个人观点在幼儿园工作中,保育老师需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特别是涉及到幼儿的健康问题时更是如此。
对婴幼儿的紧急护理,保育老师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急救知识,也是每位保育老师必须重视的事情。
保育老师对于幼儿园突发疾病的应对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应急的能力和冷静的应对态度,以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对保育老师的培训和支持,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
以上就是本文对幼儿园突发疾病应对案例的讨论,希望能对相关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保育老师在幼儿园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保育员知识

保育员知识保育员婴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事业的未来,婴幼儿健康成长是父母衷心的祁盼,是国家后继有人,持续发展的基是石;保证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保育员肩负神圣职责,起着不可缺失的作用。
基本保育员具体工作一、晨间清洁卫生1、每天在9点半开窗通风,冬季开窗15分钟。
2、湿扫湿抹。
先用清水将窗沿,桌面,玩具柜擦一遍,然后再用消毒液擦一遍,地面。
3、最后整理。
做到不零乱,杂物不乱放。
4、盥洗室的准备,为幼儿备好洗手的肥皂。
检查一下幼儿擦手的巾是否齐全。
5、厕所的清洁卫生。
先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用消毒液再刷一遍。
二、晨间接待1、配合老师做好接待工作。
2、做到穿戴整齐,仪表整洁,大方,热情接待。
与家长做简短交谈,了解一下幼儿在家的情况。
检查一下幼儿的口袋。
3、对患病的幼儿或情绪不好的幼儿要特别关照。
三、幼儿户外活动中的保育护理。
1、每日不少于2小时。
2、保育员注意观察每一名幼儿,注意活动器具的安全,幼儿衣服不宜穿得过多。
照顾幼儿按顺序玩,不要拥堵和推打。
3、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保教人员要全神贯注,不得随意离开幼儿。
4、注意户外场地的安全。
5、保育负责做好活动后的整理和安全防护工作。
四、大小便的培养1、组织幼儿盥洗时要维持好幼儿的秩序。
2、注意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记录或告知家长。
3、保教人员在处理完幼儿的大小便后要用肥皂洗手。
五、盥洗5、保温桶消毒保育员将保温桶四周及盖子、壶嘴用消毒液擦一遍,每周清洗桶的内胆,先用肥皂水清洗一遍,然后冲洗干净,再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
传染病流行季节保温桶要每天消毒。
6、玩具的消毒玩具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先清洗再放在阳光下晒2小时,根据玩具的质地采用适当的消毒的方法。
7、被褥的清洁消毒幼儿园用的垫被和盖被可每两周晒一次,每次晒2小时,如遇雨季,可将被褥打开用消毒灯照射半小时,幼儿园床要皖放整齐,注意间隔距离40到50厘米,如果床靠较紧,可让幼儿园头对脚睡,被面每月清洗一次,枕头可每两周清洗一次。
幼儿园保育员护理知识

幼儿园保育员护理知识
幼儿园保育员的护理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首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知识和实践:
1. 安全与健康:这是保育员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需要控制和管理空调使用的温度,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
同时,要控制饭菜、开水进班时的温度,防止烫伤幼儿。
2. 户外活动护理: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在此期间,保育员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确保活动器具的安全,注意幼儿衣服不宜穿得过多,避免拥挤和推打。
保育员在户外活动中要全神贯注,不得随意离开幼儿,也不要聚在一起聊天。
3. 卫生与消毒:例如,厕所的卫生工作要按照幼儿用厕规律及时冲洗,保持清洁干燥、无臭味、无污垢,并能在幼儿离园后做好消毒工作。
幼儿的杯子、茶杯架、擦嘴、擦脸、擦汗毛巾每天也需要清洗消毒。
4. 大小便的培养与观察:为幼儿准备敞开式、清洁卫生、安全符合幼儿特点的盥洗和入厕设备。
进食前或入厕前后必须用肥皂洗手。
注意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记录或向保健老师汇报。
5. 健康观察与基础体温知识:例如,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度,发热的分度是38度以下为低烧,38度到39度为中烧,39度到40度为高烧,40度以上为超高烧。
此外,保育员还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关心孩子们的冷暖,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
总之,幼儿园保育员的护理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和舒适。
在日常工作中,保育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保育知识:幼儿发烧护理
发烧是小儿最常见的病症,而且烧得过高还容易引起抽风雷达此家长可采取些简单易行的办法降温:
物理降温法,可用湿水配成30~50%酒精反复擦拭小儿的背部及腋下、腹股沟、四肢皮肤,还可用34左右的湿水擦拭全身或用冷湿毛巾敷额部或用冷水袋置于头顶部。
松解、脱去外衣或减少被子让体热逐渐发散。
千万不要越烧越穿衣服或多盖被子,这样汗就不容易出来了。
多喝白开水也可加少量的食盐,促其发汗,有利于体湿下降和毒素排泄,也可防止脱水。
对于有高烧抽风病史的、或体温超过39的小儿,家长要备用一些退烧药,如阿斯匹林[5~40毫克/(公斤·次)]、安乃近[10~20毫克/(公斤·次)] 等,加用镇静剂,如口服鲁米那[2毫克/(公斤·次)]、或者冬眠灵[1毫克/(公斤·次)]、阿苯片最好,即退烧,又镇静防止高烧抽风。
若高烧不退,需送医院求治。
护理也很重要,首先要让病儿卧床充分地休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
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开窗通风时切忌让风直吹病孩,病儿身体不舒服时脾气往往会变坏,易躁爱哭闹,父母应耐心照顾和抚爱,切忌急躁粗暴。
发烧会使人体内水分蒸发、盐分丢失、热量消耗,应即时补充,鼓励多饮水,既协助退烧又利于体内代谢物和毒素的排泄,并可缩短,病愈的时间。
出汗过多的儿童,还应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白糖,以保持体内所需的盐分和糖分。
儿童发烧后一般胃口都不大好,此时别硬逼着孩子吃,多吃反而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
食欲差、热度高时可吃些流质,如果汁、米汤、蛋奶、豆浆等;食欲好,热度不太高时,可进半流质,如:藕粉、肉糜粥、鸡蛋羹等;退烧后可吃些稀饭、面条、新鲜疏菜等,油腻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儿童高烧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抽搐过频,时间过长时,会使脑组织缺氧而损伤智力,留下后遗症。
如儿童出现神志不清、两眼发直、面肌抽动、牙关紧闭的抽风现象,应迅速去物理降温措施,如用冷毛巾置于前额、腋窝、腹股沟部,或用温水擦身实行降温,也可将冰块包在湿毛巾中实行冷敷降温,还可使用酒精选择手心、足心、腋窝、肘窝、后背、上下肢、颈部等擦浴降温(但婴儿不宜)。
此时家长不要用开衣扣的,以利呼吸,用干净的筷子掀开牙关,避免咬伤舌头;如有呕吐时应将病儿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入器官,已免发生窒息,如果孩子一直持续高烧不退,应马上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