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方向努力公式

稻盛和夫方向努力公式
稻盛和夫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成功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其中,能力和热情的分值是从0到100分,思维方式的分值是从-100分到+100分。
这个方程式高度凝结了稻盛和夫的思想核心。
其中,能力不仅指技能,还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艺术才华、感知能力、运动天赋等天赋。
而热情则是指对工作的热爱程度。
思维方式则是指一个人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准则。
通过分析这个方程式,人们可以找到自己在能力、热情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创造力= 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能力”主要指遗传基因以及后天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时所有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思维方式”则指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
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三个因素的乘积。
【分享】
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
很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过不去是因为我们心里放不下。
被欺骗了报复放不下,被讽刺了怨恨放不下,被批评了面子放不下。
大部分人都只在乎事情本身并沉迷于事情带来的不愉快的心情,而忽略了事情的原因其实来自于自身的问题。
只要明白这些都是人生的考试,心情就完全不同了。
改正自己的问题,并感谢考你的人。
稻盛和夫的七条成功法则

稻盛和夫的七条成功法则稻盛和夫的七条成功法则50多年来,稻盛和夫⼀⼿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1983年他⼜创办“盛和塾”,从此开始向全球年轻的经营者们⽆偿传授⼈⽣哲学和经营理念。
稻盛和夫在65岁时因患胃癌退居⼆线,在家修⾏,他系统地整理了⾃⼰的思想。
他提出的正确思维,涵盖了⼈⽣哲学、⽣活态度、社会伦理观等⼈格因素。
进⽽,他给出了⾃⼰总结的成功⽅程式:成功=⼈格理念×努⼒×能⼒。
从“佛道”到“⼈道”再到“商道”,稻盛和夫把⼀个企业家的⼈格修炼放到了最⾼的位置。
这源于稻盛和夫的宇宙观:宇宙中⽆论体积多么⼩的东西,全是构成宇宙不可或缺的元素。
因此,在这世界上没有⼀样东西是多余的。
如果有,宇宙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显然,宇宙间的万物也是在相互联系中建⽴“存在”的。
⽽⼈类是“存在”的万物之灵,因此⼈类可以为世界、为⼈类本⾝作出贡献。
既然⼈类的存在是有价值的,那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修⾏的。
⾛近稻盛和夫,我们不是感受到“财富”的魅⼒,⽽是感受到“⼈格”的魅⼒。
什么是“君⼦”?独善其⾝罢了;什么是“圣⼈”?⼀定是兼济天下。
这是⼤爱的思想。
1959年稻盛和夫⾚⼿空拳创⽴京都陶瓷公司,1984年⼜创办DDI公司。
两家公司的发展都可谓神速。
他说:“我个⼈并⽆杰出才智,但是我忠实遵循了经营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成功的原因。
”⼀、明确事业的⽬的和意义稻盛和夫说:“⼀个⼈要想取得事业成功,⾸先要明确事业的⽬的和意义,也就是树⽴光明正⼤、符合⼤义名分、崇⾼的事业⽬的。
”稻盛和夫在创办京都陶瓷时,就遭遇了“事业⽬的究竟是什么”的重⼤考验。
当时稻盛和夫还不懂“事业⽬的究竟是什么”。
他当时的事业⽬的就是“活⽤⾃⼰的制陶技术,开发新品,上市销售”。
但没料想到在创业的第三年,就招致青年员⼯们的反叛。
京都陶瓷在创业初期招进了⼗多名⾼中毕业⽣,经过⼀年的磨炼已成为公司的主⼒军。
后来他们突然写联名状,和稻盛和夫交涉,要求公司每年的⼯资、奖⾦都要保持连续增长,要求稻盛和夫予以承诺并做出保证,并威胁不答应条件就集体辞职。
时时反省,不忘磨砺人格(稻盛和夫-活法)

时时反省,不忘磨砺人格(稻盛和夫-活法)第一篇:时时反省,不忘磨砺人格(稻盛和夫-活法)时时反省,不忘磨砺人格(稻盛和夫-活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许多只具备第三等资质,即聪明才辨型的人物纷纷登上领导岗位。
头脑聪明,口才好,有知识,有专业能力的人受到重用,而人格厚重,具备第一等资质的人却不被看重,反而遭到冷遇。
这几年来,频繁出现的许多单位的舞弊事件,再进一步说,导致今天社会道德败坏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在于那些虽有才干但缺乏领袖资质的人物占据了领导岗位——就是一批缺乏内在的精神规范和道德基准的人,缺乏厚重人格和深刻思想的人,在掌权执政。
干了坏事的企业领导者面对新闻记者,只会说“真不该发生这样的事”,“一定防止再次发生"等千篇一律的敷衍说辞,捧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教条式地照本宣科。
看不到他们作为组织负责人的真诚和诚恳,看不到他们作为领导者的人格的份量。
他们要么惊惶失措,要么掩盖搪塞,推卸责任。
很少看到他们有正视现实,承担责任的勇气。
该说明的坦率说明,该改正的切实改正,他们的言行中缺乏这样的诚意。
他们不但没有明确的信念和哲学,甚至连事物的“善恶正邪”也区分不清。
连号称社会大众的领导者都是这么一副模样,现在的孩子们既不信任更不尊敬大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对于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和辩才,而是基于明确哲学的深沉厚重的人格——谦虚之心,内省之心,抑制自我的克己之心,坚持正义的勇气,持续自我磨练的慈悲之心——用一句话说,必须牢记并坚持“正确的为人之道”。
这同中国古典文化中所说的要脱离“伪”,“私”,“纵”,“奢”这四种烦恼是一个意思。
不可虚伪,不可自私,不可放纵,不可奢侈。
要言行高洁,严于律己。
这是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应尽的义务,是同他的身份地位相对应的高贵的精神素养。
“要走人应该走的正道”,这简直象小学里的道德说教——有人或许会嘲笑。
但是,正因为我们大人并不遵守小学生也懂的起码的道德,今天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才会如此混乱动摇,人心才会如此扭曲荒废。
成功方程式

“稻盛成功方程式”外行是通往专业的起点。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经营管理能力,随着他的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公司的发展而日臻成熟。
他最大的发现是,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生活中信奉的哲学与经营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哲学如出一辙。
他更提出了一个成功方程式,认为事业成功等于能力、热情、思维相乘。
这就是著名的“稻盛成功方程式”:事业的成功=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在稻盛看来,“能力”多数源于天生,我们很难改变;“热情”就是倾注到工作中的激情和努力。
而“思考方式”则是人生态度与思维,如果说“能力”和“热情”是从0分到100分计算的话,“思考方式”则可以从-100分到+100分计算。
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就会使人生和事业出现很大的差别。
虽然能力平平但勤奋努力的人,要比虽有能力却以能者自居的人成果要大得多;如果一个人思考方式是邪恶的,那么就是负数,用负数相乘所得的积也就是负数了。
在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3个要素中,稻盛最看重的是思考方式和热。
他认为,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一个人能够实现的只是他内心渴望的东西:一个人如果观念一错,非但劳而无功,反而起反作用。
有的人“思考方式”很消极,这通常会带来消极的结果。
转化员工的消极思考方式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就是经营者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对企业主来说,只想“轻而易举赚大钱”,会把事情弄糟。
例如,职工为了公司的事业拼命工作,企业主就应该想着为职工谋取幸福,而不是单纯地让职工为自己赚钱。
不然,就无法调动员工的激情和思考方式。
当然除此之外迁需要有制定战略战术的能力,还要具备热情与执着,有拼命力求完美的精神。
这个成功恒等式不只是稻盛经营企业的整体层面的把握,还是稻盛和夫量化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的标准,把“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每个因素也可细化为几个具体内容,综合起来就能看出他的人生和事业为什么和别人有很大的差别。
有的人的“能力”有90分,但是往往因为感觉自己头脑聪明,而不努力工作,于是他的“热情”只有30分。
稻盛和夫著名的“人生方程式”

稻盛和夫著名的“人生方程式”
人生·事业的成功方程式
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能力×热情。
这是稻盛和夫著名的'人生方程式'。
人生、事业的结果是由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这三个要素用'乘法'算出的乘积,绝不是'加法'。
'能力'和“热情”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分别用0分至100表示。
因为是用乘法计算,所以和那些炫耀自己有能力而不努力的人比较,那些觉得自己能力平平、却比任何人都努力的人,反而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思维方式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指对待人生的态度,它的范围可以从正 100 分至负 100 分。
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生、事业的结果就会产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因此,在有能力和热情的同时,拥有做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书心得分享

●人生须时时反省 ,盛先生说:“人生要反省,就是说我们每天所做的各种判断, 是否符吅做人的正确准则,要丌断认真反省,借以戒勉自己,在尽可能冷静而 谦虚的反省中度过人生。 “反省”是提高方程式中“人格理念”的必丌可缺的重要一环。地位越高的人,
越忙越要抽时间反省,反省用一点时间,叫“磨刀丌误砍柴工”。
●用百米赛速度跑马拉松, 用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劤力才配称
“丌亚亍任何人的劤力”。 稻盛先生虽然将“劤力”作为成功的第二要素,但它却是一个最基本的、
丌可戒缺的、天天实践着的要素。
●关亍“劤力”,项目成功乊前,我决丌放弃,失败首先是一种心态。 个人也好,团队也好,“潜在能力”要变为现实能力,要产生结果,就
●戓胜自己,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获取成功的能力,决丌仅仅限亍所谓的“智能”。 能力是一个综吅概念。稻盛先生为什么要把意志的强弱也归入能力的范畴?因 为意志力,戒自我兊制力,是立即起作用的、最现实的能力。意志软弱的人即使 聪明也难有出息。 ●胆大心细, 稻盛先生说:“人的性格大致可分两类,一种人细致、周密、一丝丌 苟,趋亍内向;另一种人豪爽、大胆,归亍外向。豪爽的性格也好,细致的性格 也好,为弥补和完善自己天生的气质,必须做出相应的劤力。 性格的完善和平衡,显示一种能力水准, 也是一种必须通过劤力才会提高的能 力。
●读书开阔视野 ,稻盛先生说:“阅读丌仅是一种乐趌,更是一种自我提升。养 成读好书的习惯,从中吸收营养,充实自己。 自身的直接经验,加上读书得来的间接经验,构成了人生成功的精神基础。
●将能量灌注给部下 , 稻盛先生说:“领导者单枪匹马做丌成的事,必须有
部下协劣。但即使领导者一腔热情,而下属缺乏同样的热情,事情仍然 丌能成功。 “相反,物质资源虽丌充分,领导者满怀热情,向部下诉说事业的意义和 目标,使他们理解幵接受,上下同心,事情就可能成功。将自身的能量 注入部下,使团队的能量水准达到甚至超过自己。 要了解部下对项目持多大的热情,幵将你的能量注入部下,直到他们激 情燃烧,这是领导人的首要任务。 ●天天劤力,天天劤力丌懈,就可以开辟未来。要正确地预知将来,只有靠 今天的劤力,因为将来位亍今天的延长线上。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敬天爱人始终以光明正大、谦虚之心对待工作,敬奉天理,关爱世人。
热爱工作,热爱公司,热爱国家。
第1章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02 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我们应该把什么当作行动的指针呢?成功的关键在于“人生工作的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人生和工作的结果由“思维方式”、“努力”和“能力”三个要素的乘积决定。
这个“能力”和“努力”分别可以从0分到100分打分,两者相乘。
这样的话,与自以为能力强、骄傲自满、不肯努力的人相比,认为自己能力平平,但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热情的人能够取得更为出色的工作成果。
在这之上,再乘上“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生态度。
从负100分到正100分打分。
因为是相乘关系,稍稍负面的“思维方式”,就会带来负的人生结果。
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备作为人应该有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第2章人生的目的和意义03 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炼灵魂如果说人生有不灭之物,那就是“灵魂”。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在今世所创造的地位、名誉、财产就得统统放弃,只能带着你的“灵魂”开始新的征程。
因此,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为了在人生谢幕之时的灵魂,比人生开幕之初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宇宙间存在着因果的法则。
原因和结果之间,简直可用等号连接,原因和结果吻合的程度之高甚至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
短期来说或许不尽然,从长期看,善因结善果,恶因招恶果,因果报应准确无误。
“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中国明代的《菜根谭》中有这样的句子。
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丛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
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你在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
强烈的意念,将作为现象显现,请你首先铭记这个“宇宙的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需要有极其敏锐的头脑和极其柔软的心,需要用神经、眼睛、身体、耳朵、嗓音去全然地敏感,去觉知并跟随一刻接一刻的真实
□文王育琨
一如汶川大地震,商业史上的大转型也容易使置身其中的人产生恐惧感。
“不问聪明人要问过来人”。
前不久,76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做客央视“对话”,思维敏捷,从容道来,为中国制造由仿制到自主品牌创新把脉。
他曾经一手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稻盛和夫不属于聪明人,初中、高中、大学考试常常不及格。
他原本想当个医生,可是却只能在一个陶瓷厂找到一份工。
工厂濒临倒闭发不出工资,员工士气低落,常常以罢工来宣泄。
跟稻盛和夫一起去的4个大学生全辞职了,稻盛和夫却留下了。
他吃住在实验室。
不断地想,不断地去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那些开始只出现在梦境里的东西逐渐清晰,最后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消失,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既无知识和技巧,又缺乏经验和设备的稻盛和夫,却搞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
自1959年创立京瓷公司,稻盛和夫几十年一直是京瓷研发带头人。
他发现,一旦发疯的投入工作之中,对某个目标有强烈的渴望,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身边的任何一个新发生都会坚定地指向那个意向,这时,神灵就会给你一把照亮前途的火炬,智慧之井就会向你洞开。
稻盛和夫体悟到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真实过程。
他知道追求尽善尽美的强度,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公司的前景。
一次,一个跟他同时大学毕业的同学在京瓷公司领军做一个新产品的研发,他和他的团队历经几个月的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拿出了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但是,稻盛和夫却以这不是他心里所见的鲜亮陶瓷为由把设计打了回去。
那个主管简直是怒气冲天。
还不得不回去研制稻盛和夫“梦里看到的鲜亮陶瓷”,最后历经磨难终于拿出了完美的产品。
稻盛和夫的体悟,给了我们一个相当重要的启示。
当对一个目标有着强烈的持续的渴望时,苦苦思索体悟,就可能在事先“清晰地看见”那个崭新的结果。
相反,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意象,就不会有崭新的成果出现。
这是稻盛和夫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到的真实。
这似乎很悬很神秘。
稻盛和夫没有停留在灵感的顿悟上,而是继续深入觉知,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创造力方程式:
创造力=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能力”主要指遗传基因以及后天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时所有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思维方式”则指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
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三个因素的乘积。
其中,能力和热情,取值区间为0—100。
因为是乘法,所以即使有能力而缺乏工作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自知缺乏能力,而能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最终能够取得比用有先天资质的人更好的成果。
思维方式取值范围则为-100—+100。
改变思维方式,改变一个人的心智,人生和事业就会有180度大转弯;有能力,有热情,但是思维方式却犯了方向性错误,仅此一点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这个成功方程式,不是稻盛和夫用来展示自己理论的坐标,而是在实践中考察提拔干部和选聘员工的标尺。
从这个等式出发,稻盛和夫坚持在公司中不用聪明人,不用一流大学毕
业的学生,更不用有资深背景的人。
在他看来,这些通常让人们引以为傲的东西,恰恰是专注做事的障碍。
如果不能调动全身的感觉和能量潜身于细节之中,就不会有持久的热情和到位的思维。
他一再强调:“我希望人们铭记这个‘神秘预言’,人生与心意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
这就是稻盛和夫诠释的创造力了:需要有极其敏锐的头脑和极其柔软的心,需要用神经、眼睛、身体、耳朵、嗓音去全然地敏感,去觉知并跟随一刻接一刻的真实,才有可能抓住那个“神秘预言”。
原始出处:《商务周刊》
已投稿到:管理频道
王育琨的相关文章>>更多·一位80后新锐的别样创业路
·奥巴马就职演讲20个警句
·广东老板地头力发威,掉头向内
·稻盛和夫的地头力
·企业在危机时要有“地头力”
·企业家人生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联想:别被国际资本牵着走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80后新睿
·未来50年是80后企业家的天下
王育琨的相关标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