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能源资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的开发

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上图)。在北京布局 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 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方法应用:习题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表示,新疆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2020年,新 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丰富;另外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十分 丰富;再加上接近中亚和俄罗斯,有利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输入;我国能源需求 试分析新疆能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的条件。 量大。因此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
一、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 按性质分 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Hale Waihona Puke 按利用状 况分:按是否加 工分:
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煤、原油、 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生物能。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 如:电能、汽油、柴油、煤气、焦炭等。 清洁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天然气等 非清洁能源:煤、石油等
微视频《中国能源五大挑战》
三、能源基地建设---发挥优势条件
■ ■
大秦线
■
神骅线
■
海 运
■
焦—兖—日线
■
华东、华南
小组交流
阅读学案所给材料,分析讨论山西 省煤炭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面临许多挑战。
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保等方面,对这个话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能源资源的开发我们所说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电、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资源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我们根据其特点来合理开发和利用。
1.1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风险。
如何降低采油、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成为了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煤炭煤炭是目前世界能源利用中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但煤炭的开采以及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如煤矿事故、大气污染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采用更加环保的煤炭开采技术和燃烧技术。
1.3 核能核能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源资源,具有高效、清洁、可靠等优点,但核能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核能安全管理制度,避免核事故的发生。
1.4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能、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具有环保、清洁、可持续等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
如太阳能和风能的不稳定性,水力能的区域限制等。
我们需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相关技术和设备,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更广泛应用。
二、能源资源的利用能源资源的开发是为能源的利用提供能源基础,能源的利用则是实现能源价值的重要过程,其中包括能源的转换和利用形式的选择。
2.1 能源转换能源转换是指将原有的一种能源转化为另一种能源,常见的转换方式有:化石能源转换成电能、光能转换成电能等。
为了提高转换效率,我们需要发展更为先进的转换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转化的效能。
2.2 利用形式选择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合不同用途的能源利用形式,如火力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等。
能源资源的开发

(三)能源
2、分类
按形成和来源分
1、概念 在自然资源中有一部分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
太阳辐射能: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 地球内部能量:地热、核能 引力能: 潮汐能 可再生能源:
按性质分
非可再生能源:(矿物燃料或化石燃料)
常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按利用状况分
核能、地热、海洋能、 新能源: 太阳能、沼气、风能发电
什么是产业链? 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 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 含四层含义:
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 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 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
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 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 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 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 定不变。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3大方面
1、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 目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能源的综合利用 (途径、关键)
目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价值,调整产业结构 3、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基础)
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 西
简称:晋 山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中部地区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 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
古长城
黄 河
黄 土 高 原
黄河
太 行 山 脉
境界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省的主要区域特征:
(1)位居内陆腹地, (2)气候比较干燥, (3)经济欠发达。
能源的开发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11.21 限时:45分钟★课前预习案★【考纲呈现】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结合时事掌握能源安全的意义,能源危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主预习】一、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①__________、潮汐能、②________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③______、石油、④________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课本40-41页)二、能源基地建设(自主记忆)1.能源基地建设措施(课本42-43页)2.能源的综合利用原因、模式、好处、结果(课本44-45页)3.建设成就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课本46-47页、自主学习课程176页)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预习检测】(A层)一、选择题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2.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3~4题。
3.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4.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5~6题。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习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三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题组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3.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A.西南、西北地区B.京津、华北地区C.东北、华北地区D.华东、华南地区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该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4.(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排水沟宜建在( )A.AB.BC.CD.D5.(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B.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建隔离护坝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着。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7.围绕能源开发,贵州最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铁—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提升题组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了能源过剩现象。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共40张PPT)

②排水沟(排泄矿坑水和雨季大气 降水,防止水流四溢造成水土流失)
③固沙草方格、乔木和灌木结合形 成的防风体系(防止荒漠化和水土 流失,还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和 美化矿区环境)
④复垦区(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 失,保护水土,减少大气污染和水 污染)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 术创 新为 先导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 提高废弃物利用技术 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有京通线联系京津 地区,有滨洲线通 往东部地区
3.内蒙古东部还有哪些矿产资源?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 的经验,能够借鉴到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吗?
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 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 需要煤做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为化工原料。这 些矿产为内蒙古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减少环 境污染
“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 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
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 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
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图3.11)
(3)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交通运输条件3:、3.位置 适中,交通 比较便利。
邻近主要工业城市,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归纳总结 ( 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探究:
40°N 山西省煤炭资 源开发面临的 问题
34°N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 省有何异同?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提高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 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增加水电、天
山西省输煤与输电的对比分析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能源转换: (1)从价格看,同样一吨煤,输电的效益高于输煤。 (2)从运输成本看,输电成本低于输煤。 (3)从环境效益看,向外输电会加重供电区的环境污染,
能 源 资 源 的 开 发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治理
1.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
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实现由单一产 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
2.环境保护与治理 (1)必要性:
①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
②综合利用进程中污染环境:
(2)方法和手段: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海 湾 战 争 ( 1 9 9 0 ) 海湾战争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石油战争,当时美国总统曾表 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权落到萨达姆手中,那么 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会遭受毁灭性的灾难。
一、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太阳能 等。 (2)非可再生能源: ①类型:主要包括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等矿物能源。 ②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_ 生态环境 的破坏。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开采条件好 。 (2)市场 广阔 。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 便利 。 西 河 山 东 沁 水 霍 西 平 朔 大 同
能源资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的开发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能源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由于化石燃料的资源逐渐枯竭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世界各国开始转向一些更加可再生的能源资源,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讨能源资源的开发,包括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1.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逐渐增加。
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热能发电是两种主要的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在发电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使其成为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
另一方面,太阳热能发电利用反射太阳光产生热量,生成蒸汽发电,同样具有清洁和可持续的特点。
2.风能风能是一种免费的能源,可以持续几十年,对环境没有污染。
风电场已经广泛遍布于全球大部分地区,成为了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
3.水能水电站是自然水流为能源的电力站。
它们已经建在世界各地。
水能是一个严格的可再生资源,能够产生清洁而可持续的能源。
4.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由可再生物质转化而成的,如植物残余物、牲畜排泄物或废弃植物等,其能源密度有限,但它们可作为替代化石燃料,减少传统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二、非可再生能源的开发1.石油石油是现今全球主要的非可再生能源之一,被广泛用于交通工具和热能发电。
石油加工的产物也用于化学品和合成材料的生产。
但石油的运输和使用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构成威胁。
2.煤煤是另一种非可再生能源,广泛用于电力生产。
然而,煤的开采和使用同样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对环境贡献不良影响。
3.天然气与石油和煤相比,天然气是更为清洁的非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密度也较低。
结论在考虑到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清洁而可持续的选择。
同时,非可再生能源在我们的现代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未来几十年中仍然将是关键的能源来源。
我们需要更加负责任地使用这些资源,同时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实现可持续的能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煤炭的市场条件 2. 市场广阔 完成P41思考题
生产量 < 消费量
能源缺口
① 能源消费大国 ②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 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
山西煤炭的交通条件
3.位置适中, 交通比较便利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人均资源量少 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人口基数大
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 消费结构
② 增加产量
山西原煤生产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航×空 管×道 水×运 铁路 公路
(黄不(陕西12)土利)黄黄高于山西河河原航在水运,山量多;①西不峡段大谷位,瀑于季布
③ 山西能否发展
节变化大,发展内河 黄河水运?
运输比较困难。
运量大 成本低
为主
②为 辅
④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晋煤外运主要通道
运煤铁路干线
储量丰富
1.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7 年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430年
分布范围广 2.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 3.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4.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煤质优良 大__同__煤田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
开采条件好 5适煤.煤埋煤于产田层藏_地露_多_,天厚浅_为河__开_中东_采_厚煤和煤田_层_则_大,适大_是_规埋_优于规_模藏_质露模_机浅_主_械,天机_焦_化_煤开械_基开采化地采和开采
C 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
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2.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
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Nhomakorabea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大秦线
大同
神木
神黄线
秦皇岛 黄骅港
日照
焦日线
焦作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坑口电站 电力
炼焦业 焦炭
转换率 =
发电+焦炭 煤炭总产量
讨论:对于山西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P43活动 经济效益
输煤
劣
输电
优
环境效益
优
劣
运输成本
劣
优
资源消耗
优
劣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 长期并存。
互动交流
1.根据资料讨论:对于山西省来说,输煤或输电 各有哪些利弊?(根据P43材料讨论)
4.下列能源中,属来一次能源的是(C )
A.电力 B.汽油 C煤炭 D.焦炭
山西的概况
简称__晋__ 省会_太__原_ 与___内__蒙__古_、__冀__、__豫__、_秦___交界 地处我国_中__部__经__济__地_带__ 所处地形区_黄__土__高__原_
古长城
黄 河
黄
黄土
土高
高 原
原
利 输煤 对环境影响小
弊
经济效益低,交通压 力大,途中损耗
输电 经济效益好, 减缓交通压力 和途中损耗
有大气污染, 水资源紧张
2、分析山西煤炭的 市场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 应该采取什么 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
⑴“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⑵“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⑶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 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 ⑷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
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能源效率低下
环境污染严重 探寻合适的能源发展道路
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
1、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 2、能源进口多元化,增加进口渠道 3、发展科技,提高利用率 4、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5、建立能源战略储备 6、节约用能
巩固练习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 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 图,回答1~3题。 1.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
(1)(2)(3)→山西煤工业市场缩小、 (4)→……开采成本升高。
+ 产业结构较单一→ 交通压力&环境问题 ∴应该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能源
综合利用),山西经济才有可能实现可持 续发展。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知
2.市场广阔
识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总 二、能源基地建设
生物能、沼气
核能、地热能
来自地球与其他 天体相互引力
潮汐能
巩固练习
1.下列能源中,属非可再生能源的是(C)
A.风能 B.生物能 C.天然气 D.太阳能
2.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D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核能
3.下列能源中,属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的是( C)
A.风能 B.生物能 C.核能 D.水能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D )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
主题三
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① 扩大开发规模
太 行 山 脉
黄河
境界轮廓 :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省的主要区域特征:
(1)位居内陆腹地 (2)气候比较干燥 (3)经济欠发达
水资源短缺 自然环境脆弱
中国煤矿分布图
山西: 煤炭占1/3 全国:北多南少
主题二
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煤炭的资源状况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煤炭资源 条件
平具体朔表现露天煤矿
煤炭、石油、天然气
主题一 能源资源
2、能源分类:
利用状况
常规能源
新能源
煤炭、石油、 天然 气水能、生物能
潮汐能、太阳能、 风能
按能源加 工转换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太阳能、地热、天然气、 核能、原油
电力、汽油、柴油、 酒精、沼气
主题一 能源资源
2、能源分类:
从来源上 分
来自太阳 辐射能
来自地球本身
煤、石油、天然 气、风能、水能、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目录
1 能源资源 2 资源开发条件 3 能源基地建设 4 能源的综合利用 4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主题一
能源资源
主题一 能源资源
1、概念
在自然资源中有一部分为人类社会生产和 生活提供动力
2、能源分类:
能源性质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 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
结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巩固练习
1.对山西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条件描绘正确的是(B )
A.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虽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较为便利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