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及编制方法

合集下载

利 润 表

利 润 表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
● (一)利润表的概念 ●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全面揭示了企业在
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 亏损情况,也因此利润表属于动态会计报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
● (二)编制利润表的意义 ● (1)反映一定会计期间收入的实现情况, ● (2)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费情况, ● (3)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实现情况,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等情况。
二、利润表的格式
● 利润表由表头、表身和表尾等部分组成。其中表身是利润表的主体和核心。利润表的 格式主要有多步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利 润 表 的 格 式表 10-5 利润 Nhomakorabea(样表)
编制单位:
年月
项目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六、其他综合收益 七、综合收益总额
会企 02 表 单位:元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三、利润表的编制步骤
●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 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 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的填写方法

利润表的填写方法

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是会计报表中的重要一项,用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它通过对企业收入和支出的详细分类和分析,展示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情况,是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从利润表的定义、编制方法、格式和填写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利润表的定义利润表是企业会计报表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反映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收入、发生的费用和得到的利润。

利润表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向利益相关者展示企业盈利能力的状况,为投资者、管理层、债权人、经营者等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财务报表。

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1. 收入的确认在利润表的编制中,首先需要确认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收入。

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投资收益等,需要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政策进行确认和分类。

2. 费用的核算其次,要对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

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详细分类和核算。

3. 利润的计算利润表的核心就是利润的计算,利润=收入-费用。

通过对收入和费用的详细核算和计算,可以得出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净利润。

三、利润表的格式利润表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销售收入2. 减:销售成本3. 税前利润4. 减:所得税费用5. 净利润四、利润表的填写要点1. 明晰收入来源在填写利润表时,需要明确标示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来源,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要求收入的确认和核算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政策要求。

2. 细致费用分类对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各类费用需要进行细致的分类和核算,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要求费用的核算符合实际发生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3. 准确利润计算利润表的最终目的是计算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净利润,需要准确计算并反映在利润表中,同时要求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也要符合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利润表的概念、作用、格式和编制要求

利润表的概念、作用、格式和编制要求

利润表的概念、作用、格式和编制要求:电子讲义一、利润表的概念、作用利润表属于动态报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

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情况和费用耗费情况;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利润表的作用如下:(一)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情况和费用耗费情况(二)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一般情况下,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

从营业收入出发,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目后得出营业利润。

(2)构成利润总额的各项要素。

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等项目后得出。

(3)构成净利润的各项要素。

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二、利润表的格式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

其中,表首概括地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报表所属期间、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

利润表正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

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利润。

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或功能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步计算当期净利润。

在我国,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

三、利润表的编制1.利润表中的“本期数”与“上期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反映相关两个期间的比较数据。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提供比较利润表,所以,利润表各项目需要分为“本期数”和“上期数”两栏分别填列。

利润表中“本期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期实际发生数。

在编报某月、某季度、某半年利润表时,填列上年同期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利润表时,填列上年全年实际发生数。

利润表

利润表

第十三章财务报告利润表本节主要内容01 0203利润表的概念利润表的作用利润表的局限利润表的格式利润表项目填列方法0405利润表的编制实例06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追求利润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利润表受到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关注企业未来现金流入的使用者的重视。

1.为企业外部投资者以及信贷者作投资决策及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2.为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为企业内部业绩考核提供重要的依据。

1.货币计量的局限。

2.历史成本计价的局限。

3.许多费用是估计数。

4.多种会计方法的选用会影响不同公司收益的比较。

5.利润表多按功能性分类,不利于预测未来利润及现金流量。

(一)单步式利润表将所有收入和所有费用分别加以汇总,收入合计减费用合计从而得出本期利润。

(二)多步式利润表将收入与费用按同类属性分别加以归集,分别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最后计算出所得税后利润。

企业可以分如下四个步骤编制多步式利润表,即:第一步,计算营业利润。

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失以“-”号表示)、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表示)、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表示)和其他收益,计算出营业利润。

企业可以分如下四个步骤编制多步式利润表,即:第二步,计算利润总额。

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计算净利润。

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

第四步,计算综合收益总额。

以净利润为基础,加上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计算出综合收益。

利润表编制单位:豫章公司2017年度单位:元项目行次上年数(略)本年累计数一、营业收入500 000减:营业成本300 000税金及附加800 销售费用8 000管理费用62840财务费用16 600资产减值损失360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12 600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其他收益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124 000加:营业外收入20 000减:营业外支出7 880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136 120减:所得税费用40 959.60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95 160.40(一)持续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二)终止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六、综合收益总额七、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0.68年度利润表中“上年金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度利润表“本年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报告要求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报告要求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报告要求利润表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报表,可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关键经营信息。

编制一份准确、清晰的利润表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以及报告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一财务工具。

一、利润表的编制方法1.1 收入项目的确定利润表的第一部分是营业收入。

在编制利润表时,应确认与企业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收入项目,例如销售额、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这些收入项目应按照收入发生的时间顺序记录。

1.2 成本项目的确定利润表的第二部分是营业成本。

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确定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项目,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这些成本项目应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记录,并与相应的收入项目匹配。

1.3 利润项目的确定利润表的第三部分是营业利润。

在编制利润表时,应计算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后的差额,即营业利润。

同时,还需要考虑非营业性收入和支出,如投资收益、财务费用等。

最终,将这些利润项目汇总,得到企业期间的总利润。

二、利润表的报告要求2.1 编制时限利润表应当按照企业的财务报告周期进行编制,通常为年度。

企业应在每个财务报告周期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编制并发布利润表。

2.2 报告格式利润表的报告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包括表头、行名、列名等。

表头应标明利润表的标题、编制日期、所属财务报告周期等信息。

行名列出各项收入、成本和利润项目,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列名则代表不同的财务报告周期,例如每个季度或每个月份。

2.3 报告内容利润表的报告内容要准确、完整、清晰。

报告中应包含具体的数值数据,例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利润等。

同时,还可以包括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和比率,如营业利润率、销售增长率等,以便读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2.4 报告披露利润表的报告应向内部和外部的相关利益相关者披露。

内部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内部员工,他们可以通过利润表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制定合适的经营策略。

利润表的填制

利润表的填制

利润表的填制
利润表的填制步骤如下:
1、获取数据:从财务报表中获取需要的数据,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2、核对数据:核对获取的数据是否准确无误,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3、编制表格:根据利润表的格式,将获取的数据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

4、计算分析:根据利润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出利润表中各个项目的值,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

5、审核分析:对填制完成的利润表进行审核和分析,检查是否有异常或不合理的地方,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总之,填制利润表需要认真仔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要对填制完成的利润表进行审核和分析,确保其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利润表的填制方法

利润表的填制方法

利润表的填制方法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

利润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1、营业收入,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营业成本,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销售费用,应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管理费用,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财务费用,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资产减值损失,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如为净损失,本项目已“-”号填列。

9、投资收益,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本项目已“-”号填列。

10营业利润,反映企业实现的营业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已“-”号填列。

11、营业外收入,应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2、营业外支出,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利润总额,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已“-”号填列。

14、所得税费用,应根据“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5、净利润,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已“-”号填列。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于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财务情况。

利润表的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介绍利润表的基本格式和编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基本构成利润表一般包含三个部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净利润。

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从主营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等;营业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取营业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净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后的净收益。

利润表的基本构成如下: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毛利润减:营销费用减:管理费用减:财务费用=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净利润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利润表的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以下是利润表的编制方法:1.确定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企业一定期间内从主营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等。

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

2.计算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是企业为获取营业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

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计算,并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

3.计算毛利润毛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的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后的净收益。

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计算,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4.计算营销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营销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支出的各种费用,包括广告费、租金、人工费用、利息等。

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计算,并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

5.计算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的毛利润减去各种费用后的净收益。

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计算,并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

6.计算所得税和净利润所得税是企业应缴纳的税款,企业应该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计算,并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及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及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格式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格式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通过利润表可以从总体上了解企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净利润(或亏损)的实现及构成情况;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利润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

【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利润表是通过一定的表格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多步式利润表由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几个部分构成。

这几个部分的构成项目及其相互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一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一主营业务成本一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一营业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
第三步: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
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中的“本月数”,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年度报表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为“上年数”栏。

如果上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年度利润表不一致,应对上年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的“上年数”栏。

(二)利润表中的“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利润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反映发生额的项目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

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不包括增值税。

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所取
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

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本项目根据“营业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

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

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一”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

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账户和“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

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反映利润计算中间步骤的项目
该项目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应直接根据报表项目计算填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