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本小学《快乐读书吧》(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暂无内容

学情分析

暂无内容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在丰富多彩的竞猜活动中,关注学生阅读的程度,引导学生分享《神笔马良》阅读收获,体验阅读成就感;

2.在《神笔马良》阅读成果展示交流中,重温精彩片段,感受人物形象,初步

体会语言特色,感悟主人公马良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英雄精神。

教学流程

(一)细节我知晓

在阅读分享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次闯关游戏,第一关,细节我知晓。

1.马良村后的大山形状十分奇特,像个赭色的(),村子东方的砖塔像()

A.高塔

B.大笔架

C.大树

D.一枝大毛笔

2.马良用神笔给大家画的第一件东西是()

A.吹不灭的大红灯笼

B.大公鸡

C.许多木笔树

D.金元宝

3.皇帝让马良给他画摇钱树,马良却先用神笔画了()

A.一个大海

B.一阵阵风

C.一棵棵树

D.一座座金山

4.以下哪个不是《神笔马良》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A.阔嘴富豪

B.钉耙齿官家

C.弯脊梁财主

D.尖下巴画师

5.马良来到州城,他怕州城也在捉拿他,自然不用马良名字,也不敢再化名冯郎,就改名为()

A.王艮

B.王良

C.牛郎

D.家弟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是否关注书中细节的程度,分享阅读收获,体验阅读成

就感。】

(二)对号入座

1.出示人物信息

(1)头戴竹编斗笠,天庭饱满,脑袋微微前突,椭圆形脸蛋,眉目中带有几分聪颖气,穿一身陈旧粗布蓝衣蓝裤,腰束布带,脚上一双破烂蒲鞋;智慧、勇敢和

正义的化身。

(2)一双桃子般的大眼睛,瞪得圆圆的,还发着凶狠狠的绿光。奸诈、狡猾、狠毒,看不起穷孩子。

(3)喜欢斗鸡斗狗,荒唐无能,长着一口钉耙齿。

(4)面黄肌瘦,穿一条破裤衩,赤膊,光脚板,头上插一根打结的稻草,俊俏可爱。

(5)脸膛乌黑发青,皱纹多而密,眼珠突出、目大而无光。颧骨高耸,两颊无肉。凹鼻梁,瘪嘴巴,露一口大黄牙。奸诈、愚蠢、贪心不足。

2.提出要求:老师从中提取了一些有关人物的信息,看看谁能把他们对号入座。

出示人物名称:马良、尖下巴画师、小女孩、钉耙齿官家、皇帝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关注书中的人物细节,引导学生细致读书,初步把握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梳理故事情节

1.出示打散的情节,默读。

(1)神笔失窃,一路追寻(2)出身贫寒,时刻盼望得到一支画笔

(3)化名冯郎,救助穷人(4)智斗财主,被迫离开家乡

(5)感动神仙,天赐神笔(6)智惩皇帝,重回家乡

2.按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细致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给出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学习梳理整本书的内容。】

(四)问题大闯关

1.故事用哪些事例说明“马良是个爱画画的孩子”?

2.马良获赠的神笔“神”在哪里?

3.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马良又用什么办法让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4.你觉得马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小组合作朗读、表演书中片段。

(2)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五)分享读书收获

在这段时间的阅读中,大家时时刻刻都在捧着《神笔马良》这本书细细阅读,我想这其中一定有许多地方在深深地吸引着你。接下来就请大家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把你最想交流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1.指名说感受,引导学生交流共同话题。

2.引导想象: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六)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2.每一个童话当中都藏着作者的影子。《神笔马良》的故事源自一支旧钢笔。洪汛涛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一直买不起笔。后来,他的叔叔给了他一支用过的旧钢笔。尽管这支笔的笔尖被磨粗了,还经常漏水,却一直陪伴他到处漂泊。他搜集到不少与笔相关的民间故事,后来才有《神笔马良》这个童话的诞生。

3.出示作者相关创作信息,感受作者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1946年构思;1954年动笔;1956年写成;1957年二稿;1960年三稿;1966年遗失;1990年复得;1991年整理;1992年付排;1993年印出;2000年修订。)

(有人说作者洪汛涛的名字足以和安徒生、格林等排列一起,人们尊称他为童话大师。经典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回到家里可以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和他们一起重温书中精彩有趣的故事。)

3.推荐书目——《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七色花》《愿望的实现》

设计理论依据

暂无内容

评价

暂无内容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