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绞线实验报告
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双绞线的制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2. 了解双绞线的结构和特点;
3. 探究双绞线的制作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实验器材:
1. 双绞线电缆;
2. 剥线钳;
3. 铜质连接器;
4. 扭剪工具;
5. 测试设备。
实验步骤:
1. 准备双绞线电缆:根据需要的长度剪切合适的双绞线电缆,并确保两条线对称。
2. 剥离外皮: 使用剥线钳剥离电缆外皮,露出内部的四条绞线,注意不要伤到绞线。
3. 分离绞线: 使用剥线钳将四条绞线分开,使其呈现两对。
4. 扭绞: 将两对绞线分别用扭剪工具进行扭绞,一对顺时针扭绞,另一对逆时针扭绞。
扭绞的目的是减小电磁干扰。
5. 修整并安装连接器: 使用剥线钳修整扭绞好的线头,再插入到铜质连接器中。
6. 测试: 将制作好的双绞线连接到测试设备上,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实验结果:
制作好的双绞线能有效地减小电磁干扰,提供了良好的信号传输质量。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并了解了双绞线的结构和特点。
制作好的双绞线能够减小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因此在网络和通信领域广泛应用。
双绞线实验报告

双绞线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双绞线中的阻抗、传输常数和传输特性,了解双绞线的传输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双绞线是一种由两根绞合在一起的电线,常用于局域网和电话线路等通信系统中。
双绞线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高速传输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少信号的串扰和损耗。
实验装置:实验中使用的主要装置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串扰测试仪、电阻箱、双绞线等。
实验步骤:
1. 连接实验装置: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双绞线的一端,将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到双绞线的另一端。
将串扰测试仪连接到双绞线的中间位置。
2. 测量阻抗: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正弦波输出,逐渐调整频率,测量双绞线上的电压和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双绞线上的阻抗。
3. 测量传输常数: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脉冲信号输出,测量双绞线上的脉冲宽度和上升时间。
根据传输常数公式计算传输常数。
4. 测试串扰:将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接到不同的双绞线上,分别发出信号和测量接收的信号。
根据接收信号的幅值和频谱分
析判断串扰程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阻抗、传输常数和串扰程度等结果。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到的结论,说明双绞线的传输特性和应用范围。
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双绞线传输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掌握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同时,也发现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双绞线的制作方法以及对于网络传输的影响。
实验材料:扁平线、尼龙线、绞线工具、量子线、网线插头。
实验过程:将扁平线和尼龙线两根,绞制成一双绞线。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扁平线和尼龙线分别剥皮,露出里面的电芯。
2. 将两根电芯并在一起,然后将它们缠绕在一起,缠绕的时候要先从中间开始,然后缠到两头,这样才能保证电芯并排排列。
同时要注意两线不能发生交错。
3. 缠绕完成后,用手轻轻推成一根。
4. 使用量子线,对为绞线的每对电芯分别涂上一层保护剂,这样可以防止电芯之间的干扰,提高电线的传输效率。
5. 使用绞线工具将绞好的线头用半开放式的绞线钳夹住,然后顺时针旋转2-3圈,拧紧固定电芯。
6. 最后,在绞好的线头两端各接一个网线插头,完成制作。
实验结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制作成的双绞线传输效率明显提高,传输速度更加稳定。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从根本上减少了干扰的影响。
此外,绞线还可以提高电线的强度和耐用性,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
双绞线制作方法简单,只需要将两根线并排缠绕即可。
通过绞线,可以减少干扰、提高传输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加电线的强度和耐用性。
我们利用网线插头,将绞好的线头接好,可以用于网络传输和通讯等方面。
注意事项:1. 在制作过程中,要保持电芯的整齐,不能交错或打结。
2. 在涂保护剂的时候,要均匀涂抹,不能太厚或太薄,以保证电芯之间能够充分绝缘。
3. 用绞线工具夹住线头时,不能夹的太紧,以免损坏电芯。
4. 确保网线插头的焊接质量,以免引起电线的短路或断路现象。
安装双绞线的实验报告

安装双绞线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安装双绞线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双绞线的基本结构及安装方法,理解双绞线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掌握双绞线的正确安装与连接方式,并通过实验验证其信号传输质量。
二、实验器材1. 双绞线(Cat5 或Cat6);2. 网络插座(RJ45);3. 万用表;4. 编线工具(剥线钳、剥线器等);5. 网络测试工具(如网络电工仪)。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查看双绞线类别和规格。
(2)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器材。
2. 双绞线的剥皮使用剥线钳和剥线器,根据需要剥去双绞线外皮大约5-6厘米。
3. 推线将双绞线的线芯按照实际需要向网络插座的连接端一一排列。
4. 剥线和排序使用缆线剥线钳轻轻慢剥去每根线芯的外皮,注意不要损坏线芯。
剥皮后,出现一些带有颜色的线芯。
颜色对应关系如下:- 白绿/绿线:发送数据正向线- 白橙/橙线:发送数据反向线- 白蓝/蓝线:接收数据正向线- 白棕/棕线:接收数据反向线按照标准的568A或568B顺序,依次将每根线芯排列好。
5. 压线头将线芯按照已排序的顺序插入RJ45 网络插座的接线孔中。
使用合适型号的压线钳,将线芯压紧并固定在插头中。
6. 测试使用测试工具测试安装好的双绞线连接的传输质量。
测试过程包括对电线连接的短路、开路、缺失、反极性等情况的检查。
四、实验结果1. 实验过程中按照要求正确剥皮、排序和压线头。
2. 实验结果显示,双绞线连接质量良好,通过测试工具测试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均在合理范围内,没有异常情况出现。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双绞线的基本结构和安装方法,重点掌握了剥皮、排序和压线头的操作步骤,以及连接质量的测试方法。
双绞线作为网络通信中重要的传输介质,其正确安装与连接对于保证通信质量和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用的双绞线规格以及连接方式。
同时,在剥皮、排序和压线头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细心、耐心,并采取正确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操作。
实验1双绞线的制作(合集五篇)

实验1双绞线的制作(合集五篇)第一篇:实验1 双绞线的制作实验双绞线的制作一、实验目标:1、通过RJ-45水晶头制作网络连接线,进一步理解EIA/TIA-568-B(简称T568B)规范标准;2、熟练掌握网络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1、实训环境: RJ-45头2个、双绞线1.2米;RJ-45压线钳若干把、测试仪一套。
2、实训重点:按推荐T568B规范标准制作;摸索并掌握双绞线理序、整理的要领,尽可能总结出技巧;用测试仪测试导通情况并记录,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成败经验。
三、实验基础知识1、EIA/TIA-568-B标准EIA/TIA-568-B简称T568B。
其双绞线的排列顺序为:白橙,橙,白绿,兰,白兰,绿,白棕,棕。
依次插入RJ-45头的1~8号线槽中。
参见图8-1图8-1 如果双绞线的两端均采用同一标准(如T568B),则称这根双绞线为:直连线式。
这是一种用得最多的联接方式,能用于异种网络设备间的联接,如计算机与集线器的联接、集线器与路由器的联接。
通常平接双绞线的两端均采用T568B联接标准。
如果双绞线的两端采用不同的联接标准(如一端用T568A,另一端用T568B),则称这根双绞线为:跨接线式或交叉线。
能用于同种类型设备联接,如计算机与计算机的直联、集线器与集线器的级联。
如果有些集线器(或交换机)本身带有“级联端口”,当用某一集线器的“普通端口”与另一集线器的“级联端口”相联时,因“级联端口”内部已经做了“跳接”处理,这时只能用“直连线式”双绞线来完成其联接。
同一局域网内部,连接到各工作站的双绞线应使用同一规范标准制作(T568A或T568B,推荐使用T568B标准),否则可能导致局域网工作不正常。
值得注意。
2、双绞线理序、整理技巧双绞线的四对八根导线是有序排列的,对于100M及以上的网络传输速率,每一根线都有定义(即各有分工),八种颜色的线如何实现快速排序并对应到RJ-45水晶头的导线槽内,不难总结出技巧:第一步:将四对双绞线初排序,如果以深颜色的四根线为参照对象,在手中从左到右可排成:橙,兰,绿,棕;第二步:拧开每一股双绞线,浅色线排在左,深色线排在右,深色、浅色线交叉排列;第三步:跳线:将白兰和白绿两根线对调位置,对照T568B标准,发现线序已是:白橙,橙,白绿,兰,白兰,绿,白棕,棕;第四步:理直排齐:将八根线并拢,再上下、左右抖动,使八根线整齐排列,前后(正对操作者)都构成一个平面,最外两根线位置平行。
双绞线实验报告doc

双绞线实验报告.doc 双绞线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标准;2.了解双绞线在通信中的重要作用;3.掌握双绞线制作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双绞线是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绞合方式绞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传输介质。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本实验采用的是非屏蔽双绞线。
双绞线在通信中主要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其传输原理是利用双绞线两根导线之间的电磁感应来传递信号。
三、实验器材1.双绞线;2.RJ-45水晶头;3.压线钳;4.网线测试仪。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剪切双绞线:使用压线钳将双绞线剪切成适当长度,一般为1米左右。
3.排序导线:将双绞线的8根导线按照规定的顺序排列好,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4.修剪导线:使用压线钳将导线的末端修剪整齐,确保导线的长度一致。
5.插入水晶头:将排列好的导线插入RJ-45水晶头中,确保每根导线都插入到正确的位置。
6.压接水晶头:使用压线钳将水晶头与导线紧密地压接在一起,确保导线和水晶头之间的接触良好。
7.测试连接:使用网线测试仪测试双绞线的连通性,确保每一根导线都能够正常传输信号。
8.记录数据:将测试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根非屏蔽双绞线,并使用网线测试仪对其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我们制作的双绞线8根导线都能够正常传输信号,符合实验要求。
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标准,了解了双绞线在通信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了双绞线制作的基本技能。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排序导线时容易出现错误,需要仔细核对导线的颜色顺序;在压接水晶头时需要用力均匀,否则可能会导致导线和水晶头之间的接触不良。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次练习来提高制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者请教老师同学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技巧。
双绞线实验报告

双绞线实验报告双绞线实验报告引言:双绞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的传输介质,它的结构简单而有效。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双绞线的传输性能,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因素。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双绞线传输性能的测试,了解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双绞线-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电阻箱- 不同介质(如金属板、木板等)2. 实验方法:a. 准备工作:-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双绞线的发送端,示波器连接到接收端。
-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
- 将双绞线的接收端连接到示波器,并设置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尺度。
b. 实验步骤:- 将双绞线的发送端连接到示波器,并设置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尺度。
- 分别在不同介质下进行实验,记录示波器上的波形和信号强度。
-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观察双绞线的传输性能变化。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介质下的传输性能:在实验中,我们将双绞线分别放置在金属板和木板上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在金属板上,双绞线的传输性能明显受到干扰,信号强度较弱,波形畸变较大。
而在木板上,双绞线的传输性能较好,信号强度较高,波形较为稳定。
这说明双绞线的传输性能受到介质的影响,金属等导电介质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干扰。
2. 频率和振幅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我们在实验中改变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振幅,并观察了双绞线的传输性能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双绞线的传输性能逐渐下降,信号强度减弱,波形变得扭曲。
而在振幅增加的情况下,双绞线的传输性能也有所下降,但影响较小。
这表明双绞线对高频信号的传输有一定的限制。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双绞线的传输性能受到介质的影响,金属等导电介质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干扰。
- 高频信号对双绞线的传输性能有一定的限制。
- 振幅对双绞线的传输性能影响较小。
五、实验改进和展望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仅对双绞线在不同介质和频率下的传输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
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报告doc

? 直通线缆
水晶头两头都采纳T568A标准或T568B标准。
? 交叉线缆
一端采纳T568A标准,另一端采纳T568B标准
? 应用处合
四、 实验进程(步骤)
直通UTP线缆的制做
交叉UTP线缆的制做
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
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压线钳剪线口剪出相应长度的网线。
第二步、剥掉双绞线的灰色爱惜层。将线头放入剥线专用的道口,略微使劲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爱惜胶皮。 第三步,把4个线对的八条细导线一一解开、理顺、扯直,然后依照规定的标准排列线序。
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篇一:《运算机网络》网线制作实验报告(1)
仰 恩 大 学
XX 学年- XX学年第 2 学期 运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书
第( )小组
班 级: 指导教师:
实验地址: 泽钏楼102实验时刻: XX.3
组 长: 学 号:
组 员:
实验名称: 网线制作
一、 实验目的
一、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和双绞线的两种制作标准;
第4步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口把理齐的线缆顶端剪整齐(1.5cm)。 第五步、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
第六步、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8P槽内压线。
第七步、利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
主测试仪:1-2-3-4-5-6-7-8-G
远程测试仪:1-2-3-4-5-6-7-8-G7-8-G(交叉线)
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时,要维持好位置。
篇二:运算机网络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 运算机网络
实验项目名称 双绞线的制作
年 级 09
专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姓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绞线实验报告篇一:双绞线制作实验报告篇二:双绞线制作实验报告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名称:双绞线制作实验日期:实验地点: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指导教师:学生姓名:--电子商务实验室学号:试验机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制作双绞线需要的工具;2.掌握双绞线的制作;3.掌握测试仪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设备压线钳、双绞线、水晶头,剥线夹三.实验准备1.课前预习实验内容;2.知道实验需要的器材;3.熟记双绞线针脚的排列顺序;四.实验步骤1.剪断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度的网线。
原则上,剪取网线的长度应当比实际需要稍长一些。
原因有两个,一是网线的制作并不保证每次都成功,一旦失败需要剪掉水晶头后重作,这势必又需要占用一段网线;二是网线一般都在地面上或从接近地面处走线,而计算机则都放臵在工作台上,这部分距离也应当考虑进去2.剥皮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刀口,让线头触及挡板,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这个过程跟接电线时所采用的方法差不多,只是不能用火烧,因为细导线还需要其外层的胶皮相互绝缘。
旋转压线钳和旋转双绞线都能达到将外层胶皮划开的目的,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旋转双绞线更容易把握和控制些。
问题的关键是握紧压线钳的压力,力度过小,划不破保护胶皮,力度过大,则会连同线芯的绝缘层也被破坏,甚至会剪断线芯(铜芯很细也很脆,只要稍有划痕就有折断的危险)。
至于这个力到底用多大,无法在此作定量描述,只能由您在大量的实践中慢慢体会。
3.排序每对线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制作网线时必须将四个线对的8条细导线一一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将每对线拆开前和拆开后,您都必须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各线的颜色,因为接线时必须按严格的顺序来接,不能错不能乱。
同时我们应该避免线序错乱,应该注意:将水晶头有塑料弹簧片的一面向下,有针脚的一方向上,使有针脚的一端指向远离自己的方向,有方型孔的一端对着自己,此时,最左边的是第1脚,最右边的是第8脚,其余依次顺序排列注意:所有8条线都不能有导线铜芯暴露的情况出现,否则很可能由于导线短路,而导致网线制作失败。
4.剪齐把线尽量抻直(不要缠绕)、压平(不要重叠)、挤紧理顺(朝一个方向紧靠),然后用压线钳把线头剪平齐。
这样,在双绞线插入水晶头后,每条线都能良好接触水晶头中的插针,避免接触不良。
如果以前剥的皮过长,可以在这里将过长的细线剪短,保留的去掉外层绝缘皮的部分约在13mm左右,这个长度正好刚刚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
5. 插入一手以拇指和中指捏住水晶头,使有塑料弹片的一侧向下,针脚一方朝向远离自己的方向,并用食指抵住。
另一手捏住双绞线外面的胶皮,缓缓用力将8条导线同时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6. 压制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并透过水晶头检查一遍线序无误后,就可以用压线钳压制RJ-45头了。
将RJ-45头从无牙的一侧推入压线钳夹槽后,用力握紧压线钳(如果你的力气不够大,可以使用双手一起压),将突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头内。
至此,这条网线的一端就接好了。
由于只是作好了一端,所以这条网线还不能用,还需要制作另一端。
7. 完成按照相同的方法和线序,将双绞线的另一个水晶头压制好,一条网线的制作即告完成。
两端RJ-45头中的线序排列完全相同的网线,称为直通线(Straigh Cable),只适用于计算机到集线设备的连接。
当使用双绞线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机时,另一端的线序应作相应的调整,即第1、2线和第3、6线对调,制作为交叉线(Crossover Cable)。
例如,当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时,另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当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时,另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8. 测试网线接好后,并不能保证就已经没有问题,还需要对网线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有连接故障。
测试用的工具是测试仪,将两个水晶头分别安在测试仪上,拉动测试仪,如果两排灯同时顺序亮到底,则说明网线已经制作好,如果两排灯不是同时从1亮到8,说明网线线序排列有错误,如果有部分灯亮有部分灯不亮,说明线路在水晶头处接触不良。
需要重新连接。
五.实验记录1.实践中,可以将剥皮的长度留得长一些,即使20mm 左右也无所谓,太短不便于细导线的捋直和排序。
当然,也不能过长,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使用压线钳剥皮时,可以将双绞线斜插入剥线刀口,避开挡板,然后轻握钳柄,旋转网线即可2.目前,最常使用的有两个标准,即T568A标准和T568B 标准。
T568A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
T568B 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见图4所示。
在网络施工时,建议使用T568A标准。
当然,对于一般的布线系统工程,T568B也同样适用。
我们所做双绞线是直通线,不能用于电脑之间的连接,电脑之间连接应该用1-3,2-6的计入方式制作的双绞线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双绞线试制成功。
主要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老师和实验指导书上的安排,在用剥线夹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转动而避免里面线的割断现象;仔细的核对线序;插入水晶头的时候送到了最里端;压线的时候确保水晶头已经压倒,而又没有把线压断,掌握好了力度。
综上经验与总结,我们的试验成功了。
七.问题回答1.网络线缆有哪(转载自: 小草范文网:双绞线实验报告)几大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网络电缆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三大类。
特点: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
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
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
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绞长度在38.1cm至14cm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相临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cm以上。
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同轴电缆以硬铜线为芯,外包一层绝缘材料。
这层绝缘材料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网外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
同轴电缆的这种结构,使它具有高带宽和篇三:《计算机网络》网线制作实验报告(1)仰恩大学XX 学年- XX学年第 2 学期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书第( )小组班级:指导教师:实验地点:泽钏楼102实验时间: XX.3组长:学号:组员:实验名称:网线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2、使学生掌握RJ-45头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二、实验环境配置RJ-45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RJ-45压线钳一把;测试仪一套。
三、实验原理1、双绞线(TP:Twisted Pair)a) 也称双扭线,是最常见的一种传输介质。
b) 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线组成。
2、为什么两根线要扭在一块?c) 当传输差分信号时,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因此可以程度上降低信号干扰。
3、双绞线的分类d) 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P)i. 距离很短时,传输率可达100Mbps~155Mbps。
e) 屏蔽双绞线(STP:Shilded TP)i.ii. 铅萡包裹,减小辐射。
100米内传输速率可达155Mbps。
4、UTP优缺点f) 缺点:对电波干扰敏感性较大,电气性较差。
g) 优点:直径小,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价格便宜。
4、双绞线导线色彩编码? 白蓝、蓝? 白橙、橙? 白绿、绿? 白棕、棕5、双绞线的连接方法:? 直通线缆水晶头两端都采用T568A标准或T568B标准。
? 交叉线缆一端采用T568A标准,另一端采用T568B标准? 应用场合四、实验过程(步骤)直通UTP线缆的制做交叉UTP线缆的制做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利用压线钳剪线口剪出相应长度的网线。
第二步、剥掉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
将线头放入剥线专用的道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
第三步,把4个线对的八条细导线逐一解开、理顺、扯直,然后按照规定的标准排列线序。
第4步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口把理齐的线缆顶端剪整齐(1.5cm)。
第五步、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
第六步、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8P槽内压线。
第七步、利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主测试仪:1-2-3-4-5-6-7-8-G远程测试仪:1-2-3-4-5-6-7-8-G(直通线)远程测试仪:3-6-1-4-5-2-7-8-G(交叉线)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2、掌握RJ-45头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六、实验心得在利用压线钳剪线口剪出相应长度的网线时要注意方向,钳口要和线口垂直。
剥掉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时要小心剥掉,以免破损了内部的铜线。
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时,要轻轻的转到一周,这样效果更好。
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时,要保持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