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噪声计算表

合集下载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

GBZ/T 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部分发布,目前发布四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第2部分:化学物;——第3部分:高温;——第4部分:噪声。

本部分是GBZ/T 229的第4部分。

本部分是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噪声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河南省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生、李涛、孙伟、何丽华、张敏、周世义、杜燮祎。

1 范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作业的分级原则、分级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生产性噪声作业的分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产性噪声industrial noise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3.2 稳态噪声steady noiseA计权声级波动<3dB的噪声。

3.3 非稳态噪声non-steady noiseA计权声级波动≥3dB的噪声。

3.4 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问>1s,A声级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的噪声。

3.5 噪声作业work(job)exposed to noise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A等效声级≥80dB 的作业。

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1.10.1 噪声职业接触限值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和相关标准,接触限值见表1.10.1-1和1.10.1-2。

表1.10.1-1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接 触 时 间 接触限值[dB(A)]备 注 5d/w ,=8h/d 85 非稳态噪声计算8h 等效声级 5d/w ,≠8h/d 85 计算8h 等效声级 ≠5d/w85计算40h 等效声级表1.10.1-2 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地点名称 噪声声级[dB(A)] 工效限值[dB(A)]噪声车间办公室 ≤75 ≤55 非噪声车间办公室、会议室 ≤60 主控室、精密加工室≤701.10.2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高温(WBGT指数)职业接触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见表1.10.2-1。

表1.10.2-1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体力劳动强度接触时间率I II III IV100% 30 28 26 2575%31 29 28 2650%32 30 29 2825%33 32 31 30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表1.10.2-2。

表1.10.2-2 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职业描述I(轻劳动)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正常情况下,如打字、缝纫、脚踏开关等);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II(中等劳动)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III(重劳动)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等)IV(极重劳动)大强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1.10.3 工作场所振动职业接触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工作场所手传振动4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职业接触限值见表1.10.3-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评价记录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评价记录
公司目前噪声<85dB,且已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性资料
பைடு நூலகம்评价结论
☑我公司相关活动符合规定
评价人:朱荣辉
☐我公司以下活动尚不符合规定,需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评价日期:
2013年11月15日
年度再评价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符合
附录A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
ZJNMT-JL-0179-A01
名称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
适用部门
人事行政部、设备部
颁布机构
国家质检总局
状态
☑现行有效☐修改☐作废
实施日期
2012/12/1
适用条款号
条款摘要
公司现状
符合性
全文
5.1对于8h/d或40h/周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但<85dB的作业人员,在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不变的情况下,应进行健康监护,一旦作业方式或控制效果发生变化,应重新分级。
☐不符合
☐符合
☐不符合
☐符合
☐不符合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职业危害分级标准噪声

职业危害分级标准噪声

噪声职业危害分级及防护措施噪声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对人体的听力、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心理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噪声职业危害的定义为在连续噪声工作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损害。

为了对噪声职业危害进行分级,通常采用噪声声压级作为评估指标。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将噪声职业危害分为以下四级:1. 高噪声职业危害:噪声声压级超过85分贝(A)的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心理压力等健康问题。

2. 中等噪声职业危害:噪声声压级在70-80分贝(A)的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压力等健康问题。

3. 低噪声职业危害:噪声声压级在55-65分贝(A)的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心理压力等健康问题。

4. 轻微噪声职业危害:噪声声压级低于55分贝(A)的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和心理压力等健康问题。

对于不同级别的噪声职业危害,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高噪声和中等噪声职业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如佩戴耳塞、使用隔音设备等。

对于低噪声和轻微噪声职业危害,可以采取简单的降噪措施,如减少接触时间、避免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等。

另外,对于噪声职业危害的预防和管理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制定合理的噪声控制措施,如安装消音设备、改善工艺流程等,降低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强度。

2.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听力损失等健康问题。

3.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环境,减轻心理压力。

5. 完善应急预案,处理突发性的噪声暴露情况,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总之,噪声职业危害的分级标准是针对不同级别的噪声声压级进行划分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病噪声聋赔偿明细表

职业病噪声聋赔偿明细表

职业病噪声聋赔偿明细表
一、诊断费用
诊断费用是指在确定职业病噪声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诊断检查费:包括医生的检查、测试等费用。

2. 医疗设备使用费:使用医疗设备进行检查所产生的费用。

3. 药品费用:在诊断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品费用。

二、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是指在治疗职业病噪声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治疗费:包括医生的诊断、治疗、手术等费用。

2. 药品费: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品费用。

3. 护理费:如果需要护理,所产生的护理费用。

4. 住院费:如果需要住院治疗,所产生的住院费用。

三、伤残补助金
伤残补助金是指因职业病噪声聋导致伤残后,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机构支付的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1. 一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90%。

2. 二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85%。

3. 三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80%。

4. 四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75%。

四、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是指因职业病噪声聋导致工伤后,由工伤保险机构支付的各项待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 工伤伤残待遇: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3. 工伤工亡待遇:在工伤期间发生工亡,享受相应的工亡补助金、抚恤金等。

职业卫生低频噪声标准

职业卫生低频噪声标准

职业卫生低频噪声标准
根据《职业卫生技术规范》(GBZ 2.2-2007),对于低频噪声
的职业卫生标准如下:
1. 在工作场所,低频噪声的时间加权声级(LAeq)应该符合
以下标准:
- 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LAeq不应超过85分贝(A计权);
- 在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内,LAeq不应超过80分贝(A
计权)。

2. 对于连续性的低频噪声,其频率范围应该在20-200 Hz之间。

3. 当低频噪声的频率范围超出上述范围时,还应考虑对震动的暴露限制,并按照《职业卫生技术规范》(GBZ 2.1-2007)中
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低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较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如听力损害、危害内脏器官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尽量减少低频噪声的产生,并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来降低员工对低频噪声的暴露。

职业卫生评价:噪声检测与评价教材

职业卫生评价:噪声检测与评价教材
声压和声压级
声压,声压级 听阈 痛阈 听域
噪声频谱
倍频程和1/3倍频程
等响曲线
6
声压和声压级(一)
大气压力每天只有细微的变化,在任何一个位置上,一 定时间内,大气压力是比较稳定的。当一个声波发出后, 沿着声波传播的途径上就呈珊一疏一密的疏密波。在密 处与大气压相比,其压力上升;在疏处与大气压相比, 其压力下降。由于声波的存在,导致大气压产生迅速的 起伏,这个起伏部分便称为声压 。 人们把正常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的声压称为听阈。声 压越大,人耳感觉的声音也越强。声压到了一定程度, 可以使人耳产生疼痛感觉,人们把人耳刚刚开始感到疼 痛时的声压称为痛阈。从听阈到痛阈之间的声压范围称 为听域。
式中:LEX,W—指每周平均接触值; L EX,8h—8h的等效声级; n—指每周实际工作天数。
21
噪声职业卫生标准
接触限值: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 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
表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接触时间
5d/w, =8h/d 5d/w, ≠ 8h/d ≠ 5d/w
11
等响曲线
声压级是声音的客观量度,可以用仪器进行测量。而人耳对声音的主观 感觉和客观量度不一样。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用仪器测出的声压级分贝 数虽然一样,但听起来感觉却大不一样。会觉得频率高的声音比频率低 的声音响。 根据人耳这个特性,为了使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的音响(人耳感受到的) 能互相比较,人们仿照声压级的概念,引出一个与频率有关的响度级的 概念。经过对大量听觉正常的人对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听觉能力 进行研究和分析,人们提出了等响曲线,见图2。等响曲线就是以1000 赫兹的纯音为基准音,某个频率的声音听起来与该基准音一样响时,这 个声音的响度级就等于这个纯音的声压级。它是把声压级和频率统一起 来的一种主观评价方法。 该曲线簇中每一条曲线相当于频率和声压级不同,但响度相同的声音, 亦即相当于一定响度级的声音。最下面的曲线是听阈曲线,最上面的曲 线是痛阈曲线,在听阈和痛阈之间,是正常人耳可以听到的全部声音。 从等响曲线中可以看出,人耳对高频声、特别是2000—6000赫兹的声音 特别敏感,对低频声敏感性较差。从等响曲线中还可以看出,随着声压 级的升高,人耳对高、低频声感觉的差异性在逐步缩小。

GBZ229.4 分级 第四部分:噪声

GBZ229.4 分级 第四部分:噪声

拼音GBZ/T 229.4-2012 gōng zuò chǎng suǒ zhí yè bìng wēi hài zuò yè fēn jí dì 4bù fēn :zào shēng英文参考GBZ/T 229.4-2012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t workplaces Part 4: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noiseICS 13.100C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t workplaces Part 4: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nois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6月5日发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

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

GBZ/T 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部分发布,目前发布四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第2部分:化学物;——第3部分:高温;——第4部分:噪声。

本部分是GBZ/T 229的第4部分。

本部分是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噪声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河南省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生、李涛、孙伟、何丽华、张敏、周世义、杜燮祎。

1 范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作业的分级原则、分级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稳态噪声的计算
工作时间分为n个时段 第1时段时间(h) 第2时段时间(h) 第3时段时间(h) 第4时段时间(h) 第5时段时间(h) 第6时段时间(h) 第7时段时间(h) 第8时段时间(h) 第9时段时间(h) 第10时段时间(h)
8h等效声级(LEX,8h)
5 76.16091259
8 8 8 4 0 0 0 0 0 0
24小时等效声级 Ld Ln Ldn
2454708.916
70.7 187983609 67.4 439632699 74.17482978
81.2 81
80.9 81.03333333
627616307.9 26150679.49
80.711695
时段内的等效声级 81.7 81.5 80.9 54.2 0 0 0 0 0 0
红色部分为公式编辑处,请勿改动此处或在此处输入数据
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n,次) 声压级峰值[dB(A)]<n≤1000
130
1000<n≤1000
120
接触时间 5d/w,=8h/d 5d/w,≠8h/d
≠5d/w 稳态的计算 每天实际工作时间
8h等效声级(LEX,8h)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接触限值[dB(A)]
备注
85
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
85
计算8h等效声级
85
计算40h等效声级
12 74.4 76.16091259
每周实际工作天数
40h等效声级(LEX,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